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国际新闻
Guest
【环球时报赴阿塞拜疆特派记者 段聪聪】地处外高加索东南部的阿塞拜疆,意为“火的国家”。北靠俄罗斯、南邻伊朗、东面是里海,西面是与自己有些敌对冲突的亚美尼亚、与俄有些不睦的格鲁吉亚,地理上的敏感,与依靠石油蒸蒸日上的经济,使得富有浓郁欧亚风情的阿塞拜疆真的被看成是一个“火起来的国家”。在过去22年中,900多万人口的阿塞拜疆结束政治混乱,摆脱经济贫困,完成从苏联能源基地到独立、自信国家的华丽转身。5月中旬,《环球时报》记者赴阿塞拜疆采访,看到的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新兴国家,一个希望与中国建立更加紧密联系的友好国家。
人工岛上要建世界最高建筑
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市中心出发,约20分钟车程就能抵达最老的采油区比纳卡地。路边竖立着的一座座抽油机,提醒着《环球时报》记者,这就是让阿塞拜疆逐渐“火”起来的石油城。同行的阿塞拜疆司机开玩笑说:“这里的石油埋藏浅,在自家后院打个井,就能发财。”以巴库为中心的阿普歇伦半岛及其附近的里海海底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之一。从20世纪初开始,巴库油田就成为南高加索工业中心和苏联时期的石油基地。
1991年独立后,阿塞拜疆经济开始转向,由原来单一的苏联方向,转而面向欧洲。阿塞拜疆拥有大油田,但缺乏技术和资金,通过与英国、美国、挪威等西方石油公司合作,签下数个开采石油的“世纪合同”。阿塞拜疆每天通过石油管道输送100万桶原油。《纽约时报》曾评论说,这样的产量足以使阿塞拜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国之一,并且潜力巨大。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向欧洲输送石油的巴库-第比利斯(格鲁吉亚)-杰伊汉(土耳其)石油管道2002年开工,现在已成为阿出口量最大的石油管道。此外,欧洲每年消耗的天然气1/4来自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的经济发展部坐落在里海边一幢雄伟的城堡式建筑里,是苏联时期加盟共和国的政府所在地。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塞维妮・哈萨诺娃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过去10年中,阿塞拜疆的GDP增加了3.4倍。从2002年到2012年居民收入增长了6.9倍。10年前贫困率高达50%,现在仅为6%。阿塞拜疆经济的开放程度很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阿采取成功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定本国金融银行业。中央银行副行长卡加尼・阿卜杜拉耶夫说,阿塞拜疆货币马纳特在俄南部和格鲁吉亚都有流通,是非常可靠的货币。巴库也成为南高加索地区的金融中心。依靠石油收入,阿外汇储备465亿美元,是外债的8倍。
阿塞拜疆与盛产石油的西亚国家邻近,钱包鼓起来的阿塞拜疆人不仅在走“迪拜模式”道路,甚至还要超越迪拜。在天气晴好的日子,《环球时报》记者站在里海边的现代化购物中心顶层,可以隐约看到里海中的几处小岛――那是正在建设中的41座人工岛项目。这个巴库最雄心勃勃的建设项目还包括未来在人工岛上建一座1050米的世界最高建筑,命名为“阿塞拜疆塔”。它比现在的世界最高建筑――阿联酋迪拜的哈利法塔高222米。英国《每日邮报》一年前在评论这一计划时说,“这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现在希望靠巨大财富建起世界最高建筑,为的是让自己在世界地图上拥有不可抹煞的位置”。巴库的建设清单很长,除阿塞拜疆塔外,还有正在建设的火焰塔、白城、冬夏旅游中心等许多项目。
“作为一个年轻的从苏联解体出来的国家,阿塞拜疆通过这些建设项目重新找到民族自信。”这是一些西方媒体对阿塞拜疆的评论。除大量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外,阿塞拜疆还积极改善国家形象。外交部国际发展机构主任阿什拉夫・什卡利耶夫博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10年前阿塞拜疆是接受国际援助的国家,而现在已成为纯输出国际援助的国家。”阿塞拜疆与伊斯兰发展银行合作,在非洲开展医疗援助,为加沙地区、叙利亚等发生冲突或自然灾害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还为发展中国家学生提供奖学金。
