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重上高位 习“扬弃”毛邓筑新路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焦点新闻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焦点新闻

Guest
【多维新闻】距离习近平“8·19”讲话已经过去近月,但有关意识形态的讨论仍未罢休。不可否认,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将意识形态提到党的第二个中心工作的高度确实是一个新的提法。围绕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的讲话,官媒党报连发评论大造声势,打响了意识形态保卫战。然而,包括中共宣传机器官媒党报在内,囿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定式,专注于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的提法,却忽略了它的大前提——“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习近平将冰炭不相容的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双拳并举,被认为是打通毛邓开创新路的重大步骤。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一旦确立了意识形态“极端”重要,意识形态系统就会走“极端”,尤其是被添油加醋的曲解之后。

双拳并举着意打通毛邓

熟知“文革”到改革开放那个阶段历史的人都知道,“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提法的符号意义,它的产生是为了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对“文革”时期坚持毛氏“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和路线的否定,代表着邓小平主导下改革开放春天的到来。毛泽东时代搞以阶级斗争为纲,邓小平至今讲究经济发展是硬道理,二者被认为冰炭不相容。在这样的思维定式之下,一谈意识形态就往往会被认为是向左,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回潮。

然而,回看习近平上位以来一系列动作,客观而言,习明显有志于打破这种传统的、或者说僵化的思维定式,建立中共自己概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不等同于概念中的马克思主义,也非纯粹的中国传统中的“大同社会”概念,更非西方式的政治构成,这就是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中所说的“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中共建政之出,毛泽东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就明确:中国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革”之后,在推进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求,并且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要求“一百年不动摇”。到了江泽民、胡锦涛的执政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正统的意识形态一直是被突出强调的“重中之重”。尽管毛泽东、邓小平,乃至江泽民、胡锦涛所处的历史环境不同、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不同、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不同,但是,贯穿意识形态理论的内在演进逻辑及基本精神都是一致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如今,习近平将意识形态摆在“极端重要”的高位,可以说一脉相承于毛邓江胡,并有步骤地对毛邓进行统合,构筑属于他自己的执政理论体系。

被中共奉为“圣典”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组成部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连着一个过程的,过程的更替要通过否定来实现。但否定不是“抛弃”,而是“扬弃”,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是在肯定一部分的基础上再发展,是集中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成果后的更加完善。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习近平,显然对这些理论烂熟于心,之前“改革开放前后30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论断就是“扬弃”理论最现实的前例。此番习近平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双拳并举,也是以“扬弃”理论打通毛邓开创新路的重大步骤。而中共党报《人民日报》连篇累牍的“8·19”讲话解读,以及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亮剑”的呼号,显然没有真正领会他们的总书记到底在讲什么。

高举意识形态的现实考虑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习近平赋予意识形态如此高的地位有什么样的现实考虑呢? 来源: 多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