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浪漫女友, 共渡浪漫周末!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guest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guest

Moderator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10-07
消息
402,179
荣誉分数
76
声望点数
0
<HTML>妹妹们好,

有国内来的漂亮女孩愿意和我去多伦多, 瀑布度假吗?
无论是单身的,还是有家的, 无论是学生还是少妇都可以和我联系. 只是希望妹妹的年纪在18到28岁之间.

两人共渡周末,享受浪漫性爱. 9月1日去, 3日回. 无论妹妹在加拿大的那个城市. 均可以和我联系. E-MAIL: hyz98@yahoo.com

若愿意,合适的话, 以后可以做长期朋友, 无论是一夜情, 还是恋爱女友, 都可以, 总之, 只要大家在一起感到快乐, 没有必要去在乎旁人的想法! 记住生活是自己的, 爱情, 性爱也是自己的. 尝试一下, 体验一下, 这也是人生的一次经历.

无论是单身女孩子, 还是有家庭的少妇, 我都欢迎你们和我联系, 只要自己高兴, 那些对目前平淡的生活(包括性生活)不满意的妹妹, 均可以和我联系. 大家互不纠缠, 只是为了快活!!!

我的观点就一个: 自己的生活, 自己要过的愉快!!!

若有不同意见, 请"卫道士们"回贴, 但请尊重我的生活方式, 不要谩骂.

请记住:加拿大是一个尊重言论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国家.

谢谢

:) </HTML>
 
<HTML>Tian bu zhi chi!</HTML>
 
<HTML>这也没什么不对的,每个人对生活的意义理解不同.而且每人有选择的权利.(包括少妇).但是通常少妇没有机会和你共渡良宵,因为少妇要陪她的老公.(无论性生活满意与否)</HTML>
 
Nice try. :)

<HTML></HTML>
 
<HTML>I agree what your said.
The life in Ottawa is so boring for me, a single young man. I need regular colorful and emotional life, sex as well.
Girl! What ever you are married or not, if you want more colorful life, email me. We both will be happy!</HTML>
 
Experience

<HTML>Good point! But from my experienc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both cost and effort, as well as risk) is to go and find a hooker, quite a few in downtown. Or call adult service lines. -- You have to use condom anyway! The beauty of this is you can try different colors/tastes(of course, the SIZE--I LOVE IT!!!), no more boring foreplay - you can have it if you like, better service - they knoe what men really need, oh, practise English!!! Hei, hei, hei. The only downside is meney has to be paid for the service, but, remember, nothing comes free in this world - some day you have to pay for what you get. If you try once, you will love it. Oh, going to bars is another way, but less efficient. Just my 2 cents. </HTML>
 
RE: Experience

<HTML>Mr. Experience is more realistic, be liking that.</HTML>
 
RE: Experience

<HTML>谢谢回复,

OK, 我觉得大家至少是尊重我的生活方式. 其实少妇也会出来走走的, 不要以为她们愿意天天陪他们的老公. 那些在外边花天酒地的男人, 是不会天天想着他们的太太的. 少妇也需要新的尝试, 换一种生活方式,这和换一种做爱姿势一样是可以理解的.
这个我在国内有体会.

任何意见都欢迎, 就是不要乱骂人!

谢谢, 祝好!


</HTML>
 
RE: Experience

<HTML>You are a dreamer!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I just feel so shamed for your post. So stupid!
Next time, call escort service if you wanna have
sex. </HTML>
 
RE: Experience

<HTML>We need to follow some rule. Otherwise ....
Do you agree? 巫山云雨
</HTML>
 
RE: Experience

<HTML>KLOUS,

我不懂你说的意思,WHAT KIND OF RULES ? 可否明确?

我只是表达我的观点, 我的生活方式, 我没有辱骂任何人, 相反我非常大度地接纳所有人的意见. 包括楼上的 FISHER 对我的辱骂. 我是一个民主的BOY. 一个真实的男人, 我喜欢女孩子, 这有错吗?

那些在网上对我的提议大加责骂的人, 你们在看"廊桥遗梦"时, 不是也很羡慕那位女主人公的一夜情吗? 尤其是那些少妇, 心里想着在这生中最好也会有一次这样的一夜情, 那为何现在来骂我呢??? 应该感谢我, 我创造了这样一个机会给你们, 难道不对吗? 我感觉到, 在网上责骂我的应该都是女的, 自己想想, 你们不是也担心你们的老公出去花天酒地吗? 与其担心, 干吗自己不尝试一下呢??? 你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 自己的快乐...

