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很值得看的好文章:《中国和印度不同的五十年》 吐血推荐[转贴]

这是事实,文革是一场悲剧,这是所有有识的中国人都不会否认的。如果历史可以重演,谁也不希望有文革的发生。但这里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不要因为那三十年的历史有失误或是错误就全部否认它的成就",如果你承认这个前提,那我们的认识也就统一了。所以我还是建议你好好读读这篇文章,它并不是为文革或是那些失误与错误来辩护,它只是反对当前人们的一种认识倾向:提起建国后三十年的历史就只有那些运动,而没有其它的。它只是还历史一个本来的面目。
最初由 acetone 发布
我不否认66到79这十来年经济有一定发展,但要想想这十几年对经济的摧残有多大,没有文革应该是怎么样。
 
我同意,我想没有谁会认为那三十年只有运动,相反不少人对其中一段岁月还有非常美好的记忆。但凡事有主次,提到文革和大跃进,我想多数人是只会想到它们坏的一面。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主旨所在:要历史地、客观地、理性地来重新认识建国后三十年的历史,不要因为它存在的问题就一棒子打死。多数人都会想到坏的一面是可能的,这既有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有感情因素在内。这才更需要历史学家来还历史一个本来的面目,让多数人更为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
最初由 acetone 发布
我同意,我想没有谁会认为那三十年只有运动,相反不少人对其中一段岁月还有非常美好的记忆。但凡事有主次,提到文革和大跃进,我想多数人是只会想到它们坏的一面。
 
Re: Re: Re: Re: 一篇很值得看的好文章:《中国和印度不同的五十年》 吐血推荐[转贴]

最初由 acetone 发布


共产党不是靠农村起家?你在说笑话吧?学过革命史吗?

如果共产党就是农村起家,那和议和团,洪秀全有什么区别.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孕育的产物,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是最新的阶级.

引入马克思主义的人李大钊可不是农民.陈独秀也不是农民.
中共一大也不是在村里开的,而是在全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开的.
这是起家,
到后来发展也是1927年中共的三大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秋收起义才和国民党划清界限.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才进入农村,建立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岗山革命根据地.离中共建党1921年有六年之久.怎么能说是共产党靠农村起家.

PS:不知道三大起义的时间是否正确.两年前所学,恐有错误.
 
最初由 acetone 发布
我同意,我想没有谁会认为那三十年只有运动,相反不少人对其中一段岁月还有非常美好的记忆。但凡事有主次,提到文革和大跃进,我想多数人是只会想到它们坏的一面。

我就对当时社会十分向往,那时候,全民一心一意建设社会主义制度.

不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不但要富!还要最富!
 
看来你是不太了解27年以前的农民运动了。提示一下,老毛可是农民讲习所的所长。
 
最初由 acetone 发布
我不否认66到79这十来年经济有一定发展,但要想想这十几年对经济的摧残有多大,没有文革应该是怎么样。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是保持无产阶级政权的基本条件[1][/]

