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资本家原罪 --- 女富豪侵吞国资牵动部委

向问天

日月神教光明左使
VIP
注册
2012-09-04
消息
64,446
荣誉分数
11,685
声望点数
1,373
截至7月23日,连续多日的“四川美女富豪何燕调查事件”继续发酵。作为何实际控制下的唯一上市平台——国腾电子(300101.SZ)仍处在舆论的漩涡之中。

  尽管从事发之初,国腾电子就以公告形式极力撇清其与实际控制人何燕的诸多关联,但一位浸淫成都多年的资本市场人士指出,无论是从国腾系早年的侵吞国资举报,还是近期围绕旗下教育土地变性问题的质疑,皆与“国资流失”问题密不可分。

  据前述人士称,年初以来四川官场地震,省会成都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地毯式清查。拔出萝卜带出泥,部分民企与官员的利益关系逐步浮出水面。

  作为涉事官员覆盖的国资领域,则成为案件多发地。而国腾系的国资流失问题也由来已久,多年来相安无事,则与涉事官员的庇护密切有关。

  显然,如今盖子掀开已成必然。梳理国腾系发展轨迹,不难发现,早在国腾电子上市之前,就系出国资,但在一波国退民进的改革浪潮中悄然变为民营。隶属国资的相关技术与业务被私自转移,侵吞国资的硬伤就此形成。诸多法律专家曾对此定性,认为处理过程中的诸多不规范性行径,已注定无法撇清侵吞国资嫌疑。

  据前述人士称,国腾电子早年发展中有两起国资腾挪存在瑕疵,且皆获得官员庇护过关。一则是国资民企化过程中国资经营侵占问题,一则是旭光股份(600353.SH)的国资转手买卖。而与非法经营颇为相关的则极可能是前者。

  被调查或缘起国资流失原罪

  7月18日,何燕事发。据悉,何其实早于6月30日就被公安带走,且执行公安由公安部直接指派。由于其仅以实际控制人身份间接控股且未担任任何职务和未参与公司经营活动,国腾电子在公告中极尽可能地降低该事件的负面影响。

  但国腾电子却自创立之初诸多法人股东就曾颇受质疑。因此,在未最终公布事件原委以前,其匆匆定性这与上市公司无关则颇受争议。

  招股说明书显示,国腾电子前身为国腾微电子,于2008年3月18日整体变更股份公司,此后2010年8月6日成为四川第四家创业板上市公司。而早于此前的 2003年6月,国腾微电子则由国腾系相关公司及员工组建。其中何燕控制的国腾集团、四川道亨、创业园公司担当主要角色,合计控股69%。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三家法人公司皆由何燕通过其持有55%股权的海外离岸公司耀星投资间接控股,而该公司唯一的全资公司则是一家名为华威信息的股权集中的核心公司。记者注意到,该公司虽为当初何燕计划海外上市而设,但从成立之初的经营情况来看,其也是何燕将原国资背景的国腾系在原始积累后转性为民营的腾挪之地。

  据何燕此后接受媒体采访透露,成立于1998年5月的华威信息,其注册资金来自于国资控股但个人实际运作的国腾系源头公司成都国腾通讯。后者早于1995年成立,由何燕代表的中储公司控股62%,彼时该公司已成功研制出国内第一台IC卡公用电话机,意图商业运作。

  至 1998年华威信息成立前,国有性质的成都国腾通讯已经完成原始资金的积累,市场一片大好。然因原始股东之间股权利益纠纷,何燕于是谋划出资产转移的打算。据事后举报材料称,华威信息的运作资金,技术以及营销网络都出自成都国腾通讯,早年以国资身份示人的成都国腾通讯则基本沦为摆设,业务急剧衰败。

  但令人意外的是,华威信息的成立却因何燕以国资名义的资金注册入股而没有撇清其“国资”的关系。据何称,其当时采用了一个先斩后奏的做法,资金来源非国资,但单方面却以法人股东名义入股,实有运作不规范的问题。

  华威信息此后逐渐私有化。且国资股东逐步被边缘化的过程中,种种转让及受让皆由何燕一人掌控,两年后终于功成。此后,由华威开始延伸出包括四川国腾、国腾实业、创业园等国腾系数十家关联公司,覆盖包括软件开发、芯片集成、北斗卫星系统以及教育投资等领域,瞬即撑起庞大的国腾系。

  “侵吞国资事实一旦成立,华威的主体资格将没有意义,其延伸的运作及经营都会受波及,有涉嫌非法经营的可能,但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四川某不愿具名的律师告诉记者,事实其实很清楚,股权转让过程中的确存在不规范的地方,侵吞国资的嫌疑是很难排除的。依照当年法律环境,此等情况必受重惩,一般情况谁都不敢担责。但让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是,当年轰动一时震惊部委层面的举报事件最终在三年后得出“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不予立案”的结论。据当时坊间传闻,该事件曾获得高层干预。

  祸起成都国资?

