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经过长时间的拖延和多方面的外交斡旋,平壤日前终于同意举行朝鲜南北与美中日俄六方会谈,讨朝鲜核危机问题。虽然美朝之间矛盾重重,问题错综复杂,朝鲜半岛局势充满变数,难免会有新的反复,但能够促使金正日从蓄意对抗转为走向和谈,通过外交途径来谋求和平解决这场危机,毕竟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对于这一变化的实现,中国政府的积极斡旋无疑起了重要作用。因而布什总统在上周开完内阁会议之后,特意向记者表示“感谢中国领导愿意”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负责的一方”来推动多边会谈实现,还说他“applaud 胡锦涛及其政府”的努力。这个字的原意是鼓掌喝彩,要比常用的外交字眼appreciate(赞赏)更为热情。它反映出布什政府对北京这一新的行动的高度评价,尽管北京官方媒体出于某种原因并未报道布什的这一讲话。
催促北京增加对平壤的压力
回顾去年11月,在朝鲜核危机刚刚爆发不久,弄得布什政府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的时候,美国派了一个以前国防部长佩里为首的高级专家小组到北京。他们会见了刚刚卸任总书记但仍兼任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的江泽民,试探中国对朝鲜背信弃义破坏1994年美朝与韩国日本四方协定的态度。事后,小组成员之一,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蓝普顿教授在尼逊中心谈到那次会见时说,他们从江泽民谈话中得到的印象是,江并没有急他人之所急,不觉得事态像美国所想象的那幺严重;认为美朝紧张关系是美国自己造成的,该由美朝双方自己商谈解决。而且,江对美国来客表现出对台湾问题的关切远甚于对朝鲜半岛形势的关切。
在这以后,美方一直以各种方式催促北京在朝鲜危机问题上增加对平壤的压力,争取举行多边会谈,然而效果不大,北京仍然强调问题需要由美朝双方自己谋求解决。但是后来情况有了变化。经过中国的推动,美朝双方今年4月在北京举行会晤。6月初,胡锦涛在参加法国艾维昂G8集团与第三世界首脑会晤期间和布什总统进行会晤,就朝鲜核危机问题交换了意见。
北京还通过双边关系在朝鲜问题上与美国、韩国、日本与俄国之间进行频繁磋商。自7月之后,中国更是加紧步伐,除了由李肇星外长和美国务卿鲍威尔不断联系之外,还派出外交部第一副部长戴秉国在莫斯科、平壤和华盛顿之间进行穿梭外交,向金正日与布什当面转交胡锦涛的信件,最后促成了六方会晤预定在今年9月初召开。在这个过程中,胡锦涛对解决朝鲜问题显然比江泽民在任时更为积极和活跃,尽管这并不意味着江没有过问朝鲜问题。
中国不能袖手旁观
中国态度的前后变化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经过对局势评估与决策考虑,认识到了金正日核讹诈政策如果继续玩下去,不但会对朝鲜半岛局势以至整个东亚和平与安全产生严重后果,而且会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因此中国不能袖手旁观,必须积极插手,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下去。
从长远来看,金正日对内专制独裁和穷兵黩武,对外不惜冒险挑衅的政策,必然会导致以下几种灾难性的后果:
一,朝鲜发展核武器引起连锁反应,使韩国与日本加紧推进核计划,最后成为与朝鲜对抗的核国家,从而客观上造成使中国面临南线(印巴)、北线(俄国)和东线(朝鲜与日本)核包围的不利形势。
二,如果金正日陷于极端孤立冒险发动核攻击,势必遭到核报复而引发东亚的核战争,中国无论是否卷入,都会面临一场核灾难。
三,金正日的穷兵黩武政策将耗尽朝鲜的资源财力,加深朝鲜内部危机,引发人民反抗,从而使上百万难民通过鸭绿江、图门江涌入中国境内,加重中国的经济负担。
四,如果金正日政权崩溃而使韩国统一整个朝鲜,只要韩美联盟继续存在,不能摆脱美国,美国的势力和影响势必进入朝鲜北部,直达中朝边境,使中国的周边安全角势完全改观。
以上列举的任何一种形势都对中国极为不利,中国必须力求防止其出现,以免在最后美朝发生军事冲突时再次被迫在支持和旁观之间进行选择。实际上,中朝关系早已不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朝鲜的冒险政策已经使它成为中国一根“芒刺在背”的巨大隐患。
发挥美国难以发挥的作用
北京的另一种考虑是,朝鲜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既可以用来牵制美国,也可以借此改善中美关系,牵制台湾。中朝双方虽然面和心不和,但北京手里依然拥有其它国家所不具备的制约手段。既然美国有求于北京,中国放弃手里这张好牌不用,岂非浪费一笔重要的外交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对朝鲜政策有以下几点根本考虑:
一、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反对和防止朝鲜成为核国家。
二、防止美朝双方发生军事冲突,以免波及朝鲜半岛和中国。
三、防止金正日政权垮台,引发朝鲜半岛动乱,因而劝导朝鲜实行改革开放,缓解内部危机。
四、大力推进中韩经济关系,制约朝鲜的冒险行动,实行亲远疏近的两韩政策,以便在朝鲜危机中保持回旋余地。
