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康造就中国政法体系黑幕与怨气并行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焦点新闻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焦点新闻

Guest
【多维新闻】备受社会关注的北京“大兴摔童案”于北京时间9月16日公开审理。这起发生在7月的摔童案,虽然已经过去近2个月,但因其强烈震撼人性的底线,至今仍然存在民众的记忆当中。回顾大陆媒体铺天盖的报道中,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经历被一一揭露,而殒命幼儿的家庭情况却鲜有提及。据多维新闻了解,被摔死的2岁零10个月的幼儿的父亲乃当地一名警察,官方因忧虑其警察身份被披露后,引发舆论不必要的猜测,因此选择“屏蔽”他的身份。作为受害者家属,官方居然因其警察身份而不敢见光于媒体,这与当前中国大陆“逢官必反”对政府不信任的舆情有深刻关联,这其中,民众对公检法的不信任就是其中的一个核心。

回顾2008年的杨佳案,当年28岁的杨佳“利刃袭警6死4伤”曝光后,很多民众非但不将杨佳以恶魔待之,反而对其同情有加,甚至还有部分网民在网上高呼杨佳为“义士”。有评论认为,这样的舆情反映出的是社会的严重扭曲,无论杨佳遭受多大冤屈,但以杀人来捍卫所谓自身尊严,本身就是极大的丑闻。但从另一个方面讲,公众对公检法的敌视并非无缘无故,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公检法系统屡屡爆出黑幕,整个体系也呈现出一种颓废的态势;同时,对于众多的普通公检法工作人员而言,不仅要面对外部民众的不满,还要在乌烟瘴气的系统中生存,他们也苦不堪言,内心充满了愤懑与无奈。这就不难理解官方为何在面对“摔童案”时要刻意掩饰受害者父亲的警察背景。

中国公检法系统,由人民的“守护者”走向近乎对立面,发生在短短的十年左右时间,这段时期正是“政法王”周永康任职期间。在政法系统前后长达15年的经营中,周永康以常委身份掌管中国公、检、法、国安和武警系统,在他任职期间还发明了“维稳”,从2010年,中共维稳费开始超过军费,维稳费增幅也超过军费增幅,期间中饱私囊自不必说,而且趁机扩充“政法帝国”实力,豢养起的一支专吃“维稳饭”的大军,遍布全国,其势惊人,为“政法王”再添兵勇。当然,维稳的兵力增加并不代表社会稳定,仅2011年,中国大陆大约发生18万起民众抗议事件。

政法系买官卖官黑幕多

今年8月初,上海4法官集体嫖娼事件的曝光,将“司法掮客”引发的腐败也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本应最彰显法制的法律领域,居然沦落到司法权估价出售,扭曲为权力买办之间的较量。有媒体披露称,司法系统的很多环节都有“掮客”的生意。小到劳教、取保候审,大到刑事案件或标的为天价的经济官司。有案子的地方,便可能有掮客。

有政情观察人士称,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司法体系相对良好,起码流程上还是依法办事。但到了地方,司法系统似乎成了“中国式关系”的象征,一个人的关系硬不硬,掌握多少公检法“关系”是重要的标志。因此公检法似乎成了一种商品,在有些地方,不仅司法权估价出售,官位也可以明码标价。2012年底,被认为是周永康“铁杆中的铁杆”的原湖北省政法委书记、省委常委吴永文,就因为买官卖官等一系列问题被撤职调查。

同一时期,山西的“李正源醉驾袭警事件”,将袭警官二代的父亲——原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李亚力曝光于媒体面前,也导致其一年之内卖官上百人的买官卖官利益网浮出水面。

2012年11月,派驻上海的英国《每日电讯报》发文报道称,一化名为陈晓东的28岁内蒙古男子,以大概14万元人民币(1元人民币约合0.16美元)代价,进入公安系统任职。 来源: 多维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