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6月1日,布什总统从圣彼得堡飞到法国“矿泉水城”埃维昂,在参加八国峰会的当天就立刻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会谈。
据美国官员透露,布什一见胡锦涛,他过去会见江泽民时那种生硬表情顿时消失,表现出和俄国总统普京见面时同样的轻松愉快。布什还即席邀请胡锦涛于年底访问美国。这是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好兆头。
从现在起到2020年,对中国来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胡锦涛主持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态势”时说的。这就是说中国政府估计今后17年内不会卷入重大战争冲突,中美之间将会相安无事。
中美关系三特点
这和美国战略专家的估计不约而同。芝加哥的美国战略专家米尔商牟认为,虽然布什政权不怕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如果北京不惹它,它就不会动用“硬”手段的。据《华尔街日报》透露,美国在国防战略上不再将中国视为潜在敌人,以便集中精力对付从朝鲜到菲律宾、印尼、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弧形“动荡地带”,美国军事训练中的电脑模拟演习多年来以中国为假想敌的节目已经停止。
专家们认为,中美关系的现状虽然不同于冷战时期美苏关系那么错综复杂,但也是阴晴圆缺、迷昏露凝,既有路障暗礁,也有柳暗花明的前景。有三大特点:
一、中美双边关系与全球发展相辅相成;二、美国对中国的利益与成见交织;三、中国不但要灵活应变,而且要从自身的民主改革中寻求中美之间的和谐。
首先要看到全球发展在无形帮助中国创造有利形势。5月28日,胡锦涛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讲话时,既提到“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又为“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担忧,指出“人类面临着一些深刻矛盾和突出问题”,中国被夹在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与美国单边主义倾向抬头之间。这两个极端又被伊拉克战争连串起来,使前者制止了中国民族分裂主义威胁的扩大,使后者把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意向冲淡,真是微妙。
与乾隆盛世相似
今后,如果在德法两国带头发难下,欧盟与美国之间发生经济冲撞,美国倒真有可能接受吴作栋总理的规劝,把美国经济“扎根”于亚洲,进一步促成亚太自由贸易发展,中国一支独秀的高速增长就会被纳入一种崭新的全球化轨道。当然,这一可能的实现还必须待以时日。
其次,正像美国著名“中国通”特利尔(Ross Terrill)所说,虽然美国既看到中国发展的雄心壮志,又看到她对外扩张有所节制,但作为世界霸权主义的美国是一直在“遏制” 中国发展的。他形容美国与中国发展的基本势态是:(1) 前者对后者尽量容忍;(2) 前者让自己变成后者的中心问题。这一基本势态是会长期延续。
以美国企业带领全世界资金向中国竞走的趋势虽然暂时被沙斯挡路,但瘟疫过后仍然会继续发展。美国资金在中国外来投资中占15%,还会继续增长。美国向中国“工业输出”(把工厂搬到中国),使美国中小企业和工会谈“华”色变。印度人士早就怨声载道,现在连斯里兰卡纺织业也有同感。
胡锦涛5月28日在莫斯科说,13亿人的中国走向繁荣“有利于促进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但那些有“零和”头脑的外国人,特别是在经济上与中国竞争的,却不会这么想。我看,中国领导也应该考虑这一点,不要用“单边主义倾向”求中国本身的飞黄腾达,要兼顾对方的利益,并且在国际上推行“传、帮、带”。
美国人对中国发展的最大保留,是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特利尔说这种“只有从上到下合法性”的体制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在2020年以后很可能被淘汰。许多亲华和反华的美国人在希望中国“变天”这一点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并把希望寄托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正在中国工作的企业、教育、法律方面的美国人士。
特利尔说,这种“变天”的引爆器将可能来自三方面:(1)中共党内,(2)中国社会,(3)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的14个邻国。他认为,当今中国和乾隆盛世所面临的周边形势颇为相似。看过中国最近播映的《乾隆帝国》连续电视剧的人,都会对当时的内忧外患有所体会。
特利尔的逻辑是:这种内忧外患一旦发作,日子最不好过的工人、农民就会发难,党内就会分裂,如果军队参与进来,就会“变天”。他说,从中国历史来看,改朝换代绝不会和平进行。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中国统治精英一定要避免乾隆皇帝那种把祸害遗留给后代的作风。
实现民主的必要性
以上谈到的已经涉及到中美关系发展的第三点:中国应该从自身的民主改革中寻求中美之间的和谐,不要等到美国蓄谋已久的和平演变爆发成伊拉克式的“政权改变”。无论是发展中美关系或是中国进入小康社会,都必须走群众路线,一切思想、智慧、力量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允许共产党超越群众的意志。
