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卡基洼岛大洋球场纪行 - Kiawah Island Ocean Course

笑言,這樣的帖子千金難買啊,文筆太好了,寫的好,圖文俱全,
 
这场球想必是老大打得荡气回肠的一场球,非常难得的人生经历。

要是我的话,肯定争取每洞都至少打double par,如果只是打了8,90杆,那每一杆就是5个加币,多不划算啊;)
你说的太对了,不过你也清楚,俺这趟就是装土豪,5加币,打一杆,扔一杆。:D
 
第7洞,484码5杆洞。
先把洞画出来,一会写。。。
不好意思,这个一会儿,赶上村里重要声明所需的时间了,下面赶紧把第7洞写完。

第7洞,484码5杆洞。
407839

第7洞

这个洞按道理讲难度不算很大,但我开球打虚,没过右侧沙坑,停在沙坑中第二片两英尺高的长草里,还不如同组一位直接打在沙坑里。第2杆打出沙坑停在前方五六十码的地方。第3杆打到球道左侧沙坑里边缘的长草,第4杆攻果岭落入果岭左侧沙坑。五上两推再来一个双柏忌。

一般球打不好的时候我们都会找些客观理由。刚才看到鳄鱼算一个,但更重要的是累了。其实打到这个洞之前,我就有点走不动了。背着Robin借我的球包,双肩的背带总也调整不好,一步比一步走得沉重。再加上多打了几杆,心里想着赶紧追前面的球友,双腿却不听话。再看人家球童,双肩一肩一个球包,谈笑风生,走得太轻松了。而且那两个球包的主人,好像要把球童费赚足一样,总是把球打得东一个,西一个,害得球童左右飞奔。

20140330_120001-1.jpg

球场周边的房子
 
最后编辑:
第8洞,151码3杆洞

h8.jpg

第8洞

累归累,球还得打。望远镜量一下,145码,顶风。问球童加10码够吗?球童回答,按170码打!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大洋球场的海风。大洋球场名副其实,18个洞有10个在海岸边上。海洋球场的特点就是风大。这里也一样,一边面朝大海欣赏大西洋的壮美景致,一边抱怨风大难以控制球路。大洋球场有个别名叫“海边的战争”,捉摸不定的海风让这个本来就很难打的球场以超高难度闻名于世。

梯台上没感觉有多大风,我还是觉得170码不靠谱,就按160码打了。结果不听球童言,吃亏在眼前,球差了一点没上果岭。两上两推,柏忌。可能是因为走了几个洞,对风不是很敏感了。其实这里的海风风力很大,顶风、顺风、侧风往往造成数十码的误差。我不由地想,在大洋球场打球,似乎风力比沙坑的威胁还大。不过,这话说早了,因为我很快就见识到了沙坑的麻烦。
 
最后编辑:
第9洞,399码4杆洞

h9.jpg

第9洞

这个洞比较长,400码的4杆洞,打不出距离很吃亏。我这洞开球很直,球落在球道正中。第二杆用球道木开到离果岭20码处,这两杆我几乎打出了最好水平,没什么好抱怨的。切球离洞6英尺,可惜没有推进,又一个柏忌。除了前两洞接连两个帕,再没打过帕,前9洞加9,打了45杆。

20140330_120048-1.jpg


这个洞打完之后,又需要乘坐摆渡车前往第10洞。中途有一个售货亭,赶紧买了一个热狗,5.5美元。坐了一会车,吃了点东西,体力终于缓过来一点。大洋球场从第3洞起,每隔三五个洞,放一个冰柜,球员可以随意取用里面的小瓶矿泉水。

据说在最初的设计构想中,球场被设计在沙丘后面。但是设计师皮特·戴的妻子爱丽丝建议他将球场建在大西洋边上,让球手和狭长的海岸线美景毫无隔阂。皮特采纳了妻子的建议,不过这一设计让前来打球的人欣赏到美丽的基洼岛景观外,不可避免的也要承受变幻莫测的海风。由于基洼岛是自西向东坐落于大西洋南海岸,在这个特殊的地形影响下,皮特在每个洞设计了6个梯台以适应球洞不同的长度,但目前的记分卡上,只有5套梯。

