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加勒比还有另一个大手笔的事情,很快要成了:
UPDATE 1-Construction of Nicaragua canal to begin Dec. 22 -committee
Thu Nov 20, 2014 8:58pm EST
Nov 20 (Reuters) - Construction of Nicaragua's $50 billion Interoceanic Grand Canal, expected to rival the Panama Canal, will begin Dec. 22 after feasibility studies have been approved, the committee overseeing the project said on Thursday.
The route suggested for the 172-mile (278-km) canal, which would be longer, deeper and wider than the Panama Canal, was approved in July. Construction will be led by Hong Kong-based HK Nicaragua Canal Development Investment Co Ltd (HKND Group).
Opponents of the plan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canal's effect on Lake Nicaragua, an important fresh water source for the country,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poorer communities.
Committee member Telemaco Talavera said the feasibility studies were expected to be approved next month. The plan is to finish the canal within five years, with it becoming operational around 2020.
Officials said some small adjustments were being made to the overall project, including dredging stretches of a lake rather than using underwater explosives.
Bill Wild, HKND Group's chief project adviser, said more than 1 million cubic meters of earth will be dug up in the first year of work.
"This is a massive project, nobody can imagine how large and challenging a project it is, and it will possibly end up being the largest movement of earth that has ever been undertaken in the world, so it will be a massive challenge," said Wild.
He added that the work beginning in December will include building access routes to the project, installations for 50,000 worker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temporary port on the Pacific coast.
The proposed canal would pass through Lake Nicaragua, Central America's largest lake, and will be between 230 meters and 520 meters (755 feet to 1,706 feet) wide and 27.6 meters (90 feet) deep, HKND has said.
Chinese businessman Wang Jing is behind the canal plan, though he has no prior experience developing or financing big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like the planned canal.
Wang only established Hong Kong Nicaragua Canal Development Investment Co (HKND) in August 2012, prompting some to question whether the project was viable. (Reporting by Ivan Castro; Writing by Christine Murray and Simon Gardner; Editing by Alan Crosby)
