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卫星飞太空,人间苦难重” (人民日报1977年2月3日)

冷笑大哥大

冷笑再冷笑
注册
2013-04-22
消息
233
荣誉分数
34
声望点数
38
人民日报:卫星飞太空,人间苦难重
(人民日报1977年2月3日)

卫星飞太空,人间苦难重,这是当今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写照。不过苏修自己并不这样认为,而美其名曰“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说“发达”,倒也“发达”。

看一看太空,苏式飞船和卫星的确为数不少。可惜,飞船卫星虽多,究竟不能当饭吃,当衣穿。为了和美帝争霸太空,近几年来,苏修叛徒集团不惜投下重资,引起苏联人民的强烈不满。

早在一九七五年间,就有读者投书苏修报刊,要求缩减用于空间的拨款,“腾出资金”用来“提高人民的物质福利事业”。结果招致苏修《新时代》杂志御用文人的痛斥。它指责苏联人民的这一正当要求是“错误的观点”,甚至给写信人扣上企图“使生产陷入僵局”,“使经济陷入停滞状态”等等大帽子,妄图以此封住苏联人民之口。 然而,苏联人民的不满情绪并没有因此而平息,这使苏修一小撮人颇为作难。

最近,《新时代》杂志又一次披挂上阵,进行辩解。所不同的,这一次是抬出来了一位苏联宇宙飞行员向读者进行现身说教。 这位太空人承认苏联宇宙研究的确是“非常费钱”,然而,据说“宇宙研究不仅能补偿所消耗的费用,而且会带来利润。”这就是说,苏修的所谓“太空作业”竟是一桩一本万利的买卖。但是,人们不禁要问:“利润”从何而来呢?莫非真有“月宫宝盒”一类的玩艺儿等待着克里姆林宫的冒险家去打开吗?显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苏联的科学家也曾承认,宇宙资源的开发还是一个遥远的事情。 尽管如此,这位“宇宙飞行员”还是要苏联人民相信,发射卫星是有利可图的。“利润”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地面。他说:“通过在宇宙空间所拍摄的照片,可以发现地球深处所埋藏的财富。已经发现了地下水库和矿床。”在这里,他尽管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却在无意之中供认了,苏联在太空搞那么多飞船、卫星,目的之一是为了搜集经济情报,攫取地球上的矿藏、财富。这真是一语泄露了天机,只不过他还是故意回避利用间谍卫星收集别国的军事情报这一重要事实。而后者同样是苏修在国外攫取最大利润所必不可少的。

谁都知道,苏修的“克格勃”遍及世界各国,他们伪装成外交官、商人、海员、学者、记者、游客等等,到处大搞间谍活动,虽说狡猾多端,还是经常失风、被捕、被逐。现在又飞到太空去搞间谍勾当,来个天上、地上,双管齐下,端的是安全可靠! 通过苏修御用舆论工具这一喋喋不休的说教,能否堵住苏联人民之口,是十分可疑的。不过,这却道出了苏修大搞所谓太空研究的一点“秘密”,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自我揭露,这也未尝不是好事。


142.jpg




请把苏修这词换成中共,苏联换做中国,非常恰当
 
36年前的报纸:confused: 这简直是挖坟盗墓
 
有什么奇怪的,共产党,尤其是中共,一贯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有什么奇怪的,共产党,尤其是中共,一贯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此人貌似跟中共有血海深仇。 不知中共是鞭尸了她老公孩子,或者奸杀了他父母妻女了呢?
 
说来说去原来在说自己。 2010年鲁迅20多篇作品包括《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等,从中学课本删除。共党花了60年终于搞清楚鲁迅原来是在骂自己。
 
1946年5月4日,《解放日报》为庆祝“五四”发表了社论《民主和自由新论》,该文以充满激情的笔调对民主进行了讴歌:“民主,只有民主,才能使中国新生,才能使青年获得肉体与精神的解放。没有民主,便不能存在和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科学。没有民主,便不能有人民的自由思想,而没有民主与科学,中国便绝对不可能由落后变为先进,绝对不可能由贫弱变为富强。”类似这般充满激情的精彩言论,在当年的《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上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不胜枚举。
1945年2月12日的《新华日报》在回答一位名叫吴中民的读者的提问时曾这样说过:“现在中国最迫切的问题,是实行民主;有了民主,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没有民主,便一切都是粉饰的花样而已。”
1945年7月2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文章调子更高:“民主能发挥无穷的伟力,唯有实行民主,事情才能办好。”
“实践证明了一切,谁还能丝毫怀疑吗?
一切力量来自人民!
一切光荣归于民主!”
为了鼓吹民主,中共党魁甚至亲自披挂上阵,摇旗呐喊。毛泽东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中国的缺点就是缺乏民主,国民政府应全面实行民主,只有实行民主才能建设好中国。
 
有什么奇怪的,共产党,尤其是中共,一贯是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可以斗膽把 "中共" 改成 "中華文化" 嗎?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