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指归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预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今世的你,是你的前辈子所作所为造就出来的,然而万物都可以变化的,不好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学习,把坏的因素扭转为好的积极因素的,所以一定要做好今世的你,为自己的来世修福报。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你的心是怎么样的,就会有什么样的表象表现出来。快乐的你,可以在你周围营造出一个快乐的磁场,感化所有你身边的人,和你一起快乐;拥有一颗慈悲,宽厚,仁爱的心的你,在你身边就会营造出一个充满爱的磁场,让你身边所有的人都感受到被关爱,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但是如果你心情不好,郁闷,或有怨气,在你身边就会产生一个不快乐的磁场,将你的不愉快转化给你身边所有的人;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都不容易,面对很多的苦与乐,还要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说:哭也一天,笑也一天!这一天必须要过,你是选择快快乐乐的过,还是选择带着情绪,抱怨很压抑,不安的过一天呢?当然要快乐
家庭也一样,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这个家就会很和睦。做为妻子,一个女人,发挥你的温柔天性,营造一个和睦,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很重要,多一些理解,丈夫下班归来,家的温馨让他疲惫了一天的心,承载的压力得以放松;做为男人,一个好丈夫,妻子照顾家,照顾孩子,付出辛苦,要很好的呵护她,知冷知热,多关心她,女人的心柔情似水,男人的温情,大度,宽容,体帖都在她的心里呈现出来呢。相亲相爱的俩个人,有爱就有很好的家庭凝聚力,好好珍惜这份爱,家庭的和谐,会带给所有的人快乐的感受,尤其孩子,和睦的家庭氛围对他们的成长很重要。

所以一定要修好今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抱怨!用宽容心,理解你爱的人!好人一生平安!
001LvrQFgy6Ff2SHIRAb2&690.jpg
 
最后编辑:
道家所说的这个“道”,其实也就是佛教常说的真心、如来藏、空性、心性、法界等。
浏览附件391387
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更像是物质世界的规律

大方等如來藏經中佛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如彼淳蜜在于巖樹,為諸煩惱之所覆蔽,亦如彼蜜群蜂守護,我以佛眼如實觀之。」

如来藏------有情生命所特有

要比较 道和如来藏 个人觉得必须要有佛道两家的的极高的修行境界。单从字面上看,还是有差别。
 
最早著录《太上感应篇》的正史是《宋史》。《宋史·艺文志》记载:“李昌龄《感应篇》一卷”,许多人据此认定《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宋代,作者是李昌龄,清朝人惠栋、俞樾都持此说。在宋代,至少有两位叫李昌龄的人,一是北宋初年做过右拾遗、字天锡的李昌龄,《宋史》卷287 有他的本传;一是南宋初年被称为“蜀士”或“汉嘉夹江隐者”的李昌龄。惠栋等人认为是李天锡,也就是说,《太上感应篇》成于北宋初年。当今的一些学者则认为是南宋的李昌龄,即该书成于南宋初年。事实上,这两种意见均失于考订,为史书所误,因为《宋史·艺文志》的记载是不准确的,无论是北宋初的还是南宋初的李昌龄都不曾作过《太上感应篇》。要弄清这一点,只要注意以下的史实就行了;一是北宋末年被宋徽宗赐封为虚静先生的正乙道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曾为《太上感应篇》作颂,其颂文讲:“人之一性,湛然圆寂。涉境对动,种种皆妄。一念失正,即是地狱。敬诵斯文,发立汗下。煨烬心火,驯服气马。既以自镜,且告来者。”这篇颂文收录在《道藏》中,题为《虚静天师颂》。二是《太上感应篇》在北宋末年已被收录在《政和万寿道藏》中,这部《道藏》在南宋淳熙年间被太乙宫全部抄录,孝宗赐名为《琼章宝藏》,后来太乙宫道士胡莹微曾在《琼章宝藏》中读过《太上感应篇》。以上两点表明,在南宋之前《太上感应篇》即已成书。三是《太上感应篇》的广泛流传是从南宋初年开始的,当时的官修和私修的目录之书也开始著录此书。而北宋的史籍中却寻不到《太上感应篇》的任何踪迹,如果此书真的成于北宋初年,以北宋统治者对道教典籍的重视及李天锡的地位,《感应篇》是不会没有影响的。这说明《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可能性极小,甚至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因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太上感应篇》成书于北宋末年,在南宋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其作者不详。

---百度百科
 
该书有因果报应的观念,但又与佛教观念有一定的不同。佛教认为因果通前世、今世、后世三世,该书则 更强调现世现报,作恶有过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肉体的消亡。修身保生是道教的哲学,现世生命形式的存在是根本,要更加重视现世,更加珍惜现实存在的生命。所以“欲求长生者”,就必须回避大大小小“有数百事”的过错,而与避恶相统一的是趋善,“善”能使人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得道成仙。因此,《感应篇》大谈行善的好处,它在道教宣扬的人生最高境界——得道成仙的理想下,竖起了一架可以登临的梯子,即现实的行善心态与落实。

---百度百科
 
《太上感应篇》 它提倡“积德累功,慈心于物”, 强调“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
则体现了儒家伦理。在儒家学说中,尤其强调五伦纲常,认为君臣、父子、夫妇的等级界限分明,而在《太上感应篇》中亦以“扰乱国政”,“违逆上命”、“用妻妾语”、“违父母训”、“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事,不敬其夫”作为恶行的准则。可以说,《太上感应篇》实际上建立的是,以儒家道德规范和道释宗教规戒为标准的立身处世准则。

