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买房的想法,但不知道哪里有房源。求一个靠谱的中介可以帮忙介绍。有的请QQH
明显一知半解,以偏盖全,为什么把帮你做事的人一定推到对立面呢,用人还防人,哪个经纪心里不堵的慌阿?还有羊毛出在羊身上,本来是真理,可用在这里,就是不懂装懂了。卖家跟卖房经纪签约时,一定有约定好的rate,比如4.5,5.0,其中给买房经纪一定是2.5(比较普遍情况)卖房经纪得剩下的。这4.5或者5.0,卖主是一定要出的,也就是,买者没有自己的经纪的话说,卖方经纪独得所有rate,还只代表卖方利益,买方没有一丝保护,其实是成全了对方。传统思维不是用之四海皆准的,想当然的毛病也该变通一下了。听朋友讲聪明能干的国人觉得自己什么都能搞定,自己跟对方经纪讲价,只谈下来1000,那想当然的2.5应该让给ta才对啊,是吧?对方经纪居然不配合,冒着人家走了的风险,这位经纪不着急给自己赚钱还抗价,是不是傻X啊?不要因为人家因为你而能赚钱就想像所有人都恶意满怀,职业操守,是大多数人愿意遵守和奉行的,只不过每个经纪谈判的经验和技能有不同,挑应该挑这个!买房能不用经纪就不用。在这个信息时代,很多信息买主自己就可以从网络上了解的。如果非要用经纪,就找个可以分提成的,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自己的钱。经纪能做的事很少。
转一篇:
买房一定要用买方经纪吗?
如果你拿这个问题去问一个普通的经纪,那标准答案是“一定要用”,因为买房不用自己出任何经纪费用,所以不用白不用。今天肖郎说一句老实话是“不一 定要用”,或者说“能不用可以不用”。因为买房经纪误导买家的现象不在少数。经纪一定是成交后才能拿到佣金的,所以在竞争压力下在生存需要下,经纪一般会 加快买家买房成交的速度,有些时候他们会经意不经意地误导买家。所以,使用经纪买房比自己亲自操作有时候反而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前者可能有人误导,后者 没有误导,区别还是很大的。没人误导,一次花几十万上百万,买家会非常小心,不容易犯错误。如果有人误导,而且是自己信任的经纪,不容易提防和觉察,这样 的经纪说话可能九真一假,误导的隐蔽性很强,很容易草率成交。
警惕经纪行业的“杀熟”现象是很有必要的。什么是“杀熟”,就是主要靠“杀熟人”“吃熟人”来生存,谁熟杀谁,谁熟吃谁(当然不熟也没这个机会)。 在经纪行业里,亲戚、老乡、校友、同事、熟人,往往是部分不良经纪猎杀的对象,就象传销一样。所以,在某个聚会上,高谈阔论“买房致富”论或者“保险理财 发家”论者一定是需要警惕的对象,此君必是“杀熟”经纪中一等一的高手。
现在网络和媒体这么发达,目前在卖的房子一般买家在公众网上和报刊杂志都可以看到(专业网站上也就快24小时而已,99%的房子不可能在1天内卖 掉,所以基本上信息是差不多的)。也完全可以就房论房,多找几个经纪比较一下,或者自己D.I.Y.(DO IT YOURSELF).缺点是买房速度可能会慢点,但绝对不会吃大亏而后悔。
以前还有人愿意推荐,可是后来再有人问,基本没人回答了,凡事脑子都能多转几个弯的人,很快开始质疑那个人是托,这就是深植血液的民族烙印,多疑,戒备,没有安全感,这不是哪个人的错,是我们悠久丰富的历史给我们的特殊遗产,谁都跳不出,多多少少总是有的,也包括我。楼上毛遂自荐的勇气可嘉!有买房的想法,但不知道哪里有房源。求一个靠谱的中介可以帮忙介绍。有的请QQH
Agent need to pay 30% to their broker company.如果非找买房代理, 建议找那种可以和你分提成的。这样的代理在多伦多,温哥华很普遍,几乎人人都是的。渥太华也有。我认识几个代理。买二手房时有的代理甚至愿意分买方代理费的50% (相当于成交价的 1.25% = 2.5% x 50%). 买新房愿意给提成的更多。