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1-12 #16 [五者涂饰佛塔。 六者扫洒堂宇。 七者扫洒僧地。 八者扫洒佛塔。 ] 这四条,非常容易明白,和前面布施衣物的道理一样。 装饰寺庙、佛塔,僧居、让其清洁,是十分殊胜的因,因为布施出去的是整洁美好,又布施给了十分殊胜的对象,那么果报一定不可思议。 另外洒扫堂宇,不光是指寺庙。我们自己的居所、他人的居所也是一样的。 保持整洁干净的习惯,帮助大家打扫卫生,也是布施美好,是容貌端正之因。
[五者涂饰佛塔。 六者扫洒堂宇。 七者扫洒僧地。 八者扫洒佛塔。 ] 这四条,非常容易明白,和前面布施衣物的道理一样。 装饰寺庙、佛塔,僧居、让其清洁,是十分殊胜的因,因为布施出去的是整洁美好,又布施给了十分殊胜的对象,那么果报一定不可思议。 另外洒扫堂宇,不光是指寺庙。我们自己的居所、他人的居所也是一样的。 保持整洁干净的习惯,帮助大家打扫卫生,也是布施美好,是容貌端正之因。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1-12 #17 [九者见丑陋者。不生轻贱。起恭敬心。] 见到丑陋的人,不要起轻视厌恶嫌弃的心。 要恭敬如常,把它当作普通人,和容貌端正的人一样看待。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1-12 #18 [十者见端正者。晓悟宿因。以是十业得端正报。 ] 见到容貌端正者,要知道人家是为什么得到这样的果报的。 (为什么前面都说了)。不要说,长得好看有什么了不起,就是了不起,从前没有种那个因,就没有这个果报,无论其现在如何,那个因就是了不起的。 要正确对待。这本身也是善因。
[十者见端正者。晓悟宿因。以是十业得端正报。 ] 见到容貌端正者,要知道人家是为什么得到这样的果报的。 (为什么前面都说了)。不要说,长得好看有什么了不起,就是了不起,从前没有种那个因,就没有这个果报,无论其现在如何,那个因就是了不起的。 要正确对待。这本身也是善因。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1-23 #19 三、能感得美丽相貌的各种法门大汇集(述而不作,引经文为据) 佛法认为色身无常,我们的肉体有生老病死的种种相,所以佛教导我们不要执著於外表的美丑,而且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可以知道每个时代对於美丑的观念是变动不居的,今天认为是美的,过了几年就觉得当时的标准怎麼那麼丑,因此世人认为的美丑实在只是一种虚妄的执著。 但是如果我们能如法修行,清净我们的内心,从少贪少嗔少痴,到去贪去嗔去痴,发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那麼我们的外表也会随著我们的修行愈加端正庄严。用佛法庄严我们自己,这便是真正的美丽。相由心生,都是自心的反映。 末学近来常常看到,有师兄寻问使相貌变美丽的法门。末学惭愧,由于自身我执深重,向来留意这方面的内容,心中记下了不少能感得美丽容貌的法门。现将各种法门整理帖出,并附上经文出处,与各位师兄分享。恳请各位师兄依法修行之余,不要加重对色身的执着。 《金刚经》有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掌管美丽的是你自己的心! 佛陀在《巴利三藏、小业分别经》当中提到: 在此,年轻人,有些女人或男人易怒、多恼,即使被说少事,也生气、恼怒、瞋恚、憎恶,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丑陋。年轻人,这就是导致丑陋之道,即:易怒、多恼,即使被说少事,也生气、恼怒、瞋恚、憎恶,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 在此,年轻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不易怒、不多恼,即使被说多了,也不生气、不恼怒、不瞋恚、不憎恶,不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善趣、天界。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端庄。年轻人,这就是导致端庄之道,即:不易怒、不多恼,即使被说多了,也不生气、不恼怒、不瞋恚、不憎恶,不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 也即是说,想要美丽,就要不易怒、不多恼,即使被说多了,也不生气、不恼怒、不瞋恚、不憎恶,不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
