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凤凰卫视8月4日消息:
今年二月底来美时,美国人正因安理会阻挠对伊拉克动武,兴起一股同仇敌忾心理,连油炸的法国薯条(French fries),也被改称自由薯条(Freedom fries)。八月再来,则联军只费三星期就把萨达姆总统推翻的胜利,已经渐渐被人淡忘。相反地,报纸电视不断报导驻伊美军遭受萨达姆余孽与社会党人(Ba’athists)突击困扰的新闻。美国人开始醒悟:正如本.拉登一样,萨达姆不但未死,仍在领导部分伊人做长期抗美的游击战。他两个儿子虽然遭人告密被美军杀了,但各地袭击美军事件仍未中断;照这样拖下去,岂非越战的经验又将重演吗?
伊拉克之战如火如荼地进行时,美国民众确实曾团结一致,做政府的后盾。除极少数因反对而反对的极左自由派人士外,布什总统的声望如日中天。如果四、五月间举行大选,他躺着也能当选连任。现在却情势大变,嗅觉敏感的民主党政客们,一个接一个地跳出来,与英国反对布莱尔首相的保守党人遥相呼应,抓住伊境至今尚未找到大规模杀伤武器(WMD)的小辫子,大作文章。虽然中央情报局长泰奈特护主心切,把国情咨文中误指伊拉克曾试向尼日尔购铀的责任,揽在他自己身上,但闻到了血腥气的猎犬们,怎肯罢休?
这只是一般老百姓的感受。我遇到的智库学者、军事专家们却有更深一层的困扰。在他们眼里,WMD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开战以前,布什总统不敢实话实说,硬指萨达姆确实拥有WMD,现在派了一千五百名专家搜查全伊,仍未找到证据,才惹上一身麻烦。他们认为大选为期尚远,只要选前能找出真凭实据,对连任反而有利。
他们所担心的,是美国自己那本难念的经。一位多年老友向我说,美国对阿富汗与伊拉克出兵的真正原因,是九一一事件后,民意压力逼使政府必须表现出应变的能力(ability to do something,anything)。基地组织(A1Qaeda)拿民航机作武器,撞毁纽约世贸大楼,文明国家虽加以谴责,落后国家反而叫好。他们认为在战场上,无人可与美国对敌,只有本.拉登这种不拘泥于国际法或日内瓦公约的手段,才能拉平双方距离,打到美国的痛处。美国人当时不懂,现在才体会到,伊斯兰教人民竟然如此痛恨美国!
美国两次出兵,虽然无往不利,就反恐战争整体而言,布什总统始终没有找到真正的敌人在哪里。不但本.拉登与萨达姆两人依然逍遥法外,而且重建阿富汗与伊拉克两国,使它们成为中亚与近东的民主灯塔,不是拿钱就能买到的。美国又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伊朗正在幕后支持占伊拉克人口多数的什叶教徒,企图在民主外衣下,纯靠票数夺取政权;朝鲜更明目张胆地开始制造核武。美国能第三次出兵,攻打伊朗吗?能不顾中共与俄国的反对,炸掉朝鲜在宁边的原子炉吗?
美国人是最没有耐心的民族,也最不适合「帝国主义」的称谓。阿富汗新政府虽一再恳求,美国坚持不愿驻兵协助维持秩序,只留八千人在巴基斯坦边境,继续追捕本.拉登;其结果是阿富汗内地仍然被军阀割据,喀布尔的政府形同傀儡。现在却不得不准备留驻伊拉克,声称三、四年内不会撤离;而重建伊拉克成为近东民主楷模的工程,谈何容易?眼看明年大选将届,共和党与布什总统如何应付内外困局,还真不简单。
今年二月底来美时,美国人正因安理会阻挠对伊拉克动武,兴起一股同仇敌忾心理,连油炸的法国薯条(French fries),也被改称自由薯条(Freedom fries)。八月再来,则联军只费三星期就把萨达姆总统推翻的胜利,已经渐渐被人淡忘。相反地,报纸电视不断报导驻伊美军遭受萨达姆余孽与社会党人(Ba’athists)突击困扰的新闻。美国人开始醒悟:正如本.拉登一样,萨达姆不但未死,仍在领导部分伊人做长期抗美的游击战。他两个儿子虽然遭人告密被美军杀了,但各地袭击美军事件仍未中断;照这样拖下去,岂非越战的经验又将重演吗?
伊拉克之战如火如荼地进行时,美国民众确实曾团结一致,做政府的后盾。除极少数因反对而反对的极左自由派人士外,布什总统的声望如日中天。如果四、五月间举行大选,他躺着也能当选连任。现在却情势大变,嗅觉敏感的民主党政客们,一个接一个地跳出来,与英国反对布莱尔首相的保守党人遥相呼应,抓住伊境至今尚未找到大规模杀伤武器(WMD)的小辫子,大作文章。虽然中央情报局长泰奈特护主心切,把国情咨文中误指伊拉克曾试向尼日尔购铀的责任,揽在他自己身上,但闻到了血腥气的猎犬们,怎肯罢休?
这只是一般老百姓的感受。我遇到的智库学者、军事专家们却有更深一层的困扰。在他们眼里,WMD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是开战以前,布什总统不敢实话实说,硬指萨达姆确实拥有WMD,现在派了一千五百名专家搜查全伊,仍未找到证据,才惹上一身麻烦。他们认为大选为期尚远,只要选前能找出真凭实据,对连任反而有利。
他们所担心的,是美国自己那本难念的经。一位多年老友向我说,美国对阿富汗与伊拉克出兵的真正原因,是九一一事件后,民意压力逼使政府必须表现出应变的能力(ability to do something,anything)。基地组织(A1Qaeda)拿民航机作武器,撞毁纽约世贸大楼,文明国家虽加以谴责,落后国家反而叫好。他们认为在战场上,无人可与美国对敌,只有本.拉登这种不拘泥于国际法或日内瓦公约的手段,才能拉平双方距离,打到美国的痛处。美国人当时不懂,现在才体会到,伊斯兰教人民竟然如此痛恨美国!
美国两次出兵,虽然无往不利,就反恐战争整体而言,布什总统始终没有找到真正的敌人在哪里。不但本.拉登与萨达姆两人依然逍遥法外,而且重建阿富汗与伊拉克两国,使它们成为中亚与近东的民主灯塔,不是拿钱就能买到的。美国又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伊朗正在幕后支持占伊拉克人口多数的什叶教徒,企图在民主外衣下,纯靠票数夺取政权;朝鲜更明目张胆地开始制造核武。美国能第三次出兵,攻打伊朗吗?能不顾中共与俄国的反对,炸掉朝鲜在宁边的原子炉吗?
美国人是最没有耐心的民族,也最不适合「帝国主义」的称谓。阿富汗新政府虽一再恳求,美国坚持不愿驻兵协助维持秩序,只留八千人在巴基斯坦边境,继续追捕本.拉登;其结果是阿富汗内地仍然被军阀割据,喀布尔的政府形同傀儡。现在却不得不准备留驻伊拉克,声称三、四年内不会撤离;而重建伊拉克成为近东民主楷模的工程,谈何容易?眼看明年大选将届,共和党与布什总统如何应付内外困局,还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