我只是亮出自己的观点, 我喜欢女孩子, 就是喜欢, 我不装佯!!! 任卫道士说去.

巫山云雨
</HTML>
 
RE: Experience

<HTML>我贴出这篇文章, 大家看看! 那些抨击我的人, 你们是在和这个社会作对, 一定是要碰壁的.


新旧交替的"围城"---当代中国婚姻观念与行为透视
--------------------------------------------------------------------------------

2001年8月28日11:44 光明网-书摘


  当代中国伴随着“双重转型”――由封闭的传统农业社会向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必然带来相应的婚恋文化与婚恋观念的变化,导致婚姻观念与行为的多元化。恋爱低龄化,离婚率上升,婚外恋增多,未婚同居及婚外性行为……使得爱情、生育与婚姻由原先的统一转变为日趋分离。

  中学生早恋:公开的秘密

  当前,中学生的早恋日渐成风,呈上升趋势。据广州市中学生心声热线电话反映,在所接听的咨询电话中,有30%的学生正受着异性交往、早恋及青春期“性问题”的困扰。同时对广州市青少年的婚恋状况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中学时期就谈恋爱的占19.5%,其中15岁及以下就恋爱的竟有3.7%,如果考虑到学生有可能隐瞒事实真相这一因素的话,实际状况比这一比例还要高。另据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研究所1999年对“全国大学生异性交往”的调查资料表明,异性交往在中学就开始了,而且已经很不少了。值得注意的是,在校的本科大学生,在中学时候一般来说在老师眼里都是好学生,可是他们中的37%的男生和30%的女生却已经有过约会了,甚至不少人也有接吻、性爱抚的行为。那么,可以推测,在中学就已经开始跟异性约会、恋爱甚至发生性行为的实际人数要比调查所反映出来的人数多。

  爱神过早地闯入中学的校园,这确实是一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这里面既有当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提前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各种刺激在起作用。从少男少女们自身来看,他们投入早恋的情感因素多数较为纯真,较为单纯,这种单纯性与他们自身的经历、阅历、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有着极大的关系。早恋中的青少年思想单纯,社会经验和人生经历并不复杂,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多数只是把男女之间的异性吸引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对异性的性冲动来作为爱慕的因素,来当作爱情对待。此时,他们容易冲动,往往当异性传递过一个多情的眼神,一封情书,一个动作,一种表示,一次偶然的接触,都会为之而动情,并产生爱的冲动,就会开始谈情说爱,甚至轻易与之发生性关系。

  在一项对北京市3所中学分别为职高、普高、重点中学的中学生对早恋的态度和经历的调查中发现,其中承认谈过恋爱的学生中,三项主要动机依次为:1在需要时有人帮助;2异性的自然吸引力;3为了更好地了解另一个人。较次要的动机包括“对异性的好奇心”;“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此外还有少数人有下列动机:“追求刺激”;“享受人生”;“表现自己能够吸引异性”;“摆脱父母的控制”。不能否认,有些比较早熟的青少年已经有了真正的恋爱意识,如许多人在问卷上提到交异性朋友的目的是想寻找精神寄托,寻求温暖,避免孤独,为了有个人诉说心中的苦恼等等。但即使是这些真正有意识的人也极少考虑到结婚或寻找终身伴侣。

  而据1999年另一项对上海市的5个区6所中学包括市重点、区重点和普通中学的调查发现,上海中学生早恋已达相当大比例,占学生总体的17?5%,在对早恋的态度上,无条件支持和略带条件支持者高达34?2%,只比持否定态度者的比例略低。而对中学生早恋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半数以上的中学生认为“很难说”,认为对学习成绩“影响不大”、“没影响”、“会促进学习”这些含肯定色彩的选择则高于认为会造成“成绩会严重下降”者的比例。这表明上海中学生对早恋问题的态度趋向于开明,在中学校园中形成了一定的早恋小气候,而在校学生本身则较难形成对早恋风气的抵制。