三、能感得美丽相貌的各种法门大汇集(述而不作,引经文为据) 佛法认为色身无常,我们的肉体有生老病死的种种相,所以佛教导我们不要执著於外表的美丑,而且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可以知道每个时代对於美丑的观念是变动不居的,今天认为是美的,过了几年就觉得当时的标准怎麼那麼丑,因此世人认为的美丑实在只是一种虚妄的执著。 但是如果我们能如法修行,清净我们的内心,从少贪少嗔少痴,到去贪去嗔去痴,发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那麼我们的外表也会随著我们的修行愈加端正庄严。用佛法庄严我们自己,这便是真正的美丽。相由心生,都是自心的反映。 末学近来常常看到,有师兄寻问使相貌变美丽的法门。末学惭愧,由于自身我执深重,向来留意这方面的内容,心中记下了不少能感得美丽容貌的法门。现将各种法门整理帖出,并附上经文出处,与各位师兄分享。恳请各位师兄依法修行之余,不要加重对色身的执着。 《金刚经》有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掌管美丽的是你自己的心! 佛陀在《巴利三藏、小业分别经》当中提到: 在此,年轻人,有些女人或男人易怒、多恼,即使被说少事,也生气、恼怒、瞋恚、憎恶,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苦界、恶趣、堕处、地狱,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丑陋。年轻人,这就是导致丑陋之道,即:易怒、多恼,即使被说少事,也生气、恼怒、瞋恚、憎恶,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 在此,年轻人,又有些女人或男人不易怒、不多恼,即使被说多了,也不生气、不恼怒、不瞋恚、不憎恶,不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他如此完成、如此受持该业,身坏命终后,投生到善趣、天界。假如身坏命终后并没有投生到善趣、天界,而是来到人界,则无论生在何处皆端庄。年轻人,这就是导致端庄之道,即:不易怒、不多恼,即使被说多了,也不生气、不恼怒、不瞋恚、不憎恶,不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 也即是说,想要美丽,就要不易怒、不多恼,即使被说多了,也不生气、不恼怒、不瞋恚、不憎恶,不表现出愤怒、瞋恨、不满。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1-25 #20 妙莲老和尚说:想使相貌好,要修忍辱波罗蜜(不妒不嗔);见人就微笑,看人做善事能欢喜赞叹;乃至供养佛菩萨的像及鲜花供佛,也都是修相好端正的因.但不能有急性子,相随心转,要宽宏大量相才会好. 海涛法师说过:在佛前供花,打扫佛堂,能够忍辱,不发脾气,能够使来世相貌美丽端正庄严.
妙莲老和尚说:想使相貌好,要修忍辱波罗蜜(不妒不嗔);见人就微笑,看人做善事能欢喜赞叹;乃至供养佛菩萨的像及鲜花供佛,也都是修相好端正的因.但不能有急性子,相随心转,要宽宏大量相才会好. 海涛法师说过:在佛前供花,打扫佛堂,能够忍辱,不发脾气,能够使来世相貌美丽端正庄严.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2-15 #21 下面开始介绍能求得美丽相貌的法门: 一、修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行法 1.若持戒不动、施心不移、安住实语,如须弥山.以是业缘得足下平满,如奁底相。 2.若于父母所、和尚师长、乃至畜生,以如法财,供养供给.以是业缘,得成足下千辐轮相。 3.若不杀不盗,于父母师长常生欢喜.以是业缘得成三相︰一者手指纤长、二足跟修长、三其身方直。 4.若修四摄法摄取众生.以是业缘得网缦指,如白鹅王。 5.若父母师长若病苦时,以手洗拭捉持案摩.以是业缘得手足柔软。 6.若持戒闻法慧施无厌.以是业缘得节踝佣满,身毛上靡。 7.若专心听法演说正教.以是业缘得鹿王[月端],[月端]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月端]。 注:正确[ ]内的字为"月"+"端"字去掉"立" 8.