早在四十四年前,毛泽东主席就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发出了"我们现在思想战线上的一个
重要任务就是要开展对于修正主义的批判"的战斗号召。
修正主义或右倾机会主义,用阉割的手法否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它这样做时,往
往借口时代的性质和条件改变了,再坚持那些"过时的"原则便是"僵化的教条主义",因此只
有否定这些原则,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可见,凡修正主义者,一定要在口头上承
认马克思主义。现在世界上有许多人不赞成或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如果他们在
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不想也不愿把自己伪装成马克思主义者,而是开诚布公地宣扬他们
信仰的其他什么主义(例如自由主义)或其它主义,那么,他们就不是修正主义者。从纯理
论的角度说,修正主义要干的那些坏事,不一定非要用假马克思主义的修正主义意识形态做
掩护。如果他们赤裸裸地为他们所真正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利益行事,他们也称不上是修正主
义者。
我们说,坚持马克思主义既是反对修正主义的前提,又是反对修正主义的结果。历史上
每一次反对修正主义的重大斗争的胜利,都使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实践
中,得到广泛的普及、丰富和发展。只要资本主义还没有死亡,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还在
深化和扩展,无产阶级反抗和消灭资产阶级的解放运动就不会因挫折而沉寂,马克思主义的
生命力不但不会枯竭,而且必成烽火燎原之势。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
、过程和一般结果的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要由并已经由一百五十
多年来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与结果作出鉴定。这个由千百万人民群众的长期
实践作出的历史鉴定告诉我们,离开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和掌握自己
的命运,就不可能取得推翻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全胜利,因而自己也就不可能获得
彻底的解放。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其他的工人运动理论能够取代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
的世界历史地位。许多有觉悟的工人由于其阶级特殊的社会经济地位,比起不少脱离工农、
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来,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上,实在要高明得多。
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
革命不失败的。"(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工人政党的政治思想路线问题,
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斗争的焦点;中心问题是代表哪个阶级??究竟为无产阶级还
是资产阶级谋利益。列宁说得好:"谁若还说什么非阶级的政治和非阶级的社会主义,谁就
只配关在笼子里,和澳洲袋鼠一起供人观赏。"(《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列宁选集
》)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必须在思想、理论体系上以及政治、组织路线上确保自己始
终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否则,在这个科学技术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所控制、生
产力的主体-工人阶级在资本统治下沦为劳动力商品、而生产又高度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当代
世界上,一个不在理论、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上明确地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反对资
本权力的斗争、反对产生剥削与压迫的社会制度的斗争的政党,就不可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为无产阶级谋解放的革命党。这样,它也就背弃了人类历史发展迄今最先进的文化结晶,即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革命理论,从而蜕变成修正主义的党。修正主义者用空
洞的修辞绕弯子,就是不敢也不愿意承认这样一些最基本的道理:只有以马克思主义革命原
则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才能培育工人阶级的政治阶级意识;只有以革命无产阶级为
主力军的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剥夺资本的生产力;只有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占有的生产
力,才是对生产力发展的真正解放;只有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保护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的
生产力,才是为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直接服务的物质基础。前两个"只有",涉及社会主义革命
长途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包括社会主义民主问题;后两个"只有"涉及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的问题。这四个方面都围绕着一个在阶级性质上目标明确的中心任务:即无产阶级彻
底的解放运动;而决不允许用花言巧语的欺骗,偷偷地"为他人做嫁衣裳"。它们在总体上的
实现,只有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条件下才有可能。因为它们的实现过程必然遭遇到来自帝
国主义资产阶级的反抗。因而,阶级斗争必然发展到政治斗争,发展到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
。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我们说,坚持还是反对这"四个只有",是识别真假共产党的重要标志
。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正是这四个"只有",才真正代表了具有世界时代特征的历史潮流。
真正"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的,不是什么别的东西,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被
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反对资本主义。
对于修正主义阶级属性的实质和历史地位,列宁是这样分析的:"机会主义就是为着极
少数工人的暂时利益而牺牲群众的根本利益,换句话说,就是一部分工人同资产阶级联合起
来反对无产阶级群众。""工人运动中的上层分子的机会主义,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而
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由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派别活动家来维护资产阶级
,比资产者亲自出马还好。工人要不是由他们来领导,资产阶级就无法支持下去。"《列宁
选集》"机会主义者形式上属于工人政党这一情况,丝毫也不能抹杀这样一个事实:机会主
义者客观上是资产阶级的政治队伍,是资产阶级影响的传播者,是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
代理人"。 (《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选集》)
修正主义政治思想内容的实质,是主张在资本和雇佣劳动、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之间
实行阶级合作,取消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帮助帝国主义熄灭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
放运动。列宁指出:"机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阶级合作的思想。"(同上)他们"都是主张
阶级合作,放弃无产阶级专政,放弃革命行动,无条件地承认资产阶级法制,不相信无产阶
级而相信资产阶级级。《机会主义和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全集》修正主义"在国际上
对美帝国主义实行投降主义,在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里对反动的统治阶级实行投降主义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鼓励资本主义势力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和赫鲁晓夫修正主义--
八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以下简称《八评》)修正主义是向被压迫者传布在帝国主义和资
本主义制度统治下的"和平、自由、民主和发展"福音的超级牧师。"维护宗教的人都说宗教
可以安慰人,费尔巴哈很公正地指出了这种安慰的反动性,他说,谁要是安慰奴隶,而不去
发动他们起来反对奴隶制,谁就是奴隶主的帮凶。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都需要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刽子手的职能,另一种是牧师的职能。刽子手镇压被压迫
者的反抗和暴动。牧师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
牺牲的远景(这些话说起来就特别容易,因为不用担保'实现'这种远景......),从而使他们
忍受这种统治,使他们放弃革命行动,打消他们的革命热情,破坏他们的革命决心。考茨基
把马克思主义歪曲成了最恶劣最笨拙的反革命理论,歪曲成了最龌龊的僧侣主义。"(《第二
国际的破产》,《列宁选集》)
列宁还分析了修正主义不同于那些与马克思主义根本敌对的资产阶级体系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
。内脏腐烂了的自由主义,企图在社会主义的机会主义形态下复活起来。"(《马克思学说
的历史命运》,《列宁选集》)修正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内部的一个反马克思主义派别"。"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被击溃了。它已经不是站在自己的独立的基地上而是站在马克思
主义的共同的基地上,作为修正主义来继续斗争了。"(列宁:《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
)。"二十年来,俄国社会民主党人已经非常熟悉有教养的俄国资产者披着清除了革命性的'
马克思主义'外衣来贯彻自己观点和希望的这种'手法'。最近的事变特别鲜明地表明,司徒
卢威主义不仅是俄国的而且也是国际的资产阶级理论家的一种意图,他们妄想'用温柔手段'
消灭马克思主义,用拥抱手段,用仿佛承认马克思主义中除了'煽动性的'、'蛊惑性的'、'
布朗基式空想的'方面以外的'一切''真正科学'的方面和成分,来扼杀马克思主义。换句话
说,采取马克思主义中为自由资产阶级所能接受的一切东西,直到争取改良的斗争,直到阶
级斗争(不要无产阶级专政),直到'一般地'承认'社会主义的理想',承认资本主义要被'
新制度'所代替,而'唯独'抛弃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唯独'抛弃他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
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因此很清楚,觉悟的工人应当密切注意司徒卢威主义偷换马克
思主义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动力数量既多,形式也多。现在我们只要指出主要的三点:(1)
科学的发展在提供越来越多的材料,证明马克思是正确的。因此要同他进行斗争就不得不加
以伪装,不是公开去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而是在表面上承认它,用诡辩来阉割它的内容
,使马克思主义变为对资产阶级没有害处的神圣的'偶像'。(2)机会主义在社会民主党党
内的发展,支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这种'改造',把它改成适合于庇护对机会主义作的各种让
步。(3)帝国主义时期是压迫其他一切民族的享有特权的'大'民族瓜分世界的时期。从这
种特权和压迫中得来的赃物的很小一部分,无疑会落到小资产阶级的某些阶层和工人阶级的
贵族及其官僚分子的手中。这些阶层在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中只占极少数,他们醉心于'司
徒卢威主义',因为司徒卢威主义替他们联合'本'国资产阶级反对各民族被压迫群众的行为
作辩护。"[笔者注:司徒卢威主义即俄国"合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是对马克思主义所
作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歪曲。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俄国处于大革命的前夜,各种思潮和派
别的斗争与分化改组极为活跃。司徒卢威是自由派刊物《解放》杂志的编辑,该刊后来成了
自由君主派的机关刊物,此后这一派别又组成了立宪民主党的核心。列宁称"合法马克思主
义"为"俄国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右翼"。最初,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者包括司徒卢威,曾结
成联盟反对民粹派。这些"热烈的论战","是俄国群众性的工人运动高涨的先声"。但是联盟
不久便分裂了。列宁后来对此作了回顾:联盟中的司徒卢威等人"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
他们同民粹派决裂,意味着从小市民社会主义(或者说农民社会主义)过渡到资产阶级自由主
义,而不是象我们那样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列宁的分析最后把司徒卢威主义界定为"
是马克思主义在资产阶级著作中的反映",是国际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萌芽。一次大战其
间,司徒卢威是俄国帝国主义的思想家之一。他对帝国主义战争性质的判断有一句名言:"
我国的胜利会加速国内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就是说,会加速社会主义的到来。"(以上见《<
十二年来文集>序言》,《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选集》)]
列宁又曾这样描述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社会根源和破产过程:"1871-1914年这个时期的
相对'和平的'性质给机会主义提供了养料,它起初只是一种情绪,后来成了一种派别,最后
竟成了工人官僚和小资产阶级同路人的一个集团或阶层。这些分子所以能够操纵工人运动,
只是因为他们口头上承认革命目的和革命策略。他们所以能够取得群众的信赖,只是因为他
们发誓说,他们的全部'和平'工作都是为无产阶级革命作准备的。这个矛盾好象是一个脓包
,它总归要破裂的,结果也真的破裂了。"(《机会主义和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全集
》)"1914年-1915年战争期间护国主义的经济实质是什么呢?各大强国的资产阶级进行战争
的目的是为了瓜分世界和剥削世界,是为了压迫各族人民。一群为数不多的工人官僚、工人
贵族和小资产阶级的同路人可以从资产阶级的巨额利润中分一点油水。社会沙文主义和机会
主义的阶级背景是一样的,都是少数享有特权的工人同'本国'民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工
人阶级群众,资产阶级的走狗同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受资产阶级剥削的阶级。""机会主义
者(社会沙文主义者)和帝国主义资产阶级一道,正是朝着靠剥削亚非两洲以建立帝国主义
欧洲的方向共同努力的;机会主义客观上是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某些阶层的一部分,他们
由于受帝国主义超额利润的收买而变成了资本主义的看门狗和工人运动的败坏者。"(《帝
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列宁选集》)列宁不止一次地称机会主义或修正主义
为"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例如,他在分析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时写道:"保持和巩固自己
小市民'上层'或工人阶级贵族(和官僚)的特权地位,这就是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的希望和
与此相适应的策略在战争时期的必然的继续。""考茨基称为导致'超帝国主义'的经济趋势的
那些东西,实际上正是小资产阶级希望金融家不要为非作歹的劝告。"(《第二国际的破产
》,《列宁选集》)在《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和《第二国际的破产》等文中,列宁对作
为机会主义的社会基础之一的"小资产阶级同路人"的提法有所说明(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对小
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分析,见本文第二部分中的伯恩施坦修正主义问题)。他说,"因为在任
何资本主义国家里,同无产阶级并存的总是有广泛的小资产者阶层,即小业主阶层","这些
新的小生产者也是免不了要重新被抛人无产阶级队伍的。所以,小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当然就
会不断地渗入广大工人政党的队伍"。他还说,"习惯的力量,由于比较'和平的'发展而产生
的守旧思想,民族的偏见,对于情势急剧变化的恐惧和怀疑,--所有这一切都曾作为附加的
因素使机会主义以及对机会主义所表现的虚伪而怯懦的调和态度"日益加强起来。《列宁选
集》。列宁还预见到,"现在我们同修改马克思理论的人们所进行的争论","在将来无产阶
级革命发生时工人阶级还一定会在大得无可比拟的规模上再次经历到",而"十九世纪末革命
马克思主义对修正主义的思想斗争,只是不顾市侩们的种种动摇和懦弱而向着本阶级事业的
完全胜利迈进的无产阶级所进行的伟大革命战斗的序幕"。
以上分析表明,离开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观点,不可能搞
清楚什么是修正主义的问题。先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每一句话都说成是绝对真理,然后
在肯定教条主义的前提下,把后人对他们讲过的某句话、某个观点的修订,特别是后来的马
克思主义者在不同历史条件下运用它的原理,通过解决新问题而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同修正主义阉割它的原则、背弃革命混为一谈,似乎彼此都在"修正"马克思主义,这类手
法是兼用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为真正的修正主义进行的拙劣诡辩。马克思主义不是用来剪
裁历史和现实的万古不变的教条,后人也不可能从他们的经典著作中找到解决现实生活中问
题的现成药方。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长河,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绝不是一个封
闭的理论体系。经典著作的某句话,某个观点,由于受当时认识能力和客观矛盾暴露过程的
限制,可能需要在事后做出一定的修改。马克思自己,不也曾对《资本论》第一卷的手稿进
行过反复的修改吗?列宁讲得更坦率:"是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估计革命时机很快到来这
一点上,在希望革命(例如1848年的德国革命)获得胜利这一点上......有很多错误
,而且常常犯错误。"但是"两位伟大的革命思想家所犯的这种错误,同大叫大嚷,信口开河
,妄说革命是无谓忙碌,革命斗争徒劳无益......的那些官场自由派的拙劣的智慧比
较起来,要高尚千倍,伟大千倍,在历史上宝贵千倍,正确千倍......俄国工人阶级
一定能用他们充满错误的革命行动来争得自由,推动欧洲前进,让那些在革命方面没有行动
的庸夫们以不犯错误而自夸吧。"(《对社会民主党内的知识分子机会主义派的经典评价》
,《列宁选集》)
今天,每一个有觉悟的工人都知道,如果众多的单个工人不能在自己革命政党的领导下
组织成为阶级,因而无法采取统一的阶级行动向资产阶级展开全面的斗争,包括推翻资产阶
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和镇压资产阶级反抗的无产阶级专政,他们就不可能获得解放。无产
阶级解放运动的这些经过理论论证和实际检验的明确战略目标和基本原则,即表现为马克思
主义原理的这些法则,是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的统治下获得解放的必要条件,是绝不能拿来
与敌人作交易的。谁如果这样做,那就是对工人阶级的背叛。能够深刻体验和认准这个道理
的,首先是工人阶级特别是他们中有觉悟的先进分子。工人阶级及其先进部队,是坚持用马
克思主义批判修正主义的主力军。他们认同前者、反对后者的鲜明政治态度,是由这个阶级
受资本压迫和剥削的特殊方式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的,二者在阶级斗争中的统一就是无产阶
级的阶级利益。一切企图把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同工人运动的实际进程、同无产阶级的根本
利益相剥离和对立起来的努力与欺骗,最终都将是徒劳的。一切愿意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而战
斗的革命知识分子,只要坚持做下去,他们或迟或早都将日益接近和认同有觉悟工人所持的
对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泾渭分明的政治立场。
也正是在工人阶级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阶级利益的压力下,背弃革命原则的修正主义不
得不在口头上承认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合法的统治地位。欺骗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与
他们的阶级敌人合作,修正主义所充当的这个帝国主义和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特殊代理人
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只有当修正主义不断以马克思主义的漂亮词句,继续混在国际工人运动
内部的条件下,才有保障。
英国的工党、法国的社会党和德国的社会民主党,等等,最初都是工人运动中的政党、
工人政党。后来它们从第二国际革命政党内部的修正主义,蜕化为改良主义的党或叫"资产
阶级工人党",进而成为在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执政的完全公开的资产阶级政党,直接推行代
表垄断资本利益、压迫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帝国主义政策。其间经历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
演变。对于它们来说,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涉及的只是其蜕变史的前半截。赫鲁晓夫从苏
共二十大起提出了一条与十月革命道路相对立的所谓通过"议会道路"实现"和平过渡"的修正
主义路线。他把推行这条路线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的配合行动上"。因此,
如何看待西欧的社会民主党,成了中苏论战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毛泽东主席亲自率领的中共
代表团在一九五七年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期间,曾向苏共中央提交了一个著名的"
关于和平过渡问题的意见提纲"。下面是这一提纲第五条关于西欧社会民主党问题的论述。"
社会党不是社会主义的政党。除了个别的左翼以外,它们是为资产阶级服务,为资本主义服
务的政党,是资产阶级政党的一种变形。在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我们同社会党的立场是根
本不同的。不能模糊这种界限。模糊这种界限,有利于社会党领袖欺骗群众,不利于我们争
取社会党影响下的群众。但毫无疑问,加强对社会党的工作,争取同社会党的左派和中间派
建立统一战线,是很重要的。"现今的社会党国际,企图把自己的"正史"至少追述到社会主
义国际即第二国际。然而,正是它的前半截史和后半截史的区别清楚地表明:资产阶级和帝
国主义是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主要敌人和主要障碍,而修正主义则是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隐
藏在工人运动中的最好助手。如果把修正主义简单地当成公开的、完全的资产阶级御用政党
来批判,实际上必然回避修正主义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在工人运动内部提出的一系列重大
理论问题,其结果便是取消对修正主义有的放矢的实质性斗争,否认对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
的修正主义进行不同于反对资产阶级政党的特殊批判的必要性,从而将工人运动的思想理论
阵地拱手让出,在客观上帮助修正主义继续把工人运动置于资产阶级的俘虏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把自己的理论称为"科学社会主义"。它是什么含义呢?下面是他们
自己的解释。"'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时才使用,因为空想社会
主义力图把新的呓语和幻想强加于人民,而不把自己的认识领域局限于研究人民自己进行的
社会运动"(马克思《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
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做科学看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恩格斯《<德国农
民战争>序言》)
社会是由无数个人之有目的的活动组成的,他们的意向经常相互抵触,社会生活充满着
矛盾,该如何去研究呢?难道无数有目的、有意志的个人活动的结果,会在总体上呈现出不
以个人和集体的意志为转移、因而具有"客观性"的即"有规律"的运动趋势,而且是可以从理
论上予以把握的吗?对此,"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
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只有把某一社会或几个
社会的全体成员的意向的总和加以研究,才能对这些意向的结果作出科学的判断。其所以有
各种矛盾的意向,是因为各个社会所分成的各阶级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条件不同。"马克思"要
求社会科学用客观态度去分析现代社会中每个阶级所处的地位,并且同对每个阶级的发展条
件的分析结合起来。""马克思为了估计历史发展的全部合力,分析了社会关系以及从一个阶
级到另一个阶级、从过去到将来的许多过渡阶段的复杂情景",得出了人类历史自原始社会
解体以来,"阶级斗争是全部发展进程的基础和动力"的结论。马克思主义"指出了对各种社
会经济形态的产生、发展和衰落过程进行全面而周密的研究的途径,因为它考察了一切矛盾
趋向的总和,并把这些趋向归结为可以确切判明的社会各阶级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列宁
选集》马克思的理论要求从空间和时间的结合上去把握渗透到"全部发展进程"中的阶级关系
和阶级斗争问题:(1)"客观地考虑某个社会中一切阶级相互关系的全部总和,因而也考虑
该社会发展的客观阶段,考虑该社会和其他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2)"而在观察各个阶
级和各个国家时,不应当认为它们是静态的,而应当认为它们是动态的,也就是说,不应当
认为它们处于不动的状态,而应当认为它们处于运动的状态(这个运动规律是从每个阶级的
经济生活条件中产生出来的)。观察运动时又不仅要着眼于过去,而且要着眼于将来,并且
不是按照只看到缓慢变化的'进化论者'的庸俗见解进行观察,而是要辨证地进行观察:'在
伟大的历史发展中二十年等于一天,虽然以后会有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期"《列宁选集》。
现在,我们可以借用列宁的一段话来简单概括"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以科学的
态度,也就是根据现代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列宁选集》来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
论。恩格斯说:"现代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以及
通过消灭任何阶级差别来建立新的社会组织。为此不但需要有能实现这个变革的无产阶级,
而且还需要有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能够彻底消灭阶级差别的资产阶级。"《马恩选集》"许多
世纪以来,甚至几千年以来,人类早已幻想过'立即'消灭所有一切剥削。但是,在全世界千
百万被剥削者还没有联合起来为按照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来改变这个社会而进行彻
底的、坚决的、全面的斗争以前,所有这些幻想仍旧不过是幻想罢了。只是当马克思的科学
社会主义把改变现状的渴望和一定阶级的斗争联系起来的时候,社会主义的幻想才变成了千
百万人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离开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就是空话或者幼稚的幻想。"《列宁
选集》"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指出真正的出路。它既不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
,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当
人们还不会从任何一种有关道德、宗教、政治和社会的言论、声明和诺言中揭示出这些或那
些阶级的利益时,他们无论是过去或将来总是在政治上作受人欺骗和自己欺骗自己的愚蠢的
牺牲品的。当那些主张改良和改善的人还不懂得,任何一个旧制度,不管它怎样荒谬和腐败
,都是由某些统治阶级的势力所支持的时候,他们总会受拥护旧制度的人们愚弄的。要打破
这些阶级的反抗,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必须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中找出一种力量,教育它和组
织它去进行斗争,这种力量能够(而且按照它的社会地位应当)成为扫除旧制度和创立新制
度的力量。"只有马克思的学说,"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才阐明了无
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列宁选集》
起初,马克思主义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之一。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五花八门的
社会主义派别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时,都脱离对这个社会阶级对立
关系及其存在条件的历史分析,超乎社会现实的阶级斗争之上,用"人民"、"正义"、"权利"
等一般辞句,掩盖它们以社会民主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改良的性质,实际上多是从小资
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尺度和立场出发替工人说话。
正是产业革命先在英国、后又在西欧大陆的胜利,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得以无条件地战胜
工人运动中的其他思想体系的根本因素。通过市场经济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与社会在生活和
生产条件上劈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对立的分化,同步发展。经济生活中的共同地
位,使个别工人和个别资产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具有两个阶级冲突的性质,从地方性的斗争
汇合成全国的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由于工人政党的诞生。无产者组织成了阶级;当他们
这样以阶级行动起来时,围绕政权这个中心问题展开的政治斗争就必然成为阶级斗争的焦点
,直到公开的革命。无产阶级在思想和组织上积蓄革命力量的过程,表现为他们在反对资产
阶级的斗争中愈来愈扩大的团结。为革命无产阶级在这个阶段的发展创造条件的,首先是资
产阶级最初反对贵族、后又反对与产业资本的发展相抵触的其他资本集团、以及经常发生的
反对外国资产阶级的斗争。因为在这些斗争中,本国资产阶级都不得不向无产阶级呼吁,要
求他们的援助,从而把无产阶级卷进了政治运动。但是,真正为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
级革命运动创造了有利的客观形势的,则是在经历了相对较长的工业化高潮之后,由于资本
主义制度本身对抗性矛盾的展开而陷入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法国的1848年革命和1871年
巴黎公社起义,都是这样的历史产物。这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是相继促成马克
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战胜其他流派、上升到统治地位的转折点。在前一个事件中,信奉自由
主义的共和派资产阶级公开枪杀工人。在后一个事件中,公社的无产阶级烈士成了法兰西第
三共和国的真正奠基人。阶级冲突的对抗性本质,在和平时期的日常生活中时隐时现,往往
只呈片面的表露或折射。危机和革命,则迫使社会各阶级在行动中一泻千里地暴露出自己的
本来面目。于是,历史自己站出来公开宣告:"一切关于非阶级的社会主义和非阶级的政治
的学说,都是胡说八道。"《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列宁选集》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
危机和革命骚动的风暴时期,社会阶级矛盾的充分暴露,阶级斗争的全面展开,宣判了马克
思主义以前的社会主义的破产,诞生了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第一国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
然而,工人运动中那些与马克思主义相敌对的奄奄待毙的学说,不久又以修正主义的形
式在马克思主义内部开始复活起来。列宁曾把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划分为三个主要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1848年革命到巴黎公社(1871年);第二个时期是从巴黎公社到俄国革命
(1905年);第三个时期是从这次俄国革命起。""第二个时期(1972-1904年)与第一个时
期的区别,就是它带有'和平'性质而没有发生革命。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了。东方
还没有成熟到实现这种革命的程度。"这个时期和其它时期一样,决定工人运动内部斗争形
式之特征的,是其外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主要特点。工人运动内部马克思主义与修
正主义的斗争,只是一个从属于资本主义社会(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大系统基本矛盾运动的
子系统。前者斗争内容和形式的变化,是后者变化的结果。
下面是列宁对这个时期两大阶级斗争主要特点的概括。"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的长足
进步和一切文明国家的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使资产阶级过去那种对无产阶级的态度有了很
大的变化。欧美资产阶级以自己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为代表,不再用公开的直接的原则斗争来
反对社会主义的一切基本原则,维护私有制的绝对不可侵犯和竞争自由,而是越来越多地主
张用所谓社会改良来反对社会革命的思想。不是用自由主义来反对社会主义,而是用改良主
义来反对社会主义革命,==这就是现代'先进的'有教养的资产阶级的公式。一个国家的资本
主义越发展,资产阶级的统治越纯粹,政治自由越多,运用'最新的'资产阶级口号的范围就
越广,这个口号就是:用改良来反对革命,用局部修缮行将灭亡的制度来反对用革命推翻政
权,以分化和削弱工人阶级,保持资产阶级的政权。从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发展来看,不能
不认为这个变化是一大进步。起初,社会主义是为生存而斗争,当时,反对它的是相信自己
的力量、大胆地和坚决地维护自由主义这一套经济政治观点的资产阶级。后来,社会主义成
长了,在整个文明世界已经保住了生存的权利,它现在是为争取政权而斗争了;而资产阶级
日益腐朽,看到自己必然灭亡,于是就竭力用不彻底的虚伪的让步来延缓这种灭亡,以求在
新的条件下能保持住自己的政权。工人运动内部的改良主义和革命社会民主主义斗争的尖锐
化,是世界各文明国家的整个经济政治环境的上述变化的完全必然的结果。由于工人运动的
发展,某些受资产阶级思想奴役的、正在艰难地摆脱这种思想、但又经常重新陷入这种思想
的小资产阶级分子,必然投到工人运动方面来。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没有这种斗争,没有社
会主义'山岳派'和社会主义'吉伦特派'在这个革命以前的原则上的鲜明分野,没有机会主义
小资产阶级分子和代表新的历史力量的无产阶级革命分子在这个革命时期内的完全决裂,是
不能设想的。"(《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的改良主义》,《列宁选集》)