  校园爱情:不谈婚姻

  “校园恋爱”在70年代末开始风吹草动,发展到今天,已是“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了,大学校园里卿卿我我的情侣们来来往往地流动在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楼之间,已构成一道四季独有的风景线。较之于已走向社会的青年男女,他们更看重情感本身,而不是金钱、权力、地位等因素,对于爱情是婚姻的前奏这一说法,他们也不认同,因为婚姻这一目标的最终实现还与家长态度、经济基础、毕业去向等一系列现实因素密切相关,而这些世俗的条件似乎是对纯洁美好的爱情的玷污。因此,在学校的恋爱过程中,大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对婚姻产生一种潜意识的恐慌,尽管特定的四年不会受到婚姻的桎梏,但出于一种惯性的力量,未来的婚姻却时刻牵引着恋爱的双方。于是,对爱情的沉迷和对婚姻的无奈形成了大学校园里的流行说法:校园爱情,不谈婚姻。

  心理上的需要,精神上的交往,性格上的互补,彼此间的快乐,这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恋爱所追求的一种主流。但其中也不乏有的是想为以后寻找终身伴侣而“试恋”,现时锻炼一下能力;有的则怀着一种“过把瘾就散”的心理。据对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三四年级本科生所作的一项最新调查研究表明,尽管大学中的恋爱被视为较具理想色彩,但出于爱情而恋爱的仅有38?7%,相当比例的恋爱是出于非爱情因素,包括孤独、寂寞、好奇、婚姻等。其中,女生中出于爱情而恋爱的比例为52%,而男生中这一相应的比例仅为24%。男生中孤独、寂寞、好奇者较女生普遍,程度也比女生强烈。但这并不表明男生就不向往爱情,只是尚未遇到,但又不甘寂寞。由此,大学校园中的恋爱双方,若女生出于爱情,男生出于寂寞等非爱情因素,则这一恋爱即使走向婚姻,其未来的婚姻家庭也难说是基础稳固。由此,女生则在一开始就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

  大学生“同居”:见怪不怪。随着社会的开放,青少年的性观念也发生着变化。据浙江工业大学对全省10余所大专院校的大学生的恋爱观的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变,有近1/3的大学生对西方的“性解放”、“性自由”是持认同态度的。有31.1%的学生不仅认为“性解放”、“性自由”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认为“这是人类爱情发展的必然结果”;有21.9%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是“可以理解的”,55.9%的学生认为婚前性行为“只要相爱,毋须指责”,甚至有5%的学生认为“只要两人愿意,没有爱情也行”。另外根据首都师范大学性健康教育中心对中国近30所大学一万多名在校大学生性行为性观念的调查表明,有性行为的男大学生为15.7%,女大学生为5%,造成婚前性行为的男大学生为57%,女大学生为26.7%。

  尽管大部分人认为作为能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大学生,存在婚前性行为纯属个人私生活领域,是无可厚非的,但说归说,做归做,实际行动还属少数,更多的人只是观念上的一种接受。当代大学生观念上可能比较超前,心态其实很保守。教育家艾伦・布卢姆断言: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青春期都很自然地成为理想主义者,而对于过早的性行为者,这种浪漫理想很容易在带来片刻之欢的令人失望的关系中烟消云散。

  电视征婚:爱情能速配吗

  一向被国人认为是隐私之最的爱情,也被现今都市的年轻一代堂而皇之地推上受众面最广的电视,来个我谈你看。这类以电视征婚为主题的男女情感节目的一般形式为:在众多的报名者中,挑选出各方面条件较好,有可能配对的男女,让他们参与电视征婚活动包括自我介绍、同台讨论等,从中选出适合自己的对象。在这类节目中,知名度较高的有香港凤凰卫视的《非常男女》,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以及上海东方电视台的《相约星期六》等。这些透着玫瑰红的节目为许多优秀男女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起到了使他们能互求认识的桥梁作用,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走进演播室的男女嘉宾们心态各异。现代都市人普遍的想法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实中,已没有那份心情、那种条件来走那条从相识到相知到相恋到婚姻的漫长之路。而借助这种“感情快餐”的活动,即使在参与的过程中无缘碰到令自己心动的人,也可以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同时通过参与来锻炼自己,增加人生经验。应该说怀有这种心态的参与者还是比较真诚乐观的,在他们鼓起勇气走上舞台,说出自己心中的感觉,阐述自己对各种观念的看法时,除了会打动台上的异性,还将促使人们去审视和思考当前情感领域中的诸多问题。

