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是中国人民之痛,是中国文明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国内(在CFC上也有)一些人居然为文革叫好,更有人希望再来一次文革。这些人简直是不可理喻。
另一方面,现在也有一些人,廉价地消费文革,利用人们对文革的恐惧和厌恶,动不动就给自己所面对的舆论谴责戴上"文革暴力攻击"的帽子。在自己的言行受到压倒性的谴责时,不反思自己的言论,不肯承认自己的不当或过错,却用"受到了文革式的攻击"来给自己找台阶。
以前就看到一些被方舟子揭了假、受到舆论一致谴责而无法自圆其说的造假者用这样的借口来反守为攻的。最近在CFC上也看到了。
难道压倒性的谴责就是文革?如果在波士顿爆炸贴中总多人对“一心无住”的言论就是文革攻击的话,那么今天在“反思文革”贴中另一批为数不少的人对“COUNCILOR”的言论是否也是文革攻击呢?
何为文革?文革攻击有这么轻松自由吗?文革现象的必要因素是什么?
下面这些现象中如果要你选择其中的一条来定义"文革现象",你选哪一条?
1。双方都有辩解权,相互力量基本对等的,言论辩驳。
2。双方都有辩解权,其中一方受到压倒性的谴责(或谩骂污蔑),但并不会受到法律或政府支持的身体惩罚(比如殴打或监狱)。
3。双方都有辩解权,其中一方受到压倒性的谴责(或谩骂污蔑),并且受到法律或政府支持的身体惩罚(比如殴打或监狱)。
4。一方被剥夺了辩解权,并得到压倒性的谴责(或谩骂污蔑),但没有受到法律或政府支持的身体惩罚(比如殴打或监狱)。
5。一方被剥夺了辩解权,并得到压倒性的谴责(或谩骂污蔑),外加受到法律或政府支持的身体惩罚(比如殴打或监狱)。
请注意:“使用文革式的语言”和“受到文革式攻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情。前者强调的是发言者的个人言论方式;后者是接受者受到的攻击。前者是指一个人发疯了;后者是指一个人被一群疯子攻击了。前者现在仍然很普遍,后者现在几乎不可能出现,尤其在民主法制的加拿大和美国。
另一方面,现在也有一些人,廉价地消费文革,利用人们对文革的恐惧和厌恶,动不动就给自己所面对的舆论谴责戴上"文革暴力攻击"的帽子。在自己的言行受到压倒性的谴责时,不反思自己的言论,不肯承认自己的不当或过错,却用"受到了文革式的攻击"来给自己找台阶。
以前就看到一些被方舟子揭了假、受到舆论一致谴责而无法自圆其说的造假者用这样的借口来反守为攻的。最近在CFC上也看到了。
难道压倒性的谴责就是文革?如果在波士顿爆炸贴中总多人对“一心无住”的言论就是文革攻击的话,那么今天在“反思文革”贴中另一批为数不少的人对“COUNCILOR”的言论是否也是文革攻击呢?
何为文革?文革攻击有这么轻松自由吗?文革现象的必要因素是什么?
下面这些现象中如果要你选择其中的一条来定义"文革现象",你选哪一条?
1。双方都有辩解权,相互力量基本对等的,言论辩驳。
2。双方都有辩解权,其中一方受到压倒性的谴责(或谩骂污蔑),但并不会受到法律或政府支持的身体惩罚(比如殴打或监狱)。
3。双方都有辩解权,其中一方受到压倒性的谴责(或谩骂污蔑),并且受到法律或政府支持的身体惩罚(比如殴打或监狱)。
4。一方被剥夺了辩解权,并得到压倒性的谴责(或谩骂污蔑),但没有受到法律或政府支持的身体惩罚(比如殴打或监狱)。
5。一方被剥夺了辩解权,并得到压倒性的谴责(或谩骂污蔑),外加受到法律或政府支持的身体惩罚(比如殴打或监狱)。
请注意:“使用文革式的语言”和“受到文革式攻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情。前者强调的是发言者的个人言论方式;后者是接受者受到的攻击。前者是指一个人发疯了;后者是指一个人被一群疯子攻击了。前者现在仍然很普遍,后者现在几乎不可能出现,尤其在民主法制的加拿大和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