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53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主持人赵宁:欢迎各位新浪网友,这里是新浪直播间,我是主持人赵宁。《国家命运》在央视刚刚开播,就引起了非常强烈的反响,在网络上更是有很多网友提出各种有意思的问题,为了为您解惑,今天特别邀请到《国家命运》几位主演共同做客,首先欢迎一下国家一级演员韩中老师。
韩中:谢谢,感谢各位网友对我的关注。
主持人赵宁:谢谢,同时也欢迎演员周显欣,欢迎你。
周显欣:你好,很高兴今天来到新浪。
主持人赵宁:同时欢迎著名演员谢钢,谢钢老师欢迎您。
很多朋友看了《国家命运》之后,首先会对那片荒漠戈壁非常有情感,他们觉得以前电视剧当中很少真实地呈现,我知道整个剧组是深入到西北边陲,中国的核实验基地,航天实验基地,这些在普通人心目当中都是蒙上神秘面纱的地方,剧组真的是去感受了,先想从这个剧组各位主创先聊聊你们真的体会是什么,你们真正走进实验基地的时候,给你们心里震撼是什么?
韩中:谢钢最有发言权。
主持人赵宁:先问一下谢钢老师。
谢钢:刚才说的西北,在中国大西北有那么几块地方是平常可能大家都在电视里见过。有航天飞机起飞、升空。
主持人赵宁:那是很小的一部分。
谢钢:我们去的时候也是很小,可是我们在那,四周一看,那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一块地方。几乎是没有植被,你看有长树的地方有一堆树的地方全是营房,全是部队在基地的各个保障,反正是研究机关,其他的全是大戈壁。
主持人赵宁:比当年条件好多了是不是?
谢钢:肯定好多了。现在我们在酒泉的航天城,那基本上很多大的雕塑,整齐的街道,上下班骑着自行车。
主持人赵宁:是一个小城市在那里。
谢钢:完全是一个小城市的样子了。可是我们看着很粗很粗的湖羊树,每个树上都有一个牌子,说一九六几年,一九几几年,你想想当年种的时候是一棵小树,现在变成参天大树了。可是那个地方有一条河,实际上那个地方沾河的地方并不多。
周显欣:好像都是大部分人为。
谢钢:大部分是人为去弄水浇灌的,把这个树给弄大的。
主持人赵宁:显欣也是深入到酒泉基地。
周显欣:跟谢老师一块去的。
主持人赵宁:当时走进基地,你感觉是什么样?
周显欣:我最大的感觉是一望无际的大戈壁,我们去的时候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就觉得看不见边的大戈壁滩。进的小区我在想怎么没有水,就绿荫匆匆,有很多树,树底下有很多水管,人工铺设的,不停地在灌海水。会觉得在这么荒凉的地方建起一个城市,不能想象的。有点海市蜃楼的感觉。
主持人赵宁:就是中国人的伟大之处,能够将一片戈壁变成一个实验基地,能够让它成为一个城市,有这么多工作人员在这里辛勤工作和生活。
谢钢:他们是几代人了。有很多人献了青春献子孙,他们工作的性质,那个实验只能在那个地方做。
主持人赵宁:他一辈子就奉献在那个地方。
谢钢:那个地方大,听说比台湾省都大。
周显欣:很大,确实是。
谢钢:我们去的时候,坐车就坐了半天,两边什么都没有,就一条路,没有电杆子,没有什么,就是一条路走吧,走两三个小时,到那个地方。
主持人赵宁:所以我相信生活和工作在其间的人,一定有坚定的信念信仰在这块。
周显欣:说真的,去了那之后,如果在当年的条件下,他要想做出来都很难。我们当时在飞机场下去,最近的机场下去之后,光开车走到那里就是5个多小时。
主持人赵宁:我相信两位一定和其中工作的科研人员交流过。
谢钢:现在又有手机了,又有网络了,当年想象这些部队,刚刚到那里组建,在建设的时候,这个戏里有这个,我不能知道现在演到第几集了,可能已经演到了,整个从朝鲜部队,就拉到酒泉了,可是这个部队。
韩中:这个事情是极端保密的,因为我们国家在极贫极弱的条件下做这么一件大事,当时是非常保密的。
谢钢:一个兵团,回来之后除了个别首长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其他人谁也不知道。你想想这么一个环境里,谁也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而每天在那修铁路、盖房子。
主持人赵宁:他们当时要克服的困难一定非常多,除了物质贫乏之外,包括环境的恶劣。
谢钢:当时我想象得到,这些建设者们他们的状态,能想象得出来。
主持人赵宁:他们热情洋溢的。
谢钢:不是热情洋溢,不知道。你说他热情,他干什么的,咱们说你现在有一个任务,告诉你是什么任务,你可以热情。不知道,你就干吧,因为那个时候,人是绝对服从命令,全是部队,部队有一个命令下来,你必须无保留地要执行。
韩中:叫一切行动听指挥。
