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彭鑫博士根据临床案例体会讲述:仁义礼智信对内脏的影响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yj33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yj33

南无阿弥陀佛
VIP
注册
2005-03-05
消息
1,936
荣誉分数
811
声望点数
223


请细听临床案例病因分析和治愈过程 (1小时视频) ,防病治病获大益。(讲于唐山) 下面简短节录一些要点。

“我们都知道,人生病有三个原因,有外在的,有内在的,和不内不外的。外在的是风、寒、暑、湿、燥、火,这是外在的原因;内在的原因是七情,也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不内不外的就是饮食和生活起居。我当时用中医学传统的办法,解决了非常多的这些人的疾病,但是我发现有一个问题,就是解决完疾病之后,通常都有一个尾巴没法去除,很难。”

“我一开始习惯外求,比如说这个人病治不好,总是想用什么方子,用什么针灸,用什么手段,把气血再调整好,把脏腑再调整好,后来发现徒劳无功。我接下来会给大家讲,不是你吃多少保健品,找什么高明的大夫,就能把病治好的;换句话说,你心态不调整好,吃一吨药都没用。”
 
五常里面头一个就是「仁」,仁对应的五行是对应木,对应的四季是春天我们都知道春天是草长莺飞的时候,也就是万物生机勃勃的时候,它对应我们的心理状态就是爱人。因为仁这个意思,就是爱人的意思,就是慈悲善良,能够同情别人,是指的这个意思。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个生也是指爱的意思,也是指仁的意思。养生、养生,养了半天养的是什么?是生,大家注意是生,不是养死。生就是指的生机,生机就是指的生机勃勃的力量,对应的脏腑是哪个?就是肝脏。请大家注意,这里的肝,并不是西医的肝脏,不是liver,不是这个脏器,而是指的包括脏器在内的身体的一种状态和功能。我们都知道,脏腑、经络和七窍都是连通的,我们的肝如果出了问题,它外在表现,肝开窍于目,眼睛就会出问题。

第二个方面就是「义」。我们都知道义指的是一个人的义务、责任、道义,它对应的五行是金,对应的五脏是肺。假如一个人肺气不足,咱们反推,在义方面就会出现问题。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以前在高中的时候,因为非常的没有注意孝道方面的提升,所以我的鼻炎一直特别严重,以至于每天晚上擤鼻涕,用的纸都会扔得满地都是。我们都知道肺开窍于鼻,鼻子有问题,说明我们的肺有问题,肺有问题,对应的就是义方面做得不好。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义务里边,第一个义务就是孝养父母,孝养父母做得不好,这方面就不圆满。我后来反省自己,我这个病是从上大学三年级、四年级的时候好的。为什么那个时候好?没有经过治疗,当时我还不会开方子。为什么这样好?因为我愈学医愈觉得病人难受、痛苦。在医院里边工作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患者死亡的时候特别痛苦,浑身插着各种各样的管子,挣扎的、无奈的、痛苦的离开人世,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是非常难受的。

第三个方面就是「礼」,礼对应的是火,对应的五脏就是心脏,对应的四季就是夏天。火在《尚书》里边它讲,「火曰炎上」,什么意思?就是积极向上的意思,是明朗的,代表的进步。我们都知道,国际上考虑一个国家是否进步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这个国家的国民有没有礼貌。礼貌对应的什么?就是秩序,也就是指的五伦关系。《黄帝内经》里面讲,「心者,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也就是说这个心在身体里边是主导作用的,是主神明的。心本来是一个向上的,一个非常开放的状态,这是它的自然状态。假如不自然的状态,病态是什么样子的?病态那就是仇恨。仇恨会伤哪个脏器?就会伤心脏。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仇恨,一般的恨心都是从心里边往外发的,而且它这种气是往里聚的,特别容易导致心慌、心跳,冠心病等一系列的疾病。

