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10-07
- 消息
- 402,401
- 荣誉分数
- 76
- 声望点数
- 0
原标题:定价发展史
资料>>>
1998年至2003年:
盯住三大市场每月一调整
从1998年开始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基础和方向是市场化。
初期是和新加坡接轨,后来又增加了纽约和鹿特丹。三个地方的成品油价格每个月一调,以三个地区的加权平均价格来决定国内的零售价格。
2000年以后逐渐成熟,即三地加权平均价格就是国内的成品油价格。
优点:按照市场化调整
缺点:市场化不完善、调整规律化易引起投机
2003年至2008年:
无固定原则 由发改委调控
在2003年国际油价开始巨幅波动并上升的背景下,成品油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宏观调控,调控没有透露具体规则,但控制涨幅在一定范围以内。通过让国家和企业消化高油价成本,将国际油价的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降到了最小。
优点:缓解了国际油价巨幅波动的影响
缺点:国内外油价长期倒挂、非市场化价格引起供需失衡
2009年起:
新成品油价格机制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的核心是价格改革。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核心之一。
现行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
资料>>>
1998年至2003年:
盯住三大市场每月一调整
从1998年开始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基础和方向是市场化。
初期是和新加坡接轨,后来又增加了纽约和鹿特丹。三个地方的成品油价格每个月一调,以三个地区的加权平均价格来决定国内的零售价格。
2000年以后逐渐成熟,即三地加权平均价格就是国内的成品油价格。
优点:按照市场化调整
缺点:市场化不完善、调整规律化易引起投机
2003年至2008年:
无固定原则 由发改委调控
在2003年国际油价开始巨幅波动并上升的背景下,成品油价格由国家发改委宏观调控,调控没有透露具体规则,但控制涨幅在一定范围以内。通过让国家和企业消化高油价成本,将国际油价的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降到了最小。
优点:缓解了国际油价巨幅波动的影响
缺点:国内外油价长期倒挂、非市场化价格引起供需失衡
2009年起:
新成品油价格机制
《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的核心是价格改革。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核心之一。
现行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