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1-10-06
- 消息
- 2,777
- 荣誉分数
- 124
- 声望点数
- 93
再问个问题吧。关于技巧的使用。技巧当然包括很多,从谋篇布局,情节设计,到文字的运用等。一部作品可以出自精心的设计,也可以出自心头流淌出的文字。当然高手的设计也往往被无知的读者当成了自然的流露,呵呵。我不否认好的作品需要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但如果一部作品中能够看到作者的"设计",我往往会有些失望。作为一个作家,你怎么看技巧或"设计"的运用。
唉,我可不是作家。咱们这个坛子笑言算个作家吧。
对于技巧的使用我是这样看的,先说结构,好的小说结构平稳,看看天龙八部或者射雕英雄传,都能看到金庸对小说整体结构的把握。他的构思阴阳平衡,我看很可能是按照八卦图来设计的,呵呵,开个玩笑或许没有那么夸张。
但是,现在流行的写法其设计基本就是相似的,写正邪两派,然后相互冲突推进情节的发展,情节也是环环相扣,在情节中一点点的展现人物性格。比如电视剧《浮沉》,这个是最简单流行的构思方式。而甄嬛传就复杂一些,不只两条线索并行了,所以它的气势就宏大了。但是细看,也是一些正邪势力的相较。
为什么有的小说吸引人,有的小说比较白痴,还是看作者。作者智商高,写得往往出乎意料之外,那很好。作者智商不够,很让人唾弃。我的感觉是,除了智商高之外,还要沉得住气,有的时候自己觉得这个设计得好妙啊,赶快写出来吧,一贪快,就逊色三分了。
不能否认有的读者能看见你的构思,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红楼梦》为什么被人们反复解读,其实就是很多事情它没有写满,给了人们想象的空间。这样的手法在这次征文里,宋巧龄运用得很好,作者把关键的一晚没写,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从后面的文字里大家可以推测出一些。这就是留白。往往什么都交代得完全的,除了罗嗦没有什么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