第四个方面就是「智」,仁义礼智信的智。就是讲这个人非常有智慧,智慧对应的五行是水,对应的四季是冬,是冬天。智来自于哪里?一个人要想有智慧,第一个就是谦虚,就是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就是「兼听则明」,就是听,所以肾开窍于耳,这是有道理的。一个人肾气足的话,他的耳朵就容易听进去别人的规劝。肾气足的人也有智慧,对吧。能听进去别人规劝的人,耳窍通了,肾气就足,肾气足了他自然有智慧。所以中国古人总结的这些道理,完全是跟我们的生活起居联系在一起的。

第五个方面就是「信」,信就是诚信的信。信在五行里边是属土的,它在四季里边对应的是长夏,也就是夏天跟秋天过渡这么一段时间,这个时间的状态就是万物孕化的时候。我们都知道万物孕化,所有事情的发展,升起和降落都是靠什么?都是靠一个人的诚信。我们做事业也好,做人也好,「人无信不立」,人要是没有信的话,他是立不起来的。做为身体的状态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假如他特别诚信,特别笃实,行动力特别强,心里边从不计较的人,他的肠胃就特别好。反过来,特别容易计较的人,肠胃就不好。

仁义礼智信,实际上就是《弟子规》的浓缩,《弟子规》讲的就是仁义礼智信。反过来,《弟子规》也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现在西方有一种提法,叫做生活方式疾病,就是生活方式不对导致的疾病。反过来,我们用古圣先贤的这些教诲,约束我们的生活方式,就会避免很多疾病,甚至把很多已经得的病给治好。这种治病方式不用花钱也不用吃药,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古人有一句话,叫做「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什么意思?谈天,就是指的天地自然规律的这个道理,道理是应在我们人身上的。《弟子规》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首先是让我们恢复这五种正常的心理状态,恢复之后,生理状态也恢复正常,健康也就得到了。
 
2010年10月8日净空法师澳洲开示:彭博士的碟至少要听300遍

最近国内有个彭鑫大夫,这是个很好的医生,年岁虽然很轻只有三十岁,他的医道非常高明,他接触中国文化五年,但是他有相当深度的认知。我听了他两次讲演,一次山东,一次在唐山,我听的是光盘。他讲得很透彻,他讲五常仁义礼智信,对照我们的内脏心肝脾肺肾,这五个字做到,你什么毛病都没有,纵然现在你有毛病,你认真去把这五个字做到,你的病不需要看医生,不需要吃药,自己会好。我们能不能相信?能相信,学佛的人相信。为什么?佛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里面想不仁、不义、无礼,那就出毛病。如果你心里面想到仁义礼智信,毛病就会好,为什么?你内脏里面那些细胞分子的排列,你的心行正,它的排列就正,就正常,正常就最健康的;你有邪思邪念,它的组织排列就不正常,这不正常毛病就出来。佛家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一点都不错。我听他的报告里头,他讲了一句话,真的把医道根找到,这是古人说的,他都说得很仔细,「德为医之本」,这一句话重要!医疗的根本是什么?德行。如果没有德行的话,你吃再多的药都不管用;如果真正有德行的话,不治都会好,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他这两次讲演,我们给它做了一个专辑,我希望大家常常听。

现在一定要利用高科技,这么好的一个工具,我们不必请他亲自到我们这讲演,他的光盘我们就当上课一样。这一堂课,这一片光盘两次讲演,我劝同学至少要听三百遍,没有三百遍就没有效果。三百遍听下去之后,每个人身体健康,健康长寿百病不生。我们学院人人都做到,旁边附近周边的人,你们身体怎么这么好,怎么会那么快乐,他就会来请教,然后你再告诉他,你看这就度了很多人,用这个方法去接引众生。要知道中国医药五千年,西医才不过三百年!我最初接触方东美先生,我跟他学哲学的时候,有一梯次谈到医学,他就告诉我,中国的中医五千年历史,西医才不过三百年,在二战当中幸亏是发明抗生素,不发明抗生素,西医恐怕就不能存在,早就被淘汰掉。你相信西医,还是相信中医?那就是说你相信五千年的,还是相信三百年的?非常明显。所以你不读中国书,不知道中国祖宗的智慧,不知道祖宗留下来这些珍宝,它真能帮你解决问题,而且解决得很彻底,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伤德、伤身、伤命的根本症解 (讲解临床病例,讲于山东)


