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国际新闻
Guest
5月18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发生骚乱,至今已持续一周,并蔓延到首都以外。骚乱最先发生在斯德哥尔摩的一处移民聚集区。当时数百位年轻人在街头烧毁警车。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论称,融合移民的政策显然已经失败。
这让我们想起两年前,挪威杀死77人的凶手布雷维克。他宣称,杀人动机是为保护挪威不受多元文化和移民的伤害。那么,近年来,被人视为发展典范的“北欧模式”背后,为何蕴藏着引发民族暴力的种子呢?
“北欧模式”吸引移民?
今年2月,同样是《经济学人》,同样是有关北欧,其封面文章却是对北欧模式大为赞赏:“北欧模式将成典范”。该文指出,无论是经济竞争力,还是社会福利,还是民众幸福感,北欧国家已居世界首位。
也许正是由于幸福指数高等原因,北欧已成为热门的移民国家。几十年来,瑞典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移民国。据不完全统计,斯德哥尔摩已有14%的人口是外国移民。
那么,为何在高福利高工资的瑞典,仍有许多年轻人不满社会现状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欧洲近年来移民的双向选择问题。
欧洲需要外来移民充当廉价劳力
随着欧洲老龄化加剧,移民目的地国需要移民充当新的廉价劳动力。根据联合国的估计,因人口老龄化,在2050年前欧洲至少需要引进上亿外国移民,才能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于是欧洲纷纷修改移民措施,这不仅可以让移民成为欧洲国家新的纳税人以支持养老体系,还可以填补欧洲各国劳动力和技术的短缺。
但欧洲国家如何对待新移民的问题,则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人本主义与启蒙运动都始于欧洲,欧洲国家传统上有着对人权的尊重和价值承认。按照这个道理,从人权相对并不完善的国家过来的移民,理应享受令他们满意的待遇才是。不过事实并非如此,这又是为什么呢?
移民很难融入当地社会
众所周知,瑞典是“世界难民之母”。自上世纪70年代始,瑞典移民的主体是难民。世界上哪个地方有战争,哪个地方的难民就会大量移民瑞典。
这些难民的民族性很强烈,因他们毕竟是受战争或者政治压力而被迫逃离家园。这也就是为什么移民瑞典的难民中,有很多人从不把自己当成瑞典人,反而以民族聚居的方式,在各自的社区里生根发芽,保留自己的文化习俗和社会习惯。
这些移民无法融入当地社会,而随着欧洲国家近年来的经济不景气,越来越多的移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影响了欧洲各国的治安和就业。
不过我们并不能简单地把移民犯罪的责任全部推给难民。因为综上谈到,难民选择移民欧洲,其实是双向选择。不过,就算是欧洲各国政府欢迎移民,因移民多是战乱国的难民,很多移民还保有自己民族的生活方式,而这恰好激怒了一些极右翼人士的极端举动。
欧洲极右翼排斥移民
由于移民者的价值观冲击等影响,一些人已开始担忧,这些移民在形成自己的社区之后,开始反向殖民并分解欧洲各国社会。另一方面,很多移民的难民,因高福利不劳而获,生活质量比当地的劳动者还要好,这也引发了当地保守主义者的不满。他们认为,福利制度似乎并不再是北欧国家的最佳选择。
近年,瑞典悬疑小说家拉尔森“千禧年”系列作品受到欢迎,显然不只是因为它的悬疑情节。在他的书中,瑞典经济中的特权阶级勾结政府势力,做一些充满极右翼气息的勾当。这就足以证明,北欧保守主义等极端民族思想已死灰复燃。
不仅仅是北欧,很多欧洲人都因反恐而形成的排外情绪拒绝外来移民。英国、法国、德国领导人在近两三年里,相继宣告了各自国家的多元文化主义失败,表示要重构社会的阶层和社区氛围。虽然他们的这些措施从表面上看是为了更好的防止恐怖主义在本土滋生,但是这显然反映出当今欧洲社会结构,已发生了诸如民族互斥等深层次变化。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专员索尔贝斯就认为,移民问题已成为“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定时炸弹”。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
这让我们想起两年前,挪威杀死77人的凶手布雷维克。他宣称,杀人动机是为保护挪威不受多元文化和移民的伤害。那么,近年来,被人视为发展典范的“北欧模式”背后,为何蕴藏着引发民族暴力的种子呢?