由于球场过高的惩罚难度,设计师皮特·戴也多次返场进行微调和改动,让球场更加人性化,更具有可打性适应不同程度的球手来挑战自己。1997年他做出的第一个变化是更换果岭草种,在1991年莱德杯的时候,果岭草还是Tifdwarf Bermuda,一旦球没有攻上果岭,就会深陷沼泽或长草。即使攻上了果岭,也会因为速度过快而无法停球。皮特把果岭草换成了419 Bermuda,这对于平均水平的球员来讲果岭容易了很多,可是对于优秀球员来说反而是提高了果岭的难度。
 
最后编辑:
第10洞,347码4杆洞

h10.jpg

第10洞

前面说过,这套梯的坡度系数是132,也就是说,初学者在这里打132杆都不奇怪。看一下这个洞的布局就知道,首先开球不能失误,第1杆至少要保证打上球道才行。这洞梯台居高临下,我开球又在球道中间。当然所谓的高也就是略高于地面,并不是山地球场的那种坡度。而正是由于球场地面没有大的坡度起伏,背包打球才能够实现。许多山地球场根本不适合背包打球,而有的球场洞与洞之间的距离也不适宜步行。

20140330_105834-1.jpg


皮特·戴设计的这个球场就很适合步行。2002年夏天他扩大了2号洞的发球区域,这样可以让视野更为开阔,球道位置也做了移动,可以让球友看到转弯处的沼泽。除了第4洞的球道和第18洞的果岭以外,他在其它球洞也都有所调整,而这些微妙的变化对可打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个球场由于大面积沙地车道的独特设计,绿地白沙碧波万顷,让人从俯视的角度来看,产生非常唯美的感觉。

在2003年夏天,皮特·戴重新在果岭上更换了更加适合滨海林克斯风格的草种海滨雀稗草。事实上,这种草也被命名为The Ocean course OC03,在除了媲美Tifdwarf的叶片大小外,它可以被修剪到1/10英寸的长度,也就是今天的专业比赛要求提供必要的果岭速度的长度。此外,与百慕达草相比,这种草皮较厚,基本不会有裸露的区域,做出了这种改变后果岭无疑让人有焕然一新的感觉。现在果岭上的草看起来粒度比较大,速度适中,并没有一味追求快。此外,他还大大改变了9、11、13、16、18洞的球道和沙坑,改变了多年来的球路和障碍沙丘。这些变化都使这个球场变得更加耐打,也吸引更好的球员来这里挑战自己。

这一洞又在果岭旁落入沙坑,依然是柏忌。
 
最后编辑:
第11洞,476码5杆洞

h11.jpg

第11洞

这洞第1杆开到球道右侧沙坑,第2杆用铁杆打到左面沙坑左侧很小的一块草地上。攻果岭短了,落在果岭左前方的沙坑里。一切又短,还在沙坑里。再切上果岭,两推入洞,前后折腾了7杆,双柏忌。这是第2个5杆洞打爆了,可能是疲劳点在这时出现了。

第12洞,398码4杆洞

h12.jpg

第12洞

20140330_120104-1.jpg

球童给同组球友指方向

这个洞除了沙子就是水,打上球道不容易。同组的两位一左一右,球童只好给右边的一位递了一根杆,然后跟另一位去了左边。因为有水,我第2杆没敢用球道木,铁杆打到果岭前,一切两推,柏忌。

20140330_120843-1.jpg

一座木桥通向下一洞的梯台。

20140330_121014-1.jpg

我身后是12洞果岭

球场设计者皮特·戴曾经说:“球场的性质、风格、自然景观没有变化,我只是微调,使其更好。”虽然大洋球场做出了细微的调整,但即使再有经验的球员,也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这里球道狭长,果岭又难又快,我拿到的记分卡上,最长的锦标赛梯(Tournament)18洞全长7356码,而职业梯据说长达7937码。海洋随处可见,一不小心,你的球就可能遗失在大西洋里。
 