若于诸众生不生害心.饮食知足常乐惠施,瞻病给药.以是业缘其身圆满如尼拘陀树.立手过膝,顶有肉髻,无见顶相。 9.若见怖畏者为作救护.见裸露者施与衣服.以是业缘得阴藏相。 10.若亲近智者远离愚人.善喜问答.扫饰行路.以是业缘,得皮肤细滑身毛右旋。 11.若常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香华灯明施人.以是业缘得身金色常光照耀。 12.若行施之时,所施之物能舍不吝.不观福田及非福田.以是业缘得七处平满相。 13.若布施之时心不生疑.以是业缘得柔软声相。 14.若如法求财以用布施.以是业缘得缺骨充满.师子上身臂肘佣纤。 15.若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以是业缘,得四十齿白净齐密。 16.若于诸众生修大慈悲.以是业缘得二牙相。 17.若常作是愿.有来求者随意给与.以是业缘得师子颊。 18.若随诸众生所须之食悉皆与之.以是业缘得味中上味。 19.若自修十善遍以化人.以是业缘得广长舌。 20.若不讼彼短不谤正法.以是业缘得梵音声。 21.若见诸怨憎,生于喜心.以是业缘得目睫绀色。 22.若不隐他德称扬其善.以是业缘得白毫相。 若如是修习如是三十二相业因缘时,则得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下面开始介绍能求得美丽相貌的法门: 一、修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行法 1.若持戒不动、施心不移、安住实语,如须弥山.以是业缘得足下平满,如奁底相。 2.若于父母所、和尚师长、乃至畜生,以如法财,供养供给.以是业缘,得成足下千辐轮相。 3.若不杀不盗,于父母师长常生欢喜.以是业缘得成三相︰一者手指纤长、二足跟修长、三其身方直。 4.若修四摄法摄取众生.以是业缘得网缦指,如白鹅王。 5.若父母师长若病苦时,以手洗拭捉持案摩.以是业缘得手足柔软。 6.若持戒闻法慧施无厌.以是业缘得节踝佣满,身毛上靡。 7.若专心听法演说正教.以是业缘得鹿王[月端],[月端]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月端]。 注:正确[ ]内的字为"月"+"端"字去掉"立" 8.若于诸众生不生害心.饮食知足常乐惠施,瞻病给药.以是业缘其身圆满如尼拘陀树.立手过膝,顶有肉髻,无见顶相。 9.若见怖畏者为作救护.见裸露者施与衣服.以是业缘得阴藏相。 10.若亲近智者远离愚人.善喜问答.扫饰行路.以是业缘,得皮肤细滑身毛右旋。 11.若常以饮食衣服卧具医药香华灯明施人.以是业缘得身金色常光照耀。 12.若行施之时,所施之物能舍不吝.不观福田及非福田.以是业缘得七处平满相。 13.若布施之时心不生疑.以是业缘得柔软声相。 14.若如法求财以用布施.以是业缘得缺骨充满.师子上身臂肘佣纤。 15.若远离两舌恶口恚心.以是业缘,得四十齿白净齐密。 16.若于诸众生修大慈悲.以是业缘得二牙相。 17.若常作是愿.有来求者随意给与.以是业缘得师子颊。 18.若随诸众生所须之食悉皆与之.以是业缘得味中上味。 19.若自修十善遍以化人.以是业缘得广长舌。 20.若不讼彼短不谤正法.以是业缘得梵音声。 21.若见诸怨憎,生于喜心.以是业缘得目睫绀色。 22.若不隐他德称扬其善.以是业缘得白毫相。 若如是修习如是三十二相业因缘时,则得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2-15 #22 另据0397 大方等大集经 (60卷)大方等大集经卷第六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 宝女品第三之二: “尔时宝女复白佛言。世尊。如来所得三十二相。是何业因之所成就。 佛告宝女。如来成就无量功德。是故得成三十二相。我今于是无量事中。当略说之。 如来至心护持净戒。得足下平相。 修行种种惠施业故。得千辐轮相。 不欺一切诸众生故。得足跟相。 护正法故。得指纤长相。 不坏他众故。得网缦相。 妙服奉施故。得手足软相。 净饮食施故。得七处满相。 喜闻佛法故。得鹿王相。 覆藏他过故。得阴藏相。 修善法故。得上身如师子相。 常以善法化众生故。得缺骨平满相。 救护怖畏故。得臂肘相。 见他事业乐佐助故。得手摩膝相。 常修十善故。得清净身相。 常施病药故。得所食之物至喉悉现相。 常发庄严修善法故。得师子颊相。 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故。得四十齿相。 和合诤讼故。