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十年”看完了,相当好看,改编于“天堂向左,深圳向右”,今年最好看的电视剧

中国作家慕容雪村被请“喝茶”
黄安伟 2014年07月09日
打印
转发
寄信给编辑
字号
北京——中国知名作家慕容雪村的女友表示,这位经常批评共产党的人士于周二下午在北京被警方传讯。慕容雪村是他的笔名。

慕容雪村的女友王凌(音译)透露,他在下午5点被警察带走,直到周三凌晨才获释。王凌在香港的一所大学教书。她称,慕容雪村被“请去喝茶”了。这通常是中国人对警方盘问的委婉说法。

相关文章
律师被捕疑因代理“六四”纪念者
维权律师浦志强被北京警方逮捕
“如果是我,就背他出来”
私下纪念六四的艺术家被警方拘捕
致黑暗中的弄权者
周二下午大约6点钟,慕容雪村在Twitter发帖称,“在万寿寺派出所,等国保来找我喝茶。”很多中国朋友在网上焦急地讨论慕容雪村被扣一事。周三清晨,慕容雪村再次发帖称,“我已平安回家,谢谢师友们挂念。”他没有立即透露其间细节。

慕容雪村本名郝群,现年40岁。上周,他从国外回到北京的家中,已经预料到警方会找他。在国外的时候,慕容雪村在网上宣称,他回到北京就会自己向警方报到,因为他的几名朋友已被警方拘留,由头是他们于5月3日在一所公寓内参加纪念1989年天安门广场民主抗议活动的聚会。当时,共产党领导人下令进行武力镇压,造成至少数以百计的平民死亡,抗议活动因此结束。今年6月3日和4日是这场镇压行动的25周年纪念日。

5月初的这次聚会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的家中举行。他的堂弟在天安门大屠杀中遇难。郝建以涉嫌“寻衅滋事”于5月6日被拘留。一个月后,也就是天安门事件25周年纪念日过后,郝建获得保释。

出席聚会且遭扣留的其他一些人员后来也陆续获释,但最知名的参与者——人权律师浦志强——仍遭拘押。在六四纪念日到来前的几周里,中国还有数十名自由派人士也被警方扣留。

慕容雪村没有参加5月3日的私下会议,因为他当时身处澳大利亚,在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担任为期三个月的驻校作家。但是,会上有人高声朗读了他写的一篇关于天安门事件的文章。

在有关人士纷纷被拘之后,慕容雪村为《纽约时报》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强调他有意在本月回国之时向警方报到。自2013年以来,他不时为本报撰稿。

“虽然我熟知中国法律,但绝不会想到,连这些最平常的举动——举办家庭聚会、写文章、读文章——也会触犯中国法律,”他在自己的评论中写道。这篇文章于5月22日在网上发表,又于次日出现在印刷版中。“根据中国政府的逻辑,我大概也犯了寻衅滋事罪。”

他还说,“我会投案自首。”

慕容雪村随后接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的采访,表示回京之后不会主动去警察局,但是要等警察找上门来。他说自己“担心,但没那么担心”,因为在5月3日的聚会后被捕的那些朋友大部分已经获释。

“当然,我知道这种看法有点愚蠢,”慕容雪村在采访中说。“许多朋友还以为自己不会被捕,然后突然有一天,他们就被抓了。”

“在中国没有规则,一切都是赌局。”他还说。“但我是一个小说家。我的母语是中文。我应该留在中国。”

慕容雪村撰写小说和非虚构类作品。他今年夏天曾前往法国参加一个文学节,并在飞回北京之前在意大利与他的欧洲代理人见了面。

《纽约时报》2011年的一则长篇特写文章以慕容雪村为主角,作为“文化与控制”(Culture and Control)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该系列讲述了中国威权政治体制与文化生产之间的矛盾。

