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肘子好友,北大饶毅下来了

mimi_ge

本站元老
VIP
注册
2003-08-23
消息
26,227
荣誉分数
5,648
声望点数
373
饶毅卸任北大生科院长 曾批中国科研经费分配(图)
文章来源: 法制晚报 于 2013-09-14 16:12:5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被阅读 5183 次)



MAIN201309091520000388530255069.jpg


饶毅正式卸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新一届院长将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吴虹出任。对于卸任,饶毅称并无特别遗憾,他将继续在北大当教授。

9月3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北大党委组织部宣读了学校关于生命科学学院新一届行政领导班子的任命决定,并表示饶毅等原班子成员自然免职。北大校长王恩哥充分肯定了上一届行政班子所取得的成绩,并对吴虹院长阐述的学院发展理念表示赞同。

饶毅卸任院长一事已在生科学院传开,“饶毅讲课内容特别前卫、新潮,很有意思。”两名该院本科生说,曾多次听饶毅的讲座,觉得特别实用,“他的口碑很好。”对于新院长吴虹,几人均称还未谋面。

对话饶毅

主动卸任并无特别遗憾


9月3日当天,饶毅在其博客里发表卸任辞,他代表上一届学院行政班子说,他们的基本原则是孟子所谓“尽其心以事天”。但其在结尾还写到“我个人感谢今天凌晨学院老师给我寄来的评语/悼词,活着听悼词乃人生一大幸福”。

昨天,饶毅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称,“悼词是我对评语开玩笑的说法,好玩而已。”他表示,体制建设的成功,远比其个人长期任院长重要,“院长本身的工作,我已经做了很多,并无特别遗憾。”

其实,卸任是由饶毅主动提出的。

从2007年到2012年,这是饶毅的5年任期。饶毅说,当时学校和其他很多人都认为他应该续任,而且校方也没有准备很好地评审其5年工作情况,只让他在院系领导的午餐会讲讲。他认为这除了学校领导对他的信任与支持外,还有就是因为此前没有评审院长的习惯。

但在去年5月,他自发写了书面总结,并要求学校评审。在总结中最后一段,饶毅明确表示自己不再续任,“那是我第一次正式有机会提出卸任,所以当时就提出了。”

于是就有了去年7月初,北大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人选。饶毅在任期内也曾以院长职位来招聘其他可能做好院长工作的人。

5年成绩时间来证卸任后继续做教授

在饶毅自发提交的这份7530字的任期总结中,表达了他的基本思路,他想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来保障北大生命科学的长期发展,摒弃国内常见的“立竿见影”模式,而选择了“从长计议”。

他认为,所谓的“立竿见影”,就是各单位热衷竞争数字,招聘马上能发表“好看”论文的人,以多种方式催促老师、研究生发表论文,满足国内的各种评估,很快得到“赞誉好评”。

而他却不在意短期的反应,上任后不搞轰轰烈烈,不以数字为目标,而是静心地努力推动几个方面的工作。着眼学术的根本,建设新的体系框架,改变学术风气,合理的体制机制稳定运行后,不因人事更迭而影响学院发展。“5年后,发展框架已初具雏形。”饶毅说,而这5年的实践需要一些时间考察。

卸任后,饶毅表示将仍在校任教,做他的北大教授,搞他的科研,并将在各自的工作中支持、配合新一届学院领导班子。文/记者巴芮

老院长饶毅:一直呼吁培养特色生

人物小传


2007年,时年45岁、著名的生物学家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其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饶毅的回国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曾批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

饶毅担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期间,曾与好朋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在《科学》杂志上联合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和科研文化问题。他们的批评引发了广泛关注。在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时,饶毅未能进入初选名单,随即饶毅对外宣布,放弃申请中科院院士。

卸任后,饶毅在博客里发表了卸任辞“尽其心 以事天”。饶毅代表上一届学院行政班子说,他们的基本原则是孟子所谓“尽其心 以事天”。在北大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人选时,饶毅就在博客中谈到其去职问题。

