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炜:内地反腐致瑞士高档手表销量下降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365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凤凰卫视5月5日《新闻今日谈》播出“李炜:内地反腐致瑞士高档手表销量下降”,以下为文字实录:

杨舒: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网民对于官员带不带表是非常敏感,最近四川大地震,大家发现芦山县委书记陪同李克强总理视察的时候,虽然没有戴表,但是手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表印,也让眼尖的网民给盯上了,结果大家就去人肉他以前戴什么表,发现戴的都是价格昂贵的名表,所以,李炜先生,我们看到官员戴表也要被查,没戴表也要被查,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东西?

李炜:证明大家很在乎这些官员身上戴的那些东西。如果是超出工资能负担的,大家就质疑,所以去年有个表叔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因为一个手表的事,本来还不是因为手表,是因为他在一个公共场合,一个灾难的现场,他在那微笑,大家就很反感,微笑又查到表,最后落马了,是个腐败分子。

所以大家对表的细节看得很细,也有的评论员在去年说,如果大家都这么去查可能受到收重礼官员的这种方式的话,看他的皮带是什么扣的皮带,手表是什么样的手表,这是能看得见,拎的是什么牌子的包,像这些如果能看见的话,以后他们的贪污腐败就会更隐蔽,更会藏起来,其实不是的。

假如你是个贪官,我给你送一个名牌手表,你会怎么说?你说,别给我,我怎么往外戴,我也戴不出去。是不是这样的社会现象?我这有个重要的统计数字。2002年,差不多十年前的时候,整个中国进口瑞士的中高档表是多少钱?九千万瑞士法郎,瑞士法郎很多人不熟悉了,大约比美元稍微高一点,我们就大约按美元来算,大约是接近一个亿美元的中高档手表卖到中国去了。过了十年是多少?2012年整个瑞士的中高档手表卖到中国是多少钱?16.5亿,16亿瑞士法郎,大约十六七亿美元的手表。

翻了17倍。而我们中国的GDP2000年和2010年是什么关系?2010年比2000年翻了一倍,可是我们进口手表,几乎是同一个时段,稍微往后拖两年,也是十年,进口瑞士的中高档手表增加了17倍,这仅仅是中国大陆市场,而这个16亿瑞士法郎是卖给中国的,而去年瑞士的中高档手表卖到香港是多少,卖到香港是同样的时段十年,只翻了3倍。

去年卖的香港的手表是44亿瑞士法郎,整个香港超过中国大陆了,这个数字非常惊人,说明什么?说明很多人到香港来买的,带到内地去,这么多的手表不可能都是腐败分子戴的,包括我的一些亲戚朋友,工资多了,尤其是男的,他就想买一块欧米茄,劳力士戴上,尤其是白领这些,做办公室的这些喜欢戴欧米茄。

杨舒:彰显身份。

李炜:因为欧米茄戴上,尤其是什么经典的欧米茄,显得你这个人有文化,有修养,不张扬,很斯文,因为表也不是很贵,那个贵的也就一两万块钱。

杨舒:你说这个话要小心,小心网民说你一两万也不太贵。

李炜:一两万男生买块表,男的不像女的戴的东西多,女的能戴耳环,戴项链,戴脚链,男的一定是要玩快手表的,你看我这块手表,没戴,我为什么没戴,我这个人爱出汗,戴表很不舒服,所以不爱戴手表。

所以戴这些手表,很多人在买,这个是个正常现象,但是他也变成送礼的工具,我们说送礼的工具和自己消费是两个概念,我刚才讲,生活水平高了,买块一两万表也不是奇怪的事情,但是有些人拿去送礼,我为什么知道?有人托我来买表,在香港买表,我说你买表干什么?人家送礼。

我说要买几块,买四块,五块的,什么牌子,一说,我说现在送礼送这么贵的东西,可不是嘛,昨天还有一个人说,现在在国内同事结婚的分子钱,香港的分子钱五百块,一千块,就不得了了,内地说是怎么也得三千块,我说这么高,所以好多消费概念都在变化,当年各地情况不一样。

杨舒:所以你说手表已经成为腐败的很重要的指标。

李炜:所以现在送礼很多人送手表,但是由于中共十八大以后,因为加强反腐,就出现非常有趣的数字,今年三个月,就一二三月,第一个季节整个瑞士往中国进口手表,中高档的手表比去年同期下降31%,在全世界九名的手表展览会在瑞士的巴塞尔,巴塞尔那个上面虽然看到很多中国人,但是那些表商就很生气,卖不动了,他们对中国市场未来表示有强大的信心。

