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371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湛江特呈岛红树林大面积枯死 羊城晚报记者 周巍 摄
湛江是我国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这里有全国1/3的红树林,然而,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在湛江特呈岛采访了解到,红树林中的珍稀品种―――白骨壤古树在成片死亡,死亡的树上挂满了海飘垃圾……
500年老树集体死亡
靠近湛江港的特呈岛,拥有红树林面积50.7公顷,岛上拥有历史最悠久的白骨壤古树群落。这片白骨壤古树群极为珍稀,共有白骨壤古树500多株,是中国最古老且最漂亮的红树林古树群。
家住特呈岛旅游码头附近的村民告诉羊城晚报记者:“这些树年代很老了,以前很茂盛,现在由于环境污染了,很多老树都已经死掉了。”
在村民的指点下,羊城晚报记者找到了分布于特呈岛东村至里村、再至坡尾村的红树林古树群。据当地人说,这里的古树龄普遍为100-400年,部分树木甚至有500年历史。记者看到,白骨壤古树群落,一般树高4米至5米,单株树呈水平状向四周分支,仿佛天然巨型盆景树。
不过这些树目前的状况相当糟糕,记者沿着海岸线,发现海边有大片白骨壤古树群集体死亡,干枯的树枝指向天空,死树上挂满了各种垃圾。春节期间大量游客路过时,都一个劲惋惜:长得这么好的古树,怎么突然死掉了呢?
一段枯死枝干上长满了贝类
垃圾是主要“杀手”
湛江红树林中古树的死亡,引起了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的注意。网络上湛江红树林古树成片死亡的照片也引发热议,甚至连微博达人、地产大亨任志强都开始注意这一问题。
古树活了500年好好的,为何会突然死亡?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向羊城晚报提供的资料显示,造成白骨壤古树大量死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包括特呈岛上人为干扰加剧等及病虫害以及环境污染等。
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总干事刘毅向记者介绍:“特呈岛白骨壤古树死亡的可能原因是综合的,包括气候变化、建设海堤导致水动力改变、人为干扰加剧和垃圾等。基于现场的调查,林内也有大片白骨壤古树死亡,但岸缘的死亡数量更大,占总死亡植株数量的大部分。岸缘死亡白骨壤,垃圾是主要的原因。”
刘毅表示,固体垃圾造成树木机械损伤,特别是对幼苗;漂浮垃圾如塑料袋等会堵塞红树植物的皮孔,影响呼吸;漂浮垃圾会封闭枝条,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并在风暴潮的助力下直接造成机械损伤;人类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污染物质导致红树林水体和土壤污染。
游客将垃圾扔在海边
记者从当地村委会的介绍中看到,包括特呈岛在内的湛江沿海开始大规模旅游开发以来,特呈岛主要以中高档休闲度假为主。春节前,记者看到特呈岛的度假村里住满岛外来的游客,游客丢弃了大量饮料、食品包装垃圾在海边。
记者还了解到,导致红树林死亡的垃圾,还包括漂浮过来的湛江沿海垃圾。这些岛外来的垃圾,因涨潮和退潮而挂在树上及遗留在滩涂。据悉,特呈岛对岸的霞山区,垃圾桶少,当地居民会把垃圾扔到海上,甚至清洁工也把垃圾扫到海中。与此同时,沿海作业的渔船多,渔民们将生活垃圾直接扔到海里。
岛内垃圾并不是红树林垃圾的主要来源,但目前岛内垃圾处理情况并不理想。特呈岛内有7个自然村,每个村都在村外一块地方堆积垃圾,或将垃圾扔到其他隐秘地方。当垃圾堆积到一定程度,会焚烧处理。岛上的垃圾中转站,据说两个月前建筑已经完工,但由于资金问题,运行困难。
垃圾阻碍了红树林的呼吸
广东红树林已减一半
特呈岛上的800亩红树林隶属于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总面积2万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9200公顷,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33%。
历史上湛江的红树林命途多舛。当年“大炼钢铁”时,大量红树林被砍伐。后来广东大力开垦鱼虾养殖场,红树林被破坏加剧。与特呈岛红树林古树死亡不同,目前广东红树林面积减少及树木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围垦红树林进行水产养殖和农业生产。其中养殖业尤其是养虾业对红树林的影响最大。随着沿海楼盘和旅游区的大规模开发,湛江红树林面临同样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