“北欧模式”吸引移民?
今年2月,同样是《经济学人》,同样是有关北欧,其封面文章却是对北欧模式大为赞赏:“北欧模式将成典范”。该文指出,无论是经济竞争力,还是社会福利,还是民众幸福感,北欧国家已居世界首位。
也许正是由于幸福指数高等原因,北欧已成为热门的移民国家。几十年来,瑞典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移民国。据不完全统计,斯德哥尔摩已有14%的人口是外国移民。
那么,为何在高福利高工资的瑞典,仍有许多年轻人不满社会现状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欧洲近年来移民的双向选择问题。
欧洲需要外来移民充当廉价劳力
随着欧洲老龄化加剧,移民目的地国需要移民充当新的廉价劳动力。根据联合国的估计,因人口老龄化,在2050年前欧洲至少需要引进上亿外国移民,才能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于是欧洲纷纷修改移民措施,这不仅可以让移民成为欧洲国家新的纳税人以支持养老体系,还可以填补欧洲各国劳动力和技术的短缺。
但欧洲国家如何对待新移民的问题,则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人本主义与启蒙运动都始于欧洲,欧洲国家传统上有着对人权的尊重和价值承认。按照这个道理,从人权相对并不完善的国家过来的移民,理应享受令他们满意的待遇才是。不过事实并非如此,这又是为什么呢?
移民很难融入当地社会
众所周知,瑞典是“世界难民之母”。自上世纪70年代始,瑞典移民的主体是难民。世界上哪个地方有战争,哪个地方的难民就会大量移民瑞典。
这些难民的民族性很强烈,因他们毕竟是受战争或者政治压力而被迫逃离家园。这也就是为什么移民瑞典的难民中,有很多人从不把自己当成瑞典人,反而以民族聚居的方式,在各自的社区里生根发芽,保留自己的文化习俗和社会习惯。
这些移民无法融入当地社会,而随着欧洲国家近年来的经济不景气,越来越多的移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影响了欧洲各国的治安和就业。
不过我们并不能简单地把移民犯罪的责任全部推给难民。因为综上谈到,难民选择移民欧洲,其实是双向选择。不过,就算是欧洲各国政府欢迎移民,因移民多是战乱国的难民,很多移民还保有自己民族的生活方式,而这恰好激怒了一些极右翼人士的极端举动。
欧洲极右翼排斥移民
由于移民者的价值观冲击等影响,一些人已开始担忧,这些移民在形成自己的社区之后,开始反向殖民并分解欧洲各国社会。另一方面,很多移民的难民,因高福利不劳而获,生活质量比当地的劳动者还要好,这也引发了当地保守主义者的不满。他们认为,福利制度似乎并不再是北欧国家的最佳选择。
近年,瑞典悬疑小说家拉尔森“千禧年”系列作品受到欢迎,显然不只是因为它的悬疑情节。在他的书中,瑞典经济中的特权阶级勾结政府势力,做一些充满极右翼气息的勾当。这就足以证明,北欧保守主义等极端民族思想已死灰复燃。
不仅仅是北欧,很多欧洲人都因反恐而形成的排外情绪拒绝外来移民。英国、法国、德国领导人在近两三年里,相继宣告了各自国家的多元文化主义失败,表示要重构社会的阶层和社区氛围。虽然他们的这些措施从表面上看是为了更好的防止恐怖主义在本土滋生,但是这显然反映出当今欧洲社会结构,已发生了诸如民族互斥等深层次变化。欧盟经济和货币事务专员索尔贝斯就认为,移民问题已成为“这个时代最厉害的定时炸弹”。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