最后编辑:
第13洞,333码4杆洞

h13.jpg

第13洞

这洞当天的梯台原本不用过河。球童说,如果你们愿意打的有意思一点,看更好的景观,我可以带你们到河那边去开球。我们这组的几个当然愿意玩得更开心,于是走过长长的木板桥来到开球台。从台上望过去,恍然回到了渥太华Stonebridge球场的第14洞,过水开球,对面是一排四个沙坑。

20140330_121120_1-1.jpg


不管前一洞成绩如何,我一般都选择最后一个开球,这样球童跟同组那两位交代什么我也顺便就明白了,毕竟不是我的球童嘛。同组第一位开球打到中间沙坑前面,第二位沿着水向右开了很远。我受Stonebridge球场影响,想当然地向沙坑方向瞄准,结果球越过沙坑落到后面的沙地车道上去了。好在第2杆用6号铁稳稳打回球道,6号铁杆因此又多了几条划痕。第3杆上果岭,两推又一柏忌,仍然一帕难求。
 
最后编辑:
第14洞,151码3杆洞

h14.jpg

第14洞

这洞又是炮台果岭,而且果岭面积很小。顺风,150码的洞球童建议按125码打。同组的都打短了,我纠结之后拿7号铁开球,这杆打得非常扎实,杆头触球的刹那传来一声令人舒服的打响指样的轻声。球又高又直,直奔旗杆而去。可惜,打得太长了,球远远落在果岭后方的坡下。三个人一个上果岭的都没有。

20140330_123625-1.jpg

第14洞的高台果岭

两个3杆洞,都没听从球童的建议,都吃亏了。而且这洞坡度更大,从洞后往上切看不到旗杆,只能盲切。还好一切上果岭,两推搞定,又一个柏忌。这一天的推球和切球帮我找回来不少杆,看来前一天在Wescott Plantation没白练。
 
最后编辑:
第15洞,358码4杆洞

h15.jpg

第15洞

这个洞我开球感觉不错,球落在偏右的球道上。GPS追踪一下,打了240码。走到球前一看,240码过后是一个大坡,要是再打多一点利用到坡度就更好了。再一看,我也不用沾沾自喜了,同组的一位找到了下坡,居然一杆打了280码以上,离旗只剩不到80码的距离。第2杆120码距离本来很有把握,但站位不好,左斜下坡,向左调整多瞄了一个杆身。结果球没有调回来,而是真的奔左去了,落入果岭左侧沙坑。

20140330_124913-1.jpg

第15洞带阶梯的沙坑

前几天刚跟球友聊过带阶梯的沙坑,马上就被自己碰到了。大洋球场的沙坑就是这样无处不在,又大又硬,不少果岭周围的沙坑还很深,并带有阶梯。有意思的是,前一段球友在国内打球还问球落到这样的阶梯上如何判罚,我还找出规则28,判例24/11,24/12讨论。

一号木开出280码的球友打出后9洞第一个帕,非常兴奋。而我又以柏忌结束了这一洞。
 
最后编辑:
第16洞,491码5杆洞

h16.jpg

第16洞

这洞开球正常,开出220码左右,球落在球道右侧沙坑前方。球童建议打180-190码落在两片沙坑之间。4号铁准确打在了他要求的地方,离洞还剩91码。果岭比较高,隔着左沙坑。我用W杆(50度)一杆打上,离洞5英尺。同组的两位还在周围找球,我前后左右看了半天高低,又等球童忙完同组球友后,帮忙确认了球线,一推进洞!终于抓了一只鸟!不过光顾着打球了,加上抓鸟又激动了一下,这洞居然忘了拍照。可见拍照还是挺分神的,上次在默特尔晚霞中ROBIN帮我拍的金光闪闪的推鸟照真是特别值得珍惜。
 