少苏联痕迹,向欧洲看齐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杨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阿塞拜疆在经济上依靠欧美,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俄罗斯对这一地区的影响依然很大。19世纪30年代,沙俄就开始在这里经营。苏联时期,阿更是加盟共和国中经济发展最好,不依靠中央财政补贴的一个。目前依然有200多万阿塞拜疆人生活在俄罗斯。阿塞拜疆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近日的一些国际媒体中,也可以看到俄罗斯与阿塞拜疆一直未能就继续租用阿境内的加巴拉雷达站达成一致的消息。俄驻阿大使表示,俄罗斯将在几周内从这一雷达站全部撤出人员和技术设备。俄租用该雷达站去年底到期后,阿要求提高租金40倍,达到3亿美元,这让俄无法接受。尽管俄外长表示,俄决定放弃租用阿境内的雷达站“不会对两国关系产生不良影响”,但俄罗斯政府14日已宣布决定终止有关阿过境俄罗斯转运石油的协议。
《环球时报》记者在巴库没有找到什么苏联时期的影子,这个民众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与传统的伊斯兰教国家也不太一样。巴库的街道宽阔整齐,4到8车道的主干道一点都不堵车。一栋栋“里海黄”颜色的建筑显得干净清爽。里海海滨大道旁就是现代摩登的高档购物中心和饭店。几百年历史的古城和清真寺毗邻欧美奢侈品专卖店。号称世界最大的肯德基店就坐落在市中心五二八广场旁的一幢古老建筑里。牵着手的青年情侣和西装革履的公司白领漫步在步行商业街上。这些情景与发达的西欧国家几乎没有太大差别。
地处欧亚交界的阿塞拜疆似乎有着一颗“欧洲心”。2015年6月,巴库将迎来49个国家参加的首届欧洲运动会。负责参加运动会筹备工作的青年和体育部国际关系司司长伊哈姆・马达托夫说:“我们希望通过欧洲运动会展示我们国家在过去20年取得的成就,展示我们作为一个新兴发展国家的形象。”
阿塞拜疆40岁以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基本上都会说俄语,而年轻人中会说英语的比较多。在巴库水晶广场举行的2012年欧洲电视歌唱大赛仍被当地年轻人津津乐道。在今年的大赛中,阿塞拜疆的歌手又获得亚军。《环球时报》记者从陪同的外交部工作人员处了解,大学毕业生在政府机构工作的起薪大约200欧元,大学教授的月薪约六七百欧元。但当地的消费水平却在“向欧洲看齐”,吃一顿快餐约为15欧元。所以一些人经常要从事两份工作。不过,当地人说“这样的生活水平比5到10年前好太多了”。
今天巴库呈现出的平静、繁荣让人很难想象20年前阿塞拜疆的样子。独立后的阿塞拜疆政治一度陷入混乱,党派纷争严重,经济上也因没有苏联的支持而一蹶不振。与邻国亚美尼亚因纳卡地区领土争端打了一场战争,又产生100多万难民。1993年苏联时期曾身居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的盖达尔・阿利耶夫在各界要求下复出,他打击制造混乱的政敌,提出能源治国与促进非能源经济并举的综合发展道路,推行全方位的务实外交,将一个濒临崩溃的国家带上了稳定发展的正轨。直到今天,他被阿塞拜疆人称为“全民族的英雄”。在巴库无论走进多么小的店铺,一定有三样东西:老总统阿利耶夫的画像、《古兰经》和带有火焰图案的国旗。各个政府机构、学校的门厅里也一定摆着老总统的塑像。今年10月阿塞拜疆将举行大选。据分析,老总统的儿子、现任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连任三届总统的可能性很大。
2005年,示威者在阿塞拜疆刮起“橙色风暴”,不过政府很快稳定住局势。但欧美不断在人权、网络自由、腐败等方面攻击阿塞拜疆。今年是大选年,为保证稳定,阿政府刚遣散一批欧美的非政府组织。与此同时,阿政府也在努力整治腐败,减少官僚主义,提高透明度。今年6月将开通“流动服务车”项目,深入各个地区、居民点,方便民众办理各种事务。
愿与中国“复兴丝绸之路”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期间接触的阿塞拜疆人中,多数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古迹、风光,对现代的、发展起来的中国并不熟悉。不过,阿塞拜疆人对中国非常友好,很多人知道中国前总理李鹏在苏联留学时期曾在这里的一个水电站工作。在巴库采访期间,经常碰到有人用中文“你好”跟记者打招呼。巴库国立大学的孔子学院已经成立2年。中方院长胡凤华老师说,在阿塞拜疆的中国人不多,她刚来时,街上的人用日语和韩语跟她打招呼。孔子学院办起来以后,吸引了不少中学生、商人、公务员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就这样口口相传,孔子学院的名气越来越大。
