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喂,这么多老北京呐。
那时候去现在位于国家大戏院水池位置的姥姥家,比较了坐7 路公共汽车从丰盛胡同/劈材胡同西口的太平桥大街往南过长安街,转进西绒线胡同过宣武门内大街在奔东到东绒线胡同,到兵部湾转到西交民巷,还是觉得从灵境胡同坐的22路经西单拐长安街,从石碑胡同或大会堂西街走进去要方便得多。
91年回国,非拉着朋友去四川饭店找感觉,黄鳝,桂鱼等等原来常点的菜一上桌,看着黑不溜秋的,每样夹了一筷子,感觉没找到,就已被那些菜的味道吓了出来。移步到离她不远的素菜餐厅,也不是味儿。回加拿大前,特的让老弟在北大医院停车,到马路对面的延吉冷面馆,只吃了一片苹果,吸溜了一口汤,还是没找到感觉。
95年和2003年回国, 从北京吃到上海,一路玩一路胡吃海塞一通,吃到没感觉。
2011年回国,在上海住在人民广场附近,把上海老正兴等等老字号吃了一个遍,又到苏州等地海塞,感觉不错。到北京一住进金鱼胡同的酒店,放下行李,就奔东华门夜市要了一堆的北京传统小吃,从听到练摊的那些人一口的非纯净北京话,就应该预感到每一样吃食能纯正的了吗?不过后来到北京老字号尤其是沙锅居,味道是真地道。
不管怎么样的变,天源和六必居的酱菜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