尼加拉瓜运河修建之揭秘
一、概述
尼加拉瓜是中美洲的一个濒临太平洋与大西洋(属海加勒比海)的国家,地跨中美地峡。南部有该国著名的尼加拉瓜湖,太平洋与尼加拉瓜湖之间有19 公里的地峡相连,地峡中水深不一,约在23 米至70 米之间。湖水通过圣胡安河流入加勒比海。有蒂皮塔帕河与西北方的马那瓜湖相通。从湖的东南角流出的圣胡安河,全长180公里(112哩),两岸森林繁茂,为尼加拉瓜与哥斯达黎加的界河,向东南注入加勒比海。湖西南的里瓦斯(Rivas)地峡,宽仅19公里(12哩),成为隔离湖域与太平洋的狭窄走廊。
二、历史背景
尼加拉瓜(如图)位于中美洲中部,鉴于该国特殊战略地缘,早在19世纪初美国西部淘金热一度高涨时,不少学者就提出开凿尼加拉瓜运河的设想。
1820年代曾有人提出开凿沟通大西洋、太平洋的运河的设想,即由圣胡安河经尼加拉瓜湖,再凿通里瓦斯地峡。
尼政府正式将其付诸讨论始于1833年。
尼加拉瓜政区
1884年,美国就运河开凿计划与尼方正式签署政治意向书,但最终因尼境内存在的火山隐患而选择放弃。(尼加拉瓜曾发行过一张邮票,上面有著名的摩摩通博火山喷发的照片。法国运河公司董事瓦里亚曾将该邮票分别寄给美国国会的参议员,邮票背后有瓦里亚的亲笔附言:“尼加拉瓜火山活动的官方见证。”因此当美国参议员们看到邮票后,他们果然否决了尼加拉瓜路线。
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开凿尼加拉瓜运河的计划即束之高阁。
上个世纪90年代,尼运河计划被再度提出,美国、日本和欧洲多家大型建筑集团跃跃欲试,但由于尼国内财政的不足,多次阻断了该国的“百年梦想”。
2011年11月,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成功连任,加快实现酝酿已久的“尼加拉瓜运河计划”的愿望变得越发迫切。
2012年7月,尼加拉瓜国民议会3日以86票赞成、2票弃权、0票反对的结果高票批准了政府提交的一份跨洋运河修筑草案 ,计划开凿一条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约220公里的尼加拉瓜运河。工程预计耗资约300亿美元,于2019年部分竣工。
2012年11月,“亚洲时报在线”网站刊文称,中国已于9月与尼加拉瓜签订协议,规定香港的香港──尼加拉瓜发展投资公司投资建造连接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运河工程。尼加拉瓜报价300亿美元,工期10年。工程建成后运力将超过巴拿马运河 。
2013年6月11日,据英国媒体报道,尼加拉瓜总统丹尼尔·奥尔特加向国民议会提交了一项法案,旨在斥资25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400亿元)修建一条能够与巴拿马运河形成竞争的新运河,而建造和管理该运河的经营许可权交给位于香港的中资财团香港-尼加拉瓜发展投资公司。 根据法案内容,运河将横贯尼加拉瓜,东起加勒比海岸,西至太平洋沿岸。预计运河全长约210公里,将耗时11年完成,其间有望创造4万个工作机会。
2013年6月13日,尼加拉瓜国会经表决批准了耗资400亿美元的尼加拉瓜运河计划。修建新运河的计划获得尼加拉瓜总统奥尔特加的大力支持,而尼加拉瓜国会中支持总统的议员占大多数,因此表决结果并无悬念,草案以61票赞成,25票反对获得通过。
三、修建预案
尼加拉瓜的两洋运河计划共有三种方案:
方案一:是“干运河”,即用铁路将转运的货物从陆地的一端运到另一端;
方案二:是仅供驳船通过的小运河;
方案三:是可供货轮通过的大运河。目前第三种方案被认为可行性最大。大运河的具体设想是将尼境内数条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其最佳线路为:从大西洋进入埃斯孔迪多河,然后依次经米科河和欧亚特河进入尼加拉瓜湖,然后进入拉斯拉哈斯河,最后在布里托—拉维尔亨地段进入太平洋。设计中的尼加拉瓜运河长约300公里,其中船闸部分长420米,宽度和深度分别达60米和22米以上,足可通过吨位达30万吨的各式货轮和油轮。根据国家运河委员会的计划,修建运河的资金将主要来自国际和国内私人企业的投资,尼加拉瓜政府将持有运河企业30%~33%的股份。
四、修建原因
为什么尼加拉瓜需要两洋运河呢?众所周知,全世界85%~90%的货物贸易是通过海运进行的,而根据世界海运权威公司的预测,2010年,世界海上货物运输量将每年递增3.4%,同期集装箱的运输量将每年增长6.8%。然而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两条运河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运河航道狭窄,可通过货轮的吨位有限。以巴拿马运河为例,当前能够通过的最大货轮巴拿马型(一种专为过巴拿马运河而建造的货轮),其吨位仅为7.5万吨。正在设计中的后巴拿马型货轮虽然吨位可达15万吨,但需对现有运河的航道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大型或超大型的货轮都需绕道而行。尼加拉瓜的运河计划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运河计划的设计者作过计算,以纽约—日本的货运航线为例,大型和超大型货轮由于无法穿越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行驶路线长度超过2.4万公里,耗时36天。如果通过未来的尼加拉瓜运河,其航程将缩短至1.7万公里,并可提前11天到达。
