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美国处理斯诺登案前会先订规则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国际新闻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国际新闻

Guest
  乍一看,斯诺登泄密案似乎是阿桑奇案的升级版,但跟阿桑奇案又不一样。阿桑奇案涉及的是美国政府的内部文件,尤其是外交电文等,虽属机密文件,但特别机密的并没有。斯诺登案则不一样,涉及的是美国政府的核心机密,而且,涉及的范围特别广,包括像谷歌和威瑞森(Verizon)这样的超级公司。在这些公司中,有很多来自美国政府的前官员,乃至前高官,他们与国外有各种联系,做生意,做咨询,做研究等等。这些人会对此案非常敏感,有些已经开始发声,但大多数保持沉默。

  正如笔者同事克危克险首席安全顾问萨米尔•苏迈达大使所说,尊重隐私是美国人渗透到血液里的文化。美国人很在意“隐私”,即使是朋友们之间,也是不该问的不问,有点类似英文里的“don't ask, don't tell”(不问不说)。不过,在“9.11”之后,出于国家反恐战争的需要,美国人必须在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之间做出选择。在这个时候,美国人的觉悟还是蛮高的,为了国家安全,牺牲一点自己的个人隐私,这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现在发现,情况并非如此,政府显然是在“滥用权力”。还有,美国人认为,如果美国政府这样收集和处理全世界的个人信息资料的做法是可以接受的,那别的国家都这么做也是可以接受的。这等于在世界上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所以,美国人民很生气,后果难说多严重,但至少要讨个说法,这是毫无疑问的。

  美国情报界一直顺应一个国际惯例,即有关情报作业的议题,出了问题之后,基本对策就是“NCND”(No Confirmed, No Denied,既不否认,也不肯定)。不到万不得已,政府不会公开讨论此事。前不久,俄罗斯抓获并遣返美国情报人员时,态度仍然是如此。未来还会如此。这一次,可想而知,美国政府会做出什么反应。首先,一定极力避免并淡化此事。其次,如果一定要面对,那么,一定会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极力为政府的行动进行辩护。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局长在国会作证时已经这么做。当然,这一次,政府会非常被动,但它一定会坚持这个立场,也不会改变所揭露出来的做法。

  在美国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一定是分成两派,无论是在国会中,还是在民间,都会如此。支持政府做法的人会说,“如果你没有做错什么,你就没有什么可怕的”。这很类似中国人常说的,“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反对政府的人说, 这完全是“宁可错杀一千,也别漏掉一个”,滥杀无辜。这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最终还是国家安全利益至上,支持这一派的人会占上风。在这个问题上,老百姓一定是斗不过政府的,别看美国民意极其强大。

  不过,斗不过政府并不等于这事儿就这样结束了。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政治体制相互制衡:两党制加舆论监督。在这种体制下,美国国会一定会结合民意诉求,跟政府一起工作,制定出一份法律,在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之间寻求平衡,以规范今后的做法。这里面可能还要涉及所谓的职业道德问题。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问题并不是某个政党的问题,既不是共和党的,也不是民主党的,更不是共和党用来打击民主党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太看重所谓的“党派斗争”。在事关国家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上,美国人是讲政治的,是一致的。此外,这也不是一个“新闻自由和国家安全”的问题,好像没有多少人在指责新闻界,大家关注的是美国情报机构滥用权力。

  中国需要注意的是,此案发生后,美国国内对这种做法一定会制定相应的立法和规章,保护老百姓的利益。因此,在和中国等国探讨如何规范网络安全的原则和准则之前,美国恐怕要先在国内出台自己的游戏规则。这事肯定会让美国在跟中国讨论网络安全问题时没有底气,但中国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在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要小看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对中国施加的压力。美国内部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值得中国密切观察。

  作者:郭长林,克危克险首席美国分析员,退出公职前曾常驻美国,潜心研究美国几十年,为中央决策服务。

新浪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