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55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刀锋战士”霸气出击展实力
海军陆战队历来是世界性热门话题,作为国内首部全景式展现海军陆战队员选拔、训练、生活、战斗的电视剧,《火蓝刀锋》放眼全球,与时俱进,通过讲述海军陆战队“兽营”中一批身怀绝技的新兵历经坎坷考验,最终成长为新一代兵王的故事,震撼展现了我海军“蛙人部队”的刀锋精神和强大战斗力。
军中之军,钢中之钢。剧中,蒋小鱼、鲁炎、张冲、乌云格日乐等这些经过严格选拔、千锤百炼的“刀锋战士”,在跨国实战演习,国际侦察兵大赛以及打击国际海上犯罪方面发挥了奇兵作用,为祖国和我海军争得了荣誉。比如跨国实战演习中,具有创新思维的蒋小鱼等人几乎凭一己之力扭转了战局,令不可一世的外国特战精英刮目相看;马尔斯国际侦查兵大赛上,蒋小鱼等人与外军侦察兵斗智斗勇,关键时刻,蒋小鱼把胜利的希望留给了战友,自己则在“敌人”重击下一次次倒下,一次次再站起。最终,中国代表队凭借队员的超强军事素质一举夺冠;在打击国际海上犯罪行动中,我海军陆战队更发挥尖刀作用,蒋小鱼打入内部,巧妙救出人质,为保护珍贵文物与队友毅然潜入深海,同国际海盗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们是兵王之王,尖刀中的刀锋。《火蓝刀锋》堪称海军版的‘亮剑’。”该剧总制片人唐静表示,以蒋小鱼为代表的这些尖刀战士展现了新时期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实力和铁血军魂,“战则必胜,永不言败,即便面临生死存亡,他们也绝不退缩,勇往直前。可以说,他们用实力对外展现了中国海军力量和精神风貌,不战而屈人之兵;用行动践行了‘把每一滴鲜血都流进祖国的大海’的海军誓言。”
《火蓝》国庆档收视口碑双丰收
原著小说火爆网络,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三年内重播八次,而改编后由杨志刚[微博]、郑凯[微博]、赫子铭、刘思言、李依玲等青年演员演绎的剧版《火蓝刀锋》也延续这把“烈火”,以青春、励志、诙谐、热血的新军旅风格,迅速在荧屏上掀起了一场“蓝色风暴”。
该剧自9月29日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每晚四集连播后,原著迷、军事迷及其他观众就踏上了“追剧之旅”,甚至有不少观众自愿放弃长假旅游而选择在家熬夜收看《火蓝刀锋》。在这股“海洋风暴”助推下,尽管 “金九银十”的国庆档竞争激烈,但该剧收视依然持续坚挺,斩获平均收视2.53%的好成绩。同时,该剧接地气的特色人物、幽默欢快的剧情、热血励志的兵王成长史以及对海军装备、兽营队员训练、战斗生活的揭秘展现,也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备受观众好评。
小人物,大作为。各具特色的特战队员中,二手房中介出身,油嘴滑舌最后成为“兵王之王”的蒋小鱼是最受观众喜爱,堪称“人气王”。有观众说:“原以为军人就是冷血的战争机器,但幽默风趣,重情重义的蒋小鱼让我明白了军人也很可爱,也有丰富的情感。”还有观众说:“蒋小鱼草根出身,他能最后成为海军英雄,谁不可以呢?蒋小鱼行,我也能行。”而护卫舰、登陆舰、快艇、辅助船、多种型号直升机以及蛙人潜水、负重长跑、徒手劈砖、生存训练、国际军事演习等军事元素更让军事迷观众热血沸腾,赞叹“《火蓝刀锋》是一场军事视觉盛宴,看着就血脉贲张。”
随着《火蓝刀锋》热播,剧中的热血台词,如“这里是我们的大海!”、“为祖国的大海流尽最后一滴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子弹还未出膛,精神已杀死敌人”、“想得到没得到的东西,就得做没做过的事”等也大受追捧,琅琅上口又振奋人心的主题歌《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也被许多观众设为手机铃声。该剧的热剧效应也相当明显,很多男人看后想参军,当海军陆战队员;女人看完后“自动调焦”,将蒋小鱼、鲁炎、张冲等不同风格的男人列为自己心目中白马王子的标准。
填补空白,题材创新获专家盛赞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军旅题材大戏,不仅填补了海军题材的荧屏空白,也开启了军旅剧的新方向。”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李准如此评价《火蓝刀锋》。
包括李准、仲呈祥、丁临一在内的众多专家都对该剧的创新和现实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普遍认为这是继《亮剑》、《士兵突击》之后军旅题材的又一拐点之作。李准说:“这个片子总体上写出了我们军队的最新成就,最新精神风貌和最新建设,而且写的基本上是年轻军人最新鲜的面貌,总体上突出了这个军队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纷争中的一种态势。我们军队中尖刀上的刀尖,他们承载着国家民族的任务,表现着一种阳刚之气,敢于挑战一切极限的东西,这个是很鼓舞人的。”
李准表示环顾当今世界,目前中国面对的态势,这部剧拍得正是时候、播出也正是时候,“它能在刀锋精神方面引起全体观众的深度思考。一个国家需要刀锋精神,一个民族需要刀锋精神。”
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表示:“这个戏是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上的不断探索,特别是在现实题材上面走出了一种新路,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面貌。和平年代的军旅题材剧创作上,由于没有战争,写起来就很困难。但《火蓝刀锋》表现出了新的军人形象,这种军人艺术形象还带有鲜明个性,可爱可亲可敬,没有高大全,也没有说教意味,能够看出这部戏创作时,主创们的创新态度。”
《解放军文艺》编辑丁临一认为:“这部戏可贵之处在于我们过去一直讲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火蓝刀锋》则提出了一个虎狼之师。现在国人最缺少的就是一种霸气,男孩子不像男孩子,女孩子都很强。所以这部戏中对军队虎狼之气的肯定和阳刚之气的张扬非常可贵,很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