关于小资产者,恩格斯说:"他们千方百计地希望跻身于大资产阶级的行列,他们害怕
被抛到无产阶级的行列中去。他们彷徨于恐惧和希望之间,在斗争时会力求保全自己宝贵的
生命,而在胜利后去投靠胜利者。这就是他们的本性。"《马恩选集》马克思分析了1848年
六月事变后代表小资产者与工人联盟的"山岳党"--社会民主派的特征:"社会民主党的特
殊性质表现在它要求民主共和制度并不是为了消灭两极??资本和雇佣劳动,而是为了缓和
资本和雇佣劳动间的对抗并使之变得协调起来。无论他们提出什么办法来达到这个目标,无
论目标本身涂上的革命颜色是淡是浓,其实质始终是一样的:以民主主义的方式来改造社会
,但是这种改造始终不超出小资产阶级的范围。然而也不应该狭隘地认为,似乎小资产阶级
原则上只是力求实现其自私的阶级利益。相反,它相信,保证它自身获得解放的那些特殊条
件,同时也就是唯一能使现代社会得到挽救并使阶级斗争消除的一般条件。同样,也不应该
认为,所有的民主派代表人物都是小店主或小店主的崇拜人。按照他们所受的教育和个人的
地位来说,他们可能和小店主相隔天壤。使他们成为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是下面这样一种
情况:他们的思想不能越出小资产者的生活所越不出的界限,因此他们在理论上得出的任务
和作出的决定,也就是他们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在实际生活上引导他们得出的任务和作出
的决定。一般说来,一个阶级的政治代表和著作方面的代表人物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间的关
系,都是这样。"(《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马恩选集》)
这个时期国际工人运动的一件大事,就是第二国际出了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
它是上面马恩列所说的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的典型。伯恩施坦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
主党的任务》一书以及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中,主要
从两个基本方面对马克思的学说进行了全面的"修正"。第一,他否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对
抗性质包括其中自我毁灭的因素,否认它们的尖锐化趋势必将导致资本主义的崩溃。他认为
,由于最近资本主义在信用制度、雇主联盟(卡特尔和托拉斯)和信息通讯手段方面新的重
大发展,特别是由此造成的私人独资占有的工厂向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规模转变和集中,加强
了市场经济的协调性和计划性,因而资本主义经济的总危机将不会再出现了。在伯恩施坦看
来,这一切都表明,随着生产日新月异的变化,资本主义已具备了巨大的适应能力。第二,
他因此否认以暴力夺取政权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革命对资本主义进行根本改造的可能性和必要
性。他认为,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任务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渐进的改良。对他来说,在资本主义
制度下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消费者合作社、工会和基于普选制的议会民主,便是改良的主
要手段,它们将对资本主义经济发挥日益进步的社会化影响。例如,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会运
动的发展将把资本家的利润转变为雇佣劳动者的工资,把利润率转变为工资率。工会运动通
过挤榨资本的利润,将产生一个阻止社会两极分化的中产阶级。而议会民主的发展,则更意
味着"大多数人的意志"将使国家不再成为阶级统治的机构,从而有利于无产阶级通过国家对
市场经济的无政府状态实行有计划的调节。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要害,是企图全盘否定马克
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他在哲学上主张"回到康德那里去",用"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
二元论和庸俗的进化论,否认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因阶级对抗而必然导致的革命的质
的飞跃。十九世纪的最后三十几年,资本主义正经历着从资本的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的帝国
主义时代的历史转变。透过小资产阶级的有色眼镜去观察,伯恩施坦却得出了"有组织的资
本主义"正在"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荒谬结论。
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产生和蔓延,"不是个别人物的罪孽、过错和叛变,而是整个历史
时代的社会产物",有着其深厚的经济根源。(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它是占有殖民
地的宗主国从攫取的超额垄断利润中分出一部分收买本国工人阶级的结果。这种情况早在十
九世纪中叶起的英国就发生了。它当时"至少就具备了帝国主义的两大特征:(1)拥有极广
大的殖民地;(2)拥有垄断利润(因为它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就这两点来说,
英国当时是各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一个例外。"(《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分裂》,《
列宁选集》)因此,恩格斯在1858年就指出:"英国无产阶级实际上日益资产阶级化了,因
而在这一所有民族中最资产阶级化的民族,看来想把事情最终导致这样的地步,即除了资产
阶级,还要有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化的无产阶级。自然,对一个剥削全世界的民族
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有道理的。"《马恩选集》资产阶级化的无产阶级政党,只能是"资
产阶级工人政党"。这就是为什么英国的工联领袖放弃对宪章运动的支持,引致宪章运动衰
落的原因。到了1892年,随着英国世界霸主地位的逐步衰落,恩格斯进一步观察到那里"享
有特权的少数工人"和"广大工人群众"相对立的事实。英国在1848-1868年的特权地位所提
供的"长期的利益",只有"工人阶级中的贵族"才能获得,"广大群众的状况至多也不过得到
暂时的改善",而"当英国工业垄断一旦破产时,英国工人阶级就要丧失这种特权地位"(《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第二版序言)。"在1848-1868年以及在稍后的一段时间内,只有英国
一国享有垄断权;因此机会主义能在英国得势数十年;再没有哪一个国家占有过如此丰富的
殖民地或工业垄断权。"自从1898-1900年间世界开始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以来,"这时享有垄
断权的已经不是一国的金融资本而是为数很少的几个大国的金融资本(在日俄两国,军事力
量上的垄断权,对极广大领土或掠夺异族如中国等等的极便利地位的垄断权,部分地补充和
代替了现代最新金融资本的垄断权)。"从前,英国的垄断权"可能存在几十年而不受争夺"
,"现代金融资本的垄断权则已遭到疯狂的争夺了"。"从前,一个国家的工人阶级可能被收
买腐化几十年。现在这就很难办到了,甚至办不到了,但是收买为数较少的(与1848-1868
年的英国相比较)'工人贵族'阶层仍然是可能的,而且每一个帝国主义'大'国都在这样干。
从前,'资产阶级工人政党'用恩格斯的寓意极深的话来说只能在一国内形成(因为当时只有
一国拥有垄断权),但是能维持很久。现在'资产阶级工人政党'在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那里都
成了不可避免的和典型的现象。但是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都卷进了瓜分赃物的疯狂斗争中,
这种党也就未必能在许多国家里得势很久。"(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

列宁的以上分析告诉我们,不但工人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内部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取决
于和从属于全社会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而且由于两大阶级的对抗只是资本主义基
本矛盾的集中表现,因此,他们的对抗方式最终还要取决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变化的阶
段性特征。既然一定时代或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产生和传播修正主义的根源;那么
,这些条件的改变,则必然导致修正主义的危机和破产。在当时,导致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
产的根本原因,是1914年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爆发??现代工人运动中革命的社会主义和机
会主义的社会主义这两种基本倾向和两个基本派别,"在1914-1916年间已经十分明显地在
全世界范围内决裂了"(列宁)。正如1848年的欧洲革命和1871年的巴黎公社起义,尽管都
失败了,但却成了迫使工人运动中一切超乎阶级斗争之上、与马克思主义根本敌对的社会主
义派别纷纷破产的决定性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表明,在垄断资本主义统治下的帝国
主义时代,当时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各类基本矛盾都已经发展到非常尖锐的程度,不得不采
取外部破裂的方式去解决。这些矛盾包括(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这些国家的垄断资本集
团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3)压迫民族与被压迫
民族之间的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修正主义想继续维持它在此前几十年"和平发展"时期中
的地位的企图,已经丧失了实现的可能性条件。
帝国主义时代就是金融资本对世界的统治,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它的实
质。无数单个的工业资本以自由贸易的方式扩大世界市场、和平地竞争和发展的空间已不复
存在,这样的时代已成为过去。这意味着资本不但要从同它竞争的其它资本的破产中获得赢
利,并日益积聚和集中起来;而且,要从"同它竞争的民族的破产"中、通过"争夺对其他民
族的统治权"、特别是"排挤更有成绩的竞争者并使其破产",来达到这一目的。《列宁选集
》由于上述世界三大基本矛盾的极端尖锐化,世界市场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的扩展,都无
法赶上资本在近三十年来通过集中和垄断迅速发展起来的生产力的需要。在以武力为基本手
段侵占殖民地、掠夺别国的领土,继而又以武力为屏障确保分割世界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
相对过剩商品在世界市场的"实现问题",成了引发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在资本主
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历史性转变中,一两个大国利用垄断资本迅速组合的优势,实现
了跳跃式的发展。这样,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更使重新瓜分世
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当垄断资本控制下的民用品世界市场相对饱和
时,从扩军备战中暴发的军火市场,成为它们大发其财的主要场所。购买和发展突飞猛进的
军火工业产品,必须要有庞大的国家财政开支来支撑。当时作为国家财政主要来源的关税,
已不可能维持巨额军费支出的平衡,唯一的出路就是财政赤字。再加上垄断价格,恶性通货
膨胀和因市场饱和带来的大规模失业,使得这些国家的无产者和劳动者不但相对地而且绝对
地贫困化,在那里纷纷出现了革命的客观形势。正如当时列宁所描写的:"托拉斯、金融寡
头和物价高涨等等虽然提供了收买一小撮上层分子的可能性,但是,对无产阶级和半无产阶
级群众的打击、压迫、摧残和折磨却越来越厉害。"
一切反战的声音,一切执行第二国际斯图加特和巴塞尔代表大会的有关决议,变帝国主
义战争为国内革命战争的企图,都必遭到政府通过战时书报检查机关、监狱和刑场等各种手
段的无情镇压。(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在剥夺工人政党内部革命社会主义思潮和派
别合法生存权利的同时;帝国主义国家的政府又在英法两国对机会主义首领们赏以阁员的位
置,而在德俄两国则让他们享有合法地自由存在和垄断性地解释"工人利益"的特权。
作为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代理人,这时帝国主义资产阶级"交给"第二国
际修正主义必须完成的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已不只是伯恩施坦于三十多年"和平发展"的末
期在工人运动中传播的"和平长入"的社会改良主义了,而首先是紧急动员工人阶级起来"保
卫祖国",即保卫每个帝国主义国家掠夺其他民族而获得赃物的权利。它在文化政治意识的
转变,便是由改良主义的机会主义进一步堕落为民族自由主义的社会沙文主义。如果不及时
地、准确地牢牢把握住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发展变化的这个关键转折点,就不会有后来第三国
际列宁主义反对修正主义的重大胜利。从机会主义向社会沙文主义的突变表明,它已经从国
际工人运动内部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在外部明目张胆地同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结成反对社会主
义革命的反动联盟,从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工人政党"进一步蜕变为"民族主义自由派的反
革命工党"(见《机会主义和第二国际的破产》)。一旦实现了同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公
开结盟,它就大步地跨越了修正主义之所以为修正主义的最后一根底线,走上了彻底背叛的
穷途末路,"再不能使它'天真烂漫'和返老还童了"《列宁选集》。
在《第二国际的破产》中列宁写道:战争"用特殊的威胁和暴力迫使""欧洲社会主义中
的机会主义派背叛了社会主义,倒向了沙文主义",即社会沙文主义。"所谓社会沙文主义,
我们指在当前帝国主义战争中承认保卫祖国的思想,为社会党人在这次战争这同'本'国资产
阶级和政府的联合辩护,拒绝宣传和支持无产阶级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行动等等。"
社会沙文主义者"即口头上的社会主义者,事实上的沙文主义者,他们帮助'本国的'资产阶
级去掠夺别的国家,奴役别的民族。这就是'沙文主义'这个概念的主要内容。他们即使在'
自己'祖国所作所为是为了征服别人祖国的时候,还是主张保卫'自己的'祖国。""'保卫祖国
',即保卫祖国不受压迫。这个看法现在也适用于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战争,可是要把这种
看法应用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战争......那是荒谬的。""社会沙文主义就是已经完
成了的机会主义。它已成熟到与本国资产阶级和总参谋部实行公开的、往往是卑鄙的联盟的
地步。正是这种联盟使它获得了巨大的力量,拥有独占合法刊物和欺骗群众的垄断权。所以
,如果到现在还把机会主义看作一种党内现象,那是很荒谬的。如果打算同大卫、列金、海
德门、普列汉诺夫、维伯等一起去执行巴塞尔决议,那也是很荒谬的。同社会沙文主义者讲
统一,就是同剥削其他民族的'本国'民族资产阶级讲统一,就是使国际无产阶级分裂。这当
然不是说,同机会主义者的决裂在任何地方都能立刻办到,而只是说这种决裂在历史上已经
成熟,它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来说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空话已经听够了,象考茨基
之流那样糟蹋'马克思主义'的事情已经看够了!在第二国际存在了二十五年之后,在巴塞尔
宣言发表之后,工人们再不会相信空话了。机会主义已经衰败了,它最终地转到资产阶级营
垒,变成社会沙文主义了:它在精神上和政治上都已同社会民主党决裂了。它在组织上也会
同社会民主党决裂的。"《机会主义和第二国际的破产》战时的社会沙文主义,把阶级合作
的思想"发展到了顶点",把几十年来形成的机会主义"提到了最高的阶段","机会主义者在
危机关头成了工人政党内那些投到资产阶级方面去的分子的核心","这个阶层已经同本国资
产阶级结合起来,而资产阶级也完全会器重它和'使用'它。"因此,"社会沙文主义就是熟透
了的机会主义,熟到使这个资产阶级的脓疮不可能再象以前那样留在社会党的内部
我们在前面曾反复强调,修正主义是资产阶级在工人运动中的代理人,它的作用是以伪
装的"自己人"的身份,领导工人群众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欺骗工人阶级的伪装一旦被剥去
,修正主义者便成了孤家寡人,他们在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眼中的地位和价值也随之一落千
丈。这对修正主义的生存,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的统治,都是一场危机。主子们就要"换马",
重新到工人运动中寻找和培植新的代理人。资本主义世界诸多基本矛盾的集中与尖锐化,往
往迫使帝国主义资产阶级把他们与修正主义之间"委托与代理"的客观政治关系,转变为主观
的即公开结盟的政治关系,从而"帮助"了无产阶级的觉醒,宣告了修正主义的破产。这叫搬
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第二国际在一次大战期间从机会主义到社会沙文主义的蜕变,是这类事情中最典型的历
史事变之一。在战前很久,一切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都认为,欧洲战争一定会造成革
命形势。这样的估计对不对呢?"经济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战争在各地造成的饥饿和经济
破坏,这就是革命形势。政治事实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从1915年起,在所有国家里清楚地显
露出陈旧腐朽的社会党分裂的过程,无产阶级群众离开社会沙文主义领袖向左转,转到革命
思想、革命情绪、革命领袖方面来的过程。"(列宁:《无产阶级专政和叛徒考茨基》)聪
明的机会主义者,很清楚社会民主党继续向右转给资产阶级带来的严重危险。1915年他们中
有人在德国的反动刊物上以"莫尼托尔"的笔名发表文章,提醒自己修正主义的党:"它应当
保持具有社会主义理想的工人政党的性质,因为它一旦放弃了这一点,马上就会出现一个新
的政党来接受原先旧的政党所背弃的纲领,并把这个纲领表述得更加激进。"考茨基同年也
在《新时代》杂志写文章,劝告要"允许少数分子在国会里发表一些激进演说",以挽救党的
统一。因为阶级矛盾的尖锐,"会使激进分子在群众活动中占上风"。他们"势必纷纷脱党,
而加入从事反国会的(??应当说:国会以外的----列宁注)群众运动的党,这对我们是一个
威胁。""由此可见,我们的党正分裂为两个彼此毫不相干的极端相反的堡垒"另一个考茨基
分子也"警告"党团不要"把弦子拉得太紧;工人群众反对党团多数的情绪正在增长;必须保
持马克思主义的"(应读作"莫尼托尔主义的"----列宁注)"中派"立场。(列宁:《机会主义
和第二国际的破产》)在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如何使越来越怀有革命情绪的人民群
众与濒于破产的社会沙文主义"调和起来",即保持列宁上面所说的"'莫尼托尔主义'的'中派
'立场",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工人政党的右翼即社会沙文主义者,公开地投敌叛变了
。为了继续笼络在工人运动中失去的人心,隐蔽和精细的机会主义,即考茨基主义,以"中
派"的立场在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旗帜下出马了。为了替沙文主义的"保卫祖国"辩护,
公开的机会主义提出了"祸首"论----对破坏欧洲和平的祸首发动的战争所进行的自卫,是正
当的自卫。而隐蔽的机会主义则提出了"国际主义"论--每个民族都是平等的,都有保卫其民
族自由、民族自决的权利。公开的机会主义鼓吹"最终的目的是没有的",改良运动就是一切
。隐蔽的机会主义说,我们必须夺取政权,但闭口不谈用暴力摧毁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问题
,而只是强调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方式来行事。公开的机会主义赞成本国资产阶级的
侵略政策。而隐蔽的机会主义则提出了由"国际联合的金融资本共同剥削世界"、维持"持久
和平",以便开创"新纪元"的"超帝国主义"论。考茨基就是这样,从"小资产阶级立场"出发
,"争取在服从帝国主义的条件下用改良主义手段'改善'帝国主义,适应帝国主义"。( 列
宁:《无产阶级专政和叛徒考茨基》)伴随着工人政党内部社会主义革命派与机会主义改良
派的分裂,机会主义中的右派和"中派"的分离,也是修正主义危机和破产过程中一个值得注
意的现象。
历史的辩证法总是在捉弄修正主义。只有在帝国主义资产阶级被迫对工人运动执行不彻
底的虚伪的改良主义让步政策的时期,才为修正主义的得势和猖獗创造了最适宜的环境。而
帝国主义资产阶级之所以采取改良主义的策略,恰恰是此前一个时期工人运动在社会主义革
命派的率领下对旧制度进行了猛烈冲击的结果。工人运动的领导权一旦落入了右倾机会主义
者的手中,在斗争中步步退让、处处退让,那么,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就会转而采取"追穷寇"
的直接进攻策略,致使修正主义借用马克思主义词句、继续混在工人运动的欺骗越来越难以
瞒天过海,直至它的危机与破产。
前苏联,中国等原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复辟的教训,是一个重大严肃的课题,是值得
我们几代共产党人认真研究、深长思之的。综观二十世纪末的悲剧,足见现代修正主义影响
之深,泛滥之广,欺骗性之大,为害之烈,使历史至少倒退了数十年,使亿万革命群众和无
产阶级英雄儿女的鲜血付诸东流了!这个教训实在太深刻、太惨痛了!
 苏联从社会主义国家演变成资本主义国家是在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短短6年中直接完
成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一演变的起点远在戈尔巴乔夫时代之前。
二十大以前,苏共的基本理论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它的基本内容是由于资本主
义经济政治经展的不平衡,无产阶级可以在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矛盾最尖锐、革命力量
最强大的俄国夺取国家政权,并可以在苏联一国范围内建成社会主义。1936年,苏联宣
布自己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因为是在资本主义包围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以虽然剥
削阶级已经在苏联国内消灭,但是阶级斗争还存在。这时的阶级斗争主要表现为苏联作为国
家同包围着它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斗争,国内阶级斗争是国际阶级斗争的反映。为了保卫社会
主义事业及其成是成必须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并支援世界革命。
在这一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苏共的基本路线实际上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以阶级
斗争为保障,大力进行经济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力,支持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
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努力改善苏联的国际
环境,以争取社会主义在苏联完全建成。
在上述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指导下,苏联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
胜利。到斯大林逝世时,不但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强国,而且还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由欧亚十
多个国家组成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一时期,苏共存在的问题是:思想理论上有教条主义和些
形而上学;对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矛盾缺乏正确认识,不能正确区分与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
部矛盾;肃反扩大化使得在镇压了敌对势力的同时也伤及了一些无辜者,伤及了共产党和劳
动人民自身;政治上过度集权,缺乏无产阶级内部民主;经济管理体制过度集中,虽然这种
体制曾使苏联迅速工业化并战胜了德国侵略者,但是却使经济自身发展缺乏活力;在经济发
展战略和对外政策上也存在一些失误。这些失误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社会积极性,有碍于生产
力的顺利发展。
如果苏共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根据国内外阶
级斗争的形势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来纠正斯大林时期的失误,那么苏共的理论和路线必然
会更加符合实际,党和人民必然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更大的胜利。然而实际情况不是如
此。
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提出要纠正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批评了斯大林把肃反扩大化,
在党内进行大规模清洗的做法。这本来是必要的。然而,他在批评斯大林的失误的同时,连
同斯大林的成就和正确的方面也否定了。他根本抹煞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坚决
斗争,取得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和伟大成就的功绩,抹煞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保卫
和巩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的功绩,抹煞斯大林捍卫
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功绩,否定了斯大林所执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路线中的基本
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这样样就在泼脏水的同时把盆中的婴儿也一同扔了出去。