  也有些年轻的男女嘉宾根本就对这种觅知音的方式不抱任何希望,并不在乎参加节目能否碰上自己倾心的人,他们只对参与的过程本身感兴趣,把它当作一项娱乐活动,一场游戏来看。认为通过这种现场直播的节目,把自己青春靓丽的形象、精彩幽默的发言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有一种触电的感觉。还有一些嘉宾在台下本来就是恋人,他们到电视台来的目标就是瞄准那些高额的礼品,这样既满足了表现欲又满足了物欲,可谓一举两得。而更有一种“玩爱情”的参与者就有些不道德了。董先生在参加某电视台主办的一档婚配交友节目时,一眼就被一位漂亮的女嘉宾所打动,而这位小姐在现场也把绣球抛给了他,如此,这对年轻人在演播现场幸福地“速配”成功。当一切都过去,董先生仍沉浸在这喜悦之中,于是拨通了那位小姐的宅电,却被对方冷静理智地告之:“先生,很抱歉,我早有男友,参加节目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胆量,刺激刺激我的男友,请以后别再打电话来打扰我,这只不过是一次游戏罢了。”听得董先生愕然,原来爱情是可以当作游戏来玩的!

  的确,这样一种新鲜的电视节目除了给电视台带来较高的收视率和大量的广告收入外,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可是据报道:台湾《非常男女》从1996年开播至今,现场速配成功500多对,其最终缔结连理的不到40对;上海《相约星期六》自1998年开播,出场嘉宾300多人,谈婚论嫁者没有一对;湖南卫视《玫瑰之约》从1998年7月正式播出至今,男女嘉宾300多人,真正相约牵手的也就十几对。面对这样的结果,不由让我们怀疑,爱情能否似快餐一样解决我们的问题?

  网恋:看上去很美

  网恋是现代人的童话。有着浪漫情结的年轻人对于爱情是充满了憧憬与渴望的,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把童话变为现实,使美梦成真。有不少青年朋友,自从在网上认识一个谈得十分投机的异性网友以后,从此就如痴如醉地泡在网上,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以为自己多年来要找寻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如今终于通过网络来到自己的身边。

  网恋为什么如此令人着迷呢首先,在生活压力日益紧张的现代社会,人们渴望宣泄自己的情感,同时又不想暴露出自己的真实身份,而网络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宽松的环境。“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坐在电脑屏幕前,敲着键盘,通过网线两个相距遥远的人互诉火热的感情,这份距离带来的美,这种新鲜与感动,更不是公园的长凳、树荫下的人行道可以体验到的。由于不用面对彼此,一向含蓄内敛的人们可以更加大胆热烈地表达爱情,把所有想到的关心、牵挂捎给对方,或把自己遇上的开心或不愉快的心事告诉给那头的网友,彼此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内向寡言的人可能变得幽默风趣,自私怪僻者可以格外温柔体贴。其实,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他或她扮演着可能与现实社会中完全不同的角色,而彼此沟通的工具与其说是网络,不如说是想象力。由于缺乏任何实际的接触,恋人们往往只靠网上聊天的直觉和自己希望的形象来想像对方,把自己理想的爱人的条件统统赋予了他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爱情也就格外的美,因为是你自己在创造、编写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其次,网上爱情似乎更符合人们对浪漫的向往。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相比,网恋不需要你去考虑房子、收入、家庭背景等诸多对爱情、婚姻起到重大制约作用的因素。这样,抽掉这些世俗的附加品,两人可以全心投入到一种纯粹爱情的状态中,一种纯粹属于心灵的交流。所以尽管双方彼此未曾谋面,在感情的交流上有时比生活中的还要深刻,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明知这种恋爱很可能是没有结果的,却仍乐此不疲,越陷越深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仅仅把网络看作一个虚拟的、与现实隔离的世界、那么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了,但问题是,我们的情感并不会一直满足于网络的虚拟模式,当这种不满足需要面对面来解决时,麻烦也就跟着来了。“让虚幻的归属虚幻,现实的归属现实”,痞子蔡的话也许告诉了我们对待网恋的“合适”态度,否则“受伤的总是我”。网恋之所以美丽,就在于它是在网上,是属于虚幻世界的,但它不能一直停留在网上,所以不可能一直美丽下去。一位朋友见过自己的“网上情人”后失望地说:“真没想到,天天说自己‘明眸善睐’,却是高度近视”其实,这位朋友才一米六多一点,在网上却说自己高大英俊。所以,不要对网上的恋人期望过高,他可能就是你上班时公共汽车上坐在你左边的那个不起眼的男人,也可能是马路上那个穿着俗气却骄傲的女人,有可能你倾诉衷肠的对方与你同一性别,甚至你幻想中的婀娜少女也许实为一古稀老妇。而网络的另一种结局就是在网上无疾而终,其实,这也未必是件坏事,因为你可以永远拥有一份很美好的回忆。