黄安伟(Edward Wong)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
 
慕容雪村:创造真正的对话空间
7月5日,知名作家慕容雪村发表《投案书》抗议当局。7月8日,他接到北京警方传唤。在前往派出所之前,慕容雪村接受了德国之声专访。
德国之声:在 写《投案书》之前,您的确做好了被抓捕的准备是吧,请问您做了哪些准备?
慕容雪村:对,我已经把所有的文稿都在海外做了备份,写好了入狱声明书,同时也在国内请好了律师。
德国之声:您说过的一句话在网络广为流传:"好男儿逢如此世道,不坐牢更待何为?"在可能来临的拘禁或者牢狱生涯中,您能想象的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慕容雪村:李旺阳。我是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的,我对中国的法律制度、警察局、派出所、看守所、拘留所和监狱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相比中国大多数作家和异议人士,我更知道那里的生活有多么痛苦和单调。比起肉体上的折磨,对一个读书人来讲,精神上的痛苦更严重。这些都我知道。没有人喜欢坐牢,没有人想要去坐牢,但是我想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如果坐牢不可避免,那就来吧!
德国之声:您做了最坏的打算,让人联想到谭嗣同的名言:"列国变法无不因流血而成。中国变法,吾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但是人们可能会问:坐牢之后呢?中国还得重复那段历史吗?
慕容雪村:我们都知道历史是这样的:自1919年天安门打起"民主"的旗号以来,近百年间,中国人为了民主,真可谓前仆后继,数代人不知道有多少死伤,多少磨难,但至今民主还是一个梦想。因此,也不必去想坐牢要有什么样的后果,有什么样的成就,就把它当作一件应然之事,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做就好了。
德国之声:"坐牢之后"的问题,涉嫌到中国民主的路径。近年来"改良"与"革命"一直在争论。这个争论在浦志强律师的案件上变得更加具体,那就是,是否需要和当局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您的"投案"也面临这样的质疑:主动激怒当局,可能会缩小与当局的对话空间。您怎么回应这种质疑?
慕容雪村:有人在争取改良,虽然我认为这几乎不现实,没有什么希望,但是我仍然祝愿他们成功。可能有人认为我在无谓地激怒当局,缩小了与当局的对话空间。然而,浦志强一直在寻求对话,许志永也一直在寻求对话,结果又如何呢,当局有跟他们对话吗?如果您把所有的事情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这里本来就没有对话空间。以前我也是微博大V,大多数微博大V都抱有这种想法,甚至跪着请求党去政改,结果是大部分(这样做的)人 都被销号禁言。现在不是改的问题,而是重建的问题。与其去虚构出一个对话空间,还不如真实地面对我们的处境,这样才有希望,才会创造出真正的对话空间。
德国之声:您在新浪微博 "转世"(编者注:指被禁言之后重新更名注册)多少次?有多少"粉丝"?
慕容雪村:到现在已经转世10次了,加起来超过850万"粉丝"。
德国之声:网络无疑为中国人扩大了言论空间,但也有学者研究发现它起到了维稳的作用。上网本应促进上街,但也可能替代了上街。
慕容雪村:上网和上街并不冲突。根据现有数据,2010年中国群体事件超过18万起。此后再也没有公布,有学者估计每年群体事件接近30万起。这恰好是中国微博最兴盛的几年。也就是说,上网人数和上街频次都在增加。不过我确实担心网络成为维稳的工具。网络上能够发出批评意见的声音越来越少,动辄被销号禁言。各地官方微博越来越多,《环球时报》这样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微博正在成为共产党的宣传阵地。
德国之声:从一个畅销书作家,到关心时事的"公知",您刚刚接受美国《外交政策》杂志采访时说有两个原因,一是作品被审查,二是朋友被抓捕。不过,中国的大部分作家都同时面临这两种情形,他们依然选择了沉默。一个人不关心时事当然是他的选择自由,但是在社会面临严重不公时,大多作家都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否也很难说是正常的?
chinesischer Autor, Blogger, Bürgerrechtler Ran Yunfei
作家、博主、维权人士冉云飞
慕容雪村:大多数人都清楚,站出来讲话意味着很多麻烦,这是一条非常艰难的道路。没有人想要这些麻烦,我都可以理解。对这些事情,不同的人可以忍受的程度也不一样。我认识谭作人,但是当他们 抓捕谭作人的时候,我也忍住不说话。然而,你不关心政治,政治会继续关心你。随后他们把我最好的朋友 冉云飞也抓了。这就不是要规避风险的问题了,而是一个人、一个朋友的良知问题。于是我想:那有什么了不起,大家都进去好了!再说,在中国社会,像我这样牵挂少一些的人,应该更勇敢一点。
德国之声:从发表《投案书》到现在,警察没有找过您吗?
慕容雪村:一个小时以前,派出所打电话约我。当时我在外面,而且我们约好了这个访谈,我让他们等一下。做完这个访谈,过一会儿我就过去。
至发稿时,慕容雪村已前往北京海淀区万寿寺派出所。
采访:张平
责编:苗子

http://www.dw.de/慕容雪村创造真正的对话空间/a-17767050
 
1974年,慕容雪村出生在中国山东省平度市,14岁迁居吉林省白山市,慕容雪村曾在中国政法大学读书,1996年大学毕业后,去了四川省成都市,2001年写出处女作《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4]

2009年12月29日,他深入江西上饶传销团伙23天,写出《中国,少了一味药》,以亲身经历解析传销骗局,试图将传销者拉出火坑,但是现实是几多无奈。[1][4]

2010年12月,慕容雪村获得了人民文学奖的“特别行动奖”。

2013年5月11日慕容雪村的新浪微博因以「散播謠言」為由被封鎖[5],不久被註銷,其腾讯、网易、獀狐的全部中国互联网微博帐户均被不明原因注销,在香港接受BBC中文网专访談起此事。[6]



作品

《慕容雪村随笔集》.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11年: 212. ISBN 9787802018556 (中文(中国大陆)‎).
《天堂向左,深圳往右》.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11年: 236. ISBN 9787802018549 (中文(中国大陆)‎).
《原谅我红尘颠倒》.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 267. ISBN 9787533931872 (中文(中国大陆)‎).
《多数人死于贪婪》.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11年: 228. ISBN 9787802018532 (中文(中国大陆)‎).
《中国少了一味药》. 中国和平出版社. 2010年: 246. ISBN 9787513700665 (中文(中国大陆)‎).
 
也看完了。
最后的车祸完全没必要吧

作者想玩点宿命论,显得深刻一点。
 
最后编辑:
看了,故事有点瞎编蓝藻:p不过寓意还不错,这是一个人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什么是最重要的?:o
 
也看完了。
最后的车祸完全没必要吧

作者想玩点宿命论,显得深刻一点。
电视剧对原作有了很大的改动,原作说肖然没有去找韩灵。基本就是只知道钱的经济怪兽。但韩灵依然思念肖然。
 
这个比较合我意,也比较自然
电视剧对原作有了很大的改动,原作说肖然没有去找韩灵。基本就是只知道钱的经济怪兽。但韩灵依然思念肖然。
 
电视剧对原作有了很大的改动,原作说肖然没有去找韩灵。基本就是只知道钱的经济怪兽。但韩灵依然思念肖然。
电视剧对原作有了很大的改动,原作说肖然没有去找韩灵。基本就是只知道钱的经济怪兽。但韩灵依然思念肖然。
女人到底要男人怎样?
 
女人到底要男人怎样?
女人要的是被爱的感觉,与金钱无关。只有男人才因为虚荣/责任/面子等等觉得没钱就没资格去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