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禅心
祈福...
- 注册
- 2012-12-09
- 消息
- 100
- 荣誉分数
- 11
- 声望点数
- 0
密乘的基道果-------《密宗百问》(谈锡永著)
密乘修习,很重视“基、道、果”。此三者,或又分为“见、修、行、果”。
基即是见。即是拿什么见地来做修行的基础。
道即是修与行。也可以说,修法为道,道则包括两重因素:出世间法的修,以及世间法
的行。再说得简单一点,即是——
当我们在座上依著仪轨修持之时,叫做修;一旦离座,其日常生活便称为行。
学密宗的人应当理解这点,如果只知道修法,却不知道怎样生活,那便不能称之为“道”
。至少亦必须说在道上有所欠缺。
所以一个真正的密宗行人,并不须要摆出什么庄严法相,日常中的言行举止亦与常人无
异,只在修法时才见其庄严的一面,见其智慧的一面。倘若昼夜二六时在人前无不装模作样,
那就肯定其人根本不理解“见、修、行、果”的意趣,亦不知道前辈祖师的密意。
在低层次修持时,修的成分要多一些,行的成分比较少一些,因为这时还未能要求行者
能除去分别心;于高层次时,倘分别心仍在,不知日常生活亦即是道,那么,其修行的进境
亦必有限。所能得的,亦必非解脱之果。
有些人说,一入密坛,历代祖师亦会加持,因此在今生即便能得解脱之果。这说法非常
之权宜,绝非了义。
基是“般若”
笔者对密乘“基、道、果”的体会是——基是“般若”,道是“唯识”,果是“如来藏”
。但对此说法,却须要加以说明。
我们并不是炒杂碎,将大乘佛学的三种主要思想炒为一碟。也即是说,此间并无机械的
分割,是故对此必须通盘理解。
“般若”即是空性,这是大乘佛学的基础。诠释“般若”,有许多家的说法,每种说法,
都出于实际的证悟,是故都有价值。
“空性”的定义是,宇宙间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无永恒不变、独立自存的本质,是故宇
宙物质无最基因,亦无造物主。
然而在这定义之下,如何理解,便有各宗各派的不同。龙树的理解,称为“中观”;无
著的理解,称为“唯识”,前者又名“空宗”,后者却名“有宗”。
中观家说,一切事物与现象为什么既非永恒,亦不能独立自存呢?因为他们的成立,都
凭“缘起”。缘即是客观条件,当客观条件具足时,事物与现象生起;当客观条件变化时,
事物与现象亦随而变化(变即是不永恒);当客观条件消失时,事物与现象亦随之还灭。
这是从事物的本体来说空性,名为“缘起性空”。然而唯识家却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
看空性,这个角度是专看事物的外象。
修行道上的“唯识”
唯识家说,宇宙间纷纭万法,都没有本质,只是由心识变幻而成。
人的心识相同,是故对现象的理解便亦相同;而一切法对人类的功能,亦便相同。假如
换过不同的心识,则理解与作用便都可能大异。例如空气对我们来说,是维持生命之必须,
但对另外一些生物,却可能是毒药。
因此全部唯识学说,其实都在说明人的心识作用,与内外诸法所互涉的机理。因此他可
以说是对客观现象与主观心识关系的研究。
跟中观不同的是,中观根本不去管内在心识,因为内在心识无非亦是诸法中之一法(一种
事物),只是属于精神领域的事物而已。对诸法既一体看待,则自无特别拿出来研究的必要。
但在修行道上,中观家的般若见地可以作为理论基础,却不能拿来实践。因为修法时的“
止观”,固然是心识的活动,即在日常的行道上,人与客观事物接触,必然有觉受,而客观
事物对自己亦必然有作用,是故便只宜基于唯识家的立场,来作为修行实践的依据。——这
时候,并非叫你立刻抛开中观家的“缘起性空”,恰恰相反,是叫你通过唯识家的实践,来
体会“缘起性空”。
我们说基是般若,道是唯识,便是这重意思,绝非将二者机械割裂。
自然可得“如来藏”果
为什么说果是“如来藏”呢?如来藏又名“大中观”,是故我们先须理解何谓“中观”。
中观之“中”,是不落断常二边。断边即是虚无主义,常边即谓有永恒的事物基因。
大中观是将这断常两边扩大,断边扩大到轮回界,常边扩大到涅槃界。也可以说是分别
扩大到污染界与清净界。不落这两边,即是中道,即是大中观。
什么叫做不落两边呢?对二者都不生分别,不学在维摩诘室中闻法的诸大弟子,谓“此
花不如法”,要用神通将衣服上的花除去;亦不学婆子烧庵故事中那个禅和,将断绝生机视
为清净。而要像一些禅密祖师那样,平实地生活,生活即是道,在修与行中体会诸法一味,
由是生活中的烦恼毒,即便无所染于心识。无染即是清净,心识在这方面的功能,便即是“
如来藏”,如此便是修道之果。
但此虽然是果,我们却必须有般若见(基),用唯识行来实践(认识心识与万法的作用机理)
,然后才能自然而然得此如来藏果。倘若不然,只在生活中乱七八糟,却标榜为“大圆满”,
那便比禅宗的口头禅更坏。
如此体会密乘的基、道、果,而且不停留于理论,且付之于实践,那才是修密的正确态
度。修密宗,岂止于摇铃打鼓念咒耶?
