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代价?

没有网名

资深人士
VIP
注册
2007-03-13
消息
1,903
荣誉分数
343
声望点数
243
春节的餐桌上,与一个二代移民(很小时随父母来到)谈到中国腐败,和这儿的浪费 (记得Barrhaven的桥?).
我的观念是,这儿浪费的钱也是到了某些人/公司的钱包里,所以说中国是不合法/纪的腐败,这儿是合法的腐败。
他的说法是这就是民主的代价。
刚刚看到 “渥太华O-Train新动车投入使用第二天宣布停运"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s/200456/"
一个短短的桥(在中国一个乡村花几个月就能建好的)超期3年,超支千万。
一个几公里的老铁路都弄不好,开车典礼不能按时,第二天就停运。
这就是民主的代价,还是我们的运气太差?
 
最后编辑:
春节的餐桌上,与一个二代移民(很小时随父母来到)谈到中国腐败,和这儿的浪费 (记得Barrhaven的桥?).
我的观念是,这儿浪费的钱也是到了某些人/公司的钱包里,所以说中国是不合法/纪的腐败,这儿是合法的腐败。
他的说法是这就是民主的代价。
刚刚看到 “渥太华O-Train新动车投入使用第二天宣布停运"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s/200456/"
一个短短的桥(在中国一个乡村花几个月就能建好的)超期3年,超支千万。
一个几公里的老铁路都弄不好,开车典礼不能按时,第二天就停运。
这就是民主的代价,还是我们的运气太差?

这和民主,我们的运气都不搭界。
事实是你对加拿大的认识从道听途说变为到眼见为实了,加拿大没变一直都是这样滴!乡下人少见多怪
 
还好吧,至少是明面上的损耗,效率什么的,和国内贪污比起来,村官都能这大十倍。
“轻轨宣布被停运,原因是轻轨系统向总站发送了一个错误信息。”
难道是信号系统码农的代码出bug了?。。国内动车刚开始好像用的是也不是自己的系统
 
这和民主,我们的运气都不搭界。
事实是你对加拿大的认识从道听途说变为到眼见为实了,加拿大没变一直都是这样滴!乡下人少见多怪
不知你说的道听途说是源于哪里。相必眼见为实20年后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吧。正因为是见得太多了,才有此疑问。
我所想讨论的是总的效率问题,不是想争辩谁是谁非的。

至于“乡下人少见多怪”,那倒是不假,不是一直生活在“喔村”嘛。
 
还好吧,至少是明面上的损耗,效率什么的,和国内贪污比起来,村官都能这大十倍。
“轻轨宣布被停运,原因是轻轨系统向总站发送了一个错误信息。”
难道是信号系统码农的代码出bug了?。。国内动车刚开始好像用的是也不是自己的系统
我希望轻轨系统不是从一个“teenage”办的startup买的吧。
 
春节的餐桌上,与一个二代移民(很小时随父母来到)谈到中国腐败,和这儿的浪费 (记得Barrhaven的桥?).
我的观念是,这儿浪费的钱也是到了某些人/公司的钱包里,所以说中国是不合法/纪的腐败,这儿是合法的腐败。
他的说法是这就是民主的代价。
刚刚看到 “渥太华O-Train新动车投入使用第二天宣布停运" http://www.comefromchina.com/news/200456/"
一个短短的桥(在中国一个乡村花几个月就能建好的)超期3年,超支千万。
一个几公里的老铁路都弄不好,开车典礼不能按时,第二天就停运。
这就是民主的代价,还是我们的运气太差?
合法的腐败就不是腐败,只能说合理地利用了规则。
慢有慢的好处。1,充分评估风险。反面教材就是中国三峡大坝,禁止说风险;2,慢工出细活;3,符合流程规范,文档完善,便于以后维护。
 
合法的腐败就不是腐败,只能说合理地利用了规则。
慢有慢的好处。1,充分评估风险。反面教材就是中国三峡大坝,禁止说风险;2,慢工出细活;3,符合流程规范,文档完善,便于以后维护。
腐败如果合法了不是制度不好政府不好吗?
原来那不是腐败啊
 
还好吧,至少是明面上的损耗,效率什么的,和国内贪污比起来,村官都能这大十倍。
“轻轨宣布被停运,原因是轻轨系统向总站发送了一个错误信息。”
难道是信号系统码农的代码出bug了?。。国内动车刚开始好像用的是也不是自己的系统

是啊, 国内的建设是以牺牲农民工的利益为代价的。出工伤,赔一笔了事,这里一个工人六,七万一年,国内三万人民币,
10:1的比例, 每日工作时间1:2。这也是工人为什么下岗。

这里只要有错就停运。而国内只要能运行就不会停。三年前从某城市坐高铁到上海,大概走了个把小时,空调坏了,还有七八个小时到上海,下午外面三十一,二,车厢里三十七,八,有的老人小孩都中署了,车还是照走。 车长只是给大家在车票上签字,说在上海站可以退高铁和普铁的差价。
 
合法的腐败就不是腐败,只能说合理地利用了规则。
作为纳税人,如果我们容忍这一切的话,只能说,we got what we deserved.
就好象安省Liberal浪费了一个亿去保一个省议会的席位,现在还能稳坐多数党席位一样。
慢有慢的好处。1,充分评估风险。反面教材就是中国三峡大坝,禁止说风险;
:zhichi:
 
http://www.cbc.ca/news/canada/ottaw...transit-commission-chair-apologizes-1.2979622

在投票呢,这是一个村民的留言:

I think it'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this isn't the first week. The system was supposed to be installed during the 4 month shutdown in the summer of 2013. So, it's now actually 25+52+10 weeks *LATE*. It didn't fail in it's first week. It's been failing for 87 weeks now.
The original O-train system of 5 stations and 1 passing track was built over one summer for $20M, and opened October 2001. To reduce noise city staff put up fences despite being told that it would do nothing; and it did nothing. What worked was listening to the rail experts, and the track was welded a few years later over the summer, and that let us go to 15 minute service (it was 20 minutes before), and that actually dealt with the noise problem. The noise problems at Bayview are due to insistence by ("Dr") Helen Gault that a hydro pole could not be moved, so the rails bend around it. The $60M "upgrade" also failed to move the Helen Gault Memorial Pole. One estimate is that this $700 pole costs around $5000/year in extra fuel because the bend in the track prevents us from using gravity to brake and accelerate.

So, is this acceptable? No. Is it expected? Yes
 
这里只要有错就停运。
回到造桥,Barrahven桥,和South Key行人桥,造价和工期翻翻。一切合理合法,钱还不是你我来付.这应该有人Pay the price吧。

Barrahven桥,一帮人破产一次,同一帮人再来一次,再赚一倍的钱。因为合法了,就没有腐败?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