谢钢:可是到了困难时期了,全国都困难,苏联专家撤走了,自然灾害,全国都没粮食吃,吃不饱。他们那个地方一样。可是他们不知道,没手机,没网络,他们不知道外边是什么样。我们这个戏里也有这个反映,有的人就坚持不住了,咱们出去吧,别跟这儿呆着,不知道干嘛。你想想得到当年艰苦的程度吧。而在最艰苦的时候。
周显欣:我印象特别深,我拍戏的时候在大戈壁,当时正午12多快1点,特别晒,我们演的又是冬天的戏,我们穿着大棉袄,在大戈壁上跑,茫茫的什么看不见,我远远看见一只兔子,在戈壁有兔子,突然想到当年哪些人在那样的环境下也是什么都看不见,四处没有人烟,要是看见一只动物他们会是什么样的感觉,人特别慌,没有依靠,觉得特别地无助,觉得看见一只兔子都觉得特别鲜奇。
韩中:当年就是一种精神支持的。
谢钢:这个精神支柱从哪儿来的,马上就觉得不行,咱们把这个事告诉大家吧,让大家都知道我们在干什么,让大家保密就是了,就把这个事跟大家说了。这个精神支柱就来了。
主持人赵宁:可是当时的这件事,在所有人概念里,都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成功。在片中也展现了西方国家给我们很多的压力,还有挑唆,他们是在破坏我们任务的实现,当时的人,我不知道韩中老师你怎么体会当时中央一定要做这件事情,并且最后把它做成了?
韩中:《国家命运》这个名字起得好,《国家命运》其实是每个人的命运,对那代人来说,毛主席也好,总理也好,或者说所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或者全国人民来说,国家的命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如果国家没有,个人就没有了。
周显欣:没有国就没有家。
韩中:没有国,还谈什么家,所以每一个人,刚才谢钢说是一种精神,那是一种无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心理的坚定,一种力量。他们打胜了朝鲜战争以后,回来到那搞核工业,当年说核工业还好一点,说原子弹、核武器不能说,说了以后,外国马上采取行动了。那个时候我们再也打不起仗,打不动了。
主持人赵宁:当时如果我们说到两弹一星这个概念,基本上是没法公开宣传这个事情的。
韩中:那当然。
谢钢:严格保密的。
韩中:如果把这个事情吵吵的满世界都知道了,那美国首先不能允许你搞这个东西,苏联也不让你搞。这个东西为什么当年苏联撤出来不让你搞,还是受了美国的影响,把专家撤走。本来这个事情要搞的时候,难度就很大,我们国家是一个极贫极弱的国家,刚解放了以后,没两年,国家建设整个谈不上,全是靠人的精神来支撑着。还有国外好多科学家,一种爱国的心,报效祖国的热情投身到这个事业当中来。他们参加了酒泉的拍摄,我没有去,但是我前面看了几集,我确实有了很深刻的体会,在国家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搞出了两弹一星,就是国家命运,就是我们现在的命运。我们现在有今天这样好的发展时期,发展的机遇,如果没有当年那么多人献出他们的生命,献出他们的家庭、子女,可以说全部的献出,我们不可能有今天这样良好的发展机遇。
谢钢:当年非常想象不到刚才韩中老师说了,在那个环境下,咱们现在推算一下,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在搞核试验,伊朗在搞,朝鲜在搞,巴基斯坦、印度都搞。他们现在的环境,他们现在的条件,都比我们当年强得不知多少倍。
韩中:强几百倍。
谢钢:那天我跟我们这个戏的作者也说了,他说现在很多人说这个戏要揭秘,到现在我也揭不开这个秘,怎么就在这么艰苦,我们一穷二白,很多年轻人都想象不到的那种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想象不到的,怎么就把两弹一星,这个东西跟种地不一样。
韩中:而且两年多的时间是不是?
谢钢:不是两年多,它应该从50年代,10多年了。也很快的。
主持人赵宁:如果跟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这是一个奇迹了。
谢钢:因为你没有基础,你不光是技术,没有人才,你就这环境,怎么弄?
主持人赵宁:这个秘密,两位到了酒泉基地,你们找到这个答案,或者从某一方面你们觉得?
谢钢:这个答案就在刚才说的精神上,如果说是答案的话,就是在精神上。把这个事告诉大家了,我不走了,打死我都不走了。非常撞击人,这些建设者,从领袖到底下的士兵,到小孩,都有笔墨,反映了当年这一批人,在两弹一星的建设中,每个人都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