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粉丝街头怒撕《南方周末》

又发生了什么事啊, 那些人为什么都带着口罩?
 
我猜是因为《南方周末》 臭气熏天吧

你要不提俺还以为一帮人撕老方照片呢。:D

什么时候老方怎么沦为弱势群体了?看来资爱说中啦?习假博士开始收拾真博士啦?:blowzy:;)

老闲,你给引个前因后果,让群众看看这是咋个回事?
 
唐骏道歉坏了《南方周末》的事


6月19日晚,新华都集团总裁兼CEO、微软(中国)公司终身荣誉总裁唐骏在北京大学举行讲座时,公开为“学历门”道歉,并对在场听众说“不要学我”。两年前首先揭露唐骏学历问题的方舟子在微博上表示,唐骏“迟到的道歉聊胜于无”。

这个聊胜于无的道歉,无论对唐骏还是方舟子来说,意义都非同寻常。

“能骗到所有人也是一种能力,也算成功!”这句至令人心悸的唐骏名言,会不会是这次道歉的“箱底之物”,再善良的公众也会为此在心里打一个格登。不过,与被方舟子打假的其他达人们相比,唐骏至少是有觉悟了,道一个歉,无损光辉形象,身陷“学历门”的唐骏依然是总裁、CEO,公开为“学历门”道歉的唐骏还会是总裁、CEO。这也是一个很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在一个崇尚道德的国度,道德总是如此地边缘化,说明中国人的爱面子不是因为脸皮太薄,而是因为脸皮实在太厚。

尽管方舟子说唐骏“迟到的道歉聊胜于无”,但对方舟子来说,唐骏的这个道歉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因为在唐骏道歉的两天后,方舟子的“死敌”《南方周末》抛出了一枚重磅炮弹——《方法:方舟子与他所影响的论战法则》。文章开篇引言便将意图显露无遗:

——“要理解方舟子,需要看他长期以来的对手”。好斗的性格或许天然有之,但如今“一个也不饶恕”的立场与广受道德质疑的战斗逻辑,却是在“千锤百炼”中形成。

  ——与方舟子有关的论战渐成攻讦,言语羞辱与文革式指摘蔓延,且演变成现实世界中的人身威胁,没有什么比这样分裂的互联网更令人心寒。

  ——回头省视方舟子如何炼成、怎样参与到网络辩论方法的塑造之中,或是检讨当下互联网风格的路径之一。

文章试图证明,其一,方舟子打假并不是出于对公平、公正之心,而是其偏狭、好斗的性格使然,是典型的人格不健全症患者。其二,说方舟子的打假惯用的伎俩就是构陷,定计陷害,使别人落下罪名,然后打假。

可以说,这篇文章为所有被方舟子打过假的人,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

方舟子在第二天回敬了《南方周末》——《〈南方周末〉是如何构陷我的》,可谓针锋相对。方舟子说,韩寒及其支持者(包括南方报系的媒体人)喜欢说我对韩寒代笔的论证是在“构陷”韩寒,其实他们自己才是构陷的高手,本期《南方周末》(2012年6月21日)以头版头条和四个整版的篇幅发的两篇关于我的报道,正是构陷的杰作。

在我看来,方舟子大可不必去功夫回敬,唐骏的公开道歉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谁在构陷的问题,唐骏公开道歉的诚意无论大小,都说明一个问题,方舟子确实在打假,而且打准了,除了《南方周末》代表的势力,这个社会很需要方舟子这样的啄木鸟。

《南方周末》在唐骏公开为“学历门”道歉之后推出《方法:方舟子与他所影响的论战法则》,可谓在错误的时间发起了一场错误的论战,无论是从战略战术上,还是从社会良知道义上,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

唐骏的道歉坏了《南方周末》的事,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是也。

2012年6月26日修改


http://blog.huanqiu.com/136331/2012-06-25/2545320/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