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9月30日最新開示

頂禮佛陀

资深人士
注册
2013-08-30
消息
4,516
荣誉分数
1,090
声望点数
223
修行當然有很大的受用,內心所得到的法樂遠遠勝過五欲的樂,它的穩固程度、清淨程度、能夠遍布於一切時處、遍布於身心。我們也是因為修道有極大的利益,才肯晝夜精勤地修行。現在放任五根在五欲裡放逸是什麼結果?從很嚴重的狀況來看,就是會讓所有的善法功德都退失,甚至完全毀壞!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yixipengcuo
 
敬錄自《親友書》講記 龍樹菩薩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6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zb/qinyoushu.pdf


現在是講六度中的持戒,它分四個方面,昨天講了持戒的十三種違品,下面開始講持戒的同品──不放逸。
己三、行持同品不放逸:


佛說不放逸甘露,放逸乃為死亡處,

是故汝為增善法,當恒敬具不放逸。​


佛陀在了義經典中教誡我們:作為一個行持大乘佛法的人,言行舉止必須做到不放逸,不放逸是甘露之處 。佛陀在菩提伽耶的金剛座成佛時說:“深寂離戲光明無為法,猶如甘露之法我已得。”由此也可以看出,佛陀所獲得的涅槃境界,猶如甘露一般。因此,在修學佛道的過程中,一定要具足不放逸,不放逸是成就佛果的根本因。如果我們放逸無度、放任自流,沒有一點約束和對治,想做什麼就隨心所欲,那下場是死亡之處的輪迴。有些人每天喝酒抽煙,做各種非法事,這就是放逸的行為。現在的世間人無惡不作,每天都在造惡業,沒有任何對治法,此舉完全是生死輪迴之因。因此,龍猛菩薩對樂行王說:大王你為了使善法日益增上,身口意務必要如理行持,對善法具有恭敬心、恒常心、精進心,對惡法則嚴厲制止,必須具足不放逸。佛經中也說:“不放逸為甘露處,放逸則是死亡處,不放逸者不死亡,放逸之人恒死殆。”

《入行論》有一品專門講不放逸,要求三門如理如法行持,依靠佛法來對治自己的煩惱。如果沒有不放逸的理念,不要說大乘的果位,連小乘阿羅漢果也得不到。《文殊國土莊嚴經》云:“放逸者,聲聞之道亦不能成就,更況無上菩提正道?”因此,不放逸在修學過程中不可缺少。

按照《俱舍論》的觀點,所謂不放逸,即制止不善,行持善法。大家平時要有“我應該注意”這種念頭,否則,即使具足持戒、廣聞博學等種種功德,但就像沒有牆基的牆壁一樣,善法功德遲早會毀於一旦。正因為如此,大慈大悲的佛陀在《三摩地王經》中說:“如我所說諸善法,謂戒聞捨及忍辱,以不放逸為根本,是名善逝最勝財。”佛陀所說的大乘善法當中,持戒、廣聞、布施、安忍等,皆以不放逸為根本,它被稱為佛陀最殊勝的財富。誰若具足不放逸,此人即是具福報的大富翁,反之,假如不具足不放逸,整天都是行持惡法,就算他物質上很富足,實際上也是窮光蛋。

不放逸,其實是非常大的善法。以前也講過,兩個比丘行路時,魔鬼準備害他們,它倆私下商量:如果這兩個比丘說善法,就不害他們;如果不說善法,就把他們殺掉。那兩位比丘很散亂,一路上都在談論世事,沒談一句善法,到了分手時才互相祝願:“慎勿放逸!”一個魔鬼說:“他們一句善法都沒有說,可以吃掉他們了。”另一個魔鬼說:“他們講了甚深的善法,只是你不懂而已。”接著他講述何為不放逸;大小乘中不放逸具足什麼功德;所有的佛法中,不放逸是非常殊勝的善法……

因此,我們平時與他人道別時,也應該說:“你要注意啊!你要小心啊!”這一句話用佛法來解釋,意思就是讓他不放逸,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個佛教徒,是皈依佛門的人,不能這樣做,否則,即生中會導致不好的果報,來世就更不用說了。”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要有拘束、有控制。

可是很多人根本不具足這種對治法,行為經常表現得不如法。所以我們應像《入行論》中所說:“若身欲移動,或口欲出言,應先觀自心,安穩如理行。”不管身體要做什麼、口裡要說什麼,首先應當觀察自己的心,看動機善不善,是否違越佛教的教規、世間的世規,始終有一種小心翼翼的感覺。現在很多人從小沒有好好修行,所作所為根本沒有約束,這是非常可怕的。你做什麼事、說什麼話,一定要有種對治心:“我作為大乘佛教徒,能不能這樣做?不能的話,萬萬不可逾矩。”自己提醒自己,自己檢點自己,一定要制止煩惱,這就是不放逸。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76

解釋題目:《親友書》

“親友”,是指釋迦教法弘揚者龍猛菩薩的親密摯友──樂行國王。當時他們沒有見面,龍猛菩薩以書信的方式為其宣說解脫道,這些竅訣集成一部論典,就取名為“親友書”。

印度佛教史記載:為了利益更多所化眾生,龍猛菩薩曾前往北俱盧洲,路上遇到一個孩童,尊者憑手紋而授記他將來會成為大國王。當北俱盧洲調化眾生的事業圓滿,尊者重返故土時,這名孩童已當上了國王,即是樂行國王。樂行國王迎請尊者到皇宮中受供,尊者在那裡住了三年,盡心盡力地廣弘佛法,饒益無量有情。離開樂行國王的皇宮後,龍猛菩薩長期住在印度南方,之後他通過書信的方式,給樂行國王傳授了兩大教言:一是《中觀寶鬘論》,二就是這部《親友書》。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入行論》所述是大乘佛法精髓,為遣除眾生的痛苦而廣述發菩提心、修菩薩行的真實修法。作者也是得到文殊本尊的攝受,親證諸法實相的大乘菩薩,理所當然是正論,而且是佛教史上的曠世巨典。

─ 堪布索達吉仁波切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