现在的人们生活,物质生活虽然提高了,但是身体却呈现一种衰败的状态。表现出来的种种疾病,很多医院都无法解决,病痛伴随着人们的一生。在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也是自古以来的历代医家,历代医家就是历朝历代的医学家,所重视的一点,那就是男女关系混乱、对人体的伤害是极为严重的

现在社会,随着西方价值观的泛滥,我们看到,在中华大地上,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宝土,在我们中国却出现一种非常混乱的现象,那就是性的开放和泛滥。什么现象?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广告牌,有很多广告牌上的图片都是非常的露骨,引起人们的性欲。走到报刊亭,看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报刊、杂志的封面的女主角穿着都是非常暴露,引起人们的邪思邪念。我们打开计算机,连上网络,我们就会发现,计算机和网络里面的链接层出不穷。很多国际、国内知名的网站,在它的主页上都有这种信息的链接。我们打开电视机就会发现,电视剧里面所演的情节,包养情妇、婚外情这种情节非常普遍。

一方面,这些泛滥的这种性的思想,不仅对人们的思想进行了污染,另外一方面,它对人们的身体、心灵造成了双重重创。在古人认为,性欲的泛滥,古人用两个字来形容,叫做相火,就是性冲动,古人把它喻为相火。相是哪个相?就是宰相的相,火就是水火的火。按照中医学理论,身体里面的火有两种,一种是君火,一种是相火。君,就是指的君主的君,也就是说,人体的火气,君主应该当位,那么宰相应该起到辅佐作用。人们的性冲动、性泛滥,在古代医家的书籍里面是这样记载的,它叫做「相火妄动」。也就是说,本来安于本位的这个宰相的职责没有做好,它却是妄动的。这样一相火妄动,就会耗伤人们的阴精,导致疾病重重,然后很多疾病由此而发。

我在从事中医临床研究工作中,总结了以下诸种对于身体的损伤。下面跟大家一一汇报。

...现在的很多西方人,所谓的性学家研究认为男女的性,实际上对身体没有损伤,对这个男人过度的这些性都没有任何问题,这是他们的观点。但是中国古人,自古以来就不这样认为,中国人认为,人要顺应天地自然之道。在孙思邈《千金方》里面,他曾经说过,一个人,男人,正常的人,三十岁的时候是八天一次房事,四十岁的时候是十六天一次,五十岁的时候是二十天一次,过了六十岁就应该闭精,就应该不要再有这个性行为了。除非,他说这是健康人,那病人更应该遵守这个规矩,更应该清净自己的身心。这是古人所总结的真正的自然规律。我们反观现代的社会,很多人不是,很多人三十岁,不是八天一次,他是一天八次!他把这个身体损伤得不能再损伤了,所导致的这些恶报就非常多。我在临床中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一个三十岁的人,拥有的脉象(他的脉象)却是六十岁的脉象,早衰!这种情况非常非常多.....