  年轻美貌的单身女性,由于轻信和缺乏判断,最容易成为网络强暴攻击的目标。拉姆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在网上频繁约会女校的一名学生,双方都以觅得知己而兴奋不已,甚至羞涩地谈起了性的概念。周末游玩,心旷神怡,情话不绝,谈吐甚为投机,准备到博士生的住处过夜。可门一关,却像进了两重天地,温柔的博士一下子撕开多情的面纱。接下来发生的就是无法忍受的性攻击、性虐待。一周以后,心力交瘁的女生才趁隙逃脱魔掌。

  一位婚姻问题专家说:“因特网是连接的世界,而它所引发的却常常是关于断开的问题。”网络虽属虚幻,但它毕竟是社会的一面,同样有真实的人和事,有真爱和欺骗。只是网友们需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太沉溺于网上虚拟的境界,合理把握虚幻的网络在现实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否则希望过多,失望也就过大。

  试婚:是诺亚方舟还是隐形炸弹

  “试婚”,指的是男女双方不受法律约束,带有一定试验性质的同居行为。有人对试婚打了个通俗的比喻:婚姻好比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穿了才知道。既然婚姻好比一双鞋,那么为什么不先试一试脚,再决定是否常穿它呢合了脚才穿它,不合脚时就扔掉。

  幸福美满的婚姻一直是人们所憧憬的,而现在我国离婚率的急剧上升,“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一说的蔓延,使得无数青年男女望着婚姻这扇大门而生畏。于是,试婚这种正常而又特殊的现象在我国一些都市悄然流行,并成为一种时尚。据调查,上海市5个区中20岁~35岁的青年中,未领结婚证书的“野鸳鸯”占19.8%,达1460对,在上海100对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新婚夫妇中,有30%曾有过婚前同居生活。福建省某市妇联的调查表明,试婚者已占婚龄人口的22.8%,而且有“方兴未艾”之势。

  试婚者走上试婚之路,大概可以归为以下几种原因:

  1.信奉“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格言。对于一些强调自己的独立性,更加注重爱情本身的男女来说,他们既希望婚姻家庭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又不至于成为套在脖子上的枷锁,使自己失去自我。

  2.因从小生长在一个缺乏爱的家庭,目睹父母或周围人的不幸婚姻,使得对婚姻有种莫名的恐惧感,但又渴望能拥有温馨幸福的家庭。试婚,完全是为了看彼此是否能长久相处,一旦两人确定合适,会立即补办“执照”。

  3.还有一部分人是有过不幸的婚史后,对婚姻不幸的痛苦刻骨铭心,所以对待第二次婚姻会更加谨慎,甚至根本就不想再次进入婚姻。

  4.除了以上仍以婚姻为主要目的的试婚者外,也不能排除大千世界还有打着试婚的幌子,进行玩弄感情的骗子。有这种动机的试婚者多为男性,在他们看来,试婚是个与多名女性保持性接触的好借口,既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又不需要付出任何经济上或心理上的代价。

  可是试婚果真能像大多试婚者所期望的那样:“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对方的性格、兴趣、生活习惯,使将来婚姻更加稳定;有助于预先感受性爱,了解彼此性能力,从而提高今后婚姻质量”诚然,如果试婚双方都是朝着今后幸福婚姻方向努力,都是出于爱情,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理智的话,那么试婚也可能是一种恋爱向婚姻过渡的阶段。

