-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9,686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0
与白宫作对 好莱坞名导为阿拉法特拍片
2002年03月30日 14:04:28
在当今世界政坛,美国偏袒以色列是出了名的,美国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之间的梁子更是众所周知。但是偏偏有这样一个美国人,他先是在2月份跑到哈瓦那与卡斯特罗共进了一顿晚餐,并说服这位硬汉在自己的影片中出镜;这几天他又出现在被以色列军队层层围困的拉马拉,跟阿拉法特会面。他究竟是谁?
***中东造访阿拉法特
当地时间3月25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位于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的办公室出现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当中有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尼日利亚作家索因卡,而其中最惹眼的则是好莱坞响当当的大导演奥利弗・斯通了。
斯通素以拍摄政治题材电影闻名。目前,巴以关系正处于十分紧张的时刻,双方流血冲突不断,为了阿拉法特能否参加阿拉伯首脑会议的问题,阿拉法特和沙龙闹得很不愉快,而美国特使津尼又一次回到中东做和事佬。此时斯通冒着生命危险来中东,莫非他想拍巴以冲突?亦或是专拍阿拉法特?
果不其然,斯通和摄制组一行人从几天前就在该地区开始了拍摄工作,西班牙和法国电视公司也参与其中。斯通本人不愿透露电影的具体内容,只是说这是一部有关世界冲突的记录片。不过,据摄制组人员透露,该片的重点确实是72岁的阿拉法特先生。
拍惯了战争片的斯通说,踏上巴以地区,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无论到哪里,你总能发现世界各地的冲突之间具有共同点。什么是冲突常见的导火索?也许是自尊、自我,也可能是羞耻感。……不过,我不是新闻记者,也不是调查人员,并非在挖独家新闻。我所找寻的是永恒的有典型意义的价值:你的人生,你所承受的一切苦难的意义,你的悔恨。”
斯通还表示,他已经采访了许多以色列领导人,并暗示以色列总理沙龙也可能包括在内。通过采访他发现,这些领导人不论是阿拉法特还是沙龙,他们都会提醒他什么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领袖和真实的权力,从而为影片中虚构的人物提供素材。
***古巴追寻卡斯特罗
如果说阿拉法特在美国政客眼里是个不得宠的人物,那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肯定称得上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头号“对手”了。但在斯通看来,卡斯特罗却是一位极具魅力、非常值得一拍的领袖。这不,上月中旬斯通就出现在了古巴首都哈瓦那,并出人意料地成为了古巴共产党的“座上宾”,同卡斯特罗共进了一顿晚餐。
斯通此行是受雇于一家西班牙电影公司,准备拍摄一部关于卡斯特罗的记录片。晚餐期间,二人讨论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这部片子。这是斯通第一次与卡斯特罗接触,事后他对老卡的口才大加赞赏,而75岁的卡斯特罗也欣然同意在影片中出镜,接受剧组的独家专访。此外,斯通还被获准参加一些古巴政府的会议,近距离聆听卡斯特罗的精彩演讲。
几十年来,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抵抗美国的霸权主义,赢得了世界性的赞誉和尊敬,在很多人心目中他是英雄般的人物。然而,围绕着他革命生涯的话题却一直被罩在一层迷雾之中。斯通要制作的这部名为《追寻卡斯特罗》的片子将包含大量与卡斯特罗的访谈和关于他的生活素材,政治倾向性十分鲜明。
***越战大片刺痛美国
也许是源于年轻时参加越战的经历,斯通的作品似乎总能触动美国人内心深处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他在成名作《野战排》中,通过一个年轻士兵的眼睛,向世人展现了战争的恐怖与残酷,对越战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影片公映后立即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斯通本人也因为这部影片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桂冠。
此外,斯通的其他作品《刺杀肯尼迪》、《尼克松》、《生逢7月4日》等,选择的也都是美国历史上不太光彩的事件。但在斯通看来,他只是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刻画挣扎于困境中的各种不同人生,与影片的选材并无太大关系。(李新)
作 者:
来 源:中国日报网站
2002年03月30日 14:04:28
在当今世界政坛,美国偏袒以色列是出了名的,美国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之间的梁子更是众所周知。但是偏偏有这样一个美国人,他先是在2月份跑到哈瓦那与卡斯特罗共进了一顿晚餐,并说服这位硬汉在自己的影片中出镜;这几天他又出现在被以色列军队层层围困的拉马拉,跟阿拉法特会面。他究竟是谁?