得齿密相。 珍宝施故。得齿齐相。 身口意净故。得二牙白相。 护口四过故。得广长舌相。 成就无量功德故。得味中上味相。 于众生中常柔软语故。得梵音相。 修集慈心故。得绀色目相。 至心求于无上菩提故。得牛王相。 赞叹他人所有功德故。得白毫相。 恭敬父母师长和上故。得肉髻相。 乐说深法故。得身柔软相。 施敷具故得金光相。 远离聚说世间事故。得一一孔一毛生相。 乐受善友师长教敕故。得身毛上靡相。 不以恶事加众生故。得发色金精相。 常劝众生修三昧故。得身圆满如尼拘陀相。 生生之处作佛像故。得那罗延力相。 宝女。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获得如是三十二相。”
另据0397 大方等大集经 (60卷)大方等大集经卷第六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 宝女品第三之二: “尔时宝女复白佛言。世尊。如来所得三十二相。是何业因之所成就。 佛告宝女。如来成就无量功德。是故得成三十二相。我今于是无量事中。当略说之。 如来至心护持净戒。得足下平相。 修行种种惠施业故。得千辐轮相。 不欺一切诸众生故。得足跟相。 护正法故。得指纤长相。 不坏他众故。得网缦相。 妙服奉施故。得手足软相。 净饮食施故。得七处满相。 喜闻佛法故。得鹿王相。 覆藏他过故。得阴藏相。 修善法故。得上身如师子相。 常以善法化众生故。得缺骨平满相。 救护怖畏故。得臂肘相。 见他事业乐佐助故。得手摩膝相。 常修十善故。得清净身相。 常施病药故。得所食之物至喉悉现相。 常发庄严修善法故。得师子颊相。 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故。得四十齿相。 和合诤讼故。得齿密相。 珍宝施故。得齿齐相。 身口意净故。得二牙白相。 护口四过故。得广长舌相。 成就无量功德故。得味中上味相。 于众生中常柔软语故。得梵音相。 修集慈心故。得绀色目相。 至心求于无上菩提故。得牛王相。 赞叹他人所有功德故。得白毫相。 恭敬父母师长和上故。得肉髻相。 乐说深法故。得身柔软相。 施敷具故得金光相。 远离聚说世间事故。得一一孔一毛生相。 乐受善友师长教敕故。得身毛上靡相。 不以恶事加众生故。得发色金精相。 常劝众生修三昧故。得身圆满如尼拘陀相。 生生之处作佛像故。得那罗延力相。 宝女。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无量功德。获得如是三十二相。”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2-15 #23 二、长久度众生 地藏经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记载了地藏菩萨在因地,就曾因为看到佛长得漂亮,而发愿修行成佛的经历: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这段文述地藏菩萨因地初发菩提心。佛以德立名,师子奋迅,是定。师子奋迅,全身泥尘脱离;譬如入定,却除无知之尘,心则清净,心清净已,具足万行,故名为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 佛有三十二相,每一相有百福庄严,三十二相共有三千多福庄严,故名千福庄严。 有人念地狱苦,发菩提心,有念众生苦,发菩提心,有护持正法,发菩提心,亦有见佛相好,发菩提心。 此长者子,见佛相好,发菩提心,而请问佛,作何之行,修何之愿,而得此相。 佛身相最好,欲得最好的身相,必须长久度脱极苦的众生,度极苦的因,得最好的果,所谓苦因乐果。 长者子知道佛身相最好,更无有上,欲想得此相,相信度极苦的众生,可以得最好的身相,因此发愿。尽即空也,有时劫,必有众生,有众生,必有罪苦,时劫空、则罪苦空、众生亦空。 菩萨要空时劫,度罪苦众生。 方便’指三宝,以三宝之力,空去时劫、灭去罪苦、度尽众生。‘尽令解脱者’,时劫空、罪苦空、众生空,名为解脱,然后菩萨才成佛道。
