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24
- 消息
- 10,826
- 荣誉分数
- 4
- 声望点数
- 218
俺转抄一段,为湖北人做点贡献。吃饭的时候也叫俺一下。最初由 小龙女 发布
我一开始也这么想的,可是我不清楚九头鸟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 会不会让人觉得我们很凶呀?
所以我想请问大家的意见...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湖北人的精明是天下闻名的。这句流传已久的俗语是外省人对湖北人善意的、无可奈何的嘲讽。很多人认为“九头鸟”是贬称,似跟“九头鸟”、“九头蛇”、“九头怪”相类,其实错了。
“九头鸟”是楚文化的一图腾。华夏文明有两支,北为中原文化,南为楚文化,中原尊龙,楚祟凤。在楚人心中,凤是至真至善至美的神鸟,只有在凤的引领下才可以登飞九天。所以屈原在《离骚》中说:“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庄子在《逍遥游》是说:“鹏之徙于南冥也,水三千里,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现在的“凤”只有一个头,那是历代画家演绎而成的,此前的凤有很多个头。《山海经》里就有“九头凤”,并被视为吉祥鸟。因为楚人认为头代表生命、智慧、创造性等等,所以越多越好。20世纪80年代中期江陵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一件锦袍上绣有一只“三头凤”。我们常说“龙凤吉祥”,其实在楚文化中龙应在凤之下。出土文物中的“一凤斗三龙一虎”的纹样,足以见凤在楚人心中的地位。
但到汉代,楚人的统治被瓦解,凤的地位一落千丈。到元末明初,凤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九头鸟”便被看作口滴鲜血的不祥怪鸟。朱元璋的军师刘基的一则寓言更让“九头鸟”声名狼藉,他说:有一只九头鸟,九个头互相争食,互相啄得血淋淋的,它们都没想到无论哪个头去吃都吃入同一个肚子里。他用这寓言讽刺当时起义军领袖之间的争斗。从此,“九头鸟”就成了“窝里斗”的代称。
到了清代,龙成了至尊至圣,人们渐渐忘记凤。
但至近代,因为辛亥革命在武昌成功,虽功彪青史,却因触动了不少顽固势力的利益,于是“九头鸟”又被揪出来骂人,其实是他们对辛亥革命的仇恨。
解放后,随着人们对革命认识的深入的楚文化的发掘,“惟楚有材”成了湖北人的美誉,“状元乡”天门、在无数的文才武将中,还出现了董必武、李先念等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坦率而幽默的湖北人于是乐于接受“九头鸟”了,因为这是智者和强者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