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客轮撞沉与库区蓄水有关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nevir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nevi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6-27
消息
2,989
荣誉分数
1
声望点数
0
多维社记者崔梅报导/中国长江上游发生三峡工程蓄水后最严重船难。十九日上午,一艘载三十五名船员和乘客的客轮,在三峡库区的长江重庆涪陵段,雾中被另一艘货船撞沉,客轮上的乘客有十二人获救,至少有三人死亡、二十人失踪。至于失事原因,专家认为与三峡蓄水大有关系。三峡蓄水后,三峡库区的航道因水面变宽、水流减慢及容易造成大雾而暗藏安全隐患,比以前更易发生撞船或船舶搁浅意外。 中新社报导说,十九日上午七时五十五分,属长江三峡轮船公司的「涪州十号」客轮,从重庆市涪陵区镇安镇启航,顺流而下驶往涪陵城途中,在蔺市附近的白拱码头,与上行涪陵江龙船务公司「江龙 806号」货船发生碰撞,客轮当即翻沉。

撞船地点距长江三峡大坝约五百六十公里。三峡大坝在六月一日开始蓄水后,长江航道被指存在四大隐患,较前更易造成撞船意外和搁浅等问题。早前中新社曾报道,蓄水后五天内,三峡库区航道已发生二十一宗碰撞意外,七人在江中遇险,三人失踪。

当局向生还者和沿途下船乘客调查,「涪州十号」客轮翻沉时,船上共有船员及旅客三十五人左右,其中船员有七名。不过,法新社引述重庆市官员表示,事件中的失踪乘客超过九十人。长江重庆航道局一名女官员接受查询时也表示,估计「涪州十号」当时搭载的乘客有「百把号人」(一百人左右),实际伤亡仍不清楚。重庆市海事局官员也称,由于领导都赶赴现场,他们对撞船情况并不掌握。

路透社报导称,获救的十二人当中有九人在涪陵蔺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年纪最大的六十三岁,最小的十三岁。该院医生舒成禄说,九人中只有一人腿部有轻微外伤,其余的只是不同程度地出现呼吸困难、咽喉痛等症状,经过医院处理后,病情稳定,一、两天就可出院。

至于失事原因,专家认为与三峡蓄水大有关系。三峡工程令航道的急流险滩消失,但却新增四大航行隐忧,其中库区长时间受浓雾笼罩,减低能见度,或是今次船难的主要原因,而风速增强、水面流速变小、驾驶员未熟习库区内新航法,均令撞船意外的机会大增。

重庆海事局副局长谭孝福早前在《重庆商报》指出,三峡航道在工程后虽比以前宽阔,急流险滩亦随之消失,但不代表航运安全有充足保障。他说:「旧的危险没有了,新的危险又产生了。」他指目前航道暗藏了四大隐忧,其中库区浓雾日子增加,减低能见度,最影响航运安全。

苹果日报引述气象局水文部门分析,三峡成库后,库区附近一带出现大雾的日子,由每年一百八十日增至二百五十日,由于浓雾严重影响船只的能见度,令适合航行的日子减少。此外,水面变宽,江面风速加大,船舶航行时摇摆不定,亦容易发生碰撞。而水面流速减慢,亦容易在两岸产生更大的波浪。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