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当美国总统克林顿访问北大的时候,有7个学生向他提问。前面5个问的都是校方某位领导授意的问题,而你们的妈妈,是第6个提问的女生。我之所以站出来提问,一方面是因为我想表述一下北大学生自己的看法。另一方面我也的确对克林顿引用北大校长胡适的话有异议,他说“不要为了国家的自由而牺牲个人的自由”。而我至今认为,我们的确有自由意志,但没有一个人的自由可以凌驾于其他人的自由之上;也没有一个国家的自由是以凌驾于另一个国家的自由之上。所以我举手并被克林顿点到发言——当时举手的那么多学生中,点到了这个北大女孩马楠也是冥冥之中造化的安排吧。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时刚刚看过北大戏剧社演出的《蔡元培》,所以就说了:
“总统先生,欢迎您光临北大。刚才您曾提到过胡适说,不要为了国家的自由而牺牲自己的自由。但是我们的前任校长蔡元培先生还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我并不认为,国家的自由和自己的自由有什么冲突,不是说为了国家的自由就一定要牺牲自己的自由。我认为自由是自己一种主动的选择,认为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情况。象中国现在的繁荣发展正是我国人民自由的选择,主动贡献他们的力量的结果。我想自由的定义应该是,为了真理和正义选择那些最适合自己情况的道路,不知道您是否同意我的观点。另外我想最后说一句,只有真正懂得自由的人才会更加尊重别人的自由。谢谢。”
而我之后提问的一个男生,也问的是自己想问的问题。我对他表示敬意。因为我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后来媒体没有调查清楚就把“人权”问题张冠李戴给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