北京的这种政策,除了第三点美国长远政策是要改变朝鲜政权之外,都与美国不谋而合。中美在朝鲜问题上具有的共同利益与相互合作,成为中美双方国际战略合作的重点,其重要性可以说是超过了两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因为中国在反恐方面对美国所能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既不能派兵协助美国,也不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支持美国。而在朝鲜问题上,北京却能发挥美国所难以发挥的作用。
布什政府出于对中国作用的重视,势必强调要保持双方关系的稳定发展,力求排除外来的干扰,特别是台湾当局的干扰。这就是为什幺布什政府要调整对华政策,宣称不支持台湾独立,和冷对陈水扁要搞公投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中美在反恐与朝鲜问题上合作越加强,就越凸显出台湾在中美台三边关系中被边缘化,并且不断缩小台湾当局企图在三边关系中挑起事端引发中美冲突的可能性。
对美朝双方都有制约作用
现在关于朝鲜问题的六方会谈议程尚未确定,各方立场也未公开表明。大体上说,在坚持朝鲜半岛非核化与反对朝鲜拥有核武器这一点上,韩国与美中日俄五方的立场是一致的。但中日俄与韩国既反对朝鲜的冒险政策,又反对美国采取高压政策和军事行动,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为了在美朝之间消除分歧,实行和解,中国既主张朝鲜放弃核武计划,又要求美国给予一定的安全保证,不对朝鲜发动进攻,以免除平壤的怀疑和恐惧。
毫无疑问,六方会谈将是艰巨的和长期的,成败难以预卜。至于美国在未来会谈中采取何种方案,笔者近日与两位美国专家交谈,他们认为,金正日政权已经陷于极端孤立,北京担心它会严重损害中国的利益。美国内部目前有各种不同想法,至今没有确定任何方案。美朝双方在会谈中必然会有很大差距,美国不光是要朝鲜保证废弃核计划,而且要它接受严格的核检查,平壤对此可能缺乏充分估计。
至于安全保证,布什政府已在8月7日表明,它不可能与朝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鉴于朝鲜历次背信弃义行为,美国国会决不会批准这样的条约。但美国愿意在某种多国联合声明的正式文件中郑重表示无意侵犯朝鲜。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借助于多国保证来使平壤放心,而且对美朝双方都有制约作用。
朝鲜问题与六方谈判错综复杂的情况,为中国在各方之间进行外交折冲斡旋提供了很大的挥洒空间,也为中美关系提供了增进合作的机会。如果政策方向对头,策略运用得当,中国将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为朝鲜半岛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对于这一变化的实现,中国政府的积极斡旋无疑起了重要作用。因而布什总统在上周开完内阁会议之后,特意向记者表示“感谢中国领导愿意”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负责的一方”来推动多边会谈实现,还说他“applaud 胡锦涛及其政府”的努力。这个字的原意是鼓掌喝彩,要比常用的外交字眼appreciate(赞赏)更为热情。它反映出布什政府对北京这一新的行动的高度评价,尽管北京官方媒体出于某种原因并未报道布什的这一讲话。
催促北京增加对平壤的压力
回顾去年11月,在朝鲜核危机刚刚爆发不久,弄得布什政府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的时候,美国派了一个以前国防部长佩里为首的高级专家小组到北京。他们会见了刚刚卸任总书记但仍兼任国家主席和军委主席的江泽民,试探中国对朝鲜背信弃义破坏1994年美朝与韩国日本四方协定的态度。事后,小组成员之一,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蓝普顿教授在尼逊中心谈到那次会见时说,他们从江泽民谈话中得到的印象是,江并没有急他人之所急,不觉得事态像美国所想象的那幺严重;认为美朝紧张关系是美国自己造成的,该由美朝双方自己商谈解决。而且,江对美国来客表现出对台湾问题的关切远甚于对朝鲜半岛形势的关切。
在这以后,美方一直以各种方式催促北京在朝鲜危机问题上增加对平壤的压力,争取举行多边会谈,然而效果不大,北京仍然强调问题需要由美朝双方自己谋求解决。但是后来情况有了变化。经过中国的推动,美朝双方今年4月在北京举行会晤。6月初,胡锦涛在参加法国艾维昂G8集团与第三世界首脑会晤期间和布什总统进行会晤,就朝鲜核危机问题交换了意见。
北京还通过双边关系在朝鲜问题上与美国、韩国、日本与俄国之间进行频繁磋商。自7月之后,中国更是加紧步伐,除了由李肇星外长和美国务卿鲍威尔不断联系之外,还派出外交部第一副部长戴秉国在莫斯科、平壤和华盛顿之间进行穿梭外交,向金正日与布什当面转交胡锦涛的信件,最后促成了六方会晤预定在今年9月初召开。在这个过程中,胡锦涛对解决朝鲜问题显然比江泽民在任时更为积极和活跃,尽管这并不意味着江没有过问朝鲜问题。
中国不能袖手旁观
中国态度的前后变化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经过对局势评估与决策考虑,认识到了金正日核讹诈政策如果继续玩下去,不但会对朝鲜半岛局势以至整个东亚和平与安全产生严重后果,而且会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因此中国不能袖手旁观,必须积极插手,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下去。
