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禅

100Thousandsquestions

深畏因果
VIP
注册
2012-04-25
消息
317
荣誉分数
33
声望点数
0
茶与禅

仁 贤

  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茶”泛指茶文化,而“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一味”之说则是指茶文化与禅文化有共通之处。这个共通之处在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所谓尘心洗尽兴难尽,世事之浊我可清。茶,品人生浮沉:禅,悟涅盘境界。

  可以说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佛教的传播,茶是僧人坐禅修行不可缺少的饮料,两者密切相关。佛教僧徒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又说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为不发之药。它有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传播茶文化,为中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的发展及传播立下不世之功。

  茶之作为饮食在寺院里盛行,起始是因为健胃和提神。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惟许饮茶。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心灵净化,对自然的感悟和回归,在静思默想中,达到真我的境界。禅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

  品茶的环境宜清、宜静、宜闲、宜空,而不宜过雅。徐渭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静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双烟。”不过这是文人雅士的品茗环境,似乎过于雅致,而难达禅宗论道“自心是佛”的空灵之境。不若以茶的本性来论说来得贴切:冷静、思索、理智。这和禅当下得到宁静的思想宗旨也是一致的。

  品茶是一种美的景致,茶道含有深刻的文化精髓,而茶与禅也的确有着一种浓稠得剪不断化不开的千丝万缕的情结。我们不妨静下心,暂且从一天的喧嚣中解脱出来,让心灵步尘赵州和尚一并“吃茶去”。

  《五灯会元》卷四详细地记叙了此事,说河北赵州(赵县)有一柏林禅寺,寺中有一高僧叫从念禅师,人称赵州。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答:“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一僧,答:“不曾到。”赵州又说:“吃茶去!”后院主问:“为什么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召唤院主,院主应诺,赵州便说:“吃茶去”。赵州对三个不同者均以“吃茶去”作回答,正是反映了茶道与禅心的默契,其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即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不论来过还是没来过,或者相识不相识,只要真心诚意地以平常心在一起“吃茶”,就可以进入“茶禅一味”“茶禅一体”的境界。

  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得到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接起来了。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高度。唐宋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在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教、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说由此产生。

  茶与禅有相通之道,均重在主体感受,非深味之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地品味,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静、安谧。参禅要澄心静虑地体味,讲究专注精进,直指心性,以求清逸、冲和、幽寂。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从而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在民间茶礼方面,由于宫廷茶仪难以效仿,禅院茶礼易为一般老百姓接受,因此,它对佛教影响也很大。

  自释迦以来,佛教重要修行之一,就是坐禅。要求独自一人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而睡,90天为期。此外,还规定过午不食,不饮酒、不食荤。于是既有提神醒脑、驱除疲劳困倦,又有清心修行的茶,成为禅僧必不可少的饮料。禅僧坐禅时,每焚完一支香,就要饮茶,一天多的喝到四、五十碗,饮茶有助参禅、面壁省悟的妙用,为越来越多的僧人所亲身体验和感受。唐代《封氏闻见录》载,泰山灵岩寺降魔藏“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相仿效,逐成风俗”。唐代诗人杜牧的“今日鬃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的诗句,更生动地描述了老僧参禅烹茶时闭静雅致的情景。

  禅境和品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体验和顿悟的归宿。茶之韵味千万种,说不清道不明,正如禅宗“拈花微笑”,可意会不可言传。品茶品出味,是一种悟,是得道,故茶中有道,茶中有禅。

  修禅要参透生死,看破红尘,大彻大悟,求得解脱;茶性苦寒,能降火祛病,苦后回甘,苦中有甜,品茶有助参禅者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修禅求静,和静怡真,心斋坐忘,涤除玄鉴,澄怀方能悟道;品茶亦需求静,茶道精神“和、敬、清、寂”,静中方能品出茶之韵、茶之美。“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