  就在2000年受侵吞国资举报之际,国腾系事实上还牵涉另一宗让人疑惑的国有股权转让事宜。

  时间回溯至2000年12月,正值华威信息海外上市失利,而A股上市计划又因股权纠纷面临流产之际,以组建国腾集团开始四处攻城拔地的何燕将上市的希望放到了借壳上面。

  “先拿到壳,再谋上市,办法相对可行。”据前述熟悉公司的资本人士称,尽管何燕当时为上市做了诸多工作,但国腾系中被边缘化的国资份额依然存在,且当年与个别民营股东仍然存在始终未能解决的股权纠纷问题,使得其独立IPO依旧困难重重。

  当时,国腾系选择借壳的标的是一家拟上市公司——旭光股份。资料显示,2002年11月,该股作为四川最后一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破格上市。其在当时无疑是极为稀缺的壳资源。

  据记者了解,斯时国腾系主打的“信息产业建设”领域,正被四川省政府提为四川一号工程,而作为对其产业发展的支持,国腾系旗下成都国腾、四川道亨由此获批低价取得成都国资局所持未上市法人股旭光股份共计22.34%的股权,后者则因主动让出控股权,退居二线。

  “转让时上市基本已经确定,成都国资明显在输送利益。”有知情人士透露,基于与成都市政府的良好关系,成都国资对国腾明显倾斜,其当时的收购资金实际是由一家国企借出,且借助这个东风,国腾系也很快在成都高新西区以每亩几万元的超低价拿下了数千亩的教育用地。而至2005年,国腾亦将所持旭光股份脱手转予广东新的集团,净赚7000余万元。

  “在国腾高速发展的2000年初,成都国资给予了大力支持,外界颇有些看不懂,一家明显存在违规的民营企业竟会受到政府如此照顾?唯一的解释是可能暗藏了难以道明的官商利益。”前述不愿具名的律师说道。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575707&id=1282236
 
资本家即使在坐监, 也不停搞资本运作。

黄光裕狱中下令:不惜一切代价 全力拖垮京东
文章来源: 东方网 于 2013-07-25 05:04:3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23396 次)

“某东,放过苏宁,打价格战找我!”在2013年“6·18”电商文案大战中,国美的这条挪用网络热门事件的微博极为出彩,极具情商,让人意识到了国美的存在。而之前,大家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位曾经的霸主。

其实早在这一年的清明节,国美高级副总裁牟贵先便对外发表了《电商悼词》,指责电商们“年年亏损却还不知疲倦地挥舞价格的屠刀”。不久后,国美在线对外证实,其CEO韩德鹏已经辞职,由牟贵先暂时接掌。阵前换将,必有大动作。系列的举措背后,透露出明显的“黄氏风格”。

没错。国美近年来在行业竞争中日益被边缘化,扰乱了狱中黄光裕的“清修”。据传闻,对今日江湖上的电商大战,黄忧心忡忡。国美高管去看望他时,黄给出的锦囊之计就一个字:“拖”。黄光裕高度重视后起之秀刘强东,指令国美保持现金流、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京东上市,企图拖垮京东,他觉得此事关乎国美生死。

真是十年河东又河西啊。2004年10月,黄光裕以105亿的身价高居胡润百富榜榜首,一跃成为中国内地首富。年轻、草根、奋斗、财富……这些词汇汇集到他身上,他一夜之间万人瞩目,成为十年前当之无愧的“Chinese Idol”(中国偶像)。当时,黄光裕的对手名单上,只有张大中、陈晓(微博)、张近东、张继升等人,根本没有刘强东。

随后的两三年时间内,他开动并购战车、按图索骥,将这些对手的公司几乎全部收归囊中。如今,在狱中回首,他应叹惜当时犯下的三个错误:一、将陈晓收归自己阵营;二、将张近东留在了阵营外;三、忽略了刘强东的存在就在黄光裕风光无限的2004年,刘强东创建的京东正在他眼皮之下孕育,正式从实体店经营转为做电子商务。

我是最早报道黄光裕家庭背景和发家历史的财经记者,消息主要来源于黄光裕二妹黄秀虹及其他一些知情人士。在北京霄云路鹏润大厦某层的北京国美总经理办公室内,质朴的黄秀虹通过两次长谈,向我透露了黄家兄弟在潮汕地区穷乡僻壤不为人知的成长经历,以及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仍然清晰地记得,她背后的墙壁上挂着一幅书法:“仁者无敌”。这源于他们家族历代对天主教的信仰。

报道文章出来后,黄秀虹打电话埋怨我:“你怎么全写出来了?二哥(黄光裕)责怪我不该将家里的事都对外人说出来。”她可能忘记了我是一名记者。深入地挖掘与真实的报道,是记者的职责,但也为曾经倾听并受之感动的我带来一丝愧疚。

几个月后,因为当时所在某家杂志举办的活动,我有机会在贵宾休息室采访了风头正盛的黄光裕。当时35岁的这位首富先生,显得年轻、自信、机智、爽朗。原定只有半个小时采访时间,他认为这已经足以应付一名小小记者了,估计这也是他的烟瘾和括约肌能忍受的正常范围。

但采访进行到10分钟左右时,黄光裕突然停顿下来认真地看着我说:“你就是那名采访我妹妹的记者啊!”脸上没有流露出一丝不悦。他从身上掏出香烟,用带着潮汕口音的普通话礼貌地问道:“我可以抽根烟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又不忘转身向在旁边摄影的记者热情地打招呼:“嗨!哥们,来一根吗?”