“中国制造”在阿塞拜疆很有名。巴库的比纳、萨达拉克两个购物中心里,90%的商品都来自中国,毛皮、鞋、服装、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江淮、奇瑞、力帆汽车都已打进阿国内市场。华为、中兴在这里也设有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杨进认为,阿塞拜疆有消费能力,中国最好的商品还没有进来,主要是宣传不够。如果充分发挥阿塞拜疆连接欧亚的通道作用,阿塞拜疆这个市场潜力非常大。
尽管阿塞拜疆人对中国还不够了解,但当地与中国的合作意愿很强烈。“你们是第一家来采访我们的中国媒体。”这是文化旅游部旅游局局长艾丁・伊斯米耶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伊斯米耶夫说,现在每年到阿旅游的中国人只有5000到7000人次。巴库与北京之间的直航就要开通了,不用再从乌鲁木齐或伊斯坦布尔转机,七八个小时就可从北京抵达巴库。直飞航班开通将扩大中国游客的数量。
在经济与发展部干净整齐的会议室里,副部长塞维妮・哈萨诺娃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了阿塞拜疆的未来计划:“同海湾国家一样,阿塞拜疆也有危机感:石油收入不稳定,未来不可再生能源只会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在去年年底制定了2020战略。这是一个让经济可持续发展,争取不依赖石油的计划。”据了解,2012年阿塞拜疆非石油行业仅占GDP的9.4%,到2020年,阿塞拜疆80%的GDP要来自非石油行业。哈萨诺娃说:“任务相当艰巨。我们正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她认为,中国企业的机会也恰好就在这里,炼油、石化产业、生态农业、风能和太阳能、旅游业等等。
巴库著名的国立石油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全部进入了阿塞拜疆的国营石油公司索卡公司。校长艾尔米拉・拉玛萨诺娃还是国家石油委员会主席。现在约有200多名中国学生在这里学习石油勘探、钻井技术等专业。拉玛萨诺娃女士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与中国的大学加强合作,邀请中国的学者来参加论坛,这些都是这所大学下一步要进行的重要工作。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阿塞拜疆共和国国家馆日展示的是――处在连接东西方十字路口上的阿塞拜疆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阿塞拜疆临里海,位于俄罗斯大市场的南部,处于从中亚经土耳其到欧洲的通道上。地理位置极佳,是贯通南北和东西的要冲,非常适合充当商品流通的通道。作为阿塞拜疆“复兴丝绸之路”计划的一部分,2014年一座现代化海港将落户巴库。正如哈萨诺娃所说:“特别欢迎中国和印度的商品从这里进入欧洲。”
(原标题:阿塞拜疆雷达站租金提40倍 俄将被迫撤人员)
(编辑:SN026) 来源: 环球时报
人工岛上要建世界最高建筑
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市中心出发,约20分钟车程就能抵达最老的采油区比纳卡地。路边竖立着的一座座抽油机,提醒着《环球时报》记者,这就是让阿塞拜疆逐渐“火”起来的石油城。同行的阿塞拜疆司机开玩笑说:“这里的石油埋藏浅,在自家后院打个井,就能发财。”以巴库为中心的阿普歇伦半岛及其附近的里海海底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之一。从20世纪初开始,巴库油田就成为南高加索工业中心和苏联时期的石油基地。
1991年独立后,阿塞拜疆经济开始转向,由原来单一的苏联方向,转而面向欧洲。阿塞拜疆拥有大油田,但缺乏技术和资金,通过与英国、美国、挪威等西方石油公司合作,签下数个开采石油的“世纪合同”。阿塞拜疆每天通过石油管道输送100万桶原油。《纽约时报》曾评论说,这样的产量足以使阿塞拜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国之一,并且潜力巨大。在美国的积极支持下,向欧洲输送石油的巴库-第比利斯(格鲁吉亚)-杰伊汉(土耳其)石油管道2002年开工,现在已成为阿出口量最大的石油管道。此外,欧洲每年消耗的天然气1/4来自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的经济发展部坐落在里海边一幢雄伟的城堡式建筑里,是苏联时期加盟共和国的政府所在地。经济发展部副部长塞维妮・哈萨诺娃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过去10年中,阿塞拜疆的GDP增加了3.4倍。从2002年到2012年居民收入增长了6.9倍。10年前贫困率高达50%,现在仅为6%。阿塞拜疆经济的开放程度很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阿采取成功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稳定本国金融银行业。中央银行副行长卡加尼・阿卜杜拉耶夫说,阿塞拜疆货币马纳特在俄南部和格鲁吉亚都有流通,是非常可靠的货币。巴库也成为南高加索地区的金融中心。依靠石油收入,阿外汇储备465亿美元,是外债的8倍。
