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鲜已经出现了女core,而红朝还停留在黑帮内部争舵主

他是独裁者朴正熙的女儿,在一次针对老朴的暗杀中朴夫人被杀,小朴陪伴父亲代行第一夫人的礼仪性职务,是“体制”内干过的人。她对这段经历并不后悔,直到去年为了选总统,才勉强为父亲的镇压*行道歉。
在经济不景气国家不硬气腐败成风气的时刻,老一代人向往独裁年代老朴的“清廉”,她的当选,靠的是这帮老辈相挺,年轻人多支持另一个姓文的在野党。就和现在红潮很多中老年,缅怀老毛主席的时代的“强大”“清廉”,有点相像,可是那时候吃不饱饭,倒是不记得了,所以这种情绪,未必是好事。
 
他是独裁者朴正熙的女儿,在一次针对老朴的暗杀中朴夫人被杀,小朴陪伴父亲代行第一夫人的礼仪性职务,是“体制”内干过的人。她对这段经历并不后悔,直到去年为了选总统,才勉强为父亲的镇压*行道歉。
在经济不景气国家不硬气腐败成风气的时刻,老一代人向往独裁年代老朴的“清廉”,她的当选,靠的是这帮老辈相挺,年轻人多支持另一个姓文的在野党。就和现在红潮很多中老年,缅怀老毛主席的时代的“强大”“清廉”,有点相像,可是那时候吃不饱饭,倒是不记得了,所以这种情绪,未必是好事。

老朴时代,不仅“清廉”,老朴还振兴了韩国经济。不管怎样,这女core,是真正选举上台的,还是祝贺一下。

按老共和五毛的说法,西方民主体制不适用子中国人,奇怪的是,西方民主体制适用于棒子,不知咱老中和棒子的不同,是文化层面的,还是基因层面的。

我个人以为,当今红朝,缅怀老毛主席时代的中老年,其实未必是多数,完全是因为这批人的曝光度比较高,给人一种他们占多数的错觉。
 
朴槿惠精通汉语,曾经获得台湾文化大学名誉文化博士称号。她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


朴槿惠英文也不错。
 
按老共和五毛的说法,西方民主体制不适用子中国人,奇怪的是,西方民主体制适用于棒子,不知咱老中和棒子的不同,是文化层面的,还是基因层面的。

你要是那么比的话,我得同意一下。同样的中华文化圈,中华民国大韩民国的民主化运动的成功,让中共没有台阶可下。
 
资中筠:每逢改革到一定程度,需要向民主宪政道路转型的关键时刻,总有以“国粹”抵制“西化”的思潮出现,以“爱国”为名,反对社会进步,行祸国之实。此论调只能掩护国内的贪腐权势集团,误导善良的爱国者,抵制改革,阻挠中华民族走人类共同的进步道路。
 
嗯,看看
 
资中筠:每逢改革到一定程度,需要向民主宪政道路转型的关键时刻,总有以“国粹”抵制“西化”的思潮出现,以“爱国”为名,反对社会进步,行祸国之实。此论调只能掩护国内的贪腐权势集团,误导善良的爱国者,抵制改革,阻挠中华民族走人类共同的进步道路。



精辟:cool:
 
资中筠:知识分子对道统的承载与失落


http://www.aisixiang.com/data/35962.html


百年近代史上,每逢改革到一定程度,需要向民主、宪政的道路转型的关键时刻,总有以“国粹”抵制“西化”的思潮出现,以“爱国”为名,反对社会进步,行祸 国之实。而这种言论总是有一定的迷惑力,因为它能打动国人一种敏感的情结——即“五千年辉煌”与“百年屈辱”,把一切不满转向洋人。所以,以“反洋”为旗 号的,无论理论上如何不合逻辑、如何歪曲历史,无视客观现实,在表面上却常占领道义制高点,同时为当局所鼓励,至少默许。在位者以“××亡我之心不死” (过去是“帝国主义”、“帝修反”,现在是“境外敌对势力”)来掩盖施政的缺失,压制国内的不平之鸣;摇旗呐喊者以虚骄的对外的“骨气”,掩盖实质上与权 势的默契和“颂圣”。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