苏共二十大后,赫鲁晓夫还借口世界情况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否定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在"和平共处"的召牌下,用同资产阶级的合作代替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1960年3苏联《共产党人》杂志提出,苏联社会以关主人为最高原则,"人道主义、人性
是社会主义国家活动的主导原则之一"。与党中央认识的这种变化相呼应,苏联哲学界开始
用人道主义解释即改造整个马克思主义,人道化成为苏联哲学家们更新哲学的一面旗帜。人
道主义本来是个好东西,在阶级确已消灭的条件下以人道主义为旗帜也未尝不可。然而在还
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条件下鼓吹不要阶级内容的人道主义,就只能麻痹无产阶级自己了

在经过这样的思想准备之后,到了二十二大,赫鲁晓夫又进一步提出"一切为了人,为
了人的幸福"的口号,并且说,苏联已经是全民国家,无产阶级民主正在变成全民民主;苏
联共产党已经成为全体人民的党。1961年12月5日《真理报》说:"全民国家这个概
念最好不过地表达了我们现代国家的实质"。1962年4月5日《真理报》否定了认为"在
社会主义制度下,虽然剥削阶级已被消灭,但社会内部仍然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无产
阶级专政仍要作为无产阶级反对自己的敌人的工具而保存下来"的观点。从此,全民国家和
全民党的思想就成了苏共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际上否定了苏联国内的阶级斗争和
无产阶级专政。
苏共理论发生这种变化,具有多种原因。其中就国内原因来说,比较直接的是把对在肃
反中部分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做法的纠正,发展成了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否定阶级斗争,把不
要阶级观点的人道主义捧为党的最高原则。另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则是对苏联社会所达到的
发展阶段判断失误,认为苏联已经进入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那种社会阶段。按照马
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这个阶段应该是无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已经熄灭,无产阶级专
政已经完成历史使命。而这个判断失误是与斯大林在1936年宣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有关的。这个原因表明,新理论虽然与原有理论肯有根本性的区别,但可以在原有理论中找
到部分渊源。当然,在外部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在内部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也是
进行这种理论改变的原因。
具有否定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内容的基本理论必然导致实行阶级调和与阶级投降的
基本路线。苏共基本理论和路线的这一变化具有方向性变化的意义,它对苏联今后发展的方
向将产生深远的、决定性的影响。
正如"全民国家、全民党"和人道主义不是这一时期苏共基本理论的全部内容一样,苏共
在这一时期的基本路线既有阶级调和与阶级投降的内容,又不完全是阶级调和与阶级投降。
在苏共理论和路线中出现使苏联发展方向变化的因素并不等于这种变化同步发生和完成。
 赫鲁晓夫时期苏共的基本理论,按照苏共自己的说法,是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的理论。其
要点是:世界形势已经根本改变,苏联已经不再被资本主义国家所包围。在苏联,社会主义
已经取得了完全的彻底的胜利,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已经不存在。苏联已经进入全面展开菜
产主义建设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的思想,建立
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加强苏联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对劳动人民进行共产主
义教育;日前充分地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已经是
全民的国家;工人阶级的政党已经是全民的党。
根据这样的理论,赫鲁晓夫一方面在消除个人崇拜后果的旗号下为在历次政治斗争中受
到清洗的人大规模地恢复名誉,使他们本人或其亲属重新获得在社会中活动的合法权利;在
"批判地审查和纠正历史、哲学、经济学以及文学艺术等方面因个人崇拜而广泛流行的那些
错误观点","首先是彻底摆脱斯大林的公式和概念"的旗号下,在意识形态领域实行"解冰"
即自由化方针。另一方面,苏共在实践中又并未完全洞开大门,任凭资产阶级思想肆意泛滥
。这个时期的苏共仍然讲马克思列宁议;仍然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仍然讲意识形态领域
的斗争;虽然否定了苏联国内的阶级斗争,但是没有否认国际间的阶级斗争;还批评了当时
只揭露斯大林的错误,而不谴责修正主义的倾向;批评了把和平共处理解为社会思想同资本
主义思想可以和平共处,可以缓和对反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斗争;批评了以同"教条主义"
斗争为幌子否认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的观点;强调文艺的任务是用艺术形象再现建设共产
主义的伟大时代:"要求共产党员和非党人士大力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研究"。这些情
况表明,虽然苏共理论中的部分内容是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否定,但是面对实际存
在在阶级斗争,在惯性的作用下,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共还没有在实践中彻底抛弃阶级斗争和
无产阶级专政。这一时期苏共的理论和实践是多面的,复杂的。
在赫鲁晓夫时期,党的理论和路线的方向性变化还没有完全展示出自己的重大意义,这
种变化一时还好像是局部的小的变化,只是原来的事物在纠正缺点的基础上的完善,传统在
党和社会中仍然发挥着惯性的作用。然而,随着非斯大林化的实行,与苏共和苏联对立的东
西却逐渐出现、发展并壮大起来,只不过这些因素在整个社会中数量还很少,还似乎不足道
,对整个党和社会的影响还不很显著而已。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的基本理论是发达社会主义论。这个理论虽然否定了赫鲁晓夫提出
的短期内可以建成共产主义的冒进观点,但是认为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和无阶
级的全民国家,它的任务是建设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要战线是经济,而
完善这个发达的社会主义就是向共产主义发展。可以看出,这个基本理论同赫鲁晓夫时期苏
共的基本理论实际上所差不多,由这个基本理论所决定的基本路线自然也没有根本的区别。

勃列日涅夫时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以后,始终强调苏共第二十到二十二大所制订的总
路线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对内对外政策唯一的、不可动摇的路线。《党
的生活》发表文章说:"由党的二十大开始的进程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苏共继续鼓吹和
平竞赛,继续鼓吹和平过渡,继续鼓吹人道主义,宣布"'一切为了人,为了人的幸福'是我
党活动的准则"和"目标"。苏共继续鼓吹全民国家的观点,继续鼓吹全民党的观点,仍然肯
定二十大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谴责,坚持"要彻底埋葬个人崇拜的思想和做法,根除其复活
的可能",并且不断为"个人崇拜受害者"恢复名誉。另一方面,苏共对赫鲁晓夫时期开始的
因否定斯大林而导致的过头做法有所纠正或抑制。例如1965年2月《共产党人》杂志批
评了在宣传中"把过去的缺点、错误放在第一位,遮住了苏联人民伟大的、真正的英雄事业"
,批评一些人"过于醉心于描写个人崇拜时期的专横、无辜被判刑的人们的精神感受和肉体
上的痛苦",从而混淆苏联人民的视听。1966年2月,在改编的《列宁传》第3版上对
斯大林进行了一分为二的评价。1965年3月《真理报》提出"同反动的资产阶级意识形
态进行不调和的始终不渝的斗争",反对意识形态的和平共处。1968年4月,《真理报
》社论说,在当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斗争急剧尖锐化的条件下,要加强每个共
产党员和苏联人的共产主义信念,培养思想的坚定性和抵制任何形式的资产阶级的影响能力
。1974年6月,苏共中央要求培养学生用阶级观点评价当前社会生活各种事件和现象,
成为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实现共产党政策的战士。1966年3月,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
三大上提出要全面展开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为争取世界共产主义而斗争,支持各国人民的
民族解放斗争。关于阶级斗争,1977年12月,安德罗波夫说,苏联国内不存在颠覆苏
联制度的阶级基础。"现在,威胁苏联安全的根源在外部。阶级敌人试图从外部将颠覆活动
移到我国境内来,大搞意识形态破坏活动"。1975年12月,波诺马廖夫说:"和平共处
是国际舞台上阶级斗争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当前世界上,缓和没有消除而且也不可能消除阶
级矛盾。两个世界体系的竞赛正在各个领域进行,而且围绕着缓和本身的意识形态斗争正在
加强",实际上对和平共处有一些新的解释。1976年4月,苏共中 央政治局委员安德
罗波夫说"我们的政策,无论就其原则还是就其目标来说,都是阶级的政策"。1977年8
月,安德罗波夫强调和平共处"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意识形态斗争"。苏共这一时期始终强调共
产党的领导是解决共产主义建设中一切问题的必要条件。1976年2月勃列日涅夫说:"
在共产党已成为全民党的时候,它决没有失去自己的阶级性。就其性质而言,苏共过去是,
现在仍然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在事实上对全民党这个概念的内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
上述事实表明,勃列日涅夫时期与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共在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上虽不完
全相同,但变化与区别并不大。情况并不像世界流行观点所认为的那样,赫鲁晓夫彻底否定
了斯大林的一套,而勃列日涅夫又恢复了斯大林的一套。他们既在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中否
定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又在实践中没有完全这样做。他们的观点和实践都是多面的
、复杂的。
另一方面,尽管他们在口头上时不时地讲一下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在实践中也做
了一些与此相应的正确的事,然而,由于"全民国家、全民党"和超阶级的人道主义已属于其
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中不容改变和动摇的核心内容,所以这些好话和好事只起了延缓苏联演
变的作用,并没有影响苏联发展或演变的方向。这个事实,又从反面证明,基本理论和基本
路线究竟有多么重要。
自从低国出现无产阶级国家并发展为苏联以来,国际资产阶级就一直企图消灭它。十四
个资产阶级国家对苏维埃俄国进行过武装干涉,德国对苏联进行过大规模的侵略战争,都没
有能消灭社会主义制度。于是,它们就在施加政治、经济、军事压力的同时加紧对苏联进行
意识形态渗透,力图通过腐蚀苏联人民的思想来瓦解和摧毁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工农红军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是保持无产阶级政权的基本条
件[2]


作者:中国工农红
因为斯大林始终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所以那时西方资产
阶级国家对苏联的意识形态渗透没有获得成功。直到苏共二十大以后情况才发生发生改变。