阿塞拜疆与盛产石油的西亚国家邻近,钱包鼓起来的阿塞拜疆人不仅在走“迪拜模式”道路,甚至还要超越迪拜。在天气晴好的日子,《环球时报》记者站在里海边的现代化购物中心顶层,可以隐约看到里海中的几处小岛――那是正在建设中的41座人工岛项目。这个巴库最雄心勃勃的建设项目还包括未来在人工岛上建一座1050米的世界最高建筑,命名为“阿塞拜疆塔”。它比现在的世界最高建筑――阿联酋迪拜的哈利法塔高222米。英国《每日邮报》一年前在评论这一计划时说,“这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现在希望靠巨大财富建起世界最高建筑,为的是让自己在世界地图上拥有不可抹煞的位置”。巴库的建设清单很长,除阿塞拜疆塔外,还有正在建设的火焰塔、白城、冬夏旅游中心等许多项目。
“作为一个年轻的从苏联解体出来的国家,阿塞拜疆通过这些建设项目重新找到民族自信。”这是一些西方媒体对阿塞拜疆的评论。除大量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外,阿塞拜疆还积极改善国家形象。外交部国际发展机构主任阿什拉夫・什卡利耶夫博士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10年前阿塞拜疆是接受国际援助的国家,而现在已成为纯输出国际援助的国家。”阿塞拜疆与伊斯兰发展银行合作,在非洲开展医疗援助,为加沙地区、叙利亚等发生冲突或自然灾害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还为发展中国家学生提供奖学金。
少苏联痕迹,向欧洲看齐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杨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虽然阿塞拜疆在经济上依靠欧美,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俄罗斯对这一地区的影响依然很大。19世纪30年代,沙俄就开始在这里经营。苏联时期,阿更是加盟共和国中经济发展最好,不依靠中央财政补贴的一个。目前依然有200多万阿塞拜疆人生活在俄罗斯。阿塞拜疆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近日的一些国际媒体中,也可以看到俄罗斯与阿塞拜疆一直未能就继续租用阿境内的加巴拉雷达站达成一致的消息。俄驻阿大使表示,俄罗斯将在几周内从这一雷达站全部撤出人员和技术设备。俄租用该雷达站去年底到期后,阿要求提高租金40倍,达到3亿美元,这让俄无法接受。尽管俄外长表示,俄决定放弃租用阿境内的雷达站“不会对两国关系产生不良影响”,但俄罗斯政府14日已宣布决定终止有关阿过境俄罗斯转运石油的协议。
《环球时报》记者在巴库没有找到什么苏联时期的影子,这个民众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与传统的伊斯兰教国家也不太一样。巴库的街道宽阔整齐,4到8车道的主干道一点都不堵车。一栋栋“里海黄”颜色的建筑显得干净清爽。里海海滨大道旁就是现代摩登的高档购物中心和饭店。几百年历史的古城和清真寺毗邻欧美奢侈品专卖店。号称世界最大的肯德基店就坐落在市中心五二八广场旁的一幢古老建筑里。牵着手的青年情侣和西装革履的公司白领漫步在步行商业街上。这些情景与发达的西欧国家几乎没有太大差别。
地处欧亚交界的阿塞拜疆似乎有着一颗“欧洲心”。2015年6月,巴库将迎来49个国家参加的首届欧洲运动会。负责参加运动会筹备工作的青年和体育部国际关系司司长伊哈姆・马达托夫说:“我们希望通过欧洲运动会展示我们国家在过去20年取得的成就,展示我们作为一个新兴发展国家的形象。”
阿塞拜疆40岁以上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基本上都会说俄语,而年轻人中会说英语的比较多。在巴库水晶广场举行的2012年欧洲电视歌唱大赛仍被当地年轻人津津乐道。在今年的大赛中,阿塞拜疆的歌手又获得亚军。《环球时报》记者从陪同的外交部工作人员处了解,大学毕业生在政府机构工作的起薪大约200欧元,大学教授的月薪约六七百欧元。但当地的消费水平却在“向欧洲看齐”,吃一顿快餐约为15欧元。所以一些人经常要从事两份工作。不过,当地人说“这样的生活水平比5到10年前好太多了”。
