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年,每年2月,Lisgar高中门外,冰天雪地中,排队4天4夜的家长们吗?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xjj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IB Program太少,唯一的一所中学,还在东边。据说,如果没有IB,Colonel By中学根本招不到生员,只好关门。
IB Program应该在城市的西边和南边也开设。或者就在交通方便的城市中间。


渥太华天寒地冻,让小孩吭哧吭哧,天天在雪地里奔波3小时,就为IB,值吗
 
AP 是否需要上,的确值得家长慎重,上的好处就是大学时轻松点?好学生读大学课程也没那么紧吧。
如果孩子读得很吃力,可能要考虑这个是否适合孩子了。。。这不是读得下来读不下来的问题,太累了都没时间干别的了,说明孩子到极限了,才中学就到极限,一辈子多累呀。
 
AP 是否需要上,的确值得家长慎重,上的好处就是大学时轻松点?好学生读大学课程也没那么紧吧。
如果孩子读得很吃力,可能要考虑这个是否适合孩子了。。。这不是读得下来读不下来的问题,太累了都没时间干别的了,说明孩子到极限了,才中学就到极限,一辈子多累呀。


什么是AP啊?
 
真不懂这些事。 不过,看着国人都这么拼命虎视眈眈地奔着IB,想来是有好处的。 IB 好像和中国的重点学校差不多。 但是,这里大学只看平均成绩吧,IB 班的末尾和普通班的头几名,给大学的印象能一样吗
那肯定不一样。IB 班的末尾,。。。不讲了。
有一次家长老师见面,一个妈妈带着儿子见老师,那个孩子就哭起来了,那么大的男孩子,当众痛哭,看着真难受。
读不了就不读,又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让孩子心里快乐地过日子,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对他们有好处。也是一种长远的想法。
 
那肯定不一样。IB 班的末尾,。。。不讲了。
有一次家长老师见面,一个妈妈带着儿子见老师,那个孩子就哭起来了,那么大的男孩子,当众痛哭,看着真难受。
读不了就不读,又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让孩子心里快乐地过日子,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对他们有好处。也是一种长远的想法。

一次,我经过一个学校的门口看见满眼的亚裔,一打听,是安省前10名的学校。 不远处还有个学校,都是洋娃娃亚裔几乎绝迹,再一问,那学校都排不上号。 后来发现,这是定律,当然只对公立学校。 然后,我就想了,都这样,政府要员,诺贝尔奖,blahblah,应该都是亚裔囊括了,,,
 
看看Lisgar的疯丫头们。

 
最后编辑:
“大学本科读起来应该是相当轻松地” 能这样就太感谢 Colonel By 的教育了。让孩子以后的人生之路好走一点。

有的大学、有的本科专业,IB毕业生能免掉几门课
如果一个孩子能在自愿、不影响其他正常活动的情况下,顺利拿下IB,大学本科还是个事儿么。
 
有的大学、有的本科专业,IB毕业生能免掉几门课
如果一个孩子能在自愿、不影响其他正常活动的情况下,顺利拿下IB,大学本科还是个事儿么。
是的,如果有IB证书,McGill大学可以最多承认30学分,IB或IP课,占毕业要求的120学分的1/4,可以提前一年毕业,至少省一年学费。
 
是的,如果有IB证书,McGill大学可以最多承认30学分,IB或IP课,占毕业要求的120学分的1/4,可以提前一年毕业,至少省一年学费。

不过啊,那IB真不是谁都应该上的啊。:p:D
 
是的,如果有IB证书,McGill大学可以最多承认30学分,IB或IP课,占毕业要求的120学分的1/4,可以提前一年毕业,至少省一年学费。


嗯,很不错呀。 只对加拿大学校吗? 什么叫IP 呀?
 
嗯,很不错呀。 只对加拿大学校吗? 什么叫IP 呀?
sorry, should be AP.高中开的相当于大学水平的课,美国高中很多,加拿大选项很少,不容易凑够5门课。IB证书是国际认证的。

如何接受高中的IB,AP课,各个大学规定不同。McGill一般每门课是3学分,个别4分,但是高中上的IB,AP课,每门算6学分,一门可顶两门大学课,最多承认5门。
 
那肯定不一样。IB 班的末尾,。。。不讲了。
有一次家长老师见面,一个妈妈带着儿子见老师,那个孩子就哭起来了,那么大的男孩子,当众痛哭,看着真难受。
读不了就不读,又不是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让孩子心里快乐地过日子,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对他们有好处。也是一种长远的想法。
不过啊,那IB真不是谁都应该上的啊。:p:D
同意,要有金刚钻,会者不难。
中国孩子应该都可以坚持下来。。。但是,拼命坚持下来的孩子与会者不难的孩子以后差距会越来越大,其实家长没必要。
 
中国孩子应该都可以坚持下来。。。但是,拼命坚持下来的孩子与会者不难的孩子以后差距会越来越大,其实家长没必要。

没有人会去死磕,死磕绝对没有好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