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en
嗡阿热巴扎那得
- 注册
- 2013-07-04
- 消息
- 1,039
- 荣誉分数
- 205
- 声望点数
- 73
佛教善恶观初探
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直到学佛以后我才逐渐明白。的善恶观念,不同于世俗的观念。世俗的善恶观念认为:“凡是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就是善,反之就是恶。”1这样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比较模糊,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哲学家们从社会现象中归纳出来,并以此反作用于社会中的人的。它所代表的只是大多数的社会利益或阶级利益,故而世俗的善恶观念会有着很明显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差异。因此也就必然会导致“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的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2可见世俗观念的善恶标准并不是可靠的。另外由于这种标准是建立于一定的阶级利益之上的,所以有时会和个人利益发生直接冲突,甚或升级为阶级社会更深层次的矛盾,以致不同的社会阶层乃至不同民族甚至国与国之间,都会因由观念的差异相互谴责甚至发生武力冲突。
与此不同的是,佛法揭示的真理是宇宙人生的实相,为佛陀智慧所亲证。所谓真理自然也就具有:“不以时间而变更,不以地域而迁异,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类中都是如此”之特征。佛教善恶观念的建立,构成了佛教的主体内容,同时由于佛法的真理特质,其存在及作用均突破了时空乃至众生类别的限制。从佛教宗旨:“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不难看出佛法不但包含了度人,同时也包含了自度的内容,使得个人得失与社会利益相辅相成而圆融互摄。这对社会人生均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事实上两千多年以来,僧侣们也一直在担负着众生心灵导师的重大责任。
世俗的善与恶是伦理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中心范畴。主要是用于对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从而起到间接的舆论监督作用。而佛教的善恶观念不但是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同时还是修行人修道的核心内容。佛法正是由一善法敷演十善业道,依此可得人天果报。若更进一步究及深密则宏开律藏,直趣无上菩提妙果。犹如菩提树王,由一善种而阐发敷演,达乎十善如种萌芽,虽曰人天果报之正因,更实为无上菩提之大根,若要进趣更上也无非由此再抽枝散叶,终至无上正等正觉。
遥忆世尊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即三叹奇哉,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堪作佛,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众生之所以不断轮回生死受无量苦,自具佛性而浑然不知,正是因为妄想执着的原因。而去除妄想执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杜塞恶门,广行善法。那么在佛法中什么可以称为善法呢?“一向可爱,一向可乐而意可念者,是说善处。所以者何?彼善处者,一向可爱,一向可乐而意可念。------一向不可爱、不可乐、意不可念者,是说地狱。所以者何?彼地狱者,一向不可爱、不可乐、意不可念。”
这里说明了“善”应具有的基本特点是:一、禁得起时间的检验。“一向”即包括此世乃至他世。“善――能于此世、他世俱顺益故名为善性,能感乐果;恶――能于此世、他世俱违损故名为恶性,能感恶果。”3二、要具备“可爱、可乐而意可念”之特征。究竟什么样的事物是可爱、可乐而意可念的呢?嗜杀者觉杀可乐,嗜盗者觉盗亦有可乐处,同理,嗜好淫欲、妄言、饮酒者各有执着,恋恋不舍,这些符合可爱、可乐而意可恋的标准吗?非也。此皆是执苦为乐,造堕轮回跌地狱受极苦之因。如鱼吞饵将被钓者捉起失命而犹浑然不觉,甚是可悲可叹,何来可爱、可乐耶?所以“可爱、可乐而意可恋”之处,应当从因果的发展规律,从“如是因,感如是果”的角度观察所作是否究竟为“可爱、可乐而意可恋”。若所作诸业得到的现实的快乐譬如须臾,感得的果报则应落在大地狱剧苦无量,则不名为善而名为恶。还有一种情况“杂毒善”既非纯善亦非纯恶。其因果现象也更为复杂,应该细细剖析以判善恶从而权衡得失。由于这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容易见到,所以更应当巧作方便引向纯善或开佛知见指示大乘为适宜。
其实只要处在冥暗的长劫轮回中,苦乐法皆非究竟可爱、可乐而意可恋处,为何?曾有智者作喻曰:苦若蛇头之有毒牙,乐如蛇尾之无毒,但无论执着哪头终究遭毒。所以真正满足:“一向可爱,一向可乐而意可恋”的,乃诸佛所证之无上佛果。所以成佛是我们修行的目标,而为达此目标所作的种种有益修行的身、口、意业也就可以称之为善法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佛教的善恶观念了。那么作为佛弟子我们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抑恶扬善”是不是有什么原则可以遵循?