密乘修习,很重视“基、道、果”。此三者,或又分为“见、修、行、果”。
基即是见。即是拿什么见地来做修行的基础。
道即是修与行。也可以说,修法为道,道则包括两重因素:出世间法的修,以及世间法
的行。再说得简单一点,即是——
当我们在座上依著仪轨修持之时,叫做修;一旦离座,其日常生活便称为行。
学密宗的人应当理解这点,如果只知道修法,却不知道怎样生活,那便不能称之为“道”
。至少亦必须说在道上有所欠缺。
所以一个真正的密宗行人,并不须要摆出什么庄严法相,日常中的言行举止亦与常人无
异,只在修法时才见其庄严的一面,见其智慧的一面。倘若昼夜二六时在人前无不装模作样,
那就肯定其人根本不理解“见、修、行、果”的意趣,亦不知道前辈祖师的密意。
在低层次修持时,修的成分要多一些,行的成分比较少一些,因为这时还未能要求行者
能除去分别心;于高层次时,倘分别心仍在,不知日常生活亦即是道,那么,其修行的进境
亦必有限。所能得的,亦必非解脱之果。
有些人说,一入密坛,历代祖师亦会加持,因此在今生即便能得解脱之果。这说法非常
之权宜,绝非了义。
基是“般若”
笔者对密乘“基、道、果”的体会是——基是“般若”,道是“唯识”,果是“如来藏”
。但对此说法,却须要加以说明。
我们并不是炒杂碎,将大乘佛学的三种主要思想炒为一碟。也即是说,此间并无机械的
分割,是故对此必须通盘理解。
“般若”即是空性,这是大乘佛学的基础。诠释“般若”,有许多家的说法,每种说法,
都出于实际的证悟,是故都有价值。
“空性”的定义是,宇宙间一切事物与现象,都无永恒不变、独立自存的本质,是故宇
宙物质无最基因,亦无造物主。
然而在这定义之下,如何理解,便有各宗各派的不同。龙树的理解,称为“中观”;无
著的理解,称为“唯识”,前者又名“空宗”,后者却名“有宗”。
中观家说,一切事物与现象为什么既非永恒,亦不能独立自存呢?因为他们的成立,都
凭“缘起”。缘即是客观条件,当客观条件具足时,事物与现象生起;当客观条件变化时,
事物与现象亦随而变化(变即是不永恒);当客观条件消失时,事物与现象亦随之还灭。
这是从事物的本体来说空性,名为“缘起性空”。然而唯识家却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来
看空性,这个角度是专看事物的外象。
修行道上的“唯识”
唯识家说,宇宙间纷纭万法,都没有本质,只是由心识变幻而成。
人的心识相同,是故对现象的理解便亦相同;而一切法对人类的功能,亦便相同。假如
换过不同的心识,则理解与作用便都可能大异。例如空气对我们来说,是维持生命之必须,
但对另外一些生物,却可能是毒药。
因此全部唯识学说,其实都在说明人的心识作用,与内外诸法所互涉的机理。因此他可
以说是对客观现象与主观心识关系的研究。
跟中观不同的是,中观根本不去管内在心识,因为内在心识无非亦是诸法中之一法(一种
事物),只是属于精神领域的事物而已。对诸法既一体看待,则自无特别拿出来研究的必要。
但在修行道上,中观家的般若见地可以作为理论基础,却不能拿来实践。因为修法时的“
止观”,固然是心识的活动,即在日常的行道上,人与客观事物接触,必然有觉受,而客观
事物对自己亦必然有作用,是故便只宜基于唯识家的立场,来作为修行实践的依据。——这
时候,并非叫你立刻抛开中观家的“缘起性空”,恰恰相反,是叫你通过唯识家的实践,来
体会“缘起性空”。
我们说基是般若,道是唯识,便是这重意思,绝非将二者机械割裂。
自然可得“如来藏”果
为什么说果是“如来藏”呢?如来藏又名“大中观”,是故我们先须理解何谓“中观”。
中观之“中”,是不落断常二边。断边即是虚无主义,常边即谓有永恒的事物基因。
大中观是将这断常两边扩大,断边扩大到轮回界,常边扩大到涅槃界。也可以说是分别
扩大到污染界与清净界。不落这两边,即是中道,即是大中观。
什么叫做不落两边呢?对二者都不生分别,不学在维摩诘室中闻法的诸大弟子,谓“此
花不如法”,要用神通将衣服上的花除去;亦不学婆子烧庵故事中那个禅和,将断绝生机视
为清净。而要像一些禅密祖师那样,平实地生活,生活即是道,在修与行中体会诸法一味,
由是生活中的烦恼毒,即便无所染于心识。无染即是清净,心识在这方面的功能,便即是“
如来藏”,如此便是修道之果。
但此虽然是果,我们却必须有般若见(基),用唯识行来实践(认识心识与万法的作用机理)
,然后才能自然而然得此如来藏果。倘若不然,只在生活中乱七八糟,却标榜为“大圆满”,
那便比禅宗的口头禅更坏。
如此体会密乘的基、道、果,而且不停留于理论,且付之于实践,那才是修密的正确态
度。修密宗,岂止于摇铃打鼓念咒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