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官员:微博上不能把自己塑造成青天大老爷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71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理解“稳定压倒一切”,信奉“能压下就有两下、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妥协就是和谐”,这实际上是法治的一种倒退,造成了更大的不稳定的根源。平安广东首先是法治广东,要使法治成为广东的形象标志。”

――10月17日,广东省委政法委官方微博@广东政法发布的这条微博引起强烈反响,被@人民日报冠以“中国好声音”。

@广东政法不止一次发出这样的“好声音”。十八大上,@广东政法转发汕尾市委书记郑雁雄“没有天生的刁民,只有刁官”一语并评论道:“刁官!收录新名词,其实老百姓早有词概括:狗官!”而此前在乌坎事件、小悦悦事件中,@广东政法也以积极发言、与网友互动赢得舆论广泛认可。这些“好声音”的表达方式被认为是“说人话”,表达内容被认为“接地气”,关注问题总是紧贴焦点,作为政务微博显得有些“非典型”。

11月2 8日上午,@广东政法背后的“小编”、广东省政法委宣传处负责人应立敏到中央政法委汇报微博工作。第二天,@广东政法作为唯一的政法委微博,入选新浪政法微博年度TO P 20,今天又将被评为腾讯政务微博年度TO P40。实际上,截至记者发稿,由省委政法委开办的政务微博也独此一家。

为什么@广东政法能开政法委微博的先河?应立敏近日接受南都采访时给出他的答案:“因为广东有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传统。中央政法委非常支持我们,多次让我们介绍经验。广东改革历来敢于杀出一条血路,敢于承担风险,敢于担当。广东领导相当开明,我们才敢去这么干。”他还举例说,有一次@广东政法监督了一起个案,相关部门也来做工作。请示机关领导后,领导说:坚持正义,一步都不能退。“领导这么说,那我才有底气,才能去妥善处理。”而不错的口碑则源于@广东政法的宗旨:“有态度的政务微博”。

为何那么敢说?“主要是广东领导开明”

南都:@人民日报说,你是“中国好声音”。

应立敏:我怎么会是“中国好声音”,我是个一唱歌就跑调的人……其实那句话是朱明国(现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说的,我就是把话放在微博上。后来我跟他汇报了,说“你的话被@人民日报点评为‘中国好声音"。他也没啥反应。

南都:所以,外界觉得@广东政法敢说,实际上是你的领导敢说?

应立敏:对,主要是广东这些领导开明。

南都:那朱明国有没有@广东政法的账号密码?

应立敏:没有。政法委机关领导也没有。账号密码就我们宣传处有,我和一个助手。

南都:你们俩怎么分工?

应立敏:白天主要是我的助手发一些简短的法治新闻,而重大发布和与网友互动的内容主要是我晚上或节假日发。每天我吃完晚饭就开始干活,一条一条看,一直干到深夜睡觉。

南都:有加班费吗?

应立敏:没有,广东省级机关没有加班费一说,我们单位根本没有这项经费。同时,开微博也不需工作经费,一年半来我们从未申请过一分钱。这是我的职责所在,也是我的兴趣所在。我负责舆情,我肯定怕有突发舆情没看到,没及时处理,那事情就可能发酵、扩大。

每天上千个@?“只要@都尽可能回复”

南都:你说你一条一条看,有多少条?

应立敏:我每天一打开微博,都会看到上千个@。我都会点开看。只要@了广东政法,我都尽可能回复。

南都:感觉你发的微博没有那么多。

应立敏:回复有两种。如果是有共性的、或直接涉及政法委的,就在回复的同时发出;如果是敏感的、隐私的、不具有共性的个案,作为官微不宜直接发出,就只是评论回复。

南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你?

应立敏:两个条件:粉丝量、口碑。@广东政法在新浪有60多万粉丝,在腾讯有70多万粉丝,在人民微博还有1万。人家跟你说话你回复,积累良好口碑,就会有很多人愿意跟你说话。

南都:都要马上回复吗?

应立敏:及时回复非常重要。网络舆情有个“黄金4小时”原则,最好能在发生4小时内正确应对。而且大部分舆情都是出现在晚饭后,如果我再不及时回复,大量萌芽状态的舆情就可能恶化升级。

回复内容必须妥当。第一,表示关注,这是一个态度。第二,提供申诉渠道、办法,一般不做表态。第三,对负面舆情,必须加上“如属实”再回复。第二天再办公文,经批示后交办核查。最后核查情况一般由当地官微发布。第四,@其他单位,比如涉及检察院的就@正义广东。我希望全省政法机关都开办微博,这样就能直接@,少办公文了。

“不能把自己塑造成青天大老爷”

南都:有人批评@广东政法看起来开明,却不开放私信。

应立敏:为什么不开放私信呢?我也考虑过,但私信开放的话,相当一部分都是个案申诉、信访。微博不能也不该代替信访。


我们不能让群众去找青天大老爷。我们也不能在微博上把自己塑造成青天大老爷。所谓“为民做主”,实际上应该是“由民做主”。真心为民办事,应该是引导有冤的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没打官司的打官司,没钱(打官司)的告诉他去哪里找法律援助。不涉及打官司的,(告诉他)该去哪里调解、行政复议、仲裁。这些都是法治的方法。

南都:如果他打完官司不接受判决结果呢?

应立敏:如果他走完一审、二审还是觉得冤,我会建议他申请启动再审。如果再审还是驳回,那我只能建议他去找更高级的法院申请再审。

南都:有的人可能早就选择上访了。

应立敏:我从不建议他们上访,会提供广东省网上信访大厅、广东省网上办事大厅、广东省网络问政平台等通道。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