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西频道2月26日电(记者 黄革、陈天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高层论坛24-25日在广西桂林市举行。来自东盟10个国家和中国外经贸部、12个省市区政府部门的官员和东南亚问题专家共200多人,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双边经济合作进行了研讨和交流。
外经贸部部长助理郭莉表示,中国和东盟将于2005年1月正式启动双方的关税减让计划。根据中国和东盟去年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谈判将在2003年启动,在2004年6月结束,2005年1月正式启动双方的关税减让计划,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据了解,中国和东盟签署《框架协议》后的第一次谈判委员会会议,即中国-东盟谈判委员会第7次会议,将于两天后在桂林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高虎城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加106亿美元,增幅为55.1%,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加130亿美元,增幅为48%。
郭莉说,中国和东盟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工农产品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双边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潜力巨大。尽管受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和“9・11”事件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东盟国家对世界其他市场的出口普遍下滑,但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性的54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31.8%。
东盟首席谈判代表卡尼松说,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双方优势的互补,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也有利于双方增加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机会。
桂林市市长王跃飞说,广西紧邻东盟,在产业结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与东盟国家有较强的互补性,作为旅游名城,桂林市正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东盟各国提供投资、旅游商机。
作为加强与东盟新成员经济合作的新举措,中国目前正积极参与湄公河流域经济开发,促进早日贯通昆明-曼谷公路,并支持及参与泛亚铁路计划,资助东盟各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各国农业合作等。
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所长张蕴岭研究员说,中国和东盟在《框架协议》规定的“早期收获计划”,将使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东盟新成员在自由贸易区中获得实惠。“早期收获”协议的基本达成,说明中国和东盟之间可以找到推进合作的独特方式
外经贸部部长助理郭莉表示,中国和东盟将于2005年1月正式启动双方的关税减让计划。根据中国和东盟去年签署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谈判将在2003年启动,在2004年6月结束,2005年1月正式启动双方的关税减让计划,2010年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据了解,中国和东盟签署《框架协议》后的第一次谈判委员会会议,即中国-东盟谈判委员会第7次会议,将于两天后在桂林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高虎城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加106亿美元,增幅为55.1%,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加130亿美元,增幅为48%。
郭莉说,中国和东盟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工农产品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互补性,双边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潜力巨大。尽管受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和“9・11”事件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东盟国家对世界其他市场的出口普遍下滑,但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双边贸易额达到了历史性的548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31.8%。
东盟首席谈判代表卡尼松说,中国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利于双方优势的互补,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也有利于双方增加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机会。
桂林市市长王跃飞说,广西紧邻东盟,在产业结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与东盟国家有较强的互补性,作为旅游名城,桂林市正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东盟各国提供投资、旅游商机。
作为加强与东盟新成员经济合作的新举措,中国目前正积极参与湄公河流域经济开发,促进早日贯通昆明-曼谷公路,并支持及参与泛亚铁路计划,资助东盟各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各国农业合作等。
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所长张蕴岭研究员说,中国和东盟在《框架协议》规定的“早期收获计划”,将使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东盟新成员在自由贸易区中获得实惠。“早期收获”协议的基本达成,说明中国和东盟之间可以找到推进合作的独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