斯大林时代的经验表明,只要社会主义国家对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保持警惕和抵制的态
度,敌对势力就很难突破,即使偶然乘隙而入,也很难站住脚。否则会出现另一种局面。后
来出现的事实是,苏共全面否定了斯大林。这种否定为敌对势力提供了一个求之不得的进攻
的突破口和登陆的滩头阵地。尤其严重的是,因为斯大林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人物,
是工人阶级政治力量和思想力量的核心人物,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所以,否定
斯大林,使敌人能够楔入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心脏部位,从而一开始就
对苏共和苏联具有臻命的性质。因为对斯大林的过度否定是由苏共自己进行的,所以在苏联
社会主义力量同世界反共势力的斗争中,不论攻防态势如何消长变人变这个滩头阵地都属于
敌方,从而为世界反共势力建立了一个不可剥夺的坚固支撑点。他们可以由此出发,向斯大
林坚持过的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的领导、社会制度、马克思列宁主义发起进攻。对于这些
进攻,苏共不是不反击或者不想反击,而是敌对势力一拿出苏共自身对斯大林的否定,苏共
就哑口无言,其反击就不得不到此止步,不得不听任对方发展攻势。一点,对于苏联后来的
演变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苏共放弃阶级斗争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并没有放弃阶级斗争,他们仍然以阶级斗争
为纲,对苏联进行思想渗透。渗透主要通过以下渠道:(1)输入西方的生活用品、文艺作
品、生活方式、学术思想和政治观念,以占领乃到覆盖苏联的社会意识空间。1961年2
月美国总统国外宣传活动委员会说,对共产主义进行思想战必须调动美国国内甚至国际一切
可以利用的兵种,如新闻、广播、图书、出版、电影、电视、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美
术、教育、体育、卫生与科学技等。1961年英国《电影及电影制作》6月号发表文章指
出,"美国影片是对共产主义最有效的摧毁力量"。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我们能教会苏
联的年轻人唱我们的歌曲并随之舞蹈,那么我们迟早将教会他们按照我们要求他们采取的那
种方式思考问。1988年,尼克松著书说:"美国常常是手无寸铁地进入思想战的战场,
美国最有效的外交政策之一就是支持自由欧洲广播电台和自由广播电台"。"美国之音"副台
长曾经露骨的说:"我们应当破坏苏联及其卫星国的稳定,促进他们的人民同政府之间产生
摩擦"。(2)向苏联持不同政见者提供政治声援和物质援助,以扶植苏联内容的反共势力
。美国参议院给中央情报局拨款,通过各种慈善机关、宗教组织、文化组织、侨民组织和其
他非政府组织,从政治、财政、物质上和精神上支持苏联内部的反对派和其他的反政府势力
。(3)向苏联学术界提供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帮助他们在马克思主义之外另起炉灶。美
国上层决策机构说:"在对共产主义进行的意识形态战争中,我们需要的不是真理而是破坏
活动"。六十年代初,美国上层机构说:"我们应该想尽办法来鼓励自由的文学在俄国的滋长
……来支援苏维埃意识形态"。西方国家以学术交流为渠道,源源不断地把西方的文学价值
观输送到苏联,为苏联文学界的自由势力提供思想武器。在苏联内部,赫鲁晓夫的"解冻"方
针为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共产党的作品和言论开了绿灯,使它们获得了一定程度
的解放,获得了影响社会的自由。在自由化方针的指导下,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群众中,都
有不少人把本属敌对性质的思想看成人民内部的不同认识,一些人甚至认敌为友。工人阶级
即使对资产阶级思想的进攻有所抵制也软弱无力。因为苏共否定并放弃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
级专政,丢掉了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进攻的武器,所以西方思潮得以长驱直入,变成
苏联国内一部分人的思想,这样,外因就变成了内因,资产阶级思想就能够以内因的身份来
影响苏联的变化了。
  苏联内部本来就有一些被革命打倒的人和由于种种原因被历史抛弃的人,他们对革命和
苏联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本来就持否定态度,只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长期以来不敢公开
表达。在否定对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个人崇拜",否定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实行"解
冻"方针的形势下,他们可以公开或半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这种观念了,可以公开地以西方资
产阶级的文化、经济、政治思想为自己的思想武器了。因为当时苏联还不存在私有经济,所
以这些人还不是一个经济上的阶级,但是他们在政治上有明确的共同意识,主要是:彻底否
定斯大林,否定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不知疲倦地寻找苏共和苏联历史的黑暗面,通过
各种方式宣传无产阶级专政的"不人道",是所谓"极权制度"。这些人中最积极的成员就是西
方国家所说的"持不同政见者"。这些人除"持不同政见者"中的少数人以外,在苏联社会中都
享有公民权利,能够公开或半公开活动,成了苏联国内政治舞台上一支新生的有形的资产阶
级政治势力。这种政治势力是西方思想渗透的产物,是苏共二十大、二十二大路线的产物。
它一形成,就成为苏联内部否定苏共历史。否定苏联现实的先锋队和核心力量 ,成为苏联
工人阶级的一个有形的对手以及西方资产阶级在苏联国内的盟军和合法的内应力量。这是苏
联国内阶级态势的一个重大变化,是苏联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一个重大变化,这个变化对苏
联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大作用。
  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在苏联公开地、合法地蔓延,潜移默化,逐步变
成了苏联的一种社会性意识,或者说具有社会规模的意识。先是浸染知识界,接着扩散到广
大群众中去,最后影响到执政的共产党,成了与工人阶级思想并存的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异己
力量。这种社会意识对执政党的浸梁终于造就了苏共内部成百上千个具有类似戈尔巴乔夫思
想的人。经过三十多年的孕育,他们陆续走上领导岗位。在党的历次各级代表会议、代表大
会上,选举人和被选举人大体都是具有这类思想的人。这样,按照党章规定的程序,具有戈
尔巴乔夫思想的人走上最高领导岗位就成为不可阴挡的事。例如,后来同戈尔巴乔夫发生尖
锐矛盾和冲突的利加乔夫就也否定斯大林,也赞同全民国家、全民党和人道主义,也主张对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制度进行"不可逆转的改革",他只是反对对过去的东西抛弃得过于彻底而
已。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够一度成为戈尔巴乔夫在党中央的重要伙伴,并且始终看不透戈尔
巴乔夫(对他来说,戈尔巴乔夫是个谜),在同戈尔巴乔夫的斗争中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
被对方压着的着阻止不了事态向违背自己意愿的方向发展。"8.19事件"中国家紧急状态
委员会的成员也只是在部分问题上同戈尔巴乔夫有分岐,在事关国家与社会发展方向的根本
问题上,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上,并没有不同于戈尔巴乔夫的独立的纲领,因而他们
在夺权时声明今后将继续奉行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实施的方针,甚至还像戈尔巴乔夫
一样企图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和支持,这自然吸引不了群众,最后归于失败。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偏离了马克思主义,但还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派。戈尔巴乔夫同
他们情况不同。现在已经可以判明,戈尔巴乔夫属于走资本主义道路派。这样的人一掌握党
中央的权力,就使苏共理论和路线中反马克思主义的一面上升到主导的、支配的地位,从而
使苏共的理论和路线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新的质变。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面临的问题是:党过高估计苏联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管理体制
缺乏活力;经济效益差,价格体系不合理,流通渠道不畅,商品短缺;政治体制上过度集权
,人民的民主权利实现得不充分,由于同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争夺世界权霸权,浪费了大量
资源,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经济增和蓄降为3.5%,在同西方大国的
军备竞赛中面临着被拖垮的危险。在经过从赫鲁晓夫到契尔年科时代长期的、反复的试验和
努力之后,越来越多的苏联人感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以后,要想进一步
提高效益,繁荣经济,超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原来那种过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已经无
能为力了。这种情况,使改革现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成为一种社会要求。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主
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虽然戈尔巴乔夫早在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前就同雅科夫列夫对苏联"社会要改头换面
,彻底改变自己的性质"即"改变制度"问题达成了"共识",但是,在他们认为党和人民还没
有换脑筋,"社会还没有作好准备"的情况下,他们尚不敢把自己的想法直接说出来。因些,
戈尔巴乔夫刚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时的改革还是在"完善社会主义"的旗号下进行的,例如,
1986年2月召开的苏共27大提出,改革是"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有计划和全面地完
善社会主义"。这时期,改革在客观上也没有突破社会的框架。
  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开始着手给党和人民换脑筋。在27大报告中,戈尔巴乔夫提出
:"要改造经济机制,首先得改变思想,抛弃老一厌的思维和实践模式"。1987年,戈尔
巴乔夫发表了《改革与新思维》。他在书中说:"改革道路上最大的困难是我们在以前的年
代里形成的思维。我们大家,从总书记到工人都应改变这种思维",必须"摈弃以前某些看来
是不可动摇的公式",也就是说,过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形成的观念和思想方法已经
不行了,必须抛弃掉。
  改变思维以后,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与以前截然不同的对社会主义的说法。他认为,苏联
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极权官僚式的社会主义"。几十年来的社会实践"已经遭到战略性失
败"。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党对政权的霸占,造成了"政治垄断";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妨
碍了人们对所有制的选择,造成了"经济垄断","不打破这种体制,国家根本不可能复兴和
革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影响了吸收人类的先进思想,造成了"精神垄断"。政治垄断
导致了"人与政治、政权的异化";经济垄断导致了"人与生产资料、财产的异化";精神垄断
导致了"人与文化的异化"。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这种描述,他就彻底否定了过去的社
会主义实践。
  他宣布新思维的核心是"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高于阶级的利益和价值。由此就明确
地否定了阶级利益和阶级价值,把赫鲁晓夫提出的全民国家和全民党观点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1988年,在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把他的新思维明确地概括为人道
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并要求把它作为苏共的目标。这样,就形成了新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
,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理论彻底地抛弃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学说和无产阶级
专政理论,鼓吹超阶级的、全人类共同的价值,主张抽象的人道主义和超阶级的一般民主、
自由和公正、1990年苏共2月中央全会以及苏共28大正式把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主写
进了苏共纲领,宣布"苏共的目标是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而不再是共产主义。在此
之前,1989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发表文章,提出"必须根本改造我们的社会大厦,从经
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彻底人道主义化。
从此,改革发生了质的变化。
根据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苏共28大决定"结束意识形态垄断",实行
"从党制"、"议会民主制"和"市场经济",允许"各种所有制自由平等发展"。在党内"抛弃与
全民和全人类价值相对立的""阶级立场"以使党真正成为全民党,取消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
导思想的提法,改掉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1991年苏共中央7月全会,又按照民主
社会主义的原油旱下"革新党",并酝酿把党的名称改为"社会党 "。
根据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基本苏共实行了以"多元化"和"民主化"为旗帜的阶级
投降主义的基本路线。多元化概念出自西方国家,意指不同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享有同等的
言论自由和政治权利。戈尔巴乔夫提出,要实行所谓"社会主义多元化",实际上是放弃马克
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把资产阶级恭迎进来,放手让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反共产党、
反社会主义思潮占领地,影响和争夺群众。1988年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正式把意识形
态多元化确定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方针。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导致了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提出民主化的口号是以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民主"不民主",只有把政治权利给
予所有阶级和所有政治派别才算民主为前提的。它的实质是为资产阶级和反共、反社会主义
势力要求政治权利。在阶级投降主义路线的指引下,在实际执行中,则出现了压制、打击社
会主义言论的情况,不准工人阶级对各种错误思想和反动思想进行批评和斗争。也就是说,
提出这一口号的人并没有对各阶级一视同仁只给资产阶级言论自由,不准工人阶级实现言论
自由。
  配合以上方针,苏共还提出了一个"公开性"口号。这个口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国家
的"真实情况"不应该由党和政府垄断,老百九玫持不同政见者也同样应该掌握。二是暗示过
去的社会主义都是不成功的、失败的,不旮的问题都被掩盖了起来,现在要通过公开性把它
们揭露出来。提出这个口号,等于给资产阶级发出了进攻的许可证。在这一口号的鼓足干劲
下,"揭露"、批判过去的文章、著作辅天盖地,一些别有用心的乘机夸大其词、歪曲事实、
造谣诽谤。他们把共产党说成"法西斯组织",把社会主义制度说成是"官僚专制",把十月革
命说成是"少数暴徒发动的政变",把七十年的社会主义道路说成是"历史的迷误",是一部"
不光采的历史"等等,以此来把社会主义批臭。
  在上述方针指导下,"告别过去"、"炸毁过去的一切"等口号充斥舆论,成为宣传的主调
。他们全盘否定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及其学说,先是否定斯大林和所谓斯大林主义,接着是否
定列宁和列宁主义,最后连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都否定了。否定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按照
这些领袖的思想建立起来的党和社会制度自然也就站不住脚了。由此得出要"粉碎斯大林主
义意识形态及其有关的一切东西"和"彻底抛弃斯大林模式"实际上便是抛弃社会主义制度。
他们把社会主义的声誉搞臭,使之成为一个贬义词,不再被人民所信任以后,当以实际行动
最后消灭社会主义制度时,使使人很难挺身而出为它说话了。
  自从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行阶级投降主义的基本路线以来,戈尔
巴乔夫的改革实际上已经以资本主义的为取向。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家们敏锐地看出,这样的
改革符合西方国家的利益,国丰丰他们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对他所采取
的每一改革步骤几乎都加以赞许,并将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与他的改革步骤直接挂起钩来,
敦促他不停顿地实施和推进其改革。到扣为,甚至连改革的方案都由西方权威机构代为起草
,改革的总体计划也要由西方7国首脑会议加以审批。每当党内所谓"传统派"对戈尔巴乔夫
进行批评的时候,西方国家总是旗帜鲜明地站在戈尔巴乔夫一边,打击"传统派",支持他把
改革进行到底。
  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苏联国内资产阶级势力不断发起政治攻势。他们成立了上万个各
种各样的"非正式组织",公开地进选择 共反社会主义活动。有了这个基础以后,资产阶级
势力便要求实行多党制。对这种要求,共产党本来是应该抵制的。然而窃据中央领导地位的
戈尔巴乔夫却说"多党制并不是悲剧","不要像摩鬼害怕烧香那样害怕多党制"。这样一个。
为了表示对这些政党的承认和支持,戈尔巴乔夫提出准备同新成立的政党"合作并进行对话"
。多党制成为现实以后,资产阶级势力便以多党制意味着各政党一律平等,凭借议会多数取
得政权为理由,进而要求取消宪法中对共产党在国家中领导地位的规定。对此,戈尔巴乔夫
又呼应说,共产党的领导是"共产党对政权的霸占",应该改变,于是就主动修改宪法第六条
,取消了对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规定。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资产阶级势力利用地方权力机关换
届的机会,通过舆论工具频频发表演说竞选,并组织群众集会对自己进行声援。面苏共中央
指示党"不准干预",同时又不组织对本党候选人的宣传。结果,共产党在俄罗斯等7个加盟
共和国和莫斯科、列宁格勒等一批重要城市推动了政权,沦为在野党。1991年4月,戈
尔巴乔夫又举行"9加1"会议,否定了一个多月前苏联全民公决关于保持苏联的决定,根本
改变国家的性质和结构。这次会议的举行意味着政治权力实际上已经从合法产生的最高苏维
埃和苏联政府转移到了未经全体公民授权的共产党同反对派的"对话'会议,实行了全国性政
治权力的转移。最后戈尔巴乔夫借助于"8.19事件",解散了苏共。尔后,苏联解体。这样,
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苏共中央总书记起,在国内外资产阶级的取手进攻下,短短的几
年便亡党亡国了。精神变成了物质,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苏联变成了资本主义的现实。
这场"改革的设计师"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他与戈尔巴乔
夫的"改革合作"通常是,他先在理论上提出"先进的"思想,然后戈尔巴乔夫把这些思想变成
自己的日常口号。他善于根据需要和形势的变化提出一些涵义模糊而又能蛊惑人心的说法,
披隙导款,肢解和消灭苏共原有的思想体系。雅科夫列夫在《一杯苦酒》这本书里谈他的策
略时写道,同布尔什维主义作斗争,"如果采用简单的、直截了当的方法,轻视妥协和让步
等,那就一定要失败。这样的做法从表面上看是诚实的,从首先上说是高尚的,但是在与布
尔什维主义作斗争的具体条件下是利己主义的。需要说假放放有的事采取有意不提的方法,
需要耍手腕。施巧计,这样往往能够达到通过'高尚的'斗争无 法达到的目的"。这些话表
明,他实际上已经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自学的敌人,是共产党和无产阶级的一个自学的敌人
。既然如此,那么他为什么又要参加共产党呢?他说:"极权 义制度应当通过极权主义的
党来摧毁它,没有别的办法……因为只有利用这个党的那种表现为组织性和纪律性和极权主
义性质,才可以摧毁极权主义制度"。他组织的对安德列耶娃主张实事求是分析苏共历史的
文章的围剿,就是利用党组织和党的纪律进行的。雅科夫列夫实际上利用篡夺来的权力对党
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派别实行了资产阶级专政。事实表明,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对
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群众的资产阶级专政是非常严酷的。戈尔巴乔夫依靠雅科夫列夫来设计
改革,并不是受骗上当,而是因为思想一致,策略相同,一拍即合。除了前述早在戈尔巴乔
夫担任总书记以前他就同雅科夫列夫在要"根本改变制度"的问题上达到"共识"以外,在苏共
解散以后,1991年11月,戈尔巴乔夫说:"应该改变制度,我当时就得出了这个结论
。但是如果一开始,社会还没有做好准备,就这样提问题,那将一事无成。"因此,只能提
出方向,而不说明目的地。一个月后,他又地美国《时代》杂志说:"就我的工作而言,我
一生的主要目的已经实现,我感到安宁。"这些话充分证明,他和雅科夫列夫一样,是苏共
内部自学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苏联改革的领导权就掌握在这样的人手里。苏共和苏
联是党内走资派与党外资产阶级合力搞垮的。
 如果说,从斯大林到契尔年科,苏共的基本理论还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圭臬的话,那
么戈尔巴乔夫的基本理论就是以与列宁主义相对立的社会民主主义为圭臬了;如果说,从赫
鲁晓夫到契尔年科,苏共的基本理论只是偏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话,那么戈尔巴乔夫的基
本理论就是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了;如果说,从赫鲁晓夫到契尔年科,苏共的基本路线只是
放弃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话,那么戈尔巴乔夫的基本路线就是放手让资产阶级向无
产阶级大举进攻,不准无产阶级还击,以消灭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社会主义了。
  苏共解散和苏联解体后,通过私有化和市场化,资本主义复辟成为现实,实现了历史的
东西同逻辑的东西的统一。从苏共二十大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转变起到资本主义复辟实现,
中间经过了35年时间。只要苏共坚持否定阶级斗争和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路线不支援
,那么,复辟资本主义就是迟早都会发生的事。
苏联的演变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党的基本理论正确与否至关重要。
这里所说的基本理论,不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而是指在当前历史时期直接指导
党的实践的理论。通过常它包括四个要素,即对党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时代的认识(简称
阶段);对现阶段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状况掖识(简称阶级);对现阶段社会矛盾,包
括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认识(简称矛盾);党的基本目标、任务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和
策略(简称任务)。最后一点衔接基本路线。基本路线包括:依靠谁,联合谁,打击谁,通
过什么途径,达到什么目标。党的基本理论决定党的基本路线。如果基本理论错了,那么党
的工作的全局就错了。如果基本理论不完善,包含着错误的成分,那么党在实践中就不能完
全达到预斯的目标。例如,斯大林的基本理论在主要方面是正确的,但是对苏联社会所处发
展阶段的判断偏高,结果造成经济管理体制过度集中,忽视商品倾向形式的作用,也为后来
赫鲁晓夫否定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留下了可供利用的潜在依据。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共,
其阶级斗争熄灭论的右的错误的根源,除了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以外,还包括以苏联社会所
处发展阶段的"左"的估计。后来的苏共,其基本理论的错误就更严重了。基本理论错了,不
论党和人民做多少好事,都不能据转大局。
第二,路线是个纲,纲举则目张。
毛泽东指出:"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党的路线正确就有一切,
没有人可以有人,没有枪可以有枪,没有政权可以有政权。路线不正确,有了也可以丢掉。
""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修正主义上台,也就是资产阶级上台。""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一个路线,一种观点,要经常讲,反复讲。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使广大革命群众都知道
。" 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共产党自己路线错误,思想混乱,组织涣散,资产
阶级敌对势力才有可能夺取政权,实现资本主义复辟。
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只要路线正确,就能恰当处置各种问题和困难,化险为夷,如我党
三次反"围剿"、抗日战争、经济恢复,等等。如果路线错了。即使形势大好,也会走向失败