今天巴库呈现出的平静、繁荣让人很难想象20年前阿塞拜疆的样子。独立后的阿塞拜疆政治一度陷入混乱,党派纷争严重,经济上也因没有苏联的支持而一蹶不振。与邻国亚美尼亚因纳卡地区领土争端打了一场战争,又产生100多万难民。1993年苏联时期曾身居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的盖达尔・阿利耶夫在各界要求下复出,他打击制造混乱的政敌,提出能源治国与促进非能源经济并举的综合发展道路,推行全方位的务实外交,将一个濒临崩溃的国家带上了稳定发展的正轨。直到今天,他被阿塞拜疆人称为“全民族的英雄”。在巴库无论走进多么小的店铺,一定有三样东西:老总统阿利耶夫的画像、《古兰经》和带有火焰图案的国旗。各个政府机构、学校的门厅里也一定摆着老总统的塑像。今年10月阿塞拜疆将举行大选。据分析,老总统的儿子、现任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连任三届总统的可能性很大。
2005年,示威者在阿塞拜疆刮起“橙色风暴”,不过政府很快稳定住局势。但欧美不断在人权、网络自由、腐败等方面攻击阿塞拜疆。今年是大选年,为保证稳定,阿政府刚遣散一批欧美的非政府组织。与此同时,阿政府也在努力整治腐败,减少官僚主义,提高透明度。今年6月将开通“流动服务车”项目,深入各个地区、居民点,方便民众办理各种事务。
愿与中国“复兴丝绸之路”
《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期间接触的阿塞拜疆人中,多数对中国的了解仅限于古迹、风光,对现代的、发展起来的中国并不熟悉。不过,阿塞拜疆人对中国非常友好,很多人知道中国前总理李鹏在苏联留学时期曾在这里的一个水电站工作。在巴库采访期间,经常碰到有人用中文“你好”跟记者打招呼。巴库国立大学的孔子学院已经成立2年。中方院长胡凤华老师说,在阿塞拜疆的中国人不多,她刚来时,街上的人用日语和韩语跟她打招呼。孔子学院办起来以后,吸引了不少中学生、商人、公务员来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就这样口口相传,孔子学院的名气越来越大。
“中国制造”在阿塞拜疆很有名。巴库的比纳、萨达拉克两个购物中心里,90%的商品都来自中国,毛皮、鞋、服装、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江淮、奇瑞、力帆汽车都已打进阿国内市场。华为、中兴在这里也设有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杨进认为,阿塞拜疆有消费能力,中国最好的商品还没有进来,主要是宣传不够。如果充分发挥阿塞拜疆连接欧亚的通道作用,阿塞拜疆这个市场潜力非常大。
尽管阿塞拜疆人对中国还不够了解,但当地与中国的合作意愿很强烈。“你们是第一家来采访我们的中国媒体。”这是文化旅游部旅游局局长艾丁・伊斯米耶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的第一句话。伊斯米耶夫说,现在每年到阿旅游的中国人只有5000到7000人次。巴库与北京之间的直航就要开通了,不用再从乌鲁木齐或伊斯坦布尔转机,七八个小时就可从北京抵达巴库。直飞航班开通将扩大中国游客的数量。
在经济与发展部干净整齐的会议室里,副部长塞维妮・哈萨诺娃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了阿塞拜疆的未来计划:“同海湾国家一样,阿塞拜疆也有危机感:石油收入不稳定,未来不可再生能源只会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在去年年底制定了2020战略。这是一个让经济可持续发展,争取不依赖石油的计划。”据了解,2012年阿塞拜疆非石油行业仅占GDP的9.4%,到2020年,阿塞拜疆80%的GDP要来自非石油行业。哈萨诺娃说:“任务相当艰巨。我们正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她认为,中国企业的机会也恰好就在这里,炼油、石化产业、生态农业、风能和太阳能、旅游业等等。
巴库著名的国立石油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全部进入了阿塞拜疆的国营石油公司索卡公司。校长艾尔米拉・拉玛萨诺娃还是国家石油委员会主席。现在约有200多名中国学生在这里学习石油勘探、钻井技术等专业。拉玛萨诺娃女士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与中国的大学加强合作,邀请中国的学者来参加论坛,这些都是这所大学下一步要进行的重要工作。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阿塞拜疆共和国国家馆日展示的是――处在连接东西方十字路口上的阿塞拜疆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阿塞拜疆临里海,位于俄罗斯大市场的南部,处于从中亚经土耳其到欧洲的通道上。地理位置极佳,是贯通南北和东西的要冲,非常适合充当商品流通的通道。作为阿塞拜疆“复兴丝绸之路”计划的一部分,2014年一座现代化海港将落户巴库。正如哈萨诺娃所说:“特别欢迎中国和印度的商品从这里进入欧洲。”
(原标题:阿塞拜疆雷达站租金提40倍 俄将被迫撤人员)
(编辑:SN026) 来源: 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