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两地百多名官员(广东占60多人)出席的第六次粤港联席会议昨日傍晚结束,双方首脑宣布落实兴建港珠澳大桥,但未有动工时间表;两地也确立在经济上明确分工,提出粤港两地可在未来10至20年,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系。
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表示,将会成立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由港方担任召集人,三方将各派三名代表出席,研究有关经济效益、走线、环保问题,研究费用由三方面摊分。
他说,有关小组将于8月30日举行首次会议,完成研究报告后将上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请立项。
他形容港珠澳大桥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关键,现时要做好前期工作。
关于大桥的融资问题,董氏透露倾向采用国际招标的BOT方式(即建设-经营-移交)兴建。
在中国中央政府协调下,港珠澳大桥近期已迅速成为“迫切性”项目,广东省希望透过大桥加强西部的经济发展,而香港方面则估计,兴建大桥及有关公路的配套,可能会为香港创造超过一万个职位。
但香港署理环保署署长司徒高义表示,港珠澳大桥的环境影响研究报告尚未完成,有关研究的范围将包括大桥对海洋生态及水质的影响、及大桥落成后交通流量对环境的影响。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常敏在广州向记者指出,兴建港珠澳大桥对广州没有什麽直接影响,但能够增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实力,提升珠三角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对广州发展有好处。他强调,南沙将在发展上加以配合。
除在大桥问题上谈判顺利外,粤港亦达成多项在总体思路上的合作共识,同意建立粤港合作新架构和运作机制。
董建华形容会议是进取、务实和有成果,可以达至双赢局面。
其中,今后广东将以制造业为主,香港则主力发挥金融、贸易、航运、物流及高增值服务业的优势。
“要以CEPA为契机,将大珠江三角建设为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域。”董建华说。
联席会议同意重新整合在粤港合作下现有及就今次会议而成立的专责小组,共15个,负责研究、跟进并落实各专题合作项目。粤港双方亦将各自就粤港经贸发展合作进行深入研究,港方将在联席会议的新机制下,由中央政策组牵头。
双方亦同意各自成立商界合作组织,让两地企业、行业和商会之间进行经常性的研讨和不定期的活动,配合政府推动两地经贸合作。
粤港双方在昨日会议中,亦确认了加强粤港澳传染病防治交流合作机制方案,双方同意简化疫情通报的流程,及通报突发或新传染病的资料。
另外,广东省长黄华华透露,广东省居民以个人身份来港旅游的的措施,将由今年8月20日起,将试点扩大到广州、深圳和珠海,并争取在2004年1月1日前在全省作全面开放。
他说,预料明年香港将可争取得超过1000万名游客,经济效济将达500亿港元,进一步推动香港旅游业,带动香港经济发展。
在被问及对新任香港财政司长唐英年的看法时,黄华华表示,相信行政长官董建华的选择,而他与唐英年并不熟落。
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表示,将会成立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由港方担任召集人,三方将各派三名代表出席,研究有关经济效益、走线、环保问题,研究费用由三方面摊分。
他说,有关小组将于8月30日举行首次会议,完成研究报告后将上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申请立项。
他形容港珠澳大桥是香港未来发展的关键,现时要做好前期工作。
关于大桥的融资问题,董氏透露倾向采用国际招标的BOT方式(即建设-经营-移交)兴建。
在中国中央政府协调下,港珠澳大桥近期已迅速成为“迫切性”项目,广东省希望透过大桥加强西部的经济发展,而香港方面则估计,兴建大桥及有关公路的配套,可能会为香港创造超过一万个职位。
但香港署理环保署署长司徒高义表示,港珠澳大桥的环境影响研究报告尚未完成,有关研究的范围将包括大桥对海洋生态及水质的影响、及大桥落成后交通流量对环境的影响。
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常敏在广州向记者指出,兴建港珠澳大桥对广州没有什麽直接影响,但能够增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实力,提升珠三角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对广州发展有好处。他强调,南沙将在发展上加以配合。
除在大桥问题上谈判顺利外,粤港亦达成多项在总体思路上的合作共识,同意建立粤港合作新架构和运作机制。
董建华形容会议是进取、务实和有成果,可以达至双赢局面。
其中,今后广东将以制造业为主,香港则主力发挥金融、贸易、航运、物流及高增值服务业的优势。
“要以CEPA为契机,将大珠江三角建设为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经济区域。”董建华说。
联席会议同意重新整合在粤港合作下现有及就今次会议而成立的专责小组,共15个,负责研究、跟进并落实各专题合作项目。粤港双方亦将各自就粤港经贸发展合作进行深入研究,港方将在联席会议的新机制下,由中央政策组牵头。
双方亦同意各自成立商界合作组织,让两地企业、行业和商会之间进行经常性的研讨和不定期的活动,配合政府推动两地经贸合作。
粤港双方在昨日会议中,亦确认了加强粤港澳传染病防治交流合作机制方案,双方同意简化疫情通报的流程,及通报突发或新传染病的资料。
另外,广东省长黄华华透露,广东省居民以个人身份来港旅游的的措施,将由今年8月20日起,将试点扩大到广州、深圳和珠海,并争取在2004年1月1日前在全省作全面开放。
他说,预料明年香港将可争取得超过1000万名游客,经济效济将达500亿港元,进一步推动香港旅游业,带动香港经济发展。
在被问及对新任香港财政司长唐英年的看法时,黄华华表示,相信行政长官董建华的选择,而他与唐英年并不熟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