从长远来看,金正日对内专制独裁和穷兵黩武,对外不惜冒险挑衅的政策,必然会导致以下几种灾难性的后果:
一,朝鲜发展核武器引起连锁反应,使韩国与日本加紧推进核计划,最后成为与朝鲜对抗的核国家,从而客观上造成使中国面临南线(印巴)、北线(俄国)和东线(朝鲜与日本)核包围的不利形势。
二,如果金正日陷于极端孤立冒险发动核攻击,势必遭到核报复而引发东亚的核战争,中国无论是否卷入,都会面临一场核灾难。
三,金正日的穷兵黩武政策将耗尽朝鲜的资源财力,加深朝鲜内部危机,引发人民反抗,从而使上百万难民通过鸭绿江、图门江涌入中国境内,加重中国的经济负担。
四,如果金正日政权崩溃而使韩国统一整个朝鲜,只要韩美联盟继续存在,不能摆脱美国,美国的势力和影响势必进入朝鲜北部,直达中朝边境,使中国的周边安全角势完全改观。
以上列举的任何一种形势都对中国极为不利,中国必须力求防止其出现,以免在最后美朝发生军事冲突时再次被迫在支持和旁观之间进行选择。实际上,中朝关系早已不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朝鲜的冒险政策已经使它成为中国一根“芒刺在背”的巨大隐患。
发挥美国难以发挥的作用
北京的另一种考虑是,朝鲜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既可以用来牵制美国,也可以借此改善中美关系,牵制台湾。中朝双方虽然面和心不和,但北京手里依然拥有其它国家所不具备的制约手段。既然美国有求于北京,中国放弃手里这张好牌不用,岂非浪费一笔重要的外交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对朝鲜政策有以下几点根本考虑:
一、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反对和防止朝鲜成为核国家。
二、防止美朝双方发生军事冲突,以免波及朝鲜半岛和中国。
三、防止金正日政权垮台,引发朝鲜半岛动乱,因而劝导朝鲜实行改革开放,缓解内部危机。
四、大力推进中韩经济关系,制约朝鲜的冒险行动,实行亲远疏近的两韩政策,以便在朝鲜危机中保持回旋余地。
北京的这种政策,除了第三点美国长远政策是要改变朝鲜政权之外,都与美国不谋而合。中美在朝鲜问题上具有的共同利益与相互合作,成为中美双方国际战略合作的重点,其重要性可以说是超过了两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合作。因为中国在反恐方面对美国所能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既不能派兵协助美国,也不能在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支持美国。而在朝鲜问题上,北京却能发挥美国所难以发挥的作用。
布什政府出于对中国作用的重视,势必强调要保持双方关系的稳定发展,力求排除外来的干扰,特别是台湾当局的干扰。这就是为什幺布什政府要调整对华政策,宣称不支持台湾独立,和冷对陈水扁要搞公投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中美在反恐与朝鲜问题上合作越加强,就越凸显出台湾在中美台三边关系中被边缘化,并且不断缩小台湾当局企图在三边关系中挑起事端引发中美冲突的可能性。
对美朝双方都有制约作用
现在关于朝鲜问题的六方会谈议程尚未确定,各方立场也未公开表明。大体上说,在坚持朝鲜半岛非核化与反对朝鲜拥有核武器这一点上,韩国与美中日俄五方的立场是一致的。但中日俄与韩国既反对朝鲜的冒险政策,又反对美国采取高压政策和军事行动,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为了在美朝之间消除分歧,实行和解,中国既主张朝鲜放弃核武计划,又要求美国给予一定的安全保证,不对朝鲜发动进攻,以免除平壤的怀疑和恐惧。
毫无疑问,六方会谈将是艰巨的和长期的,成败难以预卜。至于美国在未来会谈中采取何种方案,笔者近日与两位美国专家交谈,他们认为,金正日政权已经陷于极端孤立,北京担心它会严重损害中国的利益。美国内部目前有各种不同想法,至今没有确定任何方案。美朝双方在会谈中必然会有很大差距,美国不光是要朝鲜保证废弃核计划,而且要它接受严格的核检查,平壤对此可能缺乏充分估计。
至于安全保证,布什政府已在8月7日表明,它不可能与朝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鉴于朝鲜历次背信弃义行为,美国国会决不会批准这样的条约。但美国愿意在某种多国联合声明的正式文件中郑重表示无意侵犯朝鲜。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借助于多国保证来使平壤放心,而且对美朝双方都有制约作用。
朝鲜问题与六方谈判错综复杂的情况,为中国在各方之间进行外交折冲斡旋提供了很大的挥洒空间,也为中美关系提供了增进合作的机会。如果政策方向对头,策略运用得当,中国将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为朝鲜半岛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作出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