其实,从2007年担任北大生科院院长一职以来,饶毅并不是第一次提出辞职,他说:“我大概对5到6位提出过,希望对方来做院长。”饶毅表示:“为了北大生科发展,就需要尽一切可能招聘好的人,包括院长。”他曾因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并宣布“永不参选”而为公众熟知。

饶毅一直在呼吁培养有特色的学生,“我希望各个学校和老师要放开,让学生找到自己的特色,不要吊死在分数一棵树上”。

新院长吴虹:北大医学院的老校友

1957年生于北京的吴虹,在北大医学院取得学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取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现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分子和医学药理学系终身教授,其实验室主要进行肿瘤细胞信号转导及分子机制研究。

吴虹曾独立承担过6项美国NIH及DOD项目、10项基金会项目;她所领导的团队在核心期刊共发表研究论文150多篇,其研究对于发现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这也能扯上方舟子, 你真行!
 
饶毅是老向的偶像。我上次问他呢,怎么有饶毅把持的北大生命科学院,还会有他老向所说的垃圾科学家在那里,老向避而不答。:tx:
施一公是很看不起饶毅的。不过再怎么样,饶毅也还算是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比肘子强多了。
 
这也能扯上方舟子, 你真行!
为什么不能?地球人都知道虽然老方也曾小咬过饶一口,但是两人后来还是挺好的呢。估计饶知道对肘子这种小人,要没有十分过硬的本领不怕他咬,就还是和他交善比较安全。:tx:
 
文章还没看 这照片的pose稍微娘了点
 
这篇博客文章比较有趣。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09134.html
饶毅:郎咸平不是“学术骗子”

2013年初,《中国科学报》发表记者张林就转基因问题对我的专访。这是2012年的一次采访,问到有关方舟子在微博中说我曾说过郎咸平等是学术骗子,我觉得:也许微博太短、也许时间急促、也许理解不同,方舟子的理解不等同我的意思。

  我需要说明:我不认为郎咸平是“学术骗子”。

  以前, “说话大帅”郎咸平在电视上公开宣称广西大学生精子下降与转基因应用有关。

  在转基因和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方面,郎咸平毫无学术背景, 而且发表言论的时候显示在这方面他不学无术,不可能与“学术”有关,我不认为郎咸平在此问题上是“学术”骗子,因为这样称呼他是涂黑“学术”两字,所以必需省略。

  “电视说话大帅”郎咸平对转基因的说法,绝大多数是简单的造谣,少数是稍微绕了圈的谣言。对于其他一些人,包括方舟子提到的人反转基因的人,包括极端的人,只要他们确实相信他们所说的,也就不是骗子,只能说是偏执、或者不懂,或者其他。

  对于一般有疑问的人,需要更多了解,包括请做转基因的科学家出来说明实情。在此问题上,我愿起的作用是为辛辛苦苦在中国做转基因的科学家做外围工作,稍微弱化像郎咸平一样的造谣或无理智者的滥炸。

  不能因为一些没有原则、没有标准 、不能区分言论自由和低级趣味的电视台继续用造谣的“电视说话大帅”,就不敢反击他们歪曲转基因的科学、技术及其相关的科学家、技术人员。昨天,一位生物学的研究生给我一个录像链接:http://www.iqiyi.com/zongyi/20130715/4f8922f428af4e58.html?src=frbdaldjunest

  其中,电视说话大帅、不懂科学的郎咸平最近又道貌岸然地、公开地说自己在做“科普”,凭自己能认几个外文和中文就敢于用网络传言在自己没有基本教育背景的专业领域下结论,在电视演播中给地图填上颜色就公开说转基因导致中国某些省份疾病增加,继续耸人听闻地造谣,表演了一个无耻和无良的人,在电视上敢于毒害中国的听众、损害中国的社会环境,这种行径提醒笔者公布本文。

  对于美国商学院毕业郎咸平近期在广东卫视的谎言,获得美国生物化学博士、熟悉并运用过分子生物学的方舟子,有具体逐条批驳:http://www.agrogene.cn/info-353.shtml。不过,方舟子多次称郎咸平为“学术骗子”,实在冤枉了“学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