但是如果反腐这条路被传媒盯住了,被中国政府盯住的话,这个市场在萎缩,这个不仅是大陆萎缩了31%,香港一到三月份,同期瑞士的中高档表进口的也下降了接近10%,就证明反腐工作立刻就在奢侈消费品上展示出来,这个不是说你监督不监督,本身送礼的人,送都送不出去,那个也很怕,接礼的人也很怕,我也没时间戴,我放在那还得藏,哪天抄家给抄出来,不都成罪证了。

不仅是手表,还有吃饭,中高档宴会,中高档宴会最有名的就是,有一个统计数据,一个上市公司叫湘鄂情,吃湖南菜,湖北菜,他们是个上市公司,他的业绩要公布的,业绩公布今年一季度亏损七千万,我们说去年同期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去年的一二三月份,他是盈利四千万,而且最有名的就是,像我们是爱喝酒的人。

茅台去年最高的时候两千块钱一瓶,现在是拦腰一砍,砍一半,说句实话,公家请客也不上茅台了,对我这种爱喝酒的人是矛盾的两个心情,第一个,过去两千块不舍得买,现在一千块,如果有个大事庆祝一下也舍得买,买得起了,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过去存的一些好酒,过去给人吹,这酒涨了多少多少钱,现在不能说涨了,又贬下去了。

但是不管是豪华宴会,还是酒,还是手表的这种统计数字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传媒现在盯的是细节,网民盯的是细节,这个对反腐工作是也非常大的帮助,比方说再举个例子,有些事情不能简单的去仇富。

大家现在一说,谁戴好表,一个商人戴好表,开好车,你不要管他商人,挣钱了嘛,他愿意怎么消费,但是昨天有一条新闻非常有趣,是山西一个煤老板,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很有名,很多南下客家人都是在洪洞县集中起来,大槐树下集中起来,移民到中国的很多地方,所米洪洞很有名。

洪洞还有一个有名的是苏三起解,洪洞的旅游的资源,我为什么知道这部戏,我去过,洪洞著名本来是这两个出名的,现在出个什么名?一个煤老板在北京买了109套房子,什么时候买的?七年前买的,花了一亿多,现在经过七年,这个房子升值了四倍,现在涨到5亿多,这本来中国人是低调了,你挣那么多钱,你钱怎么来的,煤老板有没有血汗钱。

本来是低调,结果这个煤老板被迫高调,为什么高调?他拿了这个房子七年,他在和平里那个地方,结果他这个房子房产证没给他,他就把那个开发商告上法院,记者就这个新闻有意思,所以记者现在不是说要房子赚了多少,因为很多网民说,人家投资有眼光,煤老板不仅会做煤,人家还会投资,你投资别的没赚,人家投资房子赚了。

可现在记者就在刨根,当年他们山西洪洞那个地方的煤矿有矿难,是不是死过人,死人怎么处理的,是不是这里面有腐败,要把他的原始资本的过程要追,也是在网上很热闹,现在记者也是倒过来问,到洪洞县去问,说这个人怎么回事,这个矿是怎么收的。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记者,不管是网络记者也好,是公民记者也好,大家在反腐过程中很帮政府,对腐败大家是一致的,讨厌的,刚才我讲的,如果今年的GDP的增长,因为中高档餐饮业,因为豪华手表,因为高档白酒减下来了,中国丢上一个百分点,两个百分点都无所谓,起码是风气好了。

因为这种的消费只能拉大官员和老百姓的距离,而且容易造成仇富信贷和仇官心态,这个对社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杨舒:但是我还想问,腐败,比如说在奢侈品,还有在小的方面,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还有很多官员的腐败是我们看不见的,所以你觉得反腐从根本上来讲,要看什么?

李炜:最简单一个方法,要增加费用的公开,财产的公开,还有要加强传媒的监督,你我都是做传媒人,如果我们这个新闻做的好,大家都爱看,如果这个新闻做的原因是由于,我们抓出一个耸人听闻的消息,就是某一个人看上去非常的亲民的公众人物,但是后来发现他贪污腐败,生活腐败,各方面很乱,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是很受受众群欢迎的,这样的话,我就去刻意找这些。

所以对传媒起监督作用,对政府来讲,对反腐的机构来讲,是非常好的工具,因为他天生就需要这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