  可是,在我们国家,尽管人们对各种新事物、新观念都已由反对变为接受甚至身体力行,可毕竟总体来说,我们的社会仍是以男权为主,女性仍处于弱势。失败的试婚对于男性也许无所谓,但对于女性伤害则更大。毕竟婚姻不是鞋,想脱就脱,想换就能换,试婚失败后的分手也不会像事前想象中那么轻松洒脱。

  为什么现实中太多事实与试婚者最初美好的期望相悖,试婚仍给日后的婚姻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呢这主要是因为,婚后生活的稳定,夫妻关系是否和谐,双方是否能够不断发展和完善感情,短短一年半载的试婚期是无法检验的,试婚和结婚的差别远远超出那张法定的婚书。因此,对于每一位要选择这种方式的青年男女来说,为避免为之付出不能承受的代价,走上试婚路之前,不妨多些理智,少些冲动,多份责任感,少份游戏态度。

  独身:洒脱还是无奈

  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1982年我国的单身户是1745752户,到了1990年有800万以上的人没有婚配,1990年前后,北京的单身男女在20万以上,现在仅南京市这个数字就达到了40万,京沪两地更在百万之众。上海人口情报研究中心关于沪市婚姻状况有一组数据:1980年结婚人数为18万对;1990年是12万对;1997年是10万对。递减趋势从某个侧面说明,无论男女,晚婚都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独身常常是一个人绝望后最明智的选择,这类洒脱型独身者一般均认为,独身的最大好处是不用为家务问题在与另一个人争吵之后达成什么协议,更不用对自己的行为做谨慎的解释,他们追求个性解放和生活自由,拒绝婚姻,拒绝家庭。但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独身仅仅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生活方式。他们不是天生的独身主义者,他们不排斥婚姻,不拒绝爱情,但他们是完美主义者,会把婚姻“理想化”甚至挑剔过分,当现实中的“他她”不符合自己的择偶要求时,宁可独身下去,决不勉强自己,似乎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社会学家李银河根据对北京47位独身者所作调查研究进行分析,把独身者分为三种类型,基本涵盖了独身者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几种主要原因。

  第一类独身者是那些对两性均无兴趣的男女,他们选择独身主要是为了保存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天地。这类独身者“自我”意识十分强烈,他们的内心绝不是他人以为的那样孤寂、痛苦,恰恰相反,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是积极乐观的,生活过得轻松愉快。

  调查发现,两性之间的感情在此类独身者心目中被放在极不重要、可有可无的位置上,不会超过友谊;他们对性欲也看得很淡漠,不会超过其他欲望,如食欲、求知欲等等。有一位男性独身者说:“这种欲望不是离不了的,它只是生理反应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全部,没什么了不起。”一位女性独身者说:“我认为性欲不太重要,我没有什么欲望。”这一类的独身者几乎都是童男处女,而且希望终身如此。

  第二类独身者属于对异性有兴趣的人。这在西方国家中占有一定比例,他们与异性或发生偶然的亲密交往包括性关系,但在中国社会中,选择真正终生独身同时又对异性很感兴趣的人只能是人口中的极少数,因为我们的社会中婚姻几乎是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包括性关系的惟一合法途径。

  这类独身者有一部分是抱着浪漫主义、理想主义或唯美主义,不愿结婚。一位独身女性说:“我为自己设计的生活很浪漫,尽是些美好的东西,我不愿尽家庭的义务,不愿下厨房,嫌炒菜油腻腻的。”“看到家庭婚姻不幸福的多,幸福的少,因此我不愿结婚。”这种类型的独身者极其看重浪漫情调和感情,而浪漫爱情的原型正是十二三世纪欧洲的骑士爱,这种爱情从一开始就不属于已婚夫妇,而属于情人。

  多数浪漫型独身者的性规范是:只要两人相爱就可以发生两性关系,不论结婚与否。一位独身女性说:“有了三个男人的经验就没有贞洁观念了。”另一位女性说:“贞操是送给男人的礼物,如果男人因为女人失贞而不爱她,那么这个男人也不值得爱。女人是否失贞男人连问都不该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主张:独身不等于禁欲,独身者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需要灵与肉的交流,只是方式不同罢了,禁欲等于慢性自杀,不值得提倡,独身而不禁欲,才是最佳人生方案。