五、经济效益与竞争
尼加拉瓜一直是传统的农牧业国家,农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工业不发达再加上经营管理不善,尼加拉瓜是中美洲乃至拉美最穷的国家之一。两洋运河计划的梦想如果得以实现,将为尼摆脱经济困境提供良机,对尼加拉瓜的未来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尼政府认为,修建运河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买卖”,将给尼和中美洲经济带来巨大活力,譬如可创造近20万个直接或间接工作岗位、运河的运营收益据估将超出本国国内国民生产总值1倍多。
专家估计,尼加拉瓜建成运河后,GDP将至少增加1倍,令这个穷国摇身一变成为中美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事实上,现有(2012年)的国际级运河收益甚巨,苏伊士运河年赚48亿美元,占埃及每年GDP超过2%。管理权在1999年交还政府的巴拿马运河,则在1999至2009年的10年间,合计带来47.5亿美元收益,令巴拿马成为最富庶的中美洲国家之一。
此外,新航线的开通还能大大缩短亚洲国家大型油轮到美国东岸城市和欧洲的航运距离,节省大量费用。运河的设计者曾测算过,一艘来自日本前往美国纽约但无法通行巴拿马运河的大型货轮,未来如借道尼加拉瓜运河,航程可缩短7000公里以上。尼当局称,尼加拉瓜运河与巴拿马运河将不会是“竞争”而是 “互补”关系,两者“相得益彰” 。
然而运河计划也将面对不利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来自巴拿马运河的竞争。尼加拉瓜与巴拿马同属中美洲国家,在距离如此近的范围内同时存在两条跨洋运河肯定避免不了激烈的竞争。相比之下,巴拿马运河已经运营了80多年,运河管理当局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况且巴拿马运河长仅80余公里,改造起来远比重新修建一条新运河便宜得多。这些因素是尼加拉瓜方面必须考虑的。
六、国际评论:中国承建尼加拉瓜运河“一举多得”
智利美洲经济网站6月14日发表题为《中国通过修建
尼加拉瓜运河赢得什么?》的文章,作者为阿尔韦托·纳哈尔。文章指出,尼加拉瓜许多媒体在报道该国国民议会批准中国企业修建跨洋运河的消息时都用了这样一句话──尼加拉瓜正在接近它的梦想。显然尼加拉瓜是这一跨洋
运河开凿项目的受益者,但还有些人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中国会从中得到什么?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北京并没有成为这一工程的直接参与者,但是未来
运输成本降低,中国商品势必会提升竞争力。还有些人提到了近年来中国逐渐进入中美洲乃至整个拉美市场的问题。但另一些人认为,这是一桩更大买卖的一部分。
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学研究员
海因茨·迪特里希认为,中国“将获得一条现在不具备的、非常接近北美的战略通道”。
迪特里希说:“这是中国应对美国射出的一脚地缘政治的好球,也是对华盛顿在中国周边地区缔结联盟的一种回应。”
墨西哥城市自治大学政治和文化系研究员何塞·莱昂·曼里克斯指出,除了经济好处,中国还将在整个地区获得影响力。他说:“不仅对中国有利,而且这也是中美洲发展贸易的需要。目前的巴拿马运河多年前就已呈饱和状态。”
文章认为,中国将从尼加拉瓜运河项目中获得重要利益。
委内瑞拉与中国之间的石油贸易之所以到现在发展得都不够快的原因之一就是,委内瑞拉的地理位置远离太平洋。通过一条把
加勒比海海岸和太平洋海岸连接起来的运河,能源运输会更加便利,而且势必降低
拉美向中国出口
原材料的成本。
到目前为止,分析人士一致认为跨洋运河将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美国。但是如果是争夺地区市场,情况就不好说了。曼里克斯认为,现在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经济分量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和70年代的苏联都无法想像的。
文章指出,
华盛顿似乎表现得“极端的平静”,这又是为什么?
中美洲企业管理研究所的阿图罗·
克鲁斯·塞凯拉称,中美关系密切,它们的共同利益多于冲突。美国政治家和企业家都在寻找如何经营这一关系的方法,而中国政府高层也承认未来中美之间将是战略关系。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由一家中国企业负责的尼加拉瓜跨洋运河是否会影响中美关系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