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夸大中国沙斯的政治性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切勿夸大中国沙斯的政治性


● 郎友兴

有论者说,沙斯(SARS)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即前苏联的核电厂事故。意思是说,核电事故开启了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政治改革,那么沙斯也将再次成为中国政治改革的机会。

笔者不否认沙斯所隐含的政治性,但不应夸大其政治性质。某种意义上说,沙斯只是沙斯。中国每年的天灾人祸不断,未见有多少人谈论起它对中国政治改革的影响。

的确,沙斯使行政、社会诸多弊端,尤其是中国官场的陋习、行政管理体系的问题,还有人性丑陋,都充分地暴露出来了。但将中国的政治改革推动力寄于外在的力量或者一种事故是很不切合实际的一厢情愿。此外,还有论者说,沙斯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关系,这也夸大其辞。

该道歉的话也说了:胡锦涛主席说了沙斯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温家宝总理在曼谷对东盟国家说了声对不起,吴仪副总理在瑞士日内瓦对国际社会的支持鞠躬致谢了。


官撤了,而各地官员也纷纷誓言,立下军令状。全民总动员了,军医出动了,似乎已没有多少作用的居委会大妈也再次发挥作用了,村庄也自我保护起来了。


不可能成为政治改革契机

国家财政也拨款了,社会也捐助,国际社会也支持了,出钱、出物都有,也得到道义上的支持。宣传机器也开足了马力,树英雄,批渎职官员,传防沙斯知识。尽管属于补牢之举,晚了些,但效果是明显的。感染人数、拟似感染与死亡人数都下降了。

口罩摘下了,逃离人群减少了。政府该做的、能做的都做了。个人能做的、该做的也做了。至于中国政治体制,这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如何改、现能改到什么程度。往往,那些“方略” 如何实施也是没有下文的。

一个事故、一起灾难不太可能成为国政治改革的契机。中国的改革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和路径。如此说来,下一步中国对付沙斯就看科学家们了。


事实上,沙斯也是检验中国科学研究水平的一次机会。现在中国不少大学都在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继对外宣布十多年后两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之行列。


沙斯先暴发于广东,后传之于香港、多伦多、新加坡、台湾及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中国感染人数最多,这对于研究沙斯应该有了便利的条件,如取样上的优势。此外,中国国家与社会动员能力强。更何况,从道义上讲中国也应该有更多的贡献。


・作者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从事中国研究

(联合早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