二、长久度众生 地藏经中有这么一段记载,记载了地藏菩萨在因地,就曾因为看到佛长得漂亮,而发愿修行成佛的经历: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 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此相。时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这段文述地藏菩萨因地初发菩提心。佛以德立名,师子奋迅,是定。师子奋迅,全身泥尘脱离;譬如入定,却除无知之尘,心则清净,心清净已,具足万行,故名为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 佛有三十二相,每一相有百福庄严,三十二相共有三千多福庄严,故名千福庄严。 有人念地狱苦,发菩提心,有念众生苦,发菩提心,有护持正法,发菩提心,亦有见佛相好,发菩提心。 此长者子,见佛相好,发菩提心,而请问佛,作何之行,修何之愿,而得此相。 佛身相最好,欲得最好的身相,必须长久度脱极苦的众生,度极苦的因,得最好的果,所谓苦因乐果。 长者子知道佛身相最好,更无有上,欲想得此相,相信度极苦的众生,可以得最好的身相,因此发愿。尽即空也,有时劫,必有众生,有众生,必有罪苦,时劫空、则罪苦空、众生亦空。 菩萨要空时劫,度罪苦众生。 方便’指三宝,以三宝之力,空去时劫、灭去罪苦、度尽众生。‘尽令解脱者’,时劫空、罪苦空、众生空,名为解脱,然后菩萨才成佛道。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2-15 #24 三.施食 “又法。若欲现身色力美感见者欢喜者。当施饿鬼满足百日。必得如意。” ——《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大德跋驮木阿译出 “布施无量饿鬼及余鬼神(一切时者但有净食未曾受用留取布施)便能具足无量福德。则同供养百千俱胝如来功德等无差别。寿命延长增益色力善根具足。一切非人夜叉罗刹。诸恶鬼神不敢侵害。又能成就无量威德。”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一卷(第980部) 注意:关于施食,佛陀还说过这样的话—— “若欲受持施食之法。须依瑜伽甚深三昧阿阇梨法。若乐修行者。应从瑜伽阿阇梨学。发无上大菩提心受三昧戒。入大曼拏啰得灌顶者。然许受之。受大毗卢遮那如来五智灌顶。绍阿阇梨位方可传教也。若不尔者递不相许。设尔修行自招殃咎。成盗法罪终无功效。” ——大正藏 No. 1319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 唐 不空译 (最好先修大轮金刚陀罗尼21遍,再施食,这样就没有盗法罪之忧了)
三.施食 “又法。若欲现身色力美感见者欢喜者。当施饿鬼满足百日。必得如意。” ——《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大德跋驮木阿译出 “布施无量饿鬼及余鬼神(一切时者但有净食未曾受用留取布施)便能具足无量福德。则同供养百千俱胝如来功德等无差别。寿命延长增益色力善根具足。一切非人夜叉罗刹。诸恶鬼神不敢侵害。又能成就无量威德。”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一卷(第980部) 注意:关于施食,佛陀还说过这样的话—— “若欲受持施食之法。须依瑜伽甚深三昧阿阇梨法。若乐修行者。应从瑜伽阿阇梨学。发无上大菩提心受三昧戒。入大曼拏啰得灌顶者。然许受之。受大毗卢遮那如来五智灌顶。绍阿阇梨位方可传教也。若不尔者递不相许。设尔修行自招殃咎。成盗法罪终无功效。” ——大正藏 No. 1319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 唐 不空译 (最好先修大轮金刚陀罗尼21遍,再施食,这样就没有盗法罪之忧了)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2-15 #25 四、忍辱,戒嗔 “忍恶行者。所生常安。众祸消灭。愿辄如志。颜貌炜晔。身强少病。财荣尊贵。皆由忍辱慈惠济众之所致也”。 ——大正藏 No. 0500 《罗云忍辱经》 西晋 法炬译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不起忿恨嗔恚之心。不生过失。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相貌端正。净意当知。由不忿恚因。感端正果。”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四、忍辱,戒嗔 “忍恶行者。所生常安。众祸消灭。愿辄如志。颜貌炜晔。身强少病。财荣尊贵。皆由忍辱慈惠济众之所致也”。 ——大正藏 No. 0500 《罗云忍辱经》 西晋 法炬译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不起忿恨嗔恚之心。不生过失。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相貌端正。