我们知道佛菩萨度生方便多门,为度众生可因应众生根基而说种种相应的法,直至引导趣向无上菩提方为究竟。作为佛弟子,我们也应该向佛菩萨看齐。对作恶之人说止恶法,或令恶渐杂善,待其成就则可引导令恶不生、令善增长;或将人天小善引向出世大善,由不究竟道引向究竟道;或将一人之善在大众中宣说赞美,以期移风易俗皆归于善以同臻圣域,等等善巧不一而足。但扬善时必需体恤众生根性不能操之过急或过度,所谓恒顺众生正是要切记,莫令众生起恐怖想、畏缩想,以致诽谤更添新恶。这也正是佛教“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理念的充分体现。无论其善多么微不足道,我们始终相信若能渐渐培养终将可以成就上善法器。所以扬善之道,贵在“契理契机”,既要契合众生的根基,又要巧设方便令其易行,待其成功则引向更殊胜处,务使各各安立于菩提正道精进不懈。
综合来看,在佛教善恶观念的弘扬过程中,在家居士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所谓法轮有赖食轮,在家众是佛教外护,担荷了护持三宝之要职,是佛法僧三宝的生存基础,也是佛法弘扬的群众基础。作为佛法光大门庭的最佳窗口,在家众弘扬甚深佛法颇有不妥处,但若秉承佛教宗旨“抑恶扬善,善巧接引”则会更为善巧和方便,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所以说在现实环境下要想振兴佛法,外护所领受的佛法教育与善恶观念也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人才竞争、资源争夺、民族冲突、自然灾害等等无不对建设当前和谐社会造成了极大挑战。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其实也是佛教再度发扬光大的一个良好契机。与世俗的善恶观相比,佛教的善恶观更为深邃,彻照病灶了无余漏,调御手段也更加善巧圆融而富有智慧,在圆融社会、和谐共处方面更可以标本兼治。但或许是由于末法众生机劣兼或教界现实的种种原因致使“天雨虽广,不润无根之草”,深可痛惜。众生业力既能成就此一恶浊世间,我们也可以发愿在此恶浊世间成就一个飘满宝香的莲华世界。佛菩萨度生是“番番种,番番熟”,佛菩萨决不会厌倦。作为佛弟子我们也应该护持菩提心,恒使不懈倦。所以再苦再难的事我们终究还是要努力去做,在此就让我们发心学习佛菩萨难行能行的入世精神,一起尽心尽力的护持、弘扬佛法,相信我们在此世界每多一份善心,多一份劝善之心,这世界就会多一份浩然正气。南无阿弥陀佛!合十!
究竟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直到学佛以后我才逐渐明白。的善恶观念,不同于世俗的观念。世俗的善恶观念认为:“凡是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为就是善,反之就是恶。”1这样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比较模糊,我们所知道的也只是哲学家们从社会现象中归纳出来,并以此反作用于社会中的人的。它所代表的只是大多数的社会利益或阶级利益,故而世俗的善恶观念会有着很明显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差异。因此也就必然会导致“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的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2可见世俗观念的善恶标准并不是可靠的。另外由于这种标准是建立于一定的阶级利益之上的,所以有时会和个人利益发生直接冲突,甚或升级为阶级社会更深层次的矛盾,以致不同的社会阶层乃至不同民族甚至国与国之间,都会因由观念的差异相互谴责甚至发生武力冲突。
与此不同的是,佛法揭示的真理是宇宙人生的实相,为佛陀智慧所亲证。所谓真理自然也就具有:“不以时间而变更,不以地域而迁异,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类中都是如此”之特征。佛教善恶观念的建立,构成了佛教的主体内容,同时由于佛法的真理特质,其存在及作用均突破了时空乃至众生类别的限制。从佛教宗旨:“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不难看出佛法不但包含了度人,同时也包含了自度的内容,使得个人得失与社会利益相辅相成而圆融互摄。这对社会人生均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事实上两千多年以来,僧侣们也一直在担负着众生心灵导师的重大责任。
世俗的善与恶是伦理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中心范畴。主要是用于对人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从而起到间接的舆论监督作用。而佛教的善恶观念不但是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同时还是修行人修道的核心内容。佛法正是由一善法敷演十善业道,依此可得人天果报。若更进一步究及深密则宏开律藏,直趣无上菩提妙果。犹如菩提树王,由一善种而阐发敷演,达乎十善如种萌芽,虽曰人天果报之正因,更实为无上菩提之大根,若要进趣更上也无非由此再抽枝散叶,终至无上正等正觉。