抽烟是为了重新梳理头绪,并准备认真地面对我抛过来的问题。后面的采访果然很顺利,他几乎有问必答。记得当时一个有趣的问题:“你平时上网搜索黄光裕三个字吗?让你最生气的报道是什么?”他回答说经常搜索,最在意的是别人说他统治下的国美是“黑社会似的企业文化”。他笑着打趣道:“你要写就写出有水平的报道来,别像有些记者绕来绕去,将真理绕成歪理。”

后来又陆续进行过几次采访报道。印象最深刻的是在2006年7月31日在国美、永乐合并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张照片:在国美的会议间中,黄光裕侧身坐在皮椅上,正在回答右手边一名记者的问题;而陈晓一身白色西装,微躬着身站立在黄光裕左手边,脸上挂着很职业的微笑,仿佛随时准备听从黄的调遣。黄光裕并没有正视记者,也没有看陈晓,而是有点出神地将目光扭向左边、越过陈晓,投向了某个未知的角落,似乎若有所思。这似乎是一种冥冥之中的预兆。因为在那个未知的角落里,有一场巨大的灾难在等着他。

“昌盛了一个时期,他就破了产/仿佛一个王朝被自己的手推翻/事物冷淡他,嘲笑他,惩罚他/但他失掉的不过是一个王冠/午夜不眠时他确曾感到忧郁/不知那是否确是自己……”诗人穆旦曾如此写道。在后来那场对原罪的伐讨中,黄光裕就如那脆弱又韧性的芦苇,在时代风浪中起伏跌宕,人性的善与罪共存不悖并交替闪现。他们既展现了勤奋、坚韧、大胆、聪明、慷慨、温和的一面,也显露了贪婪、冒进、吝啬、无情、蒙昧、侥幸的另一面。

后来发生的故事,大家都从当时长篇累牍的报道中了解得很详细。但详细并不一定代表清楚。我后来写的《首富真相》一书,其实说的是整个事情的表相。黄光裕的敌人不是陈晓,正如那张照片一样黄光裕面对着陈晓,但他忧虑的目光却越过了陈晓投向了画面外那片未知而黑暗的角落。

对于黄光裕案,我想说的两点是:一、他没有像顾雏军、兰世立、龚家龙一样,被官司弄得倾家荡产,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他的幸运;二、他在监狱里倔犟而坚定地反击,是他的不屈。

我们说说再后来的事。某天,记者去北京某所监狱探望时,看到了臧天朔的书法和黄光裕的画作。他与监友一起,为监狱举办的金秋艺术节创作了“兰竹菊”的美术条屏。黄光裕还为此专门书写了“序言”:“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们要将对美的领悟落实到改造实际中,努力净化心灵,修炼品格,争取早日转变成为遵纪守法的新人。”而零星得到的消息知道,黄光裕因为在狱中表现良好,已经被减刑,并先后做过护理病犯的护理员和负责养花种草的监狱园丁。他还得到特许,能在监狱里处理公司事务。有人乐观地估计:最快也许三年左右,他就能重出江湖。

“你本平常人,曾经辉煌过;要想再辉煌,学做平常人。”这是一位交警送给因醉驾入狱的音乐人高晓松的一句话,也同样适合尚在监狱中的黄光裕。

养花种草也许并不能完全减轻黄光裕的焦虑。他最担心的也许有两件事情:一、自己还在监狱中,外面的国美已经不姓黄了;二、即使国美一直姓黄,但等到他出来后,公司已经在惨烈的竞争中彻底“黄”了。

几个国内知名的电商在“约架”时,往往不把加国美放在眼里,因为他们觉得这家公司的“灵魂人物”已成困兽。他们正在犯十年前黄光裕犯过的同样的错误。一只种花养草的老虎,重新出山后更可怕。他们野性霸气,他们不讲章法,他们横扫一切。历史上真正成霸业者,几乎皆是此号人物。

所以黄光裕对国美高管授予的秘诀是“拖”。其实他心里也清楚,短短的几年时间,曾经旗鼓相当的对手苏宁已经远远地将国美抛在了身后,而十年时间更让京东成长为行业巨无霸,是不可能将它们“拖”死的。他真正要“拖”的是拖到自己出狱时,国美这座“青山”还在。黄光裕恐怕在酝酿要画一幅大大的青山图,上面要有他的题字:“我之青山,赐他葬骨。”

要么现在就将国美收拾掉,要么就被黄光裕出来后收拾。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07/25/2538514.html
 
截至7月23日,连续多日的“四川美女富豪何燕调查事件”继续发酵。作为何实际控制下的唯一上市平台——国腾电子(300101.SZ)仍处在舆论的漩涡之中。
其实你家不厚太子在那场“大饼”的论战中,事实上已经赢了。。。可是。。。造化哈,造化。
 
其实你家不厚太子在那场“大饼”的论战中,事实上已经赢了。。。可是。。。造化哈,造化。


道路是曲折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