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95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李克强:寻租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李克强]机构改革不易,转变职能更难,因为它更深刻。我经常在地方调研的时候,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办个事、创个业要盖几十个公章,群众说恼火得很。这既影响了效率,也容易有腐败或者叫寻租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
 
李克强:向市场和社会放权要有壮士断腕决心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这次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引起高度关注,请问李总理的是,这次改革是不是您理想的方案?怎样达到简政放权和转变政府职能的目标?谢谢。[03-17 10:36]

[李克强]你谈到理想,凡事想要做成的话,总是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作出可能的选择。这次改革方案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当然也是简政放权。如果说机构改革是政府内部权力的优化配置,那么转变职能则是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03-17 10:37]

[李克强]机构改革不易,转变职能更难,因为它更深刻。我经常在地方调研的时候,常听到这样的抱怨,办个事、创个业要盖几十个公章,群众说恼火得很。这既影响了效率,也容易有腐败或者叫寻租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03-17 10:40]

[李克强]不是说政府有错位的问题吗?那就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觉,但这是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决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轻,更不能搞变相游戏。
 
李克强同记者见面会第一个提问机会给外媒

【第一个机会给外媒】李总理同记者见面会,第一个提问的机会给新加坡《联合早报》。谈到改革,总理说:改革方案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当然也是简政放权。谈到理想,总理说,凡事想要做成的话,总是要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做出可能的选择。他说,我们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
 
李克强介绍四副总理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李克强]我们衷心感谢人民代表的信任,从担任新职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感这是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是重大责任。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把努力实现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作为神圣使命,以对法律的敬畏、对人民的敬重、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政府,去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这几句话是我的开场白,下边就欢迎记者朋友们提问。
 
李克强谈两岸关系:花好总有月圆时

3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台湾《联合报》记者]谢谢主持人。李总理您好。近年来,两岸关系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请问总理您对于未来进一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和愿景?也就是说新形势下两岸关系的机遇和挑战在哪里?谢谢。

[李克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居住在两岸的是骨肉同胞。“同胞”这个词、这个理念在中华文化当中是根深蒂固的,我认为这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根源。所谓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

[李克强]我们高兴地看到,这些年两岸关系向着和平发展的方向发展,两岸合作的成果在不断扩大。我想,只要坚持一个中国,维护同胞之情,两岸关系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李克强]台湾和台胞在发展当中,可以更多地利用我们大陆发展的机遇。大陆和台湾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把它一道维护好、建设好,使其花团锦簇,我想花好总有月圆时。也请你转达我对台湾同胞真诚的问候和祝福。谢谢。
 
李克强: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但再深的水也得趟

李克强: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

3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总理,您好。您多次提到说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我最近也注意到在一些主要的网站上,包括中央电视台联合多家网站推出的我有问题问总理的网页上,好多网友都在讨论这句话,也有足够的期待。但是我们知道,现在中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社会普遍上说深水区的改革相当困难,可能会触及到一些利益群体,甚至这些利益群体可能会形成对改革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怎么通过改革来释放红利?对下一步推进改革您有什么样的考虑?或者着力点主要在哪些方面?谢谢。

[李克强]:我之所以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善过程中,靠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还有巨大的潜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还有巨大的空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如果说到重点的话,那就是围绕我前面讲的三项任务去推进能够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

推动经济转型要注意发挥财政、金融、价格改革的杠杆性作用,推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这可以使人民更有效地监督财政收支、优化支出状况,更多向民生倾斜。在金融领域要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而且要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我们还要用开放来带动转型,重点是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当然,中国的贸易,包括商品的贸易,未来几年都会继续增长,这对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对于中国企业也是在公平竞争当中提升企业层级的好机会。

改善民生离不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应当敢于直面城乡、区域两个最大的差距。特别是直面有八亿多农民和五亿多市民之间的涉及人口最多的城乡差距,采取措施,逐步使其缩小。还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提高统筹的层次,使医疗、养老保险的报销、接续能够逐渐实现异地进行,这也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

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同时,推动民营资本顺利有效地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等领域,还要对社会领域的相关改革进行推进,促进社会的纵向流动。比如说现在高等学校里农村的学生比例偏少,我们要逐步提高比例,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感受到希望。

当然,改革既要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协调。我们要推进各个领域的全面改革,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至于你刚才说到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但是,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趟,因为别无选择,它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这需要勇气、智慧、韧性。所幸的是,这些可以从我们的人民当中去汲取,来使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
 
李克强:推动医疗养老保险逐渐实现异地报销接续

原标题:李克强:推动医疗养老保险逐渐实现异地报销接续

中新网3月17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日指出,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提高统筹的层次,使医疗、养老保险的报销、接续能够逐渐实现异地进行,这也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李克强说,改善民生离不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我们应当敢于直面城乡、区域两个最大的差距。特别是直面有八亿多农民和五亿多市民之间的涉及人口最多的城乡差距,采取措施,逐步使其缩小。

李克强说,还要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逐步提高统筹的层次,使医疗、养老保险的报销、接续能够逐渐实现异地进行,这也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
 
李克强谈城镇化

3月1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总理,您好。当前社会上有很多关于城镇化的讨论,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自然而然的结果,所以没有必要主动去推进。也有人担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会有很多农民失去土地,进而形成一个新的阶层,城市贫民阶层。不知道总理怎么看?谢谢。
 
李克强:推动经济转型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李克强谈三大任务:经济、民生、社会公正

[李克强]但是,我们有有利的条件,有巨大的内需。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李克强:约法三章 削减政府的开支

[李克强]我们还要用简朴的政府来取信于民,造福人民,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前一段我收到财政报告,1―2月份,中央财政的收入增幅只有1.6%,可以推想,未来财政再保持高速增长的收入态势不大可能了,但是民生支出是刚性的,不能减,只能增,那就需要削减政府的开支。这里我们也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谢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