  从二十大开始的苏共路线,是全民国家、全民党的路线。到二十八大,又发展为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践线。这是一条从放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到放手让资产阶级进攻的
路线。在有阶级和阶级斗争的条件下,这条路线的归宿不是共产主义,而是资本主义。这是
一条自取灭亡的路线,只不过灭亡的速度有快有慢而已。
  这条路线决定了意识形态斗争的总形势,决定了无产阶级思想不可能战胜资产阶级思想
。正是在这条路线长达三多年的作用下,资产阶级思想大泛滥,苏共全党都修正主义化,终
至垮台。
第三,阶级斗争是无产阶级不应丢弃的武器。
  列宁指出:"阶级斗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列宁选集》"阶级斗争
的原则是社会民主党的全部学说和全部策略的基础。"《列宁全集》他又进一步指出"谁在是
仅仅承认阶级斗争,那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还可以不超出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政
治的范围。……只有把承认阶级斗争、扩展到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主义者同平庸的小资产者(以及大资产者)之间的最深刻的区别就在这里。必须用这
块试金厂来检验是否真正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列宁选集》另一方面,他又指出:"无
产阶级专政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而是阶级斗争在新形式中的继续。无产阶级专政是取得胜
利、夺得政权的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来反对已被打败但还没有被消灭、没有绝迹、没有
停止反抗、反而加紧反抗的资产阶级。"《列宁全集》"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利用国家政
权这个工具所进行的阶级斗争。"《列宁全集》也就是说,无产阶级专政本身就是阶级斗争
。否定并放弃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就徒有虚名。
  斯大林在苏联基本上完成农业集体化以后,曾过早宣布苏联"已经不存在彼此对抗的阶
级"、"没有阶级冲突",片面强调苏联社会内部的一致,把资本主义复辟的可能性仅仅同国
际帝国主义的武装进攻和颠覆活动相联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妥当的。
  赫鲁晓夫用"全民国家、全民党"否定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实际上否定了马克思主
义最根本的内容。二十多年后,戈尔巴乔夫从粉饰帝国主义本质、抹煞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
前提出发,提出"不能只从两个对立的社会体系的角度看问题"、"全人类价值高于阶级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分歧已经消失"、"阶级敌人和阶级斗争已不存
在","只有朋友、合作和协作"、还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就其内容来说十分相似的
进程,因为它们最终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科学技术进步",因而,必须"排除两大社会体
系的对抗",使国际关系非意识形态化,实现"趋同"和"国际社会一体化"。具有高度政治敏
感性的美国驻苏大使马特洛克在评论这种说法时一针见血地指出:"阶级斗争理论是列宁主
义者的国家结构演进观及同西方发展冷战所依据的中心概念。没有它,冷战的理由就不复存
在,一党专政的理论基础也就随这消失。""如果苏联领导人真的愿意抛弃这个观念,那么他
们是否继续称他的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也就无关紧要了,这已是一个在别样的社会里实
行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别样的社会则是我们大家都能认可的社会。""只要苏联不放
弃其制度的意识形态核心--阶级斗争观念,冷战就决不会停止,而是旦放弃,该制度自身
就不再具有任何理论依据"。苏共按阶级斗争熄灭论、两种社会制度趋同论和国际社会一全
化论行事的结果,是资产阶级在苏联重新崛起并向无产阶级大举进攻,阶级斗争重新尖锐化