遥忆世尊在菩提树下悟道后即三叹奇哉,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堪作佛,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众生之所以不断轮回生死受无量苦,自具佛性而浑然不知,正是因为妄想执着的原因。而去除妄想执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杜塞恶门,广行善法。那么在佛法中什么可以称为善法呢?“一向可爱,一向可乐而意可念者,是说善处。所以者何?彼善处者,一向可爱,一向可乐而意可念。------一向不可爱、不可乐、意不可念者,是说地狱。所以者何?彼地狱者,一向不可爱、不可乐、意不可念。”
这里说明了“善”应具有的基本特点是:一、禁得起时间的检验。“一向”即包括此世乃至他世。“善――能于此世、他世俱顺益故名为善性,能感乐果;恶――能于此世、他世俱违损故名为恶性,能感恶果。”3二、要具备“可爱、可乐而意可念”之特征。究竟什么样的事物是可爱、可乐而意可念的呢?嗜杀者觉杀可乐,嗜盗者觉盗亦有可乐处,同理,嗜好淫欲、妄言、饮酒者各有执着,恋恋不舍,这些符合可爱、可乐而意可恋的标准吗?非也。此皆是执苦为乐,造堕轮回跌地狱受极苦之因。如鱼吞饵将被钓者捉起失命而犹浑然不觉,甚是可悲可叹,何来可爱、可乐耶?所以“可爱、可乐而意可恋”之处,应当从因果的发展规律,从“如是因,感如是果”的角度观察所作是否究竟为“可爱、可乐而意可恋”。若所作诸业得到的现实的快乐譬如须臾,感得的果报则应落在大地狱剧苦无量,则不名为善而名为恶。还有一种情况“杂毒善”既非纯善亦非纯恶。其因果现象也更为复杂,应该细细剖析以判善恶从而权衡得失。由于这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容易见到,所以更应当巧作方便引向纯善或开佛知见指示大乘为适宜。
其实只要处在冥暗的长劫轮回中,苦乐法皆非究竟可爱、可乐而意可恋处,为何?曾有智者作喻曰:苦若蛇头之有毒牙,乐如蛇尾之无毒,但无论执着哪头终究遭毒。所以真正满足:“一向可爱,一向可乐而意可恋”的,乃诸佛所证之无上佛果。所以成佛是我们修行的目标,而为达此目标所作的种种有益修行的身、口、意业也就可以称之为善法了。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佛教的善恶观念了。那么作为佛弟子我们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抑恶扬善”是不是有什么原则可以遵循?
我们知道佛菩萨度生方便多门,为度众生可因应众生根基而说种种相应的法,直至引导趣向无上菩提方为究竟。作为佛弟子,我们也应该向佛菩萨看齐。对作恶之人说止恶法,或令恶渐杂善,待其成就则可引导令恶不生、令善增长;或将人天小善引向出世大善,由不究竟道引向究竟道;或将一人之善在大众中宣说赞美,以期移风易俗皆归于善以同臻圣域,等等善巧不一而足。但扬善时必需体恤众生根性不能操之过急或过度,所谓恒顺众生正是要切记,莫令众生起恐怖想、畏缩想,以致诽谤更添新恶。这也正是佛教“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理念的充分体现。无论其善多么微不足道,我们始终相信若能渐渐培养终将可以成就上善法器。所以扬善之道,贵在“契理契机”,既要契合众生的根基,又要巧设方便令其易行,待其成功则引向更殊胜处,务使各各安立于菩提正道精进不懈。
综合来看,在佛教善恶观念的弘扬过程中,在家居士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所谓法轮有赖食轮,在家众是佛教外护,担荷了护持三宝之要职,是佛法僧三宝的生存基础,也是佛法弘扬的群众基础。作为佛法光大门庭的最佳窗口,在家众弘扬甚深佛法颇有不妥处,但若秉承佛教宗旨“抑恶扬善,善巧接引”则会更为善巧和方便,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所以说在现实环境下要想振兴佛法,外护所领受的佛法教育与善恶观念也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人才竞争、资源争夺、民族冲突、自然灾害等等无不对建设当前和谐社会造成了极大挑战。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其实也是佛教再度发扬光大的一个良好契机。与世俗的善恶观相比,佛教的善恶观更为深邃,彻照病灶了无余漏,调御手段也更加善巧圆融而富有智慧,在圆融社会、和谐共处方面更可以标本兼治。但或许是由于末法众生机劣兼或教界现实的种种原因致使“天雨虽广,不润无根之草”,深可痛惜。众生业力既能成就此一恶浊世间,我们也可以发愿在此恶浊世间成就一个飘满宝香的莲华世界。佛菩萨度生是“番番种,番番熟”,佛菩萨决不会厌倦。作为佛弟子我们也应该护持菩提心,恒使不懈倦。所以再苦再难的事我们终究还是要努力去做,在此就让我们发心学习佛菩萨难行能行的入世精神,一起尽心尽力的护持、弘扬佛法,相信我们在此世界每多一份善心,多一份劝善之心,这世界就会多一份浩然正气。南无阿弥陀佛!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