净意当知。由不忿恚因。感端正果。”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2-15 #26 五、持咒速得相好 节选自《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 我功德相严菩萨。今从阿弥陀佛国来。今欲劝助遂成菩萨。教以巧妙方便百福德。令速得初住具诸相好故。以美妙方便教令行之。何等美妙。 一者其福弘广普慈众生。 二者荫覆一切如母爱子不见其过。 三者积德行善不计其劳。 四者精勤修习舍慧精进转以化人。 五者行十善行转教众生。 六者持戒净洁犹如明珠。内外明彻无有瑕尘。 七者身口意业所出言教以慈悲为本。 八者所作事业拯济为先。 九者常以微妙方便。为众说法和颜悦色不违其意。 十者常游诸国为大国师。荷负众生包含一切心无疲倦。 是名菩萨欲登初住始发心时十大妙行。如是十十是名百福成一相好。我今略说。今欲说咒令速成办。有咒名陀摩卢具低(晋言)成就相好庄严功德断除习气灭障道罪 阿提陀摩卢 具多陀摩卢 支富陀摩卢 波昼陀摩卢 乌奢陀摩卢 阇蜜陀摩卢 乌吒陀摩卢 若弥陀摩卢 乌昼陀摩卢 胡阇弥佉陀摩卢 波守波守帝陀摩卢 沤周沤周帝帝陀摩卢 波瘦波瘦帝陀摩卢 余染比余染比呵陀摩卢 阇毗兜阇毗兜陀摩卢 莎呵 诵咒五遍缕青缘二色结作三结系腰 是咒能令行人庄严功德。具诸相好必登初住。勤心读诵极令通利。昼夜讽诵心莫暂舍。转教行人
五、持咒速得相好 节选自《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 我功德相严菩萨。今从阿弥陀佛国来。今欲劝助遂成菩萨。教以巧妙方便百福德。令速得初住具诸相好故。以美妙方便教令行之。何等美妙。 一者其福弘广普慈众生。 二者荫覆一切如母爱子不见其过。 三者积德行善不计其劳。 四者精勤修习舍慧精进转以化人。 五者行十善行转教众生。 六者持戒净洁犹如明珠。内外明彻无有瑕尘。 七者身口意业所出言教以慈悲为本。 八者所作事业拯济为先。 九者常以微妙方便。为众说法和颜悦色不违其意。 十者常游诸国为大国师。荷负众生包含一切心无疲倦。 是名菩萨欲登初住始发心时十大妙行。如是十十是名百福成一相好。我今略说。今欲说咒令速成办。有咒名陀摩卢具低(晋言)成就相好庄严功德断除习气灭障道罪 阿提陀摩卢 具多陀摩卢 支富陀摩卢 波昼陀摩卢 乌奢陀摩卢 阇蜜陀摩卢 乌吒陀摩卢 若弥陀摩卢 乌昼陀摩卢 胡阇弥佉陀摩卢 波守波守帝陀摩卢 沤周沤周帝帝陀摩卢 波瘦波瘦帝陀摩卢 余染比余染比呵陀摩卢 阇毗兜阇毗兜陀摩卢 莎呵 诵咒五遍缕青缘二色结作三结系腰 是咒能令行人庄严功德。具诸相好必登初住。勤心读诵极令通利。昼夜讽诵心莫暂舍。转教行人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2-15 #27 修行该咒仪轨(仅供参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21遍) 南无大轮金刚陀罗尼(21遍) 南无·司得里牙。提维嘎难。打他噶打难。嗡。维喇及·维喇及。 嘛哈·佳割喇。乏及里。洒打·洒打。洒喇得·洒喇得。得喇夷·得喇夷。 维达嘛你。三盘戛你。得喇嘛底。细达·搿里牙·得览。梭哈(21遍) 南无阿弥陀佛(108遍) 南无功德相严菩萨(108遍) 南无成就相好庄严功德断除习气灭障道罪陀罗尼(108遍) 发愿:愿以此陀罗尼威神力,令弟子及法界一切众生皆以巧妙方便成就百福德,令速得初住具诸相好。以美妙方便教令行之。一者其福弘广普慈众生。二者荫覆一切如母爱子不见其过。三者积德行善不计其劳。四者精勤修习舍慧精进转以化人。五者行十善行转教众生。六者持戒净洁犹如明珠。内外明彻无有瑕尘。七者身口意业所出言教以慈悲为本。八者所作事业拯济为先。九者常以微妙方便。为众说法和颜悦色不违其意。十者常游诸国为大国师。荷负众生包含一切心无疲倦。菩萨欲登初住始发心时十大妙行。如是十十是名百福成一相好。令速成办,令行人庄严功德,具诸相好必登初住(3遍) 阿提陀摩卢 具多陀摩卢 支富陀摩卢 波昼陀摩卢 乌奢陀摩卢 阇蜜陀摩卢 乌吒陀摩卢 若弥陀摩卢 乌昼陀摩卢 胡阇弥佉陀摩卢 波守波守帝陀摩卢 沤周沤周帝帝陀摩卢 波瘦波瘦帝陀摩卢 余染比余染比呵陀摩卢 阇毗兜阇毗兜陀摩卢 莎呵(108遍)
