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种层面来讲,对于上中下三等人,人们也有不同的对待。有一次,赵州城的赵王拜访赵州禅师,当时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他躺着对来访者说:“大王,我现在已老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别见怪!”赵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赵州更加尊重。
第二天赵王派遣一位将军给他送礼,赵州一听却马上下床,到门外相迎。众弟子很不理解,就问道:“前天赵王来时,你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你为什么下床到门外相迎呢?”(不管是禅宗大德还是印度上师,下面都有些弟子分别念特别多,这个不理解、那个不理解,自古以来这种现象比比皆是。由于经常生邪见,有些弟子就用棍棒打自己。一方面可能是自己没有好好修空性法门,另一方面,也是前世诽谤佛法的一种果报。)
禅师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我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上等人来时,我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中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人来时,我用世俗的应酬到门外去迎接他。”
然而,有些上师的行为也不相同。以前上师如意宝到印度时拜见大悲上师,当时大悲上师手捧一尊释迦牟尼佛像,亲自到门口来迎接。
那里有些弟子说:“大上师对上等的客人,会到门前去迎接;对中等的客人,专门在接待室单独会见;对一些普通的信众,则让大家在接待室前排队,一加持就过了。”可见,高僧大德们的行为风格迥异,这也跟他们摄受弟子、度化众生的方式有关。
第二天赵王派遣一位将军给他送礼,赵州一听却马上下床,到门外相迎。众弟子很不理解,就问道:“前天赵王来时,你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你为什么下床到门外相迎呢?”(不管是禅宗大德还是印度上师,下面都有些弟子分别念特别多,这个不理解、那个不理解,自古以来这种现象比比皆是。由于经常生邪见,有些弟子就用棍棒打自己。一方面可能是自己没有好好修空性法门,另一方面,也是前世诽谤佛法的一种果报。)
禅师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我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上等人来时,我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中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人来时,我用世俗的应酬到门外去迎接他。”
然而,有些上师的行为也不相同。以前上师如意宝到印度时拜见大悲上师,当时大悲上师手捧一尊释迦牟尼佛像,亲自到门口来迎接。
那里有些弟子说:“大上师对上等的客人,会到门前去迎接;对中等的客人,专门在接待室单独会见;对一些普通的信众,则让大家在接待室前排队,一加持就过了。”可见,高僧大德们的行为风格迥异,这也跟他们摄受弟子、度化众生的方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