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71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除夕夜,东城区80余名城管监督员只需在“城管通”手机上轻轻一按,就能将禁放点或燃放点周边情况传输到区应急指挥部监控大屏上。这让市民多了层安全保障。晨报记者 王萍 通讯员 徐光晔/文 李木易/摄
“爆竹声中辞旧岁”,这句老话在蛇年春节有了新的版本。昨晚,北京城里的烟花爆竹明显比往年除夕夜要少,不少市民为提高空气质量选择了做“弃炮族”。市烟花办发布的万人火情率和万人伤亡率显示:今年全市火情、伤情均处于良好等级。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情34起,受伤19人,同比分别下降29%和34%。
感受:头一次觉得耳朵很舒服
尽管除夕一整天都可以燃放烟花爆竹,但家住朝阳区的王女士却并没有听到很多花炮声,“白天基本就没几声,很安静,晚上陆续有了些声音,但也不像往年那么吵。”她告诉记者,以往的除夕,即使把电视开到最大声,也很难完全听清春晚主持人所说的话,而昨晚炮声似乎总是在远处,“头一次觉得过除夕的时候耳朵很舒服”。
销售:不少人只买几挂鞭“意思意思”
昨天傍晚,记者在望京溪阳中路的熊猫烟花第75销售点看到,前来购买烟花爆竹的市民并不多,购买的品种以价格相对较低的鞭炮为主,一般都会选择购买两三挂鞭炮“意思意思”,高档烟花则少人问津。摊主告诉记者,今年的生意远不如去年好做,“1000响的鞭炮应卖32元,我直接就把零抹了,2000响的抹得更多,64元只收60元”。
记者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即使有的顾客只买两挂鞭还要求赠送一个儿童烟花,摊主基本也能答应。
网友:好日子不是炮仗崩出来的
今年的连续雾霾天,几乎是最好的环保广告,从少开车到少放花炮,不少人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开始为北京蓝天“减负”。
市政府与各大网站也在为少放或不放炮营造氛围。除夕前连续三天,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分批次向手机用户发送短信:“当遇空气重污染日时,建议您减少或停止燃放”。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与微博也都为环保过节呼吁。这种温情呼吁与理性沟通颇见成效,很多市民选择做“弃炮族”。有不放花炮的网友说:“好日子不是炮仗崩出来的,是自己努力干出来的。”
痛心:19人被炸伤 火情34起
记者今天凌晨从市政府烟花办获悉,蛇年除夕的燃放工作总体平稳,截至昨晚12点,按照万人火情率和万人伤情率进行统计,今年全市火情、伤情均处于良好等级。
据了解,全市6.4万余处禁放点、1337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和909个集中燃放点未出现任何问题,未发生爆炸、群死群伤等灾害事故。
截至除夕当天,全市共销26万余箱烟花爆竹,同比去年41万箱,下降了37%,集中燃放持续的时间比往年有所缩短。从除夕零时至24时,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情34起,受伤19人,同比分别下降29%和34%。按照万人火情率和万人伤情率进行统计,今年全市火情、伤情均处于良好等级。另外,截至昨晚12点,120共接到花炮伤患4人,999接到3人。
昨晚9点半,同仁医院已经接收到15例因烟花爆竹受伤的患者,其中多数是外地患者,以河北的居多。伤势最重的是来自江西的30多岁男子,“他是前天放礼花弹受伤的,昨晚6点多通过飞机转院过来的。” 同仁医院眼外科主任卢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