修行该咒仪轨(仅供参考):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21遍) 南无大轮金刚陀罗尼(21遍) 南无·司得里牙。提维嘎难。打他噶打难。嗡。维喇及·维喇及。 嘛哈·佳割喇。乏及里。洒打·洒打。洒喇得·洒喇得。得喇夷·得喇夷。 维达嘛你。三盘戛你。得喇嘛底。细达·搿里牙·得览。梭哈(21遍) 南无阿弥陀佛(108遍) 南无功德相严菩萨(108遍) 南无成就相好庄严功德断除习气灭障道罪陀罗尼(108遍) 发愿:愿以此陀罗尼威神力,令弟子及法界一切众生皆以巧妙方便成就百福德,令速得初住具诸相好。以美妙方便教令行之。一者其福弘广普慈众生。二者荫覆一切如母爱子不见其过。三者积德行善不计其劳。四者精勤修习舍慧精进转以化人。五者行十善行转教众生。六者持戒净洁犹如明珠。内外明彻无有瑕尘。七者身口意业所出言教以慈悲为本。八者所作事业拯济为先。九者常以微妙方便。为众说法和颜悦色不违其意。十者常游诸国为大国师。荷负众生包含一切心无疲倦。菩萨欲登初住始发心时十大妙行。如是十十是名百福成一相好。令速成办,令行人庄严功德,具诸相好必登初住(3遍) 阿提陀摩卢 具多陀摩卢 支富陀摩卢 波昼陀摩卢 乌奢陀摩卢 阇蜜陀摩卢 乌吒陀摩卢 若弥陀摩卢 乌昼陀摩卢 胡阇弥佉陀摩卢 波守波守帝陀摩卢 沤周沤周帝帝陀摩卢 波瘦波瘦帝陀摩卢 余染比余染比呵陀摩卢 阇毗兜阇毗兜陀摩卢 莎呵(108遍)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2-24 #28 六,微笑 有人说,微笑是绽开在脸上最美的一朵花。所谓:“拳头不打笑脸人”,微笑的表情总是楚楚动人,令人愉悦,使人感觉亲切。最主要的是, 微笑不仅给人的外在美感,还在于微笑的表情所传递的信息,是一种怡人和美好的感情。微笑总是给人带来欢乐和幸福,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行为反作用力,以后人家看见你就觉得亲切、欢喜。 常把笑意带在脸上,把善意传达给所有人,完全不用任何成本却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可是最方便又有效的美容妙方。
六,微笑 有人说,微笑是绽开在脸上最美的一朵花。所谓:“拳头不打笑脸人”,微笑的表情总是楚楚动人,令人愉悦,使人感觉亲切。最主要的是, 微笑不仅给人的外在美感,还在于微笑的表情所传递的信息,是一种怡人和美好的感情。微笑总是给人带来欢乐和幸福,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行为反作用力,以后人家看见你就觉得亲切、欢喜。 常把笑意带在脸上,把善意传达给所有人,完全不用任何成本却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这可是最方便又有效的美容妙方。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2-24 #29 七、多赞美人,多赞佛 好话,谁都爱听,而且不仅仅是人。佛在《楞严经》上早已说过:“宇宙万物皆能闻觉知”,而科学家从对水的实验中就发现,水的结晶是如何随着外在的声音而改变它的形状。江本胜博士依据水会受物体振动而起变化的原理进行试验。当他播放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名曲时,在显微镜下,他看到水的结晶随着优美的旋律不断产生美妙的变化。
七、多赞美人,多赞佛 好话,谁都爱听,而且不仅仅是人。佛在《楞严经》上早已说过:“宇宙万物皆能闻觉知”,而科学家从对水的实验中就发现,水的结晶是如何随着外在的声音而改变它的形状。江本胜博士依据水会受物体振动而起变化的原理进行试验。当他播放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名曲时,在显微镜下,他看到水的结晶随着优美的旋律不断产生美妙的变化。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2012-12-24 #30 对水说好听的言语,水结晶成漂亮的图案;对水恶言恶语时,水结晶混乱无章。这个震撼人心的结果也反应了人的精神对物质的影响。我们还进一步看到,善念能够让物质变得美好,而恶念则令物质变得丑陋。看看这些图片,做父母的可能就会明白,若是自己对孩子多些鼓励与赞美,孩子会更加聪明漂亮。对别人多赞美,口出善言美语,自己听得多了也自然更加美丽。
对水说好听的言语,水结晶成漂亮的图案;对水恶言恶语时,水结晶混乱无章。这个震撼人心的结果也反应了人的精神对物质的影响。我们还进一步看到,善念能够让物质变得美好,而恶念则令物质变得丑陋。看看这些图片,做父母的可能就会明白,若是自己对孩子多些鼓励与赞美,孩子会更加聪明漂亮。对别人多赞美,口出善言美语,自己听得多了也自然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