  如果否认和否定阶级斗争能够使阶级斗争自行消失,那固然很好。然而,实际情况是
共产党否定阶级斗争所影响的仅是共产党和工人阶级自己,对于对立的资产阶级并不起作用
。资产阶级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照例要剥削和压迫雇佣工作和其他劳动者,国际资产阶级照
旧以社会主义为敌,千方百计地瓦解和消灭社会主义。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一种客观
存在,不以人们是否意识到它为转移。因为无产阶级在生产中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所以,
他们如果 不联合起来,就不能作为一个阶级行动,就不能维护自己的整体利益。他们如果
不联合起来自觉地进行抵抗,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就会在阶级斗争中处于不利地
位。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他们捍卫其利益的那个阶级的唯一可能的活动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法学家的社会主义》)。取消阶级斗争,上当的仅仅是无产阶级。在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放弃阶级斗争,受损失的更只是无产阶级。因为资产阶级否认阶级斗争
,仅仅是为了麻痹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自己并没有放弃和放松对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放
弃阶级斗争,就使无产阶级在斗争中看不清阶级敌人,甚至看不到阶级敌人,不但同资产阶
级的斗争变成同隐身人的斗争,而且根本就不去斗争。因此,否定阶级斗争就是放弃武装,
就是剥夺无产阶级自卫和生存的武器。抽去阶级斗争以后,马克思主义就不再具有保卫无产
阶级的功能,而且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经验表明,有敌对思想存在,敌对思想向我们进攻,
这一事情本身并不会导致我们队伍的思想混乱,而不组织甚至禁止同敌对思想斗争才会导致
我们队伍的思想混乱。苏共亡党,苏联亡国,就是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进行阶级斗争的结果
。九十年代资本主义在苏联复辟的事实证明,实行阶级斗争熄灭论的政治路线必然会导致资
本主义复辟。这已不是需要争论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已经发生的事实。
第四,意识对存在具有反作用。
 在社会政治舞台上,拥有群众才拥有力量。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
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追求某种目的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使人们行动起来的一切,都必然要经过他们的头脑"。因此,只有提出符合群众意愿和要
求的主张,抓住群众的思想,才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古语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
失天下。所谓对群众的领导权,关键是思想方面的领导权(这是与统治权不同的地方)。因
此,毛泽东历来把思想教育放在政治工作的首位。中国共产党就是由于引导和武装了占人口
绝大多数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得到他们的衷心拥护,才由赤手空拳而得到整个天下的。
毛泽东在概括这种规律时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选造成舆论,总是先做意识形态
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这个道理不但马克思主义者懂得,而且资产阶级政治家也懂得。美国政治家艾森豪威尔
说:"最终对历史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而不是武器","最重要的是搞攻心战","在宣传上
花一个美元等于在国防上花五个美元"。尼克松说:"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上打了败仗,那么
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关系,都将毫无意义"。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
与混乱》一书的序言中写道:"说到底,动员人们采取政治行动并从而塑造世界的正是思想
。"我们正处在全球政治觉醒的时代,因此,政治思想大概会越来越重要。它要么成为精神
凝聚力的源泉,要么就是混乱之源;要么成为达成政治共识的基础,要么就是冲突的祸根。
"在资产阶级民主制下,得在多数选票就能得到政权,而得到选民的心就能得到他们手中的
票。这个道理,对于政权在不同阶级间的转移也同样适用。
苏联向资本主义的演变就是从意识形态的演变开始的。
第五,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划
分敌我的标准,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业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属于人民的范畴,反对社会主义
事业的属于人民的敌人。苏联肃反扩大化的教训提醒我们。不同性质的矛盾,必须采取不同
的方法去处理。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中,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少量是敌我矛盾。只
有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正确处理,才能够团结占人口百分之九二
以上的人民,战胜那些只占人口百分之几的敌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另外,人民内部是有
不同阶级的,因而人民内部存在着阶级斗争。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有对抗性的,也有非对
抗性的。敌我矛盾,有的是阶级矛盾,有的不是阶级矛盾,不能把阶级矛盾同敌我矛盾混为
一谈。也不能认为凡是人民内部矛盾就一定不具有阶级矛盾性质。既不能把非阶级矛盾看成
阶级矛盾,也不应该把阶级矛盾看成非阶级矛盾。只有正确地区别和正确地处理这两类社会
矛盾,才能够正确地处理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正确地行使无产阶级专政。
与其他文明相比,中国是在铁器尚未使用、商品经济尚未发展、氏族血缘关系尚未瓦解
的情况下,依靠发挥原始共同体的集体生产力、创造较为丰富的剩余产品和先进文化而步入
文明时代的。由此导致我国的个体家庭经济长期不能摆脱氏族公社,从而形成了一种集体发
展式的社会。我国还是一个幅员辽阔、部落林立的多民族国家,奴隶制的形成就发生在部落
之间的分化与组合之中,其间无时不充斥着强制性力量。所以,自我国进入文明时代起,就
表现出浓烈的集权特征。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
伐自诸侯出。”“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到了公元前221年,周代分封式的
统治方式被实现中国统一的秦王朝废除,通过立郡县、“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建立
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一大国,不但继承了以往社会就表现出的
集权传统,而且将其发挥到极致,以至“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自此,中国社会便拉
开了权力专制的序幕。我们看到,权力的专制带来了统治权力的绝对化,由此产生了统治者
对权力永久占有的强烈欲望----统治权力的世袭化。权力的绝对化和世袭化共同引发了中国
社会的诸多病态,上演了一幕幕的闹剧、丑剧和悲剧。权力的专制导致君王的贤明昏庸决定
着社会的治乱兴衰。历史上的贤明君王固然不少,可昏庸的败类有何其多也。他们无德无能
,心里变态,行为怪癖,或自负、或浮躁、或残忍、或无常。随举几例:秦二世胡亥无德无
才,受制“指鹿为马”的宦官赵高;汉灵帝刘宏整日饮宴为乐,公开标价卖官,自穿商贾衣
冠,狗着文官服饰;蜀后主“阿斗”懦弱无能,空负孔明旷世奇才;唐敬宗李湛性情乖戾,
除去走鸡斗狗,就是“深夜自捕狐狸”;宋徽宗赵佶不问政事,就知道建道观、修宫殿;元
顺帝沉迷酒色,专习房术;明武宗竟然入民间掠民女淫乐。王权世袭制度、宫廷皇族纷争、
野心家的权力欲望和帝王权力的无制约等,使得专制的权力在行使的过程中必然带来统治的
病态。它带来了帝王权力的非程序化丧失:要么是宫廷政变、权臣擅政导致王权丧失,要么
是宦官、外戚专权导致帝王受制,要么是农民起义带来改朝换代,要么是外敌入侵招致丧国
丧权。帝王自负造就了大量佞臣;帝王多疑带来了恐怖政治;帝王贪婪则滋长了代甚一代的
政治腐败。有学者统计,自东汉以来九个多世纪里,政府官员人数的增长速度大约是国家户
籍数增长速度的4.9倍。这个日益庞大的官僚集团在专制权力、低薪制等相关社会制度的培
育下,演出了中国政治中无法想象的腐败活剧。“它们”侵占田产,使“富者连田迷望、穷
者无立椎之地”:宋代奸相蔡京田产达50万亩,清代琦善更是惊人,霸占田产竟达256万亩
;“它们”刮财射利、大肆贪污、收受贿赂,“它们”官官相护、官商狼狈为奸,造成“朱
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国社会一直有着强烈的官本位传统,因而,国人心目中也一直有
种很强烈的“读书做官”意识。本来,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各样的努力,因而需要各种
各样的人才,而社会也应当按照这各种人才对社会发展所做贡献的大小,分别给予相应的认
可:无论是做官还是做学问、做教师、做医生、做律师等等,只要是对社会有贡献,都应当
有地位。而中国社会似乎只认可“官”这一种职业,结果,社会优秀人才都只有一种奋斗目
标和价值选择,那就是做官。“尊卑贵贱,各有差等”,是中国传统社会所推崇并被社会成
员认可的基本原则。此种思想造就了中国人格外强烈的等级尊卑意识。这种意识的最大问题
是:将划分社会成员等级的社会性标准等同于自然尺度。一方面,社会按照出身、权力、财
产等非自然的社会性标准来划分社会成员的地位;另一方面,社会成员本身也将这种划分看
作是理所当然。这样,类似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就很
难在社会现实中得到体现,社会内部也就难以形成健全的平等竞争的环境。君权神授的理论
、家天下的观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一些礼教教条,使国人难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却有着很强
的依赖和服从、只能受制于人、只能是统治者臣子的草民意识。此种心态自然酿成国人浓烈
的忍让心态:凡事能忍即忍,退一步则海阔天空。一个“忍”字,使中国人特别能够忍辱负
重,特别能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也就特别能容忍众多已经腐朽了的社会制度及其统治者。
因为缺乏来自民众的外在反抗力,便挽救了众多的独夫民贼,也使得中国社会走出了一个过
于曲折的发展历程。人治意识。与前一种心态相对应,中国社会有着浓烈的人治意识。由此
,社会几乎没有为体现公民意志而制定的法律,也没有这样的观念;中国所谓的法律不过是
为了便于统治的实施罢了。正因如此,法律在行政权力面前,总是俯首听命的婢女。中国社
会中,人大于法是正常的,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大于人的现象反而让他们觉得别扭。传
说中的包公坚持依法办案,铁面无私,他的所做所为不过是法制社会中的正常事情,是其职
责的本然要求,可在中国社会中却历来为人们倍加推崇和渲染,根本原因就在于:法制社会
中的正常事情,在中国这样的人治社会中必然显得格外突出。通过多少年如一日的奋斗不息
,在中国我们建立了人民的政权。但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却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
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正是以其无比的高瞻远瞩预见到了修正主义的危险性,在无产阶级
专政的条件下,随时随地都在产生着新生的腐败阶级分子,所以,伟大领袖毛主席天才地、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理论。但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应当怎样继续革
命呢?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了这个问题,但并没有最后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不是一个理论
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需要在共产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去不断解决的问题。可以说,
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动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其目的和动机就是要反修防修,虽
然效果似乎并不成功。我们应当认真汲取国际共运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无产
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道路。在社会主义时期,在所谓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随时随
地都在产生着这样新生的腐败阶级分子,因此,为了反修防修,捍卫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
实,保证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代不改变颜色,就必须要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
命。
在现实社会主义国家中,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资本主义势力企图复
辟同反对资本主义复辟的斗争,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我们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提出并坚持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路线,并且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斗争,资本主义
复辟是能够防止的。
根据对苏东等国复辟资本主义的观察,现代修正主义具有如下的特征:
  (一):打的是社会主义的旗子,走的是资本主义的路子。他们一般都依然打着马克思
主义或种种社会主义的旗号,但却依实用主义的方法阉割其革命的灵魂。他们口头上挂着人
民群众,实际上却代表新旧资产阶级的利益,是以复辟资本主义制度为目的的。他们的共同
手法是欺骗。因为他们懂得在社会主义国家内以反社会主义的面目出现,是不得人心的,是
无法得逞的。因此他们往往以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弊端为名,干的却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之
实。他们有时是只做不说,或者做成再说。他们是从来不说出自己真实的动机和目的的,仅
仅以实用主义的口号和眼前的利益来吸引群众,实际上却天天都在改变着社会主义的生产关
系,破坏着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一步一步把人民引向资本主义的深渊。当人民觉察时大势
已去为时已晚。戈尔巴乔夫其人直到前苏联社会主义大厦倾覆时才最后说出:"我一生的主
要事业已经完成了。"原来他的本意就是要改变苏联是社会制度。他在回忆录中坦率承认,
他时从大学时代开始对社会主义开始怀疑的,并认为:"只有从这个制度的顶端,才能有效
地改革这个制度。"他一生的事业确实完成了。
  (二)在国际问题上,对帝国主义妥协退让,实行无原则的和平共处,是现代修正主义
的共同特征。因此他们必然放弃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旗帜和反帝的旗帜。赫鲁晓夫的"和平
共处"和戈尔巴乔夫鼓吹的"全人类的利益超出一切阶级、集团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口号。列
宁说,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现在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其实并没
有过时,但却被他们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三)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现代修正主义的显著特征是推行全民国家全民党的主张,
或借口所有制改造的初步完成,不再提或漠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包括在
意识形态领域中相当激烈的斗争。他们这样做,实质上不过是放任资产阶级思想对无产阶级
的进攻。前苏联几乎没有一国不是造成极端混乱的思想而垮台的。前美国驻苏大使马特洛克
在其《苏联政变亲历记》中说:"只要苏共领导人真的愿意抛弃这个观念(指阶级斗争的学
说),那么他们是否继续声称他们的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也就无关紧要了。这已是一个在
别样的社会里实行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别样的社会则是我们大家都能接受的。"这
句话确实说到了要害处。放弃阶级斗争是社会主义国家垮台的致命因素。
  (四)在建设路线上,他们共有的特征是对市场经济万能论和私有制驱动力的迷信,为
了扫除改革制度的强大阻力,他们声嘶力竭地把计划经济贬斥为"斯大林模式",把它说的一
无是处,而实际上却难以解释苏联为何在短短的时期内发展为如此强大的国家。其目的无非
是以资产阶级的新自由主义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以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来代替已
经实现的公有制而已。
  (五)在依靠谁的问题上,他们天天都说依靠人民,依靠工人阶级,实际上却天天在改
变其主人翁的地位,收回其已到手的福利,并是其沦为资本的雇佣奴隶。而其真正依靠的却
是党内外的资产阶级,把无产阶级专政演变为资产阶级专政。
修正主义者从古至今,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好像上了发条一般地搞修正主义,又是为
什么呢。最后,还是毛主席的一些简单明了的话,告诉了我们事情的原委。这是阶级利益的
改变在作怪。
事情是这样,一般的修正主义之产生,不是在一个主义的开始时期,也不是在它的进取
时期,而往往是在它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赢得了一定的胜利之后。当这时候,这个主义
的代表阶级,或者阶层,就成为既得利益者,虽然他们会警惕,会在主观意识上否认,但事
实是已经存在着了。获得"正宗"地位的主义,往往在这时候与它的核心阶层的利益发生了冲
突。要坚持、继续坚持这些主义,就会损害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要保持和扩大这些既得
利益者的利益,就要对主义作一些必要的调整改革,但是,这种改革,事关主义的基础,事
关相信这个主义的更多的阶级、阶层、人群,不能明明地去干,偷来的锣鼓打不得,要偷偷
地去干,神不知鬼不觉地去干。
获得政权以后的共产党党,是既得利益者阶层了,这时候它的性质正在发生根本变化,
这个阶层的人,成为了利益阶层,而原来的站在被压迫阶级的反抗立场上的一切主义和观念
,这时候就不起作用了。实际地位的改变,必然影响到这个阶层中的人的意识的改变,意识
改变以后,他们就产生了改变这个主义的需求,因为这个主义已经越来越成为他们追求自己
利益道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人民公仆、大公无私,为人民牺牲一切,这怎么行?这不是
要我的老命吗?要真这样作不是有毛病吗?
实际地位的改变,影响到人的意识,影响到人选择立场去站的两只脚,影响到人选择自
己的屁股坐在那边的板凳上。而主义作为立国之本,暂时还不敢全盘改变,怎么办呢?乾坤
大挪移不敢干,先小移一把,来它个修正主义试试,把无产阶级的立场逐渐改到资产阶级的
立场上去,把自己和人民的同志关系逐渐调整到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上去,因为现在俺
和你已经志不同道不同了,甚至俺和你的利益根本已经是冲突和反对的了,还同什么志?可
是表面上,又是多少年的老交情,说不出口也不敢说。
看,修正主义就是这么产生的,并不是他们纯理论地纯学术地一定要修正原来的主义,
实在是实际处境发生了变化,不得不去修正以保证自己的利益,如果不修正就会损害自己的
利益,或者影响自己追求自己的利益。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和那之前的一系列运动,主要
目的只有一个,反修防修,而有一些人则一不留神就往修正主义的道路上躇遛,他们成了党
政阶层中修正主义利益的代言人,为这些可耻的利益寻找证据,就像一个肮脏的律师为一个
明明犯了凶杀罪的罪人辩护,还振振有词。
所以辨别修正主义的方法,还有一个,便是看他站在那个阶层的立场上,在为那个阶层
说话?只要把这个事情看清楚,就把修正主义认识清楚了,至于他具体说的什么话,怎么说
的,用了哪些理由,和推论,引用了谁的经典理论,都是次要的。一个人不可能站在一个立
场上,说反对自己立场的话,作反对自己立场的事,现代社会再后现代,再荒诞,也不会有
这样的荒诞,在根本利益上,统治者往往比被统治者更清楚,因为他们的利益比被统治者的
利益大,受到损害的时候损失就比被统治者的损失更大,因此对利益的重视程度就自然地比
被统治者的重视程度高,对如何保护自己的利益,研究得往往比被统治者来得深入细致,而
实行起保护自己利益的行动来,又比被统治者有效--因为他们掌握着政权、军队、舆论、经
济命脉。
新中国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近代的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官僚资本主义的旧中
国的基础上诞生的,各种旧思想、旧文化仍然在相当大程度上占据着多数人的思想,束缚着
多数人的思想,以前的农民起义、朝代更替、包括资产阶级革命,都被封建思想给打败了,
或异化了,出现了近代的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如何改变这些历史定律,打碎由少数剥
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旧传统,让人民群众不仅在身体上获得自由,也要从思想上获得自由,
以免重蹈覆辙,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人民不仅要在组织上掌握政权,而且要在思想上掌握政
权,改变几千年的说法,让人民意识到: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不是那些精英、也不是英雄
。从中央发布的进行文革的决定中可以看到:文革的目的就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
用无产阶级自己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来改变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迎头痛
