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落魄才子"长安街头操刀卖肉

精彩过客

至尊VIP
注册
2003-06-07
消息
5,902
荣誉分数
6
声望点数
0
陆步轩卖肉讲究质量,来的顾客大都是回头客 (李杰 摄)

大洋网讯 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汽车站以南,38岁的陆步轩开的“眼镜肉店”颇有名气,除了价格公道、质量保证外,陆步轩鼻梁上一副厚厚的眼镜也把他和别的肉贩区分了开来。

据华商报报道,陆步轩的小肉店是租来的约20平方米的单间,前面卖肉,后面是一张床,这里也是他的家。妻子陈小兰忧郁地说:“我到现在也不愿意让他卖肉,他是北京大学毕业生啊!”这个农村姑娘当年 今日焦点:


嫁给陆步轩是看中了他的文化,“可没想到这文化现在一点儿也用不上”。陆步轩平静地听着,艰难的生活已经消磨了这位北大毕业生的自信和风采。

1985年,长安县鸣犊镇农家少年陆步轩从引镇中学毕业,以高出本科线100多分的成绩考取了北大中文系,是当年长安县文科状元。4年苦读毕业后,陆步轩被分配到长安县柴油机械配件厂。当时的县计委对这个高才生比较关心,借调他到机关工作。后来计委办企业,陆步轩自告奋勇去了企业,但几年后企业跨了,他失去了“饭碗”,以后他搞过装修,开过小商店。长安县计委几经改制,后来变成长安区经贸局下属的工业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对陆步轩的情况,区经贸局也无能为力。陆步轩的单位“柴配厂”早已停产,去年厂里给他办了最低生活保障,对他也算是一点安慰。

2000年,陆步轩租了房子开起了肉店,文弱书生操起了切肉刀。但卖肉的生意也不容易做,每天起早贪黑,一年忙到头,交了水电费、房租后也就所剩无几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理想被现实的生活负担所代替。陆步轩在说如今他不愿意看书时,表情有些痛苦。他说,自己还是喜欢研究语言,尤其是对方言很感兴趣。“其实我最适合去做编辑词典的工作。”言谈中,他流露出对“书桌”的向往。

陆步轩的遭遇也引起周围人们的关注与同情。记者到长安区经贸局采访时,他昔日的同事说,陆步轩是很有才华的,“现在这样太可惜了!他还年轻,应该有施展才华的地方。”(
 
在北大念过书,能证明的仅仅是他当时学习成绩不错,除此之外,Nothing
 
学校里学的东西又有多少是有用的?
 
“最适合去做编辑词典的工作”,学问还真是不低。
 
有很多书呆子那样的人,应该是应该做做研究室工作比较好的。
 
不过这种情况还是觉得浪费了,可惜了。我最佩服的是清华的学生,原来在北航上大学的时候,总是喜欢周末去清华看一看,感受一下那里的氛围,确实与众不同,所以谁要说自己是清华的学生,总是有个好印象。 :)
 
我最佩服的是清华的学生[/B]


我有个同事也这样认为,他当年高考是他们县状元,上清华自然是轻而易举,但鬼使神差,他当时对飞机特感兴趣,因此去了北航,毕业后每回想起就后悔没去清华。

记得好象是98年,有个清华毕业的分配到新余一企业,后来企业裁员把他裁掉了。此人觉得出去找工作掉价,居然闭门不出,活活饿死在家中(是真事,但出处忘了)。

所以还是看个人。
 
最初由 shun 发布




所以还是看个人。


:cool: 嗬嗬,清华也有一个泼熊的哥们,也要看以后的交往给你的感觉如何,不过第一印象还是很好的,可能我有清华情结吧! :blowzy:
 
从国外回去的,用英语卖猪肉给老外,那更幽默了?!
 
every penny earned legally is a good penny. 老外就曾对我说过这句话。这儿垃圾工还是令人羡慕的工作呢。干吗要分三六九等
 
看来中国确确实实是打破铁饭碗了.

只要能生存,做什么都行啊,行业没有贵贱之分,过多几年,说不定他可以将这门生意发展壮大呢?
 
"4年苦读毕业后,陆步轩被分配到长安县柴油机械配件厂"

89年毕业的。当年毕业的大学生,分配得相当差。
 
无论如何,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难道现在在机关工作的成群的关系户,那些拿高薪的,只会溜须拍马,不学无术,挪用公款,手段残忍,却混的十分得意的人,还比他有价值吗?这样的人,沦落到此,国家难辞其究。各位如果是在国内有高等学历的,在单位是否都有些不得志的感觉。有几人尊重过你的知识,反而动不动扣一个“高分低能”的大帽子。大学生的长处是他学东西快,他的热情,而不是一上来就比拼甚麽经验。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不然各位为何要出国。社会蛀虫们恨不得把大学生妖魔化成“一堆书虫”,我们自己还要内讧。现在大批找不到工作的中国人难道就比当地人水平差,不过是语言不过关罢了;同样在国内,很多情况,不过是缺关系罢了。千里马还要伯乐,爱因斯坦还被迫远离祖国,梵高一生穷困潦倒,一个人的价值是不能由一个充满缺陷的社会来衡量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