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焦点新闻
Guest
【多维新闻】新疆近日公安厅发布消息“渉恐人员本月(7月)自首可获得宽大处理”,此前新疆还抽调50名正厅级领导干部赴全区50个敌情、社情复杂的重点乡镇开展反恐维稳。有分析人士认为,新疆“7·5”骚乱4周年前夕的几起暴恐袭击事件,让当地安全力量已经进入全面“备战”状态。
综合媒体7月4日报道,新疆“7·5”事件4周年日之际,新疆地区安全力量已经进入全面戒备状态。除了此次的“从宽处理”公告,还有派员坐镇敌社情复杂的重点乡镇等措施。在此之前,新疆已经开始了24小时的巡逻,将维护稳定作为新疆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这也被看做是新疆维稳“武装到了牙齿”。
骚乱频发凸显身份认同危机
新疆暴恐袭击事件的频发,让中共近期的一系列措施显露更多的强硬色彩。对于中共的维稳策略,有分析人士表示,新疆地区如此动荡不安,乃是因为“身份认同危机”的存在。
据观察,7月1日到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先后向社会发布了两份通告,呼吁各族群众举报“涉恐涉暴违法犯罪线索”,并主动上交管制刀具、危爆物品和“涉恐涉暴宣传品”。警方还特别表示,凡在本月内投案自首、坦白交待罪行的,将“视情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最大限度给予从宽处理”。尽管公安机关释放了“和缓”的信号,但公安机关还发布了一份通缉令,对11名在逃嫌疑犯进行追捕,检举揭发、协助抓获暴力恐怖犯罪分子有功的举报人员,可以获得5至10万元人民币(1元约合0.16美元)的奖励。
除了对暴恐分子的打击之外,7月1日上午,新疆抽调50名正厅级领导干部赴全区50个敌社情复杂的重点乡镇开展反恐维稳。自6月26日发生暴恐袭击事件后,中共更是派遣高层坐镇新疆强力维稳。同时,据当地人描述,在乌鲁木齐市中心的人民广场看到大批身穿防暴服,配备机关枪的军警在巡逻执勤。路边停着军队和特警部队的卡车。此外,当局还组织地方群众,在一个公交站台上对“可疑”人士携带的包进行搜查。可见对暴恐分子坚决打击的决心。
对于中共的一系列措施,法新社4日的报道指出,动荡不安的新疆地区如今面临“身份认同危机”。中国政府的高压政策、官方媒体的宣传口径无异于深化民族矛盾。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对民族的划分原本意在扶植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地位,然而在新疆这样一个矛盾已经根深蒂固的地区,这种政策只能进一步强化狭隘的身份认同,而不会提高国民身份认同。
暴恐频发直指社会不公
在中共对“三股势力”大批特批以及严厉打击的同时,却也有一部分专家学者从另外的角度分析暴恐袭击频发的原因,直指社会不公滋长了极端事件。
英国牛津大学的中国政治研究学者哈斯马特(Reza Hasmath)认为:“确立民族身份认同等于向自己的脚开了一枪……中共这样做事实上是强化了民族界线。”这位以维吾尔问题为研究重心的学者认为,数以百万计的汉族移民却把持了这里的经济主导地位,他们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工作收入丰厚,占据着银行业、技术服务业以及公共管理行业的工作岗位,而维族人在汉族人为主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没有竞争力。他总结道,最终的结果就是,对生活失去信心的维族人在民族和宗教意识下寻找慰藉,“这就是为什么极端主义一代一代不能平息的主要原因。”
此外,专家还指出,维吾尔人感觉自己的宗教和文化生活受到了政府的过多干预,以及当地教育越来越多以汉语进行,也都加剧了他们的边缘化。不过,对于将暴恐袭击事件频发归咎于中共政策引发社会不公的观点,多数学者颇不认同。据观察,无论是铁腕手段明显的王乐泉时期,还是开启“柔性治疆”的张春贤时代,民生工程都意在服务全疆人民,而非区别民族,区别对待。
(子清 编辑)
来源: 多维
综合媒体7月4日报道,新疆“7·5”事件4周年日之际,新疆地区安全力量已经进入全面戒备状态。除了此次的“从宽处理”公告,还有派员坐镇敌社情复杂的重点乡镇等措施。在此之前,新疆已经开始了24小时的巡逻,将维护稳定作为新疆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这也被看做是新疆维稳“武装到了牙齿”。
骚乱频发凸显身份认同危机
新疆暴恐袭击事件的频发,让中共近期的一系列措施显露更多的强硬色彩。对于中共的维稳策略,有分析人士表示,新疆地区如此动荡不安,乃是因为“身份认同危机”的存在。
据观察,7月1日到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先后向社会发布了两份通告,呼吁各族群众举报“涉恐涉暴违法犯罪线索”,并主动上交管制刀具、危爆物品和“涉恐涉暴宣传品”。警方还特别表示,凡在本月内投案自首、坦白交待罪行的,将“视情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最大限度给予从宽处理”。尽管公安机关释放了“和缓”的信号,但公安机关还发布了一份通缉令,对11名在逃嫌疑犯进行追捕,检举揭发、协助抓获暴力恐怖犯罪分子有功的举报人员,可以获得5至10万元人民币(1元约合0.16美元)的奖励。
除了对暴恐分子的打击之外,7月1日上午,新疆抽调50名正厅级领导干部赴全区50个敌社情复杂的重点乡镇开展反恐维稳。自6月26日发生暴恐袭击事件后,中共更是派遣高层坐镇新疆强力维稳。同时,据当地人描述,在乌鲁木齐市中心的人民广场看到大批身穿防暴服,配备机关枪的军警在巡逻执勤。路边停着军队和特警部队的卡车。此外,当局还组织地方群众,在一个公交站台上对“可疑”人士携带的包进行搜查。可见对暴恐分子坚决打击的决心。
对于中共的一系列措施,法新社4日的报道指出,动荡不安的新疆地区如今面临“身份认同危机”。中国政府的高压政策、官方媒体的宣传口径无异于深化民族矛盾。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对民族的划分原本意在扶植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地位,然而在新疆这样一个矛盾已经根深蒂固的地区,这种政策只能进一步强化狭隘的身份认同,而不会提高国民身份认同。
暴恐频发直指社会不公
在中共对“三股势力”大批特批以及严厉打击的同时,却也有一部分专家学者从另外的角度分析暴恐袭击频发的原因,直指社会不公滋长了极端事件。
英国牛津大学的中国政治研究学者哈斯马特(Reza Hasmath)认为:“确立民族身份认同等于向自己的脚开了一枪……中共这样做事实上是强化了民族界线。”这位以维吾尔问题为研究重心的学者认为,数以百万计的汉族移民却把持了这里的经济主导地位,他们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工作收入丰厚,占据着银行业、技术服务业以及公共管理行业的工作岗位,而维族人在汉族人为主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没有竞争力。他总结道,最终的结果就是,对生活失去信心的维族人在民族和宗教意识下寻找慰藉,“这就是为什么极端主义一代一代不能平息的主要原因。”
此外,专家还指出,维吾尔人感觉自己的宗教和文化生活受到了政府的过多干预,以及当地教育越来越多以汉语进行,也都加剧了他们的边缘化。不过,对于将暴恐袭击事件频发归咎于中共政策引发社会不公的观点,多数学者颇不认同。据观察,无论是铁腕手段明显的王乐泉时期,还是开启“柔性治疆”的张春贤时代,民生工程都意在服务全疆人民,而非区别民族,区别对待。
(子清 编辑)
来源: 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