  修禅求简,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修禅者要从平凡小事中通过静虑,悟透人生,参破四谛。品茶亦求简求凡,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说:“茶道不过烧水点茶而己”,其实质是要人从微不足道的生活琐事中去感悟宇宙人生。

  修禅求“放”。人之苦,在于放不下,佛教认为“四大皆空”,修行入道在于“须放下一切”,放下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这十八界。放下一切,方能感受天蓝海碧,水秀山清,日丽风畅,月白星高;方能脱苦海,成正果。品茶也需放。放下手中活,偷得浮生半日闲,放下绷紧的神经、放下被囚的心性,方可品茶去。

  “禅茶一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禅需茶助修行,而嗜茶之风尚,又促进了茶事发展。茶禅文化亦交融辉映,合而双利,形成人与自然的佳缘。

  屋外细雨缠绵,屋内禅茶相对,僧盘坐案前,茶具热气成束,袅袅飘去。让我们在这样一幅静谥、玄机、古朴的画面前,在茶叶的轻舞飞扬中,以禅洗去尘缘,清净思维,体悟人生的无限真意。
 
也谈茶与禅

黄 明



  《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但最初茶是作药用的,神农尝百草用之解毒。后逐渐成为皇室贵族的特权饮料,至晋隋才在民间普及。陆羽于公元760年隐居湖州苕溪,闭门十余载著述《茶经》,影响天下声名海外,世尊为茶圣。

陆羽是弃儿,被竟陵笼盖寺住持僧智积收养,壮年后与僧人皎然结忘年之交。皎然是中唐著名学僧,传世文集10卷,诗文中多处提到与陆羽的友情,以及共同采茶、制茶和品茶。所以,陆羽的茶文化思想吸收了许多佛家思想。

佛教崇尚饮茶,有“茶禅一味”之说。“禅”是“禅那”略称,意为“静虑”、“修心”。禅宗自南朝宋末达摩在中国创立,至六世分南北两宗,而南宗慧能的顿悟说较北宗神秀的渐悟说更近禅旨,得以承继五祖弘忍衣钵,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风流所及,宗派纷纭,于南宋传入日本。

茶之作为饮食在寺院里盛行,起始是因为形而下的健胃和提神。禅僧礼佛前必先吃茶,而且学禅务于不寐,不餐食,惟许饮茶。如此修心悟性,以追求形而上的心灵净化,对自然的感悟和回归,在静思默想中,达到真我的境界。禅的意境多少和茶的精神意趣相通,茶的清净淡泊、朴素自然、韵味隽永,恰是禅所要求的天真、自然的人性归宿。

品茶的环境宜清、宜静、宜闲、宜空,而不宜过雅。徐渭说:“茶宜精舍,云林,竹灶,幽人雅士,寒霄静坐,松月下,花鸟间,清白石,绿鲜苍苔,素手汲泉,红妆扫雪,船头吹火,竹里飘烟。”这里青藤讲的是文人雅士的品茗环境,似乎过于雅致,而难达禅宗论道“自心是佛”的空灵之境。我以为陈继儒强调的“一人得神”和张源讲的“独啜日神”更近茶道之道。

论茶道,近代日本似乎更有心得。茶自唐代传入东瀛,至十五世纪僧人珠光奠定了一套简单朴素的茶道仪式,十六世纪经千利休进一步完善,坚定确立了闲寂、枯淡的茶道美学观点,并使之升华到民族艺术的高度。日本是岛国,偏安一隅,民族单一精致,善于吸收、总结、沉淀、堆积和挖掘。而且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也不像中国茶道受儒道释三位一体的综合影响,而最终归于“中庸”平和。日本茶道由僧侣引进,始终与佛教结下不解之缘,自宋代禅宗东布,更使茶、禅融会贯通,达到“茶禅一味”的三昧之境。