我们都知道,中国中医这种理念是传承了五千年的这种经验和教诲,而且五千年来,在大问题上,尤其是在保养身体方面没有什么变化,它是很稳定的。西方,西方的很多理念,我们都知道,西方它以推翻自己作为进步,它是五年,现代的教科书五年就换一次,五年就把五年前的内容就给推翻了。我们都知道以前西医认为,人只要一扁桃体发炎,就建议小孩把这扁桃体割掉,对吧?切掉。现代人还提倡吗?现代医学他们研究认为,这个扁桃体有很好的免疫功能,不能随便切除。试问二十年前被切除的那帮孩子谁负责?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以前有个国家,他那些小孩子出生了之后就把阑尾给切掉。为什么?他认为阑尾没用。但是现代医学又研究认为阑尾有用,因为阑尾是很多淋巴细胞成熟的地方,它对人体的免疫力增强很有作用。试问在二十年前,被切阑尾的这帮小孩子,谁来负责?我们在这些对比中就会发现,西医是在摸爬滚打中,摸着石头过河的这种情况下度过的,然后他的这些建议,你们敢听吗?他就像什么?他就像一个跌跌撞撞的青少年,在摸爬滚打当中,他还跟你说:哎,过来,我跟你说一下我的人生经验。中医不是,中医是五千年来没有变,大家注意,五千年来没有变,印证了哪个道理?它禁得起人们、时间这双重的考验,是非常有价值的。而这种价值,老祖宗把它写到医书里边,写到古圣先贤的教诲里边,遗留给我们子孙,我们却不重视,甚至嗤之以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作为子孙,作为华夏儿女,是非常对不起祖先的。所以说我今天汇报的题目就是跟大家分享这个话题。
 
最后编辑:
彭鑫博士:净空法师的健康

去年我有幸拜见佛教大德上净下空老法师,虽然接触时间不长,但是他老人家给我的感觉我一生都不会忘记,见到老法师的一瞬间我一下子明白了,一个真正修行到位的修行人身体必定是完全健康的,好像婴儿一样,净空老法师的皮肤透亮、纯净、细腻,从内到外好像琉璃一样,透发出祥和的光,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和安宁。他是我自行医以来看到的最最健康的人,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的次序,望诊为第一位,医生也有职业习惯,见面第一眼先看别人气色,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身体有没有病一眼就看个八九不离十。当看到老法师的那一瞬间,我的大脑里一下子空白了至少10秒钟,“傻”了!从没见过这样健康元气充足的人!!

其他师兄提示我入座时,我才坐到我应该坐的位子上去,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老法师,那种摄受力简直没法说了,老法师和蔼的说:“吃饭吧,随便吃。”我才回过神来拿起筷子。自始至终,老法师始终面带微笑,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特别有感染力!好像烦恼一下子消失了,全身暖洋洋的特别舒服。以前我总感觉,是不是大修行人身上有一种威严让人很难接近,没有见到法师之前,心里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见到净空老法师之后,我才明白,哦,原来真正的修行人特别平易近人,特别亲切,特别温暖,而且还特别的像“婴儿”那样天真、纯净、内心了无挂碍,跟法师接触的那一个小时,听老法师跟我说疾病的根源以及发菩提心与金刚不坏之身的关系后,我感到好像天下没有什么事情是我牵挂操心的,无忧无虑,完全把自己的私心放下的感觉太太太太太太轻松微妙了!好像回到了儿时那无忧无虑的生活,把自己还原成了“原生态的人”,内心当中的欢喜无以言表。以至于之后连续三天我感到全身温暖、阳气充足,睡觉的时候都会感到头顶上好像放光一样。据说,罗汉果位的人一个月进食一次,就是因为妄想杂念少,元气的消耗没有那么大。
小孩子的纯阳之体印证了一个道理,人体是内外相应的,也就是说:内心光明清净,外在自然元气充沛,阳气充足,体力精力充足;内心阴暗潮湿、贪婪愚痴,外在自然晦暗无华,阴气十足,别人不喜欢接近。绕了半天,答案出来了:只要我们恢复本来纯净纯善的内心,元气自然恢复充沛,伤精也会不治而愈,小孩子之所以元气充沛,肾精充足,最重要的是他们每天开开心心,无忧无虑的过生活,把每一件事情都当做新鲜的,好玩的,享受的去做,不在乎得失利益,不在乎明天、后天、大后天会怎样,彻底放下身心世界的时候,你会感到能量在自动向体内汇聚,身体得到迅速补充和调整,很多顽疾不治而愈,恢复成纯阳之体,从我们的内心开始吧。​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