  保守型独身者大多认为,只有已婚者才能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不结婚理所当然不能发生性关系。他们当中有的已是性欲全无,有人渴望温情,希望满足欲望,但又受到自己严格的性行为道德规范的束缚,不得不采取自慰的方法,而对这种方法同样存在矛盾心理,不断受到内心道德观念的折磨,心理难以取得平衡。这种人是独身者中最感到痛苦凄凉的一群。

  第三类独身者是那种只对同性有兴趣的人群。他们由于不像在某些社会中两个同性可以缔结婚约,只好保持独身。

  复婚:旧梦依然有温馨

  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夫妻挣扎着跳出婚姻的“围城”之后,满世界转了半天,方知昔日感情的珍贵,于是几番周折,又重新回归,再度握手,演出了一出出鸳鸯重聚的悲喜剧。复婚,也许是对情感的理性补救,也许是对人生、婚姻认识的升华。不管怎样,全社会的复婚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北京曾是离婚率较高的城市,现在这座城市的复婚率为10%,超过了其他城市。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复婚者们再次走进“围城”呢?

  冲动地离婚,理智地复婚。夫妻双方本来没什么本质上不可调和的矛盾,只是因一般的小事处理不好,便引发离婚大战。这种类型的复婚者一般感情比较冲动,双方婚前没有充分地深入了解,婚后不能互相适应,互相理解体谅,匆忙之下一离了之。但往往双方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维系着,离婚之后,两人都感到孤影独帆时,会从反思中逐渐悟出婚姻的真谛,摒弃不切实际的祈求,通过自我反省,感到离婚是一步错棋,于是又猛然醒悟,做出复婚的抉择。

  为了孩子,他们重新走到一起。在复婚者中,为了孩子又重新走到一起来的占有很大比例。据北京市初步统计,因为孩子又“破镜重圆”的占50%以上。对于多数生育了孩子的离异夫妇,夫妻关系的终结,并不意味着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的断绝。孩子似一条剪不断的纽带仍联系着他和她。只要双方尚未找到归宿,对孩子的爱心又有增无减,在孩子小手的牵引下,双方会摒弃前嫌,握手言欢。

  失去的才是最好的。一些夫妻相处的日子久了,双方都不像恋爱时那样会不断去发掘对方的优点,相反,彼此性格上的缺点逐渐显露出来,都认为已看透了对方,失去了新鲜感,只剩下一大堆日渐增多的毛病,对配偶越看越不顺眼。总认为别人的丈夫更能干,会赚钱又体贴,别人的老婆更美丽温柔。于是移情别恋,决意离婚去寻一个更好的伴侣。但往往离婚了,在寻找新的爱人或重组家庭后,才发现原来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感情上还是更眷恋旧人,待醒悟,最合适自己的,还是曾经拥有的。

  不管是由于何种原因而离婚,也不管是出于何种理由又复婚,双方的心灵都会受到伤害,彼此要恢复到过去由恋爱而走入婚姻的状态需要一个过程。复婚是社会对那些离婚后悔者的宽恕,也是社会留给那些对婚姻大事做出草率选择的人的一种挽救方式。人们在既要做出结婚选择,又要做出离婚选择,还要做出复婚选择时,也一定要慎重对待社会给予的这种再次选择的权力与义务。


</HTML>
 
RE: Experience

<HTML>Go ahead do it...</HTML>
 
RE: Experience

<HTML>Come on, don't post such long boring articles on it. You are not this kind of guy, aren't you? You simply ignored my suggestion. Disappointed. I have experience, believe me, this is not interesting. The Chinese community here is small, my take on it is your chance is really small. BTW, if you happen to find one, don't forget to gimme her phone number. ;-) Oh, one thing, only women. </HTML>
 
RE: Experience

<HTML>I think you are really "Tian Bu Zhi Chi" and "Bei Dan", but I'm a man, I have several wonderful sex friends, but I never shout around like you.

Think about it, if you don't have ability to find one who like you and want to keep relationship with you here, stay at home and do wanking.

Do you realize that you have insulted all people who have wifes.

Do you think what stuff you are, @!#$.

Everybody wants to give you a knockout sandwich....

At last, you should accept Mr. Experience's advise, but be
careful with what you do.
</HTML>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