《太上感应篇》充分体现了对鬼神权威的敬畏 。该书认为天上、地上和人体内都有录人罪过、降祸福于人的神或鬼,如大地上的司过之神,斗神君和人身上的三尸神,它们对人的规范和约束是时刻存在的,人应该敬畏他们,对象征神鬼的日、月等物皆不可不敬,故而把“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都视作恶行;而“无故杀龟打蛇”也会引起“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百度百科
 
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更像是物质世界的规律

大方等如來藏經中佛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如彼淳蜜在于巖樹,為諸煩惱之所覆蔽,亦如彼蜜群蜂守護,我以佛眼如實觀之。」

如来藏------有情生命所特有

要比较 道和如来藏 个人觉得必须要有佛道两家的的极高的修行境界。单从字面上看,还是有差别。

在孔子看来,道是存在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道德规律,是事物的当然之理、天地万物运行之则,也是生命本体的自然规律。
 
因这篇文章让我有很大感触,所以转载过来一起分享。其他的问题还是留给佛教论坛的朋友们一起来探讨吧
 
最后编辑:
你就是你的思想
一个人生命的状态其实就是这个人的所思所想,这是古今中外的圣哲们所一致认同的真理。当我们观察自己的心时就会发现,这个道理是如此显而易见。然而,由于大多数人都养成了“只观察外境,不观察内心”的习惯,所以他们对这个道理视而不见。正是由于人们对这个道理的无知,以致很多人将自己的一生都花在了外在的枝末事情上,从而空过一生,犹如一个流浪汉一样,在外境的荒野中漂泊,无法回归心灵的家园。所以,我们要一遍又一遍地对这个道理进行观察和体悟,一直到心里获得确信为止。
001LvrQFgy6F79lC3GTaf&690.jpg
 
例如,儒家的经典《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说,一个人应当歇下奔腾不息的心,使之心无旁骛、逐渐稳定;心稳定了就会渐渐趋于少欲寡求的宁静状态;心宁静了,杂念少了,人就会感到安乐;心在宁静和安乐的状态下,就能对自心和外境进行正确的观察和体悟;有了正确的观察和体悟之后,才能对心灵的运动规律以及外境的真相达到正确的认知和掌握。世间万物都有本末,万事都有终始,知道了万事万物的“本末”和“终始”,就接近真理了。

2626161532728453061.jpg
 
最后编辑:
在孔子看来,道是存在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道德规律,是事物的当然之理、天地万物运行之则,也是生命本体的自然规律。
道和如来藏是否相等同,有人曾问过佛教的顶级人物宗萨钦哲仁波切,回答是不知道:)
但他对道德经却是推崇备至的
 
请歇下散漫的心!摒除所有杂念观察和体悟一下:如果此时我们心里的所思所想是痛苦和悲观,则无疑痛苦和悲观将浸满我们生命的整个虚空;如果此时我们心里的所思所想是快乐与幸福,则显然快乐和幸福也将弥漫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所能触及的一切;如果我们心里怨恨,则我们所感受到的整个世界都将染上怨恨的“色彩”;如果我们心里慈悲,则慈悲的阳光将洒满大地;如果我们的心歌唱,则整个虚空似乎都在伴随着我们一起歌唱;如果我们的心哭泣,则连地上的每棵小草似乎也在随同我们一起哭泣……。

所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心中所产生的任何一种情绪、任何一种思想似乎都有无与伦比的“穿透力”,刹那间就会毫无困难地浸满自己的整个身心、整个世界,给自己的身心和世界染上相应的“色彩”。
2579999636547892151.jpg
 
最后编辑:
我们肉眼观察不到的电磁波,在滴答一秒的时间之内,可以传播到三十万公里的虚空外,并可以使得三十万公里以内的虚空中充满这些电磁波;我们的情绪和思想似乎也和电磁波差不多,在产生的那一刹那就会充满周围的虚空。

心就像一个魔术师,挥洒什么色彩,则自己的身心和整个世界立即就会浸透什么色彩。挥洒快乐,自己的身心和世界就会立即浸透快乐的色彩;挥洒痛苦,自己的身心和世界就立即会浸透痛苦的色彩;挥洒慈悲,自己的身心和世界就立即会浸透安详的色彩;挥洒怨恨,自己的身心和世界就立即会浸透不安和恐惧……。

1568378570249093190.jpg
 
最后编辑:
不仅如此,心所产生的任何一种情绪和思想,还会驱动自己的身体去造作和这种情绪和思想相应的种种行为和语言。快乐的情绪和思想就会发动快乐的行为和语言,痛苦的情绪和思想就会发动痛苦的行为和语言。总之,情绪和思想的色彩是怎样的,行为和语言的色彩也将与之相应。这些与情绪、思想相应的行为和语言,反过来会更加强化我们心中所产生的情绪和思想。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犹如魔术师的魔棒,具有无穷无尽的翻云覆雨的神奇能量,它可以使地狱成为天堂,亦可使天堂成为地狱;可以使山河大地四季如春,亦可以使万里晴空乌云密布。

6597708582913900703.jpg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