一般美国人对台湾的同情,主要是因为台湾有了民主,如果大陆也有民主,和平统一中国也就水到渠成,中美关系的疙瘩就迎刃而解。中国当然可以、也必须用中国特色来发扬民主,不必东施效颦。最重要的是广开言路,尊重民意,不袒护贪污官员。如果中国变成名符其实的民主国家,那么,中美关系也就理顺了。
(联合早报)
据美国官员透露,布什一见胡锦涛,他过去会见江泽民时那种生硬表情顿时消失,表现出和俄国总统普京见面时同样的轻松愉快。布什还即席邀请胡锦涛于年底访问美国。这是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好兆头。
从现在起到2020年,对中国来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胡锦涛主持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新军事变革的发展态势”时说的。这就是说中国政府估计今后17年内不会卷入重大战争冲突,中美之间将会相安无事。
中美关系三特点
这和美国战略专家的估计不约而同。芝加哥的美国战略专家米尔商牟认为,虽然布什政权不怕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如果北京不惹它,它就不会动用“硬”手段的。据《华尔街日报》透露,美国在国防战略上不再将中国视为潜在敌人,以便集中精力对付从朝鲜到菲律宾、印尼、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弧形“动荡地带”,美国军事训练中的电脑模拟演习多年来以中国为假想敌的节目已经停止。
专家们认为,中美关系的现状虽然不同于冷战时期美苏关系那么错综复杂,但也是阴晴圆缺、迷昏露凝,既有路障暗礁,也有柳暗花明的前景。有三大特点:
一、中美双边关系与全球发展相辅相成;二、美国对中国的利益与成见交织;三、中国不但要灵活应变,而且要从自身的民主改革中寻求中美之间的和谐。
首先要看到全球发展在无形帮助中国创造有利形势。5月28日,胡锦涛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讲话时,既提到“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又为“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担忧,指出“人类面临着一些深刻矛盾和突出问题”,中国被夹在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与美国单边主义倾向抬头之间。这两个极端又被伊拉克战争连串起来,使前者制止了中国民族分裂主义威胁的扩大,使后者把美国对中国的遏制意向冲淡,真是微妙。
与乾隆盛世相似
今后,如果在德法两国带头发难下,欧盟与美国之间发生经济冲撞,美国倒真有可能接受吴作栋总理的规劝,把美国经济“扎根”于亚洲,进一步促成亚太自由贸易发展,中国一支独秀的高速增长就会被纳入一种崭新的全球化轨道。当然,这一可能的实现还必须待以时日。
其次,正像美国著名“中国通”特利尔(Ross Terrill)所说,虽然美国既看到中国发展的雄心壮志,又看到她对外扩张有所节制,但作为世界霸权主义的美国是一直在“遏制” 中国发展的。他形容美国与中国发展的基本势态是:(1) 前者对后者尽量容忍;(2) 前者让自己变成后者的中心问题。这一基本势态是会长期延续。
以美国企业带领全世界资金向中国竞走的趋势虽然暂时被沙斯挡路,但瘟疫过后仍然会继续发展。美国资金在中国外来投资中占15%,还会继续增长。美国向中国“工业输出”(把工厂搬到中国),使美国中小企业和工会谈“华”色变。印度人士早就怨声载道,现在连斯里兰卡纺织业也有同感。
胡锦涛5月28日在莫斯科说,13亿人的中国走向繁荣“有利于促进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但那些有“零和”头脑的外国人,特别是在经济上与中国竞争的,却不会这么想。我看,中国领导也应该考虑这一点,不要用“单边主义倾向”求中国本身的飞黄腾达,要兼顾对方的利益,并且在国际上推行“传、帮、带”。
美国人对中国发展的最大保留,是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特利尔说这种“只有从上到下合法性”的体制已经不适应时代潮流,在2020年以后很可能被淘汰。许多亲华和反华的美国人在希望中国“变天”这一点上有很大的一致性,并把希望寄托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正在中国工作的企业、教育、法律方面的美国人士。
特利尔说,这种“变天”的引爆器将可能来自三方面:(1)中共党内,(2)中国社会,(3)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国的14个邻国。他认为,当今中国和乾隆盛世所面临的周边形势颇为相似。看过中国最近播映的《乾隆帝国》连续电视剧的人,都会对当时的内忧外患有所体会。
特利尔的逻辑是:这种内忧外患一旦发作,日子最不好过的工人、农民就会发难,党内就会分裂,如果军队参与进来,就会“变天”。他说,从中国历史来看,改朝换代绝不会和平进行。我认为,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中国统治精英一定要避免乾隆皇帝那种把祸害遗留给后代的作风。
实现民主的必要性
以上谈到的已经涉及到中美关系发展的第三点:中国应该从自身的民主改革中寻求中美之间的和谐,不要等到美国蓄谋已久的和平演变爆发成伊拉克式的“政权改变”。无论是发展中美关系或是中国进入小康社会,都必须走群众路线,一切思想、智慧、力量都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允许共产党超越群众的意志。
一般美国人对台湾的同情,主要是因为台湾有了民主,如果大陆也有民主,和平统一中国也就水到渠成,中美关系的疙瘩就迎刃而解。中国当然可以、也必须用中国特色来发扬民主,不必东施效颦。最重要的是广开言路,尊重民意,不袒护贪污官员。如果中国变成名符其实的民主国家,那么,中美关系也就理顺了。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