击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切挑战,清除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
惯。
破除资产阶级权利(法权)毛泽东主席发动文革的目的之一。什么是资产阶级权利是马克
思在<哥达纲领批判>提出来的,是个较难懂得纯经济学名词。打个比方简单理解:两个人都
从船上卸50袋大米,每人得钱10元,这是平等的(按劳分配原则),可我10元要养活5人,而
你却是单身汉。于是马克就认为,这事实上是不平等的,因此叫资产阶级式的“平等权利”
。毛泽东谈论资产阶级权利主要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革后期。大跃进本意在加速发展生产力
,毛的思路是:只有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生产关系的水平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1957年的改
造,仅仅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有化,还不足以说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譬如
,在他看来,生产关系中的“劳动相互关系”和“分配形式”(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就很不平
等,还有差别他在当时一次会议上说:中国如果不解决人与人的关系,要大跃进是不可能的
!。。。。提出要“打掉官气”,在另一次会议上,他把这个问题同当时实行的分配制度(
工资制度)联系在一起,并把它纳入“资产阶级法权(权利)这个范畴之中。毛泽东说:要破
除资产阶级法权,例如争地位,争评级,要加班费,脑力劳动工资高,体力劳动工资低等都
是资产阶级思想的残余。又说:所有制解决以后资产阶级法权制度还存在,如等级制度等。
毛有了上述思想后,开始提出“逐步破除的方针”。即分阶段从片面到全面地破除。在同年
的另一次谈话中,又将资产阶级法权分为两个部份,认为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应坚决破除,
如等级森严,据高凌下,脱离群众,不以平等待人,不是靠工作能力吃饭,而是靠资格靠权
力,这些方面必须天天破除。破了又生,生了又破。不平等的干群关系---猫鼠关系或父子
关系,必须破除。另一部份需要保留,比如工资关系,保留一部分多劳多得。据上引述,毛
泽东对我们社会中的资产阶级法权的理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据高临下的干群关系,一是以
工资为核心的分配制度。他认为剩余资产阶级法权,已经对无产阶级政权的前进造成了威胁
,并最终发动了文革。
文化大革命目的之二就是反对修正主义,改造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沧桑在无产阶级身
上留下的“私”的烙印。整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是针对干部队伍中骑在人
民头上做官当老爷、腐化变质的倾向,运用大民主的手段,把共产党放到群众运动的疾风暴
雨中经受冲击和磨炼。毛泽东主席希望通过这种尝试,建立起一种中国共产党的新党风和中
国人民的新民风。保证我们的革命事业不走回头路,不改变颜色。今天在中国发生的情况证
明,文化大革命是非常必要的。文革是一场革命,革命是神圣的,对于反修防修肯定是会发
挥很好的效果的。 在社会主义时期,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产生新
生的资产阶级的可能性,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这些新生的资产阶级一旦篡夺了党
和国家的领导权力,就可能导致资本主义复辟,推行修正主义路线,使无产阶级的政权改变
颜色,把无产阶级专政演变为对无产阶级专政,坦克和机枪就会对准人民。毛泽东同志正是
意识到这里的危险性,才毅然带领全党发动了文革,向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发动了
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目的之三是人民群众如何监督来避免政权的腐败。全部毛泽东思
想,可以归纳为“走群众路线,造反有理,要斗私批修,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的伟大就体
现在这里,这前边二句说的是无产阶级政党,政权的工作方式,后一句说的是无产阶级政党
,政权的宗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土地改革一样,是要解决人
类社会的一些基本问题。土地改革是经济基础方面的革命,要解决人与物、与土地和财产的
关系问题。文化大革命是上层建筑和政 治结构的革命,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如领导
与群众的关系,厂长与工人的关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以及政权如何产生、运转、监督、
更替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目的无非是实现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建立更好的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更公平更道德的社会,解放生产力,使国家更蓬勃、健康地向前发展。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都面临这类问题。而如果这些社会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矛盾得不到妥善解
决,社会就会充满罪恶,充满压迫和奴役,充满人吃人的悲剧!目前世界上的很多动荡不安
的落后国家就是处在这种可悲的状态。
至于用什么方法解决这类问题,社会的各阶层、甚至统治集团内部总 会有分歧,因为
这是切切实实的利害冲突,有关权力、地位和社会财富的分配等,对某些人来说甚至是生死
攸关的。不同的国家和政体解 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日本和台湾解决土改问
题的方法跟中国大陆的不同。而有关政治领域的矛盾,政权的更替和统治阶层的腐败的问题
,现代的发达国家都通过民主的方法解决,也就是通过多党派的议会斗争,投票选举,工会
、农会和商会等社会团体的制约 ,学生罢课,公众舆论监督等方法解决。社会主义国家如
何解决政权的腐败和堕落的问题?这是一个新的挑战。眼见苏联已经走上了官僚腐败、自我
崩溃的修正主义道路,毛泽东那一时代的领袖意识到必需寻找一个可行的方法来防止新中国
统治阶层的腐败变质,保证政权掌握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手中。他们发明了一个办法,
就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试图通过文化大革命实现吐故纳新,大换血。文革的具体作法很
简单:群众组织、群众运动、学生串联、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等等。当时最时髦的口号
是:敢把皇帝拉下马,打倒当权派,批臭封资修,破旧立新,造反,夺权。革命不是请客吃
饭! 很多场面是轰轰烈烈的,主要是文斗,夺权似乎是成功了,从省市县到人民公社,各
级革命委员会敲锣打鼓地成立了,组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领导班子,招牌也都换成了新的。
大江南北又一片红了。大乱达到了大治。夺权之后,各种革命继续进行,如教育革命、五七
干校、业余大学、劳动大学工农业的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评法反儒、批判孔孟之道、批判
天才观、批宋江等等。毛泽东认为:流水不腐,要防止机体的腐败就必需经常运动,要保持
政权的清洁,就必需经常扫除,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实践出真知!政治像一种游戏
,要经常玩才学得会,玩得好,文化大革命要每隔七、八年来一次!要在大海里学游泳!大
风大浪不要怕,不要迷信圣人,不要畏惧权威,不要崇拜皇帝!要敢想、敢说、敢干、敢造
反、敢革命!毛泽东等革命先驱用心之良苦可想而知:几十年打下的江山,一大笔财产要传
给后代,他们是否已经足够成熟老练,他们有没有能力战胜将要遇到的风浪?年轻的中国是
走向光明富强,还是被野心家、阴谋家、独裁者篡权,在黑暗中挣扎? 文化大革命以群众
运动的方式,也就是用试图用文斗来完成政权的大变革,这在中国来说是史无前例的。过去
的中国,玩政治是帝王将相的专利,老百姓无权过问,政权转变都是通过武斗、屠杀、农民
暴动起义、武装斗争、宫廷政变和阴谋诡计来完成。历代统治者都希望人民安分守己、莫谈
国事,因而广大人民群众被排除在政治活动和国家管理之外。这必然造成社会的不平等、矛
盾和政治的腐败。这样的政权只能靠专制压迫来维持,也必然要走向衰败和灭亡。唯有毛泽
东,力挽狂澜,以创造性的方式,号召、鼓励和引导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参与政治、造当权
派的反、做学校、企业和国家的主人。所以说,毛泽东时代的政权,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
政权。毫无疑问,文化大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因为它解决了它想要解决的问题,如:惟我独
尊、胡作非为、横行霸道的贪官污吏受到清肃、制裁、被赶下台;官僚主义和有不正之风的
当权派以及旧思想、旧文化受到批判;民主监督得到加强;人民的基本权利如四大等被写入
宪法;群众的思想得到解放,政治意识得到提高。由此来看,文化大革命确实是一次伟大而
成功的思想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然而一次革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反修防修
和政治腐败的问题,一次扫荡也不可能清除几千年封建社会留下来的旧文化、旧思想和传统
观念,正如一个肌体每天都要饮食、清洁和锻炼才能保持他的活力一样,象中国这样的政体
,也要不断地革命才能永保青春。所以毛主席说,文革要进行多次,7、8年再来一次!文化
大革命是中国人的一次难得的锻炼,是大演习、大练兵,学习怎样通过文斗、较为和平地解
决社会内部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达到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目的。“宜将胜勇追
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过去说, 文化大革命有两个缺点:一是打倒一切,二是全面内战。现在应补充两点:
一是晚打了刘少奇,二是错放了邓小平。文化大革命目的是整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
当权派。是针对干部队伍中骑在人民头上做官当老爷、腐化变质的倾向,运用大民主的手段
,把共产党放到群众运动的疾风暴雨中经受冲击和磨炼。希望通过这种尝试,建立起一种中
国共产党的新党风和中国人民的新民风。保证我们的革命事业不走回头路,不改变颜色。今
天在中国发生的情况证明,文化大革命是非常必要的。让干部在群众运动中经风雨见世面、
以达到防修防变的目的,是必要的。建国以来的教训告诉我们,单靠共产党自己监督自己是
不够的。必须要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才能解决问题。文化大革命发动的时机太晚了一点。如果
在“四清”运动时开始文化大革命,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但是,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
需要一定过程的,毛泽东主席也不例外。错放了邓小平是指一批人。他们受了冲击,丧失了
既得利益,对党对群众有怨恨。表面上接受批评教育,心里想的是另一套。一旦掌权,就露
狰嵘、搞报复、当还乡团。他们那个改革,错了的东西不改,还变本加厉。好东西都让他们
改光了。我们革命几十年主要靠两点:一是大公无私;二是继续革命。到了他们那里,大公
无私变成大公有私,再变成小公大私、假公济私。继续革命是完全不要了。共产党现在是即
不为工人,也不为农民谋利益。变成专为官僚、资产阶级谋利益了。共产党的本质基本丢光
,就还剩下个空名。华国锋太过愚蠢,和苏联的马林科夫一样。叶剑英引狼入室,终于酿成
大患。睡在身边的赫鲁晓夫、第二代第三代改变颜色的预言应在了邓小平身上。当初放过了
他,终铸成大错。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这个尝试没有成功,没有能够解决一个长期有效的防
范修正主义机制问题。但是,他为我们指明了今后的道路。
共产党的哲学是斗争的哲学。但是搞斗争也要两分法。也要讲究有张有弛。无论是阶级
斗争还是路线斗争,也不能年年搞、月月搞、天天搞。那样搞法势必会出偏差,人民也会厌
倦。要保持政权的清洁,就必需经常扫除,实践出真知!政治像一种游戏,要经常玩才学得
会,玩得好,文化大革命要隔七、八年来一次!形成一种制度。才能够使贪污腐化的人引以
为戒。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基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而进行的大革命,就是用非常规的方
式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近代的殖民地、官僚资本主义进行的一场翻江倒海的改造,从根本
上动摇了这些旧文化,旧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统治,但由于持续的时间太长,缺乏经验,没有
形成牢固的基础和制度,旧思想又死灰复燃,共产党内部的修正主义者重新夺取政权,导致
中国今天的现状。我们的前辈付出代价与旧思想做斗争就是为了后人能摆脱旧思想、旧文化
的束缚,在新文化、新思想的氛围中生活,如果后人不能体会到这些意义,那前人的代价就
白白付出了,后人可能重蹈覆辙被迫再付出一次代价。文革是中华民族的一次思想大解放,
是前人付出代价取得的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大革命,他让人民懂得: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
认清修正主义,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是抛弃这个假的主义,重新寻找自己主义的真正代
言人,和代表阶级,一个人背叛了这个主义,就和他决裂,一个阶层背叛了这个主义,就和
他决裂,一个党背叛了这个主义,毫无疑问,同样和他决裂。
无产阶级在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之后,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还要不要继续革命这
是区分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者主张,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还必
须要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和经济领域坚持继续革命,而修正主义则主张无须继续革
命,鼓吹实用主义、唯生产力论,似乎只要通过发展生产力,搞搞现代化,搞点先进的科技
,共产主义的理想就到来了。
然而,历史的经验表明,修正主义者总是在鼓吹那种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用物质
生活的进步来消解无产阶级革命的热情,用科技进步的成果来调和阶级矛盾,用炫耀的物质
繁华把无产阶级革命引向一条修正主义的邪路,从而扼杀无产阶级革命。他们用一种资产阶
级的温情鼓吹放弃革命,安心生产,发展科技,安定团结,修正主义者表面上也鼓吹共产主
义,但他们实际上是把共产主义当作是一个虚无缥缈的遥远的期权,这个期权因为遥远,永
远也无法兑现。而修正主义的真正目的则是要在共产主义美梦的幌子下偷偷地实现政权的切
换,要无产阶级放弃真正的共产主义革命,在一个所谓初级阶段老老实实地接受剥削和压迫
,实现资本主义复辟和历史的倒退,以便通过一个新生的腐败阶级窃取无产阶级的政权。我
们看到,一俟这个新生的腐败阶级篡夺了无产阶级的政权,便立即暴露出狰狞恐怖的面目,
这个新生的腐败阶级用比资本家一千倍的贪婪,一万倍的残忍,在吸食着无产阶级的血,把
无产阶级再次推向无比悲惨的的深渊,无产阶级的处境甚至倒退到比革命之前还要糟糕。虽
然,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也可能有一点点改善,碗里有了几根可怜的肉
丝,但是贫富两极分化更加悬殊,特别是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几乎丧失了全部基本的人权,唯
一能够保留的人权仅仅只剩下生存权,人可怜地沦为生存的动物,人的生活成了动物化的生
存。
这个新生的腐败阶级,比一切资产阶级更加贪婪,比一切封建地主更加无耻,比一切奴
隶主阶级更加残暴!在他们身上集中了人性的一切丑恶。因此我们看到,一当这个新生的腐
败阶级形成气候,窃取了人民的政权,人民便逐渐丧失了一切政治权利,宪法不过成为一个
聋子的耳朵,成为欺骗文明世界的一个装潢,军队、司法、警察、监狱等等国家机器都成为
维持这种统治的工具。资本家也只是利用资本按照商业规则来进行剥削,地主也只是利用土
地按比例收取地租,而这些新生腐败阶级则直接把国家权力变成了赚钱的工具,他们利用国
家权力疯狂地榨取和掠夺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辛勤积累的财富变成
了私人的存款,他们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要比一切资产阶级和地主奴隶主阶级更加充满血腥
和没有人性。
一切腐败的统治阶级都害怕思想的光芒,因为当思想的光芒照亮了人民就会成为伟大的
物质力量。因此,新生腐败阶级从窃取了无产阶级政权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在致力于一项控
制和扼杀人民思想的工程,他们拼命地实行思想专制,限制言论、出版、思想、结社和信仰
的自由,他们试图把人民变成没有思想的只会唯唯诺诺俯首贴耳的动物。而一当人民呐喊出
自己的声音,他们就会无情地进行镇压,为了维护新生腐败阶级的残暴统治,他们调动了一
切武装力量和国家机器用法西斯蒂的手段无比残暴地镇压人民。在一个文明的时代,他们竟
然可以让“人民子弟兵”用坦克和机枪来虐杀手无寸铁的人民,他们和法西斯有什么区别?
在这样社会条件下,社会倒退到比革命之前还要黑暗和落后,是的,他们希望这个社会倒退
到一个史前的蒙昧时代,那样他们才能更加便于实行统治。
然而,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斗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
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用不合法的手段所窃取的政权必须交出来!于是我们看到,在所有这些
被修正主义改变了颜色,被新生腐败阶级篡夺了政权的国家,都无例外地要爆发二次革命!
人民终将起来推翻那个充满血腥的新生腐败阶级,砸烂那个已经没有人性的国家。伟大领袖
毛主席正是以其无比的高瞻远瞩预见到了修正主义的危险性,所以,伟大领袖毛主席天才地
、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理论。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后,曾经被伟大
领袖毛主席点名批判的一些著名修正主义者卷土重来,右倾机会主义开始翻案,于是,一系
列昔日被打倒的地、富、反、坏、右、牛、鬼、蛇、神之类的东西都再一次跳了出来,卖淫
嫖娼、吸毒贩毒、黑社会、邪教等等旧社会的丑恶现象风起云涌,席卷中华。而尤其值得注
意的是,由于我们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修正主义势力也在中国迅猛抬头
,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各种新生的剥削阶级也象还乡团一样重新崛起,当前的情势无疑是非
常严重的,中国就象前苏东一样,出现了一个残暴的新生腐败统治阶级。
在社会主义时期,在所谓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随时随地都在产生着这样新生的腐败
阶级分子,因此,为了反修防修,捍卫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保证社会主义江山千秋万
代不改变颜色,就必须要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
但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应当怎样继续革命呢?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了这个问题,
但并没有最后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是需要在共
产主义革命的实践中去不断解决的问题。可以说,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动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其目的和动机就是要反修防修,虽然效果似乎并不成功。我们应当认真汲取
国际共运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不断探索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道路。
观今日之中国,在国际上继续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侵削,在国内则受到新生资产阶级
以及腐败分子的打入和瓦解,社会主义革命的神圣性已经被解构了,社会主义制度将有名存
实亡的危险性,只是靠着所谓经济进步的成就来维持局面。风雨在飘摇,危机在四伏,小妖
在狂舞,魔鬼在歌唱。
虽然,苏、东社会主义革命土崩瓦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空前的低潮,但正如伟
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的,在失败的时候要看到希望和光明。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斗争,哪
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用不合法的手段所窃
取的政权必须交出来!于是我们看到,在所有这些被修正主义改变了颜色,被新生腐败统治
阶级篡夺了政权的国家,都无例外地爆发了二次“革命”!人民终将起来推翻那个充满血腥
的新生腐败阶级,砸烂那个已经没有人性的国家。事实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正在孕
育着高潮的到来,我们看到,苏、东瓦解后,苏、东地区的共产主义组织在思想上日趋成熟
。中国的共产主义者也正在成熟,抗争。同时,共产主义思想也正在全世界蓬勃发展,西欧
共产主义运动更是空前活跃,一场空前的国际共产主义革命的浪潮即将到来!



中国工农红军 --------------------------------------------------------------------------------
 
只想问一句
你COPY PASTE的那么多文章自己看过吗?
哪怕就粗看一遍?
 
最初由 phonecard 发布
只想问一句
你COPY PASTE的那么多文章自己看过吗?
哪怕就粗看一遍?

如果没有仔细看过,并且是认为很值得一读的文章,我是不会转贴的。

上面文章比较长,从一个侧面回答了文革的历史作用和伟大意义,即反修防修。
 
机会主义就是为着极少数工人的暂时利益而牺牲群众的根本利益,换句话说,就是一部分工人同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对无产阶级群众。

说到六四的点子上了。
 
最初由 phonecard 发布
只想问一句
你COPY PASTE的那么多文章自己看过吗?
哪怕就粗看一遍?

:blink: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