禅和茶道对日本文化影响至深,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致答辞中,贯穿全篇的就是一个深深的“禅”字。在《美丽的日本与我》中,他几乎例举了所有高僧的诗句,以及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的茶道、花道和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论及茶道时他说:“‘和敬清寂’的茶道所崇尚的‘闲寂与空虚’,当然蕴含着心灵的丰厚。极其狭隘简朴的茶室反而内藏着无边的广阔与无限的优丽。”最后论及虚无,他写道:“道元的四季歌题为‘本来面目’,虽歌咏四季之美,实与禅相通。”

品茶的确是一种美的景致,茶道的确含有深刻的文化精髓,而茶与禅的确有着一种浓稠得剪不断化不开的千丝万缕的情结。我们不妨静下心,暂且从一天的喧嚣中解脱出来,让心灵步尘赵州和尚一并“吃茶去”。
 
浮生若茶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的说:“像我这样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释圆听后什么也不说,只是吩咐小和尚:“施主远途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稍顷,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老僧抓了一把茶叶放进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年轻人面前说:“施主,请用茶。”
  年轻人呷了两口,摇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儿茶香也没有呀。”释园笑笑说:“这是名茶铁观音啊,怎么会没有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说:“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沸水送来后,释圆起身,又取了一个杯子,撮了把茶叶放进去,稍稍朝杯子里注了些沸水。年轻人俯首去看,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一丝细微的清香袅袅溢出来。年轻人禁不住欲去端那杯子,释圆忙微微一笑说:“施主少候。”说着便提起水壶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沸水。年轻人再俯首看杯子,见那些茶叶沉沉浮浮得更杂乱了,同时,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在禅房里轻轻弥漫。释圆如是地注了五次水,那一杯茶水沁得满屋生香。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同是铁观音,却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
  释圆笑笑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用温水沏的茶,茶叶轻轻地浮在水之上,没有沉浮,怎么会散逸它的清香呢?而用沸水冲沏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沉浮浮,就释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烈,秋风的醇厚,东霜的清冽。
  是的,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而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呢?茶叶因为沸水才释放了深蕴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
 
舌尖上的中国是吃的文化,其实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应该是--茶--这种喝的文化

20100503021923669.jpg
 
《茶经》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原注:瓜芦木,出广州,似茶,至苦涩。栟榈,蒲葵之属,其子似茶。胡桃与茶,根皆下孕,兆至瓦砾,苗木上抽。]
   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原注: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原注:周公云:槚,苦荼。"杨执戟云:"蜀西南人谓荼曰蔎。郭弘农云:"早取为荼,晚取为茗,或曰荈耳。"]
   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原注: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款项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
   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沸水冲沏的茶,冲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沉浮浮,就释放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

烈,秋风的醇厚,东霜的清冽

人生如品茶------只有遭遇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们一脉脉人生的幽香!


-----------------------------茶韵

我也特赞同这一句:)
 
   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



记得方舟子在十年前批人参的文章里就说过按照古人的标准,其实最好的人参在山西, 长白参和高丽参属于次品。没想到茶经里会有附和的文字。

这是陆羽的茶经么?
 
记得方舟子在十年前批人参的文章里就说过按照古人的标准,其实最好的人参在山西, 长白参和高丽参属于次品。没想到茶经里会有附和的文字。

这是陆羽的茶经么?

:cool:
 
