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47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已于8日在北京开幕。这次大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国际社会对十八大后中国的未来充满期待。如何解读胡锦涛总书记向大会作的报告,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首先,从大会的指导思想来看,这次大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与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报告强调“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既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的鲜明态度,又在实际上指明了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时期中国的发展方向。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发展进步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改革开放,今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改革开放。可以说十八大将贯穿改革开放精神,对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作出全面部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昭示。
其次,从大会报告的内容来看,明确分析展望了中国的未来发展思路和正确走向。报告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报告还明确,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的,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备的制度保障。这既是大会的新亮点,又是关系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同时,报告还总结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突出强调今后改革中将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系统配套、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等思想。
第三,从大会报告和将要进行的党章修改来看,大会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新的阐述,充分肯定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对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新的要求。这次修改党章,将把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使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明确了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的总要求。毫无疑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第四,大会报告按照民生优先、富民惠民的政策取向,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并且取得积极的成效。可以说,这十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民生改善成效最显著的一个时期。报告针对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并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预示着中国将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展示了中国党和人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总之,中共十八大及时回应党内外、国内外的重要关切,进一步阐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思路和正确走向,展现了中华民族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情怀。
首先,从大会的指导思想来看,这次大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与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共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报告强调“解放思想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开放,永不僵化、永不停滞。”这既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的鲜明态度,又在实际上指明了未来五年甚至更长远时期中国的发展方向。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中国新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发展进步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改革开放,今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离不开改革开放。可以说十八大将贯穿改革开放精神,对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作出全面部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昭示。
其次,从大会报告的内容来看,明确分析展望了中国的未来发展思路和正确走向。报告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报告还明确,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的,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备的制度保障。这既是大会的新亮点,又是关系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同时,报告还总结30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突出强调今后改革中将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系统配套、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强大动力等思想。
第三,从大会报告和将要进行的党章修改来看,大会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新的阐述,充分肯定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对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新的要求。这次修改党章,将把十八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使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明确了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的总要求。毫无疑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第四,大会报告按照民生优先、富民惠民的政策取向,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共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并且取得积极的成效。可以说,这十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民生改善成效最显著的一个时期。报告针对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制度安排,并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预示着中国将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展示了中国党和人民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总之,中共十八大及时回应党内外、国内外的重要关切,进一步阐明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思路和正确走向,展现了中华民族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