最后编辑:
第17洞,168码3杆洞

h17.jpg

第17洞

这个洞夸张点说,就是要把球从太平洋的这一边打到另一边。到达开球台之前,见识了鳄鱼的速度,并且小小颠覆了对鳄鱼的认识。

20140330_131717-1.jpg

球童去找鳄鱼

当时远岸趴着一条鳄鱼,近岸也趴着一条。球童帮我跟鳄鱼合影之后,居然直接走向了鳄鱼!一边走,一边说,How are you today?看上去那么笨重的鳄鱼,忽然就动了,动作出乎意料地快,扭身扑进水里,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溅起无数水花。鳄鱼居然逃了。球童遗憾地说,胆小鬼!平时它会让我拍一拍的。

20140330_131741-1.jpg

逃进水里的鳄鱼

鳄鱼在英文里区分比较清楚,一种叫Crocodile,一种叫Alligator。Crocodile比Alligator的头更长,V型更明显,闭嘴会露出獠牙(下颚第四颗牙),也比Alligator更具攻击性。Crocodile分布在世界各地,而Alligator大多生活在美国和中国,也叫短吻鳄或美洲鳄,著名的有密西西比鳄(Alligator mississipiensis)和扬子鳄 (Alligator sinensis)。Alligator头较短,呈U型,颜色通常比Crocodile要深。在美国球场看到的多是这种短吻鳄,性情比较温和,但爬行速度很快,没事千万不要去招惹它们。两种鳄鱼在英文里有两句孩子们常说的俗语,再见时一方说:See you later alligator。另一方回应:In a while crocodile!两种鳄鱼刚好押韵,配合得天衣无缝。

20140330_131526-1.jpg

第17洞,168码3杆洞

这个洞果岭前面插的是黄桩,水那边也没有抛球区,球打到水里只能在岸这边重打。球童建议顺风打145码。同组两位打得都有点短,但这回我要坚决听球童的。拿出7号铁,一杆挥出很漂亮,可是球却噗通一声掉进了旗杆前面的水里。球童抱歉地说,是侧顺风,我说少了,你再拿长一号杆,摸一次吧。同组的都说,摸一个吧,我们都摸好多回了。好吧,别难为自己,6号铁摸了一个,打过水以柏忌结束。第17洞是公认难打的洞,因为越过宽阔的水面,风力风向更是无法预测,打短落水,打长则可能打进长草甚至树林。
 
最后编辑:
第18洞,386码4杆洞

h18.jpg

第18洞

总算快写完了。我说写洞比打洞还累,球友则说我吊胃口,跟着一个一个读洞更累。还好,大家就快累完了。

站在发球台上,球馆的大房子遥遥可见。可以想象,每逢重大赛事,这个洞的果岭附近会怎样地人山人海。
20140330_133828-1.jpg


最后一洞了,心中忽然涌上一丝留恋。打完这一洞,18洞的每一杆就成了永远的记忆。这样的球场属于那种一生只打一次的球场。有机会来打一次,已经很满足。不过还是来得匆忙,无暇细细享受基洼岛的阳光、沙滩、海浪和仙人掌。

20140330_133948-1.jpg


开球顺利,这一场的一号木比较争气,基本都打在球道上。第2杆也不错,打到果岭前十几码处停在了球道上。沙杆切上果岭,球停在离旗大约6英尺的地方,但右面有个鼓包,需要走从右向左的线。排除杂念,看好球线,轻轻一推,球进了,收工帕!后9洞打了43杆,共计88杆,圆满结束了基洼岛大洋球场之旅。

包括球童,四个人在果岭握手告别。如果没有球童,我觉得至少会多打5杆。我把小费像美国人一样卷成小卷塞给球童,聊表谢意。

这场球,前后差不多打了5小时,真是回味无穷。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