***中东造访阿拉法特
当地时间3月25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位于约旦河西岸城市拉马拉的办公室出现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当中有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葡萄牙作家萨拉马戈,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尼日利亚作家索因卡,而其中最惹眼的则是好莱坞响当当的大导演奥利弗・斯通了。
斯通素以拍摄政治题材电影闻名。目前,巴以关系正处于十分紧张的时刻,双方流血冲突不断,为了阿拉法特能否参加阿拉伯首脑会议的问题,阿拉法特和沙龙闹得很不愉快,而美国特使津尼又一次回到中东做和事佬。此时斯通冒着生命危险来中东,莫非他想拍巴以冲突?亦或是专拍阿拉法特?
果不其然,斯通和摄制组一行人从几天前就在该地区开始了拍摄工作,西班牙和法国电视公司也参与其中。斯通本人不愿透露电影的具体内容,只是说这是一部有关世界冲突的记录片。不过,据摄制组人员透露,该片的重点确实是72岁的阿拉法特先生。
拍惯了战争片的斯通说,踏上巴以地区,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无论到哪里,你总能发现世界各地的冲突之间具有共同点。什么是冲突常见的导火索?也许是自尊、自我,也可能是羞耻感。……不过,我不是新闻记者,也不是调查人员,并非在挖独家新闻。我所找寻的是永恒的有典型意义的价值:你的人生,你所承受的一切苦难的意义,你的悔恨。”
斯通还表示,他已经采访了许多以色列领导人,并暗示以色列总理沙龙也可能包括在内。通过采访他发现,这些领导人不论是阿拉法特还是沙龙,他们都会提醒他什么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领袖和真实的权力,从而为影片中虚构的人物提供素材。
***古巴追寻卡斯特罗
如果说阿拉法特在美国政客眼里是个不得宠的人物,那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肯定称得上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头号“对手”了。但在斯通看来,卡斯特罗却是一位极具魅力、非常值得一拍的领袖。这不,上月中旬斯通就出现在了古巴首都哈瓦那,并出人意料地成为了古巴共产党的“座上宾”,同卡斯特罗共进了一顿晚餐。
斯通此行是受雇于一家西班牙电影公司,准备拍摄一部关于卡斯特罗的记录片。晚餐期间,二人讨论的话题自然离不开这部片子。这是斯通第一次与卡斯特罗接触,事后他对老卡的口才大加赞赏,而75岁的卡斯特罗也欣然同意在影片中出镜,接受剧组的独家专访。此外,斯通还被获准参加一些古巴政府的会议,近距离聆听卡斯特罗的精彩演讲。
几十年来,卡斯特罗领导古巴人民抵抗美国的霸权主义,赢得了世界性的赞誉和尊敬,在很多人心目中他是英雄般的人物。然而,围绕着他革命生涯的话题却一直被罩在一层迷雾之中。斯通要制作的这部名为《追寻卡斯特罗》的片子将包含大量与卡斯特罗的访谈和关于他的生活素材,政治倾向性十分鲜明。
***越战大片刺痛美国
也许是源于年轻时参加越战的经历,斯通的作品似乎总能触动美国人内心深处最敏感的那根神经。他在成名作《野战排》中,通过一个年轻士兵的眼睛,向世人展现了战争的恐怖与残酷,对越战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与批判。影片公映后立即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斯通本人也因为这部影片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桂冠。
此外,斯通的其他作品《刺杀肯尼迪》、《尼克松》、《生逢7月4日》等,选择的也都是美国历史上不太光彩的事件。但在斯通看来,他只是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刻画挣扎于困境中的各种不同人生,与影片的选材并无太大关系。(李新)
作 者:
来 源:中国日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