《茶经》二之具

   籝: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原注:籝,音盈,《汉书》所谓"黄金满籝,不如一经。"颜师古云:"籝,竹器也,容四升耳。"]
   灶:无用突者。
   釜:用唇口者。
   甑:或木或瓦,匪腰而泥。篮以箅之,篾以系之。始其蒸也,入乎箅;既其熟也,出乎箅。釜涸,注于甑中,[原注:甑,不带而泥之。]又以彀木枝三亚者制之,[原注:亚字当作桠,木桠枝也。]散所蒸芽笋并叶,畏流其膏。
   杵臼:一名碓,惟恒用者为佳。
   规:一曰模,一曰棬。以铁制之,或圆、或方、或花。
   承:一曰台,一曰砧。以石为之。不然,以槐、桑木半埋地中,遣无所摇动。
   襜:一曰衣。以油绢或雨衫单服败者为之。以襜置承上,又以规置 襜上,以造茶也。茶成,举而易之。
   芘莉:一曰赢子,一曰蒡莨,以二小竹,长三尺,躯二尺五寸,柄五寸。以篾织方眼,如圃人箩,阔二尺,以列茶也。
   棨:一曰锥刀。柄以坚木为之。用穿茶也。
   扑:一曰鞭。以竹为之。穿茶以解茶也。
   焙:凿地深二尺,阔二尺五寸,长一丈。上作短墙,高二尺,泥之。
   贯:削竹为之,长二尺五寸。以贯茶焙之。
   棚:一曰栈。以木构于焙上,编木两层,高一尺,以焙茶也。茶之半干,升下棚;全干,升上棚。
   穿:江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谷皮为之。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四五十斤为小穿。穿,旧作钗钏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育:以木制之,以竹编之,以纸糊之。中有隔,上有覆,下有床,旁有门,掩一扇。中置一器,贮糖煨火,令火熅熅然。江南梅雨时,焚之以火。[原注:育者,以其藏养为名。]
 
165661.jpg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与道——品行的修为

陆羽的一生专心茶道。后人称陆羽:卖茶者敬为茶神;饮茶者颂为茶仙;事茶者奉为茶圣。饮茶的感悟使人们认识到:茶是一种表山川之灵气,集天地之风露,含英咀华,吐香蕴玉,这是一种大自然的杰作。因为,茶水为精,茶香为气,茶叶为神。善于饮茶的人,可使文化人多几分文人的雅趣。淡淡的茶香,可使人们从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向人生的千姿百态,走向性感的净化,走向大彻大悟的生活理念。

不仅如此,善于饮茶的人,往往在心灵的深处,充满着一种清淡、静雅的意趣。最终,使茶心、人心、道心,相互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超凡脱俗的茶文化灵性。古人云:
茶是儒,是仁、义、礼、智、信;
茶是佛,是来世净土的精神寄托;
茶是道,是乐天知足的自我心灵安慰;
茶是和,充满着怡情温柔,至善至美,茶是静,充满着清淡天和,养精蓄锐。


pincha.jpeg
唐宋时代,文人墨客往往在品茗中,作诗作画,蔚然成风。唐代品茶高手李德裕(身居宰相高位)在《忆茗诗》中曾这样写道:

谷中春日暖,渐忆掇茶英。
欲及清明日,能销醉客醒。
松花飘鼎冷,兰气入瓯轻。
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曾邀请七位七、八十岁的老人,一面饮茶,一面赏景吟诗:

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
临阶花笑如歌妓,傍竹松声当管弦。
虽未学穷生死诀,人间岂不是神仙。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至若茶之为物、钟山川之灵禀,这是古人对茶性最中肯的评说和阐述。

总之,茶叶不仅具有山川精气之灵气,而且通过饮茶和品茗,更能使饮茶人净化心灵,性情幽雅,高扬人格。一旦与友人相交,清茶一杯,细啜慢饮,相互内心之间,顿有一种心灵相通的感悟。这茶的平凡,茶的质朴,茶的纯净,茶的中和,统统溶化在清心爽口的玉液之中。以便从品茗中,品出人生感悟的生活真谛和生命艰辛的韵味

何为茶道?所谓茶道,简言之即品茗的方法与意境。也就是说,通过饮茶使人能够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愉悦,从而完成个性品德修养,在刹那间体会到廉、美、和、敬之真谛和永久,正所谓道由心悟当然意境很重要,有一个很好的意境,再加上人们用心灵去体悟茶道的玄妙感受,正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跃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月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晴,白云明月露全真。月只一轮,映像各异。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各个茶人由于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在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感悟,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返璞归真,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珍爱人生。

在我看来,泡茶也不必这么去渴求高深道理.烫一烫,坐一坐,聊一会,